24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亿美元) 7000 8000 6000 67.89 65.1065.24 5097.057000 600 5140515 4000 43.98 3000 327031803309 29402874 200 10.00 ■全国贸易顺差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比重 图1-202000-2016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全国贸易顺差占比 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 四、对扩大劳动就业的贡献 由于平均规模较大,外商投资企业具有相对更高的就业吸纳能力,对中国扩大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 作用。 (一)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了全国1/10的城镇就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城镇就业人员合计2666万人 占当年合计城镇就业人数比重为644%。根据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报,2016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 数2854万人,如考虑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企业就业,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总人数 的1/10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6年,外商投资企业年均吸纳城镇就业人员2623万人,占当年全国 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98%、597%、7.75%、7.52%、690%和644%
24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20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图1-20 2000—2016 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全国贸易顺差占比 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 四、对扩大劳动就业的贡献 由于平均规模较大,外商投资企业具有相对更高的就业吸纳能力,对中国扩大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 作用。 (一)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了全国 1/10 的城镇就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 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城镇就业人员合计 2666 万人, 占当年合计城镇就业人数比重为 6.44%。根据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报,2016 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 数 2854 万人,如考虑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企业就业,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总人数 的 1/10 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6 年,外商投资企业年均吸纳城镇就业人员 2623 万人,占当年全国 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分别为 5.98%、5.97%、7.75%、7.52%、6.90%和 6.44%。 5097.05 1465 8.99 32.70 31.80 33.00 43.98 55.65 51.40 51.53 57.76 64.79 67.89 85.55 65.10 65.24 43.25 29.40 28.74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全国贸易顺差 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 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比重 (亿美元) (%)
2016年中国外商投资25 表1-152011—2016年外商投资企业城镇就业人员整体占比 指标 20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年201年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城镇就业人员(万人)1305 1397 外商投资单位城镇就业人员(万人) 1446 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合计(万人) 214 城镇就业人员(万人) 41428 40410 39310 371023591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7中国统计年鉴》 注:整体比重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二)外商投资企业更具吸纳就业能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外商投资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为131人,全国企业户均吸纳就业 人数为28人,外商投资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是全国企业的462倍,从平均值分析,外商投资企业较国 内企业具有更高的吸纳就业能力 表1-162011—2016年外商投资企业户均吸纳就业能力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比较 指标 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 数量合计(个) 237456 202389 243453230115 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合计(万人) 2215 2149 平均每家企业就业人数(人) 131 数量合计(个) 146184481259325410617154820827382866547331200 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合计(万人) 41428 40410 39310 38240 37102 平均每家企业就业人数(人) 外商投资企业吸纳就业是全国平均的倍数 4.62 3.44 3.14 2.03 19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7中国统计年鉴》 注:整体比重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第三节中国外商投资趋势展望 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推进自贸区战略,实施“放管服” 改革,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营造更加有利的营商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未来 中国利用外资将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 、中国外商投资的机遇挑战 2016年,全球经济呈现稳健复苏势头,主要经济体实现良好开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2016 年中国外商投资 25 表1-15 2011—2016 年外商投资企业城镇就业人员整体占比 指标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城镇就业人员(万人) 1305 1344 1393 1397 969 932 外商投资单位城镇就业人员(万人) 1361 1446 1562 1566 1246 1217 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合计(万人) 2666 2790 2955 2963 2215 2149 城镇就业人员(万人) 41428 40410 39310 38240 37102 3591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7 中国统计年鉴》 注:整体比重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二)外商投资企业更具吸纳就业能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 年,外商投资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为 131 人,全国企业户均吸纳就业 人数为 28 人,外商投资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是全国企业的 4.62 倍,从平均值分析,外商投资企业较国 内企业具有更高的吸纳就业能力。 表1-16 2011—2016 年外商投资企业户均吸纳就业能力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比较 指标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外商投资企业 数量合计(个) 203836 237456 231954 202389 243453 230115 就业人员合计(万人) 2666 2790 2955 2963 2215 2149 平均每家企业就业人数(人) 131 117 127 146 91 93 全国企业 数量合计(个) 14618448 12593254 10617154 8208273 8286654 7331200 就业人员合计(万人) 41428 40410 39310 38240 37102 35914 平均每家企业就业人数(人) 28 32 37 47 45 49 外商投资企业吸纳就业是全国平均的倍数 4.62 3.66 3.44 3.14 2.03 1.9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7 中国统计年鉴》 注:整体比重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第三节 中国外商投资趋势展望 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推进自贸区战略,实施“放管服” 改革,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营造更加有利的营商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未来 中国利用外资将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 一、中国外商投资的机遇挑战 2016 年,全球经济呈现稳健复苏势头,主要经济体实现良好开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26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连续上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同时,中国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更为优化的 营商环境以及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等都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诚然, 国际社会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潜在波动风险依然较大,“逆全球化”思潮继续泛滥, 利用外商投资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全球直接投资温和增长 017年,世界银行发布《全球经济前景》报告预测2017年全球GDP增长速度将回升至2.7%。其中, 发达经济体今年的GDP增长速度预计将小幅加快至1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7年的增速应回 升至42%,中国2017年的经济增速为65%,美国经济增速将为22%。其后在世行发布了东亚及太平洋 地区经济更新报告中,进一步上调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2017年和2018年的增长率预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17年10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修改版,将2017年和2018年的世界 GDP增速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分别调至36%和37%,因为欧洲、日本、中国、美国都在加速增长 国际组织的预测表明,全球经济终于迎来温和增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联合国贸发会议对2017年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前景表示审慎乐观,预计全球外国 直接投资将呈现温和复苏势头。贸发会议在《世界投资报告2017》中指出,各主要区域经济将实现增长, 贸易增长回升,跨国公司利润率提升,进而推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动小幅增长。预计,2017年全球国 际直接投资流量增长5%,达到18万亿美元;随着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展示出良好增长前景,亚洲发展中 经济体吸引外资规模有望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二)中国外商投资面临重要发展机遇 2017年,中国继续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构建外资新体制,打造更高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营建更加透明、公平、便利的外商投资经营环境,培育巩固引进外资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 益,进一步优化外商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布局。具体而言,中国外商投资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主要体 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形势增强外资信心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进一 步从注重规模和速度转变为量质并举,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保持 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 分点,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 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还在不断增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7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5%, 1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17》
26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20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连续上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同时,中国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更为优化的 营商环境以及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等都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诚然, 国际社会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潜在波动风险依然较大,“逆全球化”思潮继续泛滥, 利用外商投资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全球直接投资温和增长 2017 年,世界银行发布《全球经济前景》报告预测 2017 年全球 GDP 增长速度将回升至 2.7%。其中, 发达经济体今年的 GDP 增长速度预计将小幅加快至 1.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2017 年的增速应回 升至 4.2%,中国 2017 年的经济增速为 6.5%,美国经济增速将为 2.2%。其后在世行发布了东亚及太平洋 地区经济更新报告中,进一步上调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 2017 年和 2018 年的增长率预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 2017 年 10 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修改版,将 2017 年和 2018 年的世界 GDP 增速预期上调 0.1 个百分点,分别调至 3.6%和 3.7%,因为欧洲、日本、中国、美国都在加速增长。 国际组织的预测表明,全球经济终于迎来温和增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联合国贸发会议对 2017 年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前景表示审慎乐观,预计全球外国 直接投资将呈现温和复苏势头。贸发会议在《世界投资报告 2017》中指出,各主要区域经济将实现增长, 贸易增长回升,跨国公司利润率提升,进而推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动小幅增长。预计,2017 年全球国 际直接投资流量增长 5%,达到 1.8 万亿美元;随着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展示出良好增长前景,亚洲发展中 经济体吸引外资规模有望实现较大幅度增长1。 (二)中国外商投资面临重要发展机遇 2017 年,中国继续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构建外资新体制,打造更高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营建更加透明、公平、便利的外商投资经营环境,培育巩固引进外资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 益,进一步优化外商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布局。具体而言,中国外商投资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主要体 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形势增强外资信心 2017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进一 步从注重规模和速度转变为量质并举,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2017 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保持 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9%,较去年同期提高 0.2 个百 分点,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外汇储备保持在 3 万亿美元以上。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 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还在不断增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7 年 4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17 年全球经济增速为 3.5%, 1 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 2017》
2016年中国外商投资27 其中发达国家增长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4.5%,中国增长66%,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 来源,中国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形势将有效提振外商对华投资的信心。 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 7.2 6.6 1.7 12 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南非 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 全球 发达国家 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图1-212017年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展望比较 数据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17年4月 2.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增强外资吸引力 第一,负面清单管理给外资进入中国更大自由度。经过自贸试验区的成功实践,2016年9月,十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 资企业法〉等四部法律的决定》,将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 项,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正式实施。同时,中国政府大幅度放宽服务业 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商投资髙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支持外资以特 许经营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 第二,持续完善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增大开放范围。中国正在积极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以 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改革,优化区域对外开放布局。2013年9月以来,中国两次扩充自贸试验区 布局,向全国复制推广了114项创新成果,目前已在上海、天津、福建、广州以及辽宁、浙江、河南、 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12个地区建立自贸试验区,形成1+3+7的全面自由贸易试验区格局。自贸试 验区正在积极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作用,在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管理、创业 创新和区域战略等领域先行先试,多领域复合型的综合改革态势日渐形成 3.便利化改革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积极营造宽松便利的外商投资运营环境,推进 外资“放管服”改革,创新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完善利用外资的政策环境。 第一,通过“放管服”改革,积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当前,外资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取得突破
2016 年中国外商投资 27 其中发达国家增长 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 4.5%,中国增长 6.6%,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 来源,中国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形势将有效提振外商对华投资的信心。 图1-21 2017 年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展望比较 数据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17 年 4 月 2.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增强外资吸引力 第一,负面清单管理给外资进入中国更大自由度。经过自贸试验区的成功实践,2016 年 9 月,十二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 资企业法〉等四部法律的决定》,将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 项,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正式实施。同时,中国政府大幅度放宽服务业、 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商投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支持外资以特 许经营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 第二,持续完善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增大开放范围。中国正在积极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以 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改革,优化区域对外开放布局。2013 年 9 月以来,中国两次扩充自贸试验区 布局,向全国复制推广了 114 项创新成果,目前已在上海、天津、福建、广州以及辽宁、浙江、河南、 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 12 个地区建立自贸试验区,形成 1+3+7 的全面自由贸易试验区格局。自贸试 验区正在积极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作用,在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管理、创业 创新和区域战略等领域先行先试,多领域复合型的综合改革态势日渐形成。 3.便利化改革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积极营造宽松便利的外商投资运营环境,推进 外资“放管服”改革,创新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完善利用外资的政策环境。 第一,通过“放管服”改革,积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当前,外资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取得突破 3.5 2 2.3 1.7 2 1.2 4.5 1.4 6.6 7.2 0.2 0.8 俄罗斯 中国 印度 巴西 南非 美国 欧元区 英国 日本 全球 发达国家 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经 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
28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性进展,全面实施“备案+有限审批制度”,加大对侵权盗版的打击力度,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 境综合评价体系,加大对投资环境的考核督查以及经验推广。 第二,加快推进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创造更加公平、透明的内外资企业竞争环境。中国政府正在 研究制订外资基础性法律,制订《外国投资法》。各部门制定外资政策,均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 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号)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各地区各部门要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规,确保政策法规执行的一致性,不得擅自增加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限制。除法 律法规有明确规定或确需境外投资者提供信息外,有关部门要按照内外资企业统一标准、统一时限的原 则,审核外商投资企业业务牌照和资质申请,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促进内外资企业公 平参与中国标准化工作,提高标准制修订的透明度和开放度。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坚持公开透明、公平 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对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 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依法依规严格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机制建设,推 动相关国际组织在中国设立知识产权仲裁和调解分中心 第三,颁布利用外资新政策,为新时期利用外资创造更完善的政策环境。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建设法制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指导,坚持引 资引技引智并举,更好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为此,中国政府正在继续深 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对外商投资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简化外商投 资项目管理程序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管理程序。推进审批环节并联办理,缩短海关登记、申领发 票等环节办理时间。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推行一口受理、限时办结、进度可査询,提升外商投资管 理信息化水平 4.中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016年,中国成功举办了G20杭州峰会,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为主题,形成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和28份具体成果文件。G20杭州峰会明确了世界经 济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国际社会共迎挑战的伙伴关系精神,并制定了一系列务实的行动计划。此次中国 举办G20峰会提出了诸多创新突破,对全球经济增长再现活力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美国 与欧洲“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IIP)谈判也无进展,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受到 普遍欢迎。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有效提升了国际客 商来华投资经营的信心 5.具备齐全的产业配套体系的优势 良好的产业配套体系是外商投资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消费市场, 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是中国吸引外资的独特优势。美国IBM公司按照联合国产业分类进行的调查 显示,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具备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英国知名调查机构马基特公司最新报告显示,中 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
28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20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性进展,全面实施“备案+有限审批制度”,加大对侵权盗版的打击力度,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 境综合评价体系,加大对投资环境的考核督查以及经验推广。 第二,加快推进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创造更加公平、透明的内外资企业竞争环境。中国政府正在 研究制订外资基础性法律,制订《外国投资法》。各部门制定外资政策,均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 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 号)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各地区各部门要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规,确保政策法规执行的一致性,不得擅自增加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限制。除法 律法规有明确规定或确需境外投资者提供信息外,有关部门要按照内外资企业统一标准、统一时限的原 则,审核外商投资企业业务牌照和资质申请,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促进内外资企业公 平参与中国标准化工作,提高标准制修订的透明度和开放度。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坚持公开透明、公平 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对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 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依法依规严格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机制建设,推 动相关国际组织在中国设立知识产权仲裁和调解分中心。 第三,颁布利用外资新政策,为新时期利用外资创造更完善的政策环境。2016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建设法制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指导,坚持引 资引技引智并举,更好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为此,中国政府正在继续深 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对外商投资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简化外商投 资项目管理程序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管理程序。推进审批环节并联办理,缩短海关登记、申领发 票等环节办理时间。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推行一口受理、限时办结、进度可查询,提升外商投资管 理信息化水平。 4.中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016 年,中国成功举办了 G20 杭州峰会,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为主题,形成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和 28 份具体成果文件。G20 杭州峰会明确了世界经 济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国际社会共迎挑战的伙伴关系精神,并制定了一系列务实的行动计划。此次中国 举办 G20 峰会提出了诸多创新突破,对全球经济增长再现活力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美国 与欧洲“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也无进展,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受到 普遍欢迎。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有效提升了国际客 商来华投资经营的信心。 5.具备齐全的产业配套体系的优势 良好的产业配套体系是外商投资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消费市场, 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是中国吸引外资的独特优势。美国 IBM 公司按照联合国产业分类进行的调查 显示,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具备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英国知名调查机构马基特公司最新报告显示,中 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