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与报告 系统加电后,按照上次关机前选择的模式进行初始化,在这期 间DSP+FPGA模块中的初始化灯(DV01)熄灭:当初始化完成之 后,初始化灯亮。在这之后大约经过5秒钟之后,完成相应模式 参数的设置:在这过程中,液晶显示器一直显示以下内容: 通信原理实验 完成初始化与参数设定后,液晶屏显示: 调制方式选择 按下箭头键,将进入前一次选择的界面。 我们可以通过上、下箭头键进行下列菜单的选择: 菜单1: 调制方式选择 (该菜单只有下箭头和右箭头起作用) 菜单2: SK传输系统 菜单3: BPSK传输系统 菜单4: DBPSK传输系统 菜单5:调制器输入信号 菜单6: 你部数据信号 菜单7: 全1码 菜单8: 全0码 菜单9: 0/1码 菜单10: 特殊码序列 菜单11: m序列 菜单12: 工作方式选择 菜单13: 匹配滤波 菜单14: PCM 菜单15: ADPCM 第6页共55页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与报告 第 6 页 共 55 页 系统加电后,按照上次关机前选择的模式进行初始化,在这期 间 DSP+FPGA 模块中的初始化灯(DV01)熄灭;当初始化完成之 后,初始化灯亮。在这之后大约经过 5 秒钟之后,完成相应模式 参数的设置;在这过程中,液晶显示器一直显示以下内容: 通信原理实验 完成初始化与参数设定后,液晶屏显示: 调制方式选择 按下箭头键,将进入前一次选择的界面。 我们可以通过上、下箭头键进行下列菜单的选择: 菜单 1:调制方式选择(该菜单只有下箭头和右箭头起作用) 菜单 2:FSK 传输系统 菜单 3:BPSK 传输系统 菜单 4:DBPSK 传输系统 菜单 5:调制器输入信号 菜单 6:外部数据信号 菜单 7:全1码 菜单 8:全0码 菜单 9:0/1码 菜单 10:特殊码序列 菜单 11:m 序列 菜单 12:工作方式选择 菜单 13:匹配滤波 菜单 14:PCM 菜单 15:ADPCM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与报告 菜单16: 增强调制选择韬 菜单17: AM 菜单18: FM 菜单19: QPSK 菜单20: OQPSK 菜单21: PI4QPSK 菜单22: MSK 菜单23: GMSK 菜单24: 16QAM 菜单25: 64QAM (该菜单只有上箭头和左箭头起作用) 对已选择的模式或参数,在它的旁边打勾作为标志,否则显示 小手。如要选择某一种模式,当移至该菜单时按确认键即可。 当在菜单2~4或菜单17~25中任一菜单上进行确认时,系统 将对该模式进行初始化,在这期间左边的初始化灯(DV01)熄灭: 当初始化完成之后,初始化灯亮;在这之后大约经过5秒钟,完 成相应模式参数的设置,并且在该菜单上打勾。注意:在初始化 未完成前,请不要进行其他操作! 菜单2~4是调制方式选择;菜单6~11是输入数据选择;菜 单13是一个复选菜单:第一次确认选择,第二次按确认则取消该 参数的设置;菜单14~15是语音编码方式选择;菜单17~25是扩 展的调制方式选择。 为了进一步加深大家对通信系统基本模型的认识,如图所示, 我们设置了两条不同的话路,分别对应于无线传输信道和有线传 输信道: 第7页共55页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与报告 第 7 页 共 55 页 菜单 16:增强调制选择 菜单 17:AM 菜单 18:FM 菜单 19:QPSK 菜单 20:OQPSK 菜单 21:PI4QPSK 菜单 22:MSK 菜单 23:GMSK 菜单 24:16QAM 菜单 25:64QAM(该菜单只有上箭头和左箭头起作用) 对已选择的模式或参数,在它的旁边打勾作为标志,否则显示 小手。如要选择某一种模式,当移至该菜单时按确认键即可。 当在菜单 2 ~ 4 或菜单 17~25 中任一菜单上进行确认时,系统 将对该模式进行初始化,在这期间左边的初始化灯(DV01)熄灭; 当初始化完成之后,初始化灯亮;在这之后大约经过 5 秒钟,完 成相应模式参数的设置,并且在该菜单上打勾。注意:在初始化 未完成前,请不要进行其他操作! 菜单 2 ~ 4 是调制方式选择;菜单 6 ~ 11 是输入数据选择;菜 单 13 是一个复选菜单:第一次确认选择,第二次按确认则取消该 参数的设置;菜单 14 ~ 15 是语音编码方式选择;菜单 17~25 是扩 展的调制方式选择。 为了进一步加深大家对通信系统基本模型的认识,如图所示, 我们设置了两条不同的话路,分别对应于无线传输信道和有线传 输信道: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与报告 从用户电话1向用户电话2的信号支路是以无线信道传输技 术为主,信号流程为:用户电话接口1→话音编码1→汉明纠错编 码→信道调制→加噪信道→·信道解调→汉明译码→话音解码2→ 用户电话接口2。 从用户电话2向用户电话1的信号支路是以有线信道传输技 术为主,信号流程为:用户电话接口2→话音编码2→信道复接→ 线路编码(HDB3/CMⅦ)→加噪信道→线路译码→信道解复接→话 音解码1→用户电话接口1。 上述两条通路几乎涵盖了实验系统的所有模块,与实际通信 系统极其相近,这对我们建立通信系统的概念,深入理解通信系 统的基本模型具有重大意义。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还会对其中 某些模块进行更详细的测试,以此来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FSK BPSK DEPSK 文负处埋榄块 接年控制 汉明 汉明译 码 电 话 长口 无线传射信道 码 有线张衔修通 话苦细巴赖起 修 线蹄 信 话普细巴数混 她码示 秘南栖 她址码 PCM m年到训網出 其 复楼 m仔到 ADPCM 标志阴步 同为 的标家 CVSD HDB3 CMI 名电跖测试摸块问注接框图 第8页共55页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与报告 第 8 页 共 55 页 从用户电话 1 向用户电话 2 的信号支路是以无线信道传输技 术为主,信号流程为:用户电话接口 1→话音编码 1→汉明纠错编 码→信道调制→加噪信道→信道解调→汉明译码→话音解码 2→ 用户电话接口 2。 从用户电话 2 向用户电话 1 的信号支路是以有线信道传输技 术为主,信号流程为:用户电话接口 2→话音编码 2→信道复接→ 线路编码(HDB3/CMI)→加噪信道→线路译码→信道解复接→话 音解码 1→用户电话接口 1。 上述两条通路几乎涵盖了实验系统的所有模块,与实际通信 系统极其相近,这对我们建立通信系统的概念,深入理解通信系 统的基本模型具有重大意义。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还会对其中 某些模块进行更详细的测试,以此来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与报告 四、实验内容: 1.开机设置: 通过选择菜单,将调制方式设置为BPSK方式,调制器输入 信号设置为外部输入信号,工作方式选择ADPCM方式。 2.无线信道测试: 将ADPCM模块I的编码器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501设置 为N(左端):将汉明译码模块的输入信号与输入时钟选择开 关KW01、KWO2设置为CH(左端):将ADPCM模块Ⅱ的译码 器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604设置为CH(左端):将电话Ⅱ模块 的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203设置为ADPCM(左端):用话机1呼 叫话机2,若话机2正常接收则表明话路畅通,可以实现用户 1到用户2的实时通信。画出话音信号流程及相应的通信系统 模型。(*)在对无线信道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调整噪声模 块中的跳线开关组S001来调整解调端输入信噪比,从而定 性的测试系统抗噪声性能。 3.有线信道测试: 将ADPCM模块Ⅱ编码器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601设置 为N(左端):将CMI编码模块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X01设置 为Dt(左端);将解复接模块中的编码与时钟类型选择开关 KBOL、KB02均设置为CMI(中间):将ADPCM模块L译 码器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504设置为MUX(左端);用话机2 呼叫话机1,若话机1正常接收则表明话路畅通,可以实现 用户2到用户1的实时通信。画出话音信号的流程以及相应 的通信系统模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CMⅡ编码模块误码 使能开关X03人为加入错码,来定性测试系统抗噪声性能。 第9页共55页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与报告 第 9 页 共 55 页 四、实验内容: 1.开机设置: 通过选择菜单,将调制方式设置为 BPSK 方式,调制器输入 信号设置为外部输入信号,工作方式选择 ADPCM 方式。 2.无线信道测试: 将 ADPCM 模块Ⅰ的编码器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501 设置 为 N(左端);将汉明译码模块的输入信号与输入时钟选择开 关 KW01、KW02 设置为 CH(左端);将 ADPCM 模块Ⅱ的译码 器输入信号选择开关 K604 设置为 CH(左端);将电话Ⅱ模块 的输入信号选择开关 K203 设置为 ADPCM(左端);用话机 1 呼 叫话机 2,若话机 2 正常接收则表明话路畅通,可以实现用户 1 到用户 2 的实时通信。画出话音信号流程及相应的通信系统 模型。(*)在对无线信道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调整噪声模 块中的跳线开关组 SW001 来调整解调端输入信噪比,从而定 性的测试系统抗噪声性能。 3.有线信道测试: 将 ADPCM 模块Ⅱ编码器输入信号选择开关 K601 设置 为 N(左端);将 CMI 编码模块输入信号选择开关 KX01 设置 为 Dt(左端);将解复接模块中的编码与时钟类型选择开关 KB01、KB02 均设置为 CMI(中间);将 ADPCM 模块Ⅰ译 码器输入信号选择开关 K504 设置为 MUX(左端);用话机 2 呼叫话机 1,若话机 1 正常接收则表明话路畅通,可以实现 用户 2 到用户 1 的实时通信。画出话音信号的流程以及相应 的通信系统模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 CMI 编码模块误码 使能开关 KX03 人为加入错码,来定性测试系统抗噪声性能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与报告 五、实验记录与分析: 第10页共55页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与报告 第 10 页 共 55 页 五、实验记录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