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来源叫做信息源。 信息源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描述,比较常见的分 类方法有如下三种: ·1、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电子文献等); 2、按信息加工的级别划分(四次文献) 3、按信息的发布形式划分(十大文献信息源等)
• 信息的来源叫做信息源。 • 信息源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描述,比较常见的分 类方法有如下三种: • 1、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电子文献等); • 2、按信息加工的级别划分(四次文献); • 3、按信息的发布形式划分(十大文献信息源等)
(1)、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信息源 1)印刷型( Printed forn)(书本型) 以纸张为载体 2)缩微型( Microform) 以缩微胶片、平片等感光材料为载体 3)声像型( Audio-visual form)(视听材料) 以磁性和感光材料为载体 4)电子型( Machine readable form 以计算机信息存储设备为载体,以数字代码将 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到介质上通过计算 机阅读
(1)、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信息源 • 1)印刷型(Printed form)(书本型) 以纸张为载体 2)缩微型(Microform) 以缩微胶片、平片等感光材料为载体 3) 声像型(Audio-Visual form)(视听材料) 以磁性和感光材料为载体 4) 电子型(Machine Readable form) 以计算机信息存储设备为载体,以数字代码将 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到介质上通过计算 机阅读
(2)、按信息加工级别划分信息源 信息出版量的急剧增长,信息类型的多样化和 信息分布的离散状态,获取相关信息犹如大海 捞针。利用信息的可塑性,将信息处理为不同 等级。通常文献学上将其称为“三次文献” 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 二次文献 secondary document 三次文献 Tertiary document 零次文献最原始的资料
(2)、按信息加工级别划分信息源 • 信息出版量的急剧增长,信息类型的多样化和 信息分布的离散状态,获取相关信息犹如大海 捞针。利用信息的可塑性,将信息处理为不同 等级。通常文献学上将其称为“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 二次文献 secondary document 三次文献 Tertiary document 零次文献 最原始的资料
加工深度划分 零次文献:普通网页,电子邮件等 文献 次文献:正式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等 二次文献:数据库中的题录、目录等 次文献:文献综述、进展报告等
文 献 零次文献:普通网页,电子邮件等 一次文献:正式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等 二次文献:数据库中的题录、目录等 三次文献:文献综述、进展报告等 )按文献加工深度划分
(3)、十大信息源一按出版形式划分 1)图书(book) 2)期刊( journal) 3)科技报告( report) 特4)会议文献( proceeding 5)专利文献( patent 种6)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 文7)政府出版物( government publication) 献8)标准文献(g中) (product literature 10)科技档案( scientific and technica| archives)
1)图书(book) 2)期刊(journal) 3)科技报告(report) 4)会议文献(proceeding) 5)专利文献(patent) 6)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 7)政府出版物 (government publication) 8)标准文献(standards) 9)产品资料(product literature) 10)科技档案(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rchives) (3)、十大信息源—按出版形式划分 特 种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