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实现西北大联合 ★中国共产党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学良为 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 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1936年上半年,红军和东北军、第十七路 军之间实际上己停止敌对行动。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共产党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学良为 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 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 1936年上半年,红军和东北军、第十七路 军之间实际上已停止敌对行动。 4.实现西北大联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5.中共中央发布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蒋介石的对日态度及内外政策发生了某些变化,并开始着 手整军备战工作,他还开始试探“政治解决”共产党和 红军问题的途径。 国共两党通过国外、国内的不同渠道开始接触,就合作抗 日问题进行初步磋商。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主 动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 为联合的对象。 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逼蒋抗日”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蒋介石的对日态度及内外政策发生了某些变化,并开始着 手整军备战工作,他还开始试探“政治解决”共产党和 红军问题的途径。 国共两党通过国外、国内的不同渠道开始接触,就合作抗 日问题进行初步磋商。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主 动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 为联合的对象。 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逼蒋抗日” 。 5.中共中央发布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找争 (二)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 “西安事变”的发生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飞赴西安,对张、杨提出 两个方案 7z卡 全部开往前线“剿 共”;其 往福建、安徽,中 央军进驻陕 忠谏然后兵谏” 12月7日 石进行“哭谏” 12月9日 亚加制止纪念 二·九”运 12月12日 时行动,控制西安 城,在西京招袋擷获国民涝冕琰大员陈诚等1O余人。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1. “西安事变”的发生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飞赴西安,对张、杨提出 两个方案:其一,东北军及杨虎城军全部开往前线“剿 共”;其二,东北军、西北军分别调往福建、安徽,中 央军进驻陕甘。 张、杨决定对蒋“先忠谏然后兵谏” 。 12月7日,张学良致华清池对蒋介石进行“哭谏” 。 12月9日,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严加制止纪念“一 二·九”运动一周年的学生集会 。 12月12日捕获蒋介石,西北军也同时行动,控制西安 城,在西京招待所抓获国民党军政大员陈诚等10余人。 (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张学良 杨虎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当时各国的态度比较复杂 苏联:希望事变早日和平解决,同时斥责张学良、杨虎 城的爱国行动是“叛逆”行为。 英、美亦声称事变为“叛变”,表示支持和平解决的主 张。 日本则宣布张、杨已经“赤化”,声明日本不能容忍南 京同西安妥协,极力支持何应钦打内战,同时支持汪精 卫回国与何应软组织亲日政府。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当时各国的态度比较复杂 l 苏联:希望事变早日和平解决,同时斥责张学良、杨虎 城的爱国行动是“叛逆”行为。 l 英、美亦声称事变为“叛变” ,表示支持和平解决的主 张。 l 日本则宣布张、杨已经“赤化” ,声明日本不能容忍南 京同西安妥协,极力支持何应钦打内战,同时支持汪精 卫回国与何应钦组织亲日政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主张 ()坚持以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的立场,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 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2)用一切方法联合南京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 派,以达到推动南京走向进一步抗日的立场,揭露日寇 及亲日派利用“拥蒋”的号召,发动内战的阴谋。 (3)同情西安事变的发动,给张扬以积极的实际的援 助(军事上、政治上),彻底实现西安发动的抗日主张。 (4)切实准备“讨伐军”进攻时的防御战,给“讨伐 军”以严重的打击,.促其反省,目的是为了促成全国性 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国抗日战争的发动。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2)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主张 l (1)坚持以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的立场,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 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l (2)用一切方法联合南京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 派,以达到推动南京走向进一步抗日的立场,揭露日寇 及亲日派利用“拥蒋”的号召,发动内战的阴谋。 l (3)同情西安事变的发动,给张扬以积极的实际的援 助(军事上、政治上),彻底实现西安发动的抗日主张。 l (4)切实准备“讨伐军”进攻时的防御战,给“讨伐 军”以严重的打击,促其反省,目的是为了促成全国性 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国抗日战争的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