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中国古代宗教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和研究,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 的发展过程。了解和掌握中国道教发展过程、基本教 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和掌握佛教的基本教 义和在中国的传播,深刻认识中国化佛教对中国文化 的影响 教学重点: 1、道教的创立及其发展,道教的基本教义及对中 国文化的影响。 2、佛教的东传,基本教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 1、道教的形成、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为什么成为中国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宗教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和研究,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 的发展过程。了解和掌握中国道教发展过程、基本教 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和掌握佛教的基本教 义和在中国的传播,深刻认识中国化佛教对中国文化 的影响。 教学重点: 1、道教的创立及其发展,道教的基本教义及对中 国文化的影响。 2、佛教的东传,基本教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 1、道教的形成、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为什么成为中国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中国远古宗教 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属于上层建 筑的组成部分。宗教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 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和崇拜,这 使得它与象征人类文明之理性、理智在相当 程度上是对立的。 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1 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果 2、 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有联系
第一节 中国远古宗教 一、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属于上层建 筑的组成部分。宗教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 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和崇拜,这 使得它与象征人类文明之理性、理智在相当 程度上是对立的。 二、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1、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果 2、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有联系
第一节中国远古宗教 三、中国远古宗教 1、自然崇拜:太阳、月神、山神 河神 2、动植物崇拜和图腾崇拜:虎豹、 熊、罴、貔、貅、龙、凤 3、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第一节 中国远古宗教 三、中国远古宗教 1、自然崇拜:太阳、月神、山神、 河神。 2、动植物崇拜和图腾崇拜:虎豹、 熊、罴、貔、貅、龙、凤 3、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第二节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道教的创立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是产 生 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 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或者说道教的起源,主要 有五个方面: 1、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 2、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 3、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4、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对道教的影响较大。主 要是老子和庄子的哲学、邹衍的阴阳五行术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一、道教的创立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是产 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 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或者说道教的起源,主要 有五个方面: 1、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 2、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 3、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4、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对道教的影响较大。主 要是老子和庄子的哲学、邹衍的阴阳五行术
二、 道教的发展 东汉顺帝以前是道教产生的准备阶段。 东汉顺帝至东汉末年,是道教的草创阶段。创始人张陵。 《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东汉时道教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是由河北巨鹿人 张角于汉灵帝熹平年间(公元172一178年)创立的。信奉 黄老道《太平经》 ◆3、 魏晋时期,适应士族社会的需要,开始形成“神仙道教” 天师道逐渐在上层社会流传。此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东晋时 的葛洪。 ◆4、 南北朝时期,士族道教徒开始有意识地改革道教。 ◆5、隋唐两代是道教的兴盛时期
二、道教的发展 1、东汉顺帝以前是道教产生的准备阶段。 2、东汉顺帝至东汉末年,是道教的草创阶段。创始人张陵。 以《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东汉时道教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是由河北巨鹿人 张角于汉灵帝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创立的。信奉 黄老道《太平经》。 3、魏晋时期,适应士族社会的需要,开始形成“神仙道教”, 天师道逐渐在上层社会流传。此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东晋时 的葛洪。 4、南北朝时期,士族道教徒开始有意识地改革道教。 5、隋唐两代是道教的兴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