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夏商西周文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这一时期由神本走 向人本,由尊命尊神走向尊礼尚德的发展 过程,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里程碑性的意 义。理解青铜文化特点 ◆重点与难点: 《周易》思想与地位;西周 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教学方法:理论分析与多媒体教学结合
第二章 夏商西周文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这一时期由神本走 向人本,由尊命尊神走向尊礼尚德的发展 过程,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里程碑性的意 义。理解青铜文化特点 。 重点与难点:《周易》思想与地位;西周 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教学方法:理论分析与多媒体教学结合
第一节夏商西周文化概述 夏商西周,是中国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 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奴隶制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夏商西周文化成就及其影响 (一)尚忠的夏文化 (二)商文化的宗教特征 (三)西周是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第一节 夏商西周文化概述 夏商西周,是中国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 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一、奴隶制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夏商西周文化成就及其影响 (一)尚忠的夏文化 (二)商文化的宗教特征 (三)西周是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三)西周是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1、分封制与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分封制的特点与意义: ◆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制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 族人生存的权利。 ◆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 共治天下的局面。 ◆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分封的国家必 须因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卫国“启以商政”, 晋国“启以夏政”,鲁变俗革礼,齐广开鱼盐之利。分封 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 辟,到春秋战国时才有“百家”文化
(三)西周是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1、分封制与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分封制的特点与意义: 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制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 族人生存的权利。 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 共治天下的局面。 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分封的国家必 须因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卫国“启以商政” , 晋国“启以夏政”,鲁变俗革礼,齐广开鱼盐之利。分封 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 辟,到春秋战国时才有“百家”文化
(三)西周是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2、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不仅把农耕当作生产行为 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含义。《尚书·与逸》 周公认为,贵族“知稼穑”,就可了解“小民 的痛苦,是保证施政清明的重要条件。周太王 文王都亲自劳动。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 政治含义:
(三)西周是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2、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不仅把农耕当作生产行为, 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含义。《尚书·与逸》 周公认为,贵族“知稼穑” ,就可了解“小民” 的痛苦,是保证施政清明的重要条件。周太王、 文王都亲自劳动。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 政治含义:
(三)西周是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是继承传统 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 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与周公的重 农相应,《诗经》、 《周颂》、《大雅》、《小雅》 中保持大量农事典礼诗篇,体现一个时代对农业的 重视。 二,更深刻的内涵是,农事活动关乎民众的和睦与 道德的俭朴。所以,每次周王的亲耕仪式都在宣扬 附着在农事活动上的意义,同时也是对民众进行的 传统教育。如允许殷商遗民经商,而周人不行。以 抑制商业、手工业为内容的“重农主义”可从西周 的农耕政道中找到它最早的根芽
(三)西周是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 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与周公的重 农相应,《诗经》、《周颂》、《大雅》、《小雅》 中保持大量农事典礼诗篇,体现一个时代对农业的 重视。 二,更深刻的内涵是,农事活动关乎民众的和睦与 道德的俭朴。所以,每次周王的亲耕仪式都在宣扬 附着在农事活动上的意义,同时也是对民众进行的 传统教育。如允许殷商遗民经商,而周人不行。以 抑制商业、手工业为内容的“重农主义”可从西周 的农耕政道中找到它最早的根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