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无现代史纵要 第穴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节 日本发功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九·一八”事变,日本企图将东北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 实现明治维新以来称霸东亚的梦想; “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 “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其全面的侵华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九·一八”事变,日本企图将东北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 实现明治维新以来称霸东亚的梦想; “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 “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其全面的侵华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一) 日本灭亡中国的图谋 1874年进犯合湾; 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并侵占合湾; 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 1927年6月27日,首相田中义一召集东方会议,制定了 《对华政策纲要》 0 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向裕仁天皇上折《帝国对满 蒙之积极根本政策》 (即《田中奏折》)“大陆政策” 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一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图谋 l 1874年进犯台湾; l 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并侵占台湾; l 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 l 1927年6月27日,首相田中义一召集东方会议,制定了 《对华政策纲要》。 l 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向裕仁天皇上折《帝国对满 蒙之积极根本政策》 (即《田中奏折》)“大陆政策” 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 2.“一…二八事变”(1932年) 3.“华北事变”(1n2年 日 哈东 葛河 淞沪停战协定》 候超省 R方 行政区 华北五省 察哈 河北 两市 天津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裸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二)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1.“九·一八事变”(1931年) 2.“一·二八事变”(1932年) 3.“华北事变”(1935年) 《何梅协定》 日本关东军向东北军北大营炮击 《淞沪停战协定》 华北五省(河北、山西、察哈尔、 绥远、山东)两市(北平、天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三)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1.日本同德国结成反动同盟 1936年《昭和十二年度对华作战计划》 《反妾彝鸷定孔攻西伯利亚”、“先打中国” KINHUANET 专绿商东动旱市香科南3 驻守就暗绒的华医华束国华地起战略进等待开赴前线的中国士 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军的进攻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唐锡勇 (三)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1.日本同德国结成反动同盟 ——1936年《昭和十二年度对华作战计划》 《反共产国际协定》 2.制造“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提出“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 战、必抗战”的方针。 “卢沟桥事变” ,标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拉开了中 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 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北 。 平市昌平南口火车站门 前等待开赴前线的中国士 兵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 军的进攻 驻守北平宛平城的中国军 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 、 “先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