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蕴,一气而已。”(《大全说》卷十) ■“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也。”(同上) “天下岂别有所谓理?气得其理之谓理也。气原是有理底。尽天地 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同上) “气者,理之依也”(《思问录·内篇》)
1. 气 ◼ “天人之蕴,一气而已。”(《大全说》卷十) ◼ “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也。” (同上) ◼ “天下岂别有所谓理?气得其理之谓理也。气原是有理底。尽天地 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同上) ◼ “气者,理之依也”(《思问录·内篇》)
道与器 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无其 道则无其器,人类能言之;虽然,苟有其器矣,岂患无道哉?… 无其器则无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周易外 传》卷五) “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 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无父道,未有弟无兄道。道之可有 而且无者多矣。”(同上)
2. 道与器 ◼ “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无其 道则无其器,人类能言之;虽然,苟有其器矣,岂患无道哉?…… 无其器则无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周易外 传》卷五) ◼ “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 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无父道,未有弟无兄道。道之可有 而且无者多矣。”(同上)
3.有与无 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就言有者之所谓有 而谓无其有也。天下果何者而可谓之无哉?言龟无毛, 言犬也,非言龟也;言兔无角,言麋也,非言兔也。” (《思问录·内篇》)
3. 有与无 ◼ “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就言有者之所谓有 而谓无其有也。天下果何者而可谓之无哉?言龟无毛, 言犬也,非言龟也;言兔无角,言麋也,非言兔也。” (《思问录·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