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县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答题卡4页,四道大题,22个小题。满分120分。时间 考150分钟。 生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的密封线内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须 律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A.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基础·运用(共23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 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一(2)题(4分) 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的诞生,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魂魄有所寄托 和依归。有了汉字,才有了辉( huang)璀璨的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才有了汪 洋恣(si)的书法艺术。汉字的审美灵动性是自不待言的,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具 备了一种形式美。而在使用历史中,人们根据审美的需要,对汉字的体势不断加 以美的修正,使其呈现出多姿多态的美。甲骨文,金石文_,篆书含蓄内(lian) 隶书外拓放逸,楷书_,草书_等,无不显出或动或静的美。汉字充满了审美的敏 感,汉字的意象更能抽象演(yi)出无限丰富的想像与联想,被惊叹为“诗之魂” 从而启迪了诗歌创作的灵感。 (1)根据文中拼音书写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惶寺敛译 B.湟肆潋驿 C.煌肆敛绎 D.煌似脸怿 (2)根据我国汉字字体的特点将下面短语填入文中空白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瘦峭峻锐敦厚稳重端庄雄秀飘逸虬曲 B.端庄雄秀飘逸虬曲瘦峭峻锐敦厚稳重 C.敦厚稳重瘦峭峻锐飘逸虬曲端庄雄秀 D.端庄雄秀敦厚稳重飘逸虬曲瘦峭峻锐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本来是他们家的祖宅,却被邻居鸠占鹊巢,住了十多年不给了 B.在动荡的船上,渔民们却安之若素举止泰然 C.他满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一腔悲愤,在定海城北投梵宫池殉国。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沉稳,贻笑大方,小小年纪就记 得很多汉字和词语,深受观众喜爱 3.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合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 ②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③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A.①孟子②刘备③欧阳修④“三曹 B.①孔子②诸葛亮③欧阳修④“三苏
密云县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答题卡 4 页,四道大题,22 个小题。满分 120 分。时间 150 分钟。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的密封线内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3.一律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 23 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 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4 分)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4 分) 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的诞生,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魂魄有所寄托 和依归。有了汉字,才有了辉(huánɡ)璀璨的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才有了汪 洋恣(sì)的书法艺术。汉字的审美灵动性是自不待言的,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具 备了一种形式美。而在使用历史中,人们根据审美的需要,对汉字的体势不断加 以美的修正,使其呈现出多姿多态的美。甲骨文 ,金石文 ,篆书含蓄内(liǎn), 隶书外拓放逸,楷书 ,草书 等,无不显出或动或静的美。汉字充满了审美的敏 感,汉字的意象更能抽象演(yì)出无限丰富的想像与联想,被惊叹为“诗之魂”, 从而启迪了诗歌创作的灵感。 (1)根据文中拼音书写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惶 寺 敛 译 B.湟 肆 潋 驿 C.煌 肆 敛 绎 D.煌 似 脸 怿 (2)根据我国汉字字体的特点将下面短语填入文中空白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瘦峭峻锐 敦厚稳重 端庄雄秀 飘逸虬曲 B. 端庄雄秀 飘逸虬曲 瘦峭峻锐 敦厚稳重 C. 敦厚稳重 瘦峭峻锐 飘逸虬曲 端庄雄秀 D. 端庄雄秀 敦厚稳重 飘逸虬曲 瘦峭峻锐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这本来是他们家的祖宅,却被邻居鸠占鹊巢,住了十多年不给了。 B.在动荡的船上,渔民们却安之若素举止泰然。 C.他满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一腔悲愤,在定海城北投梵宫池殉国。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沉稳,贻笑大方,小小年纪就记 得很多汉字和词语,深受观众喜爱。 3.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①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合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 ②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③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A. ①孟子 ②刘备 ③欧阳修 ④“三曹” B. ①孔子 ②诸葛亮 ③欧阳修 ④“三苏
C.①孟子②诸葛亮③范仲淹④“三苏” D.①庄子②刘备③王安石④“三曹 4.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 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②那么,他的人 生轨迹不会美好。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 楚歌,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 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 秋月。 A②⑤①④③B.④①③②⑤C.④②⑤③①D.⑤④②③① 5.诗人余光中参加一次文艺颁奖仪式,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是 白发老者。余光中风趣睿智的致词赢得了满堂喝彩。下列选项中余光中最得体的 致辞是()。(2分) A.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示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 同获奖,说明他尚未落伍。 B.我这老头子能与年轻人一同获奖,首先感谢评委的公正,一视同仁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能赶上我,我十分欣慰。 D.我虽然是个老头子,但我的心态年轻,我永不服老,所以能和年轻人同台领奖 6.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句诗以比喻和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 活力,好象正“舞”向云霄,“驰”向天际,要跟天公一比高下!生动地描绘出 北国风光的盎然生机,形象地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神奇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作者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对清末那些留学生盘辫子的行为进行揶揄和讽 刺,刻画出他们既要赶时髦,又要忠于腐朽的清王朝的丑态,流露出作者的厌恶 之情。 C.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 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白杨树? 这句话中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肯定了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 D.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 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作者在这里用一组排比,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同时从多个方面 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修筑自己的精神大厦 (二)填空(共9分) 7.默写(共6分) (1)蒹葭凄凄 (《诗经·蒹葭》) (2),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当说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引用刘禹锡的《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诗:“,” (4)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 异》)
C. ①孟子 ②诸葛亮 ③范仲淹 ④“三苏” D. ①庄子 ②刘备 ③王安石 ④“三曹” 4.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___ 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②那么,他的人 生轨迹不会美好。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 楚歌,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 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 秋月。 A.②⑤①④③ B.④①③②⑤ C.④②⑤③① D.⑤④②③① 5. 诗人余光中参加一次文艺颁奖仪式,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是 白发老者。余光中风趣睿智的致词赢得了满堂喝彩。下列选项中余光中最得体的 致辞是( )。(2 分) A. 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示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 一同获奖,说明他尚未落伍。 B.我这老头子能与年轻人一同获奖,首先感谢评委的公正,一视同仁。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能赶上我,我十分欣慰。 D.我虽然是个老头子,但我的心态年轻,我永不服老,所以能和年轻人同台领奖。 6.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句诗以比喻和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 活力,好象正“舞”向云霄,“驰”向天际,要跟天公一比高下!生动地描绘出 北国风光的盎然生机,形象地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神奇。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作者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对清末那些留学生盘辫子的行为进行揶揄和讽 刺,刻画出他们既要赶时髦,又要忠于腐朽的清王朝的丑态,流露出作者的厌恶 之情。 C.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 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白杨树? ——这句话中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肯定了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 D.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 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作者在这里用一组排比,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同时从多个方面 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修筑自己的精神大厦。 (二)填空(共 9 分) 7.默写(共 6 分) (1)蒹葭凄凄, 。(《诗经·蒹葭》) (2)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当说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引用刘禹锡的《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诗:“ , ”。 (4)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四面边声连角起, ,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 异》)
8.名著阅读(3分) 《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几个名号,如:石猴、孙行者、齐天大圣、美猴王、斗 战胜佛等。请结合下列情节,将与之相对应的名号填在横线上。 在花果山他率先进入水帘洞,被众猴拜为“1”;从龙宫得了金箍棒,到幽冥界 的生死簿上除了名,被龙王和冥王告上天庭,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招安孙 悟空上天,封他官职为“弼马温”,让他管天马;因不满在天庭只做弼马温,打 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接受独角鬼王的建议,自封为“2”;因大闹天宫被如 来佛祖压在五行山,被唐僧救出,听说他已有“孙悟空”的法名,就给他起个混 名,即“3”。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9-11题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 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 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 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 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悉以咨之咨:(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 (3)臣本布衣布衣:_(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翻译: (2)先帝不以臣卑鄙翻译: 1.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 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认识。(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木瓜树的选择》,完成第12-14题。(共15分) 木瓜树的选择 林清玄 1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 活 2这使我感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高度呢?木瓜是浅 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沟里不被冲走呢?我随即想到夏季将临,届时会有许多 的台风与豪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必死无疑了。 3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 而挺拔
8.名著阅读(3 分) 《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几个名号,如:石猴、孙行者、齐天大圣、美猴王、斗 战胜佛等。请结合下列情节,将与之相对应的名号填在横线上。 在花果山他率先进入水帘洞,被众猴拜为“1”;从龙宫得了金箍棒,到幽冥界 的生死簿上除了名,被龙王和冥王告上天庭,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招安孙 悟空上天,封他官职为“弼马温”,让他管天马;因不满在天庭只做弼马温,打 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接受独角鬼王的建议,自封为“2”;因大闹天宫被如 来佛祖压在五行山,被唐僧救出,听说他已有“孙悟空”的法名,就给他起个混 名,即“ 3”。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 9—11 题。 1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 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 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 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 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悉以咨之 咨: (2)苟全性命于乱世 苟: (3)臣本布衣 布衣: (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翻译: (2)先帝不以臣卑鄙 翻译: 11. 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 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认识。(4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阅读《木瓜树的选择》,完成第 12-14 题。(共 15 分) 木瓜树的选择 林清玄 1 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 活。 2 这使我感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高度呢?木瓜是浅 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沟里不被冲走呢?我随即想到夏季将临,届时会有许多 的台风与豪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必死无疑了。 3 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 而挺拔
4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 落,又有着来自阳明山的有机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 沟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欢喜吧! 5向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 与杜鹃为伴的木瓜树,心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 6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 星期之后,终于完全地枯萎了。 7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 每一株植物的枯萎都会使我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 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绿。 8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茶,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 感到疑惑,为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是不是 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而成为 生命的负荷呢? 9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他们弓曲在阴 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我总 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 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 的事物”。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 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 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浮浪者”,当他们完全地 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10“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吸食有形的毒,受毒 所宰制;浮浪者吸食无形的毒,受颓废所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 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 11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 会有一个祝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 着阳光的品质,有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 美好的事物。 12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 水沟到花园乏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 13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 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辛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 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 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因而投生此世。万一,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 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花的仰望呢?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12.阅读全文,请概括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生命状态:在水沟,;在花园, (4分) 13.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开始的惊奇,到1、2,再到最后的 疑惑。(4分 14.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写了作者由木瓜树生发的人生感悟,请结合生活谈谈 你的理解。(7分) (二)阅读《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完成第15-17题。(共10分)
4 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 落,又有着来自阳明山的有机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 沟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欢喜吧! 5 向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 与杜鹃为伴的木瓜树,心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 6 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 星期之后,终于完全地枯萎了。 7 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 每一株植物的枯萎都会使我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 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绿。 8 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茶,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 感到疑惑,为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是不是 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而成为 生命的负荷呢? 9 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他们弓曲在阴 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我总 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 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 的事物” 。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 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 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浮浪者”,当他们完全地 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10“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吸食有形的毒,受毒 所宰制;浮浪者吸食无形的毒,受颓废所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 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 11 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 会有一个祝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 着阳光的品质,有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 美好的事物。 12 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 水沟到花园乏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 13 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 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辛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 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 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因而投生此世。万一,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 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花的仰望呢?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12.阅读全文,请概括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生命状态:在水沟, ;在花园, 。 (4 分) 13.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开始的惊奇,到 1 、 2 ,再到最后的 疑惑。(4 分) 14.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写了作者由木瓜树生发的人生感悟,请结合生活谈谈 你的理解。(7 分) (二)阅读《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完成第 15-17 题。(共 10 分)
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 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 个国家水资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 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至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 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③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 位。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己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 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据统计,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 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 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 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 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一一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 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 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 人口稠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数百个湖泊正 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 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 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④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吗?没有。 ⑤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 米水,一亩小麦要浇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 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2吨。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 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 ⑥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 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7觉醒吧,国人!如果这种用水状况还持续下去,那么我国水资源枯竭那一天必 会来临 15.阅读第③段,请说说你对我国缺水状态的了解。(4分 16.第56两段用列数字的方法意在说明什么?(2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改变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 有哪些建议。(4分) 链接材料 以色列是极度缺水的国家,水甚至比牛奶还要金贵。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 漠荒山,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以色列人凭着过人的智慧和辛勤 的劳动,在短短的时间内凭借着出色的滴灌技术,创造出让世界惊叹的农业奇迹 在以色列农耕区,每隔百多米就能看到地下埋藏着直径一米多的黑色塑料储水 罐,从罐中引出的蓝白色输水干管,和大田上无数滴灌和喷灌系统相连,就是这 些密如蛛网的浇灌管线,让毫无生机的浩瀚沙海长出了品种繁多、髙产稳产和无 污染的蔬果,不仅满足了本国人的需要,还成为大宗的出口之物,赢得了“欧洲 果园”和“冬季厨房”的美名。以色列全国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每 年13亿立方米左右,农业产出却惊人地翻了5倍,当之无愧地跻身世界农业最
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 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 12 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 个国家水资源不足,20 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 2025 年,形势将会进一 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 28 亿至 33 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 5 年内, “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③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 1/4,居世界第 109 位。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 13 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 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 1/4。据统计, 全国 600 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 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 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 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 80%以上的地表 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警告:“20 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 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 的黄河在过去的 10 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 1997 年断流 226 天。流经中国一些 人口稠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 90 天。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数百个湖泊正 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 600 多座城市中,有 300 多座城 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 108 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 有水量的 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④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吗?没有。 ⑤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 2000 多立方 米水,一亩小麦要浇 1200 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 40% 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 2 吨。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 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 ⑥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 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 1/3。 7 觉醒吧,国人!如果这种用水状况还持续下去,那么我国水资源枯竭那一天必 会来临! 15.阅读第③段,请说说你对我国缺水状态的了解。(4 分) 16.第 56 两段用列数字的方法意在说明什么?(2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改变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 有哪些建议。(4 分) 链接材料: 以色列是极度缺水的国家,水甚至比牛奶还要金贵。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 漠荒山,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3%。以色列人凭着过人的智慧和辛勤 的劳动,在短短的时间内凭借着出色的滴灌技术,创造出让世界惊叹的农业奇迹。 在以色列农耕区,每隔百多米就能看到地下埋藏着直径一米多的黑色塑料储水 罐,从罐中引出的蓝白色输水干管,和大田上无数滴灌和喷灌系统相连,就是这 些密如蛛网的浇灌管线,让毫无生机的浩瀚沙海长出了品种繁多、高产稳产和无 污染的蔬果,不仅满足了本国人的需要,还成为大宗的出口之物,赢得了“欧洲 果园”和“冬季厨房”的美名。以色列全国农业用水总量 30 年来一直稳定在每 年 13 亿立方米左右,农业产出却惊人地翻了 5 倍,当之无愧地跻身世界农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