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等人的贡献) (二)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贡献)。 二、行为管理理论 主要介绍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及人际关系学说 三、数量管理理论 运筹学、系统分析和决策科学化 四、系统管理理论 五、权变管理理论 六、质量管理理论 本章实践教学及作业要求: 学生在课堂或书面至少完成一个案例分析。 思考题: 1什么事管理?管理的二重性指的是什么? 2.管理者的角色有哪些? 3.闸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历史贡献。 4.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贡献 5.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6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的区别点何在? 7.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 第二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教学目的 了解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定义,道德观点的种类,社会责任观点种类:掌握影 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每种社会责任观的内容与 区别,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理由,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经营业绩 之间的关系。学会判断某个企业是否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学会帮助那些处于 道德困境的组织怎样走出这种困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每种社会责任观的内容与区别,赞成和 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贵任的各种理由。 3
3 (一)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等人的贡献) (二)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贡献)。 二、行为管理理论 主要介绍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及人际关系学说 三、数量管理理论 运筹学、系统分析和决策科学化 四、系统管理理论 五、权变管理理论 六、质量管理理论 本章实践教学及作业要求: 学生在课堂或书面至少完成一个案例分析。 思考题: 1.什么事管理?管理的二重性指的是什么? 2.管理者的角色有哪些? 3.阐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历史贡献。 4.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贡献。 5.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6.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的区别点何在? 7.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 第二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教学目的 了解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定义,道德观点的种类,社会责任观点种类;掌握影 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每种社会责任观的内容与 区别,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理由,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经营业绩 之间的关系。学会判断某个企业是否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学会帮助那些处于 道德困境的组织怎样走出这种困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每种社会责任观的内容与区别,赞成和 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理由
难点: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 建议学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定义 二、四种道德观 第二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 二、个人特征 三、组织结构 四、组织文化 五、问题强度 第三节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二、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 三、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四、工作目标 五、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六、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七、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八、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四节社会责任概述 一、社会责任的定义 二、两种社会责任观 三、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四、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 本章实践教学及作业要求: 学生在课堂或书面至少完成一个案例分析 4
4 难点: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 建议学时 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定义 二、四种道德观 第二节 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 二、个人特征 三、组织结构 四、组织文化 五、问题强度 第三节 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二、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 三、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四、工作目标 五、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六、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七、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八、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四节 社会责任概述 一、社会责任的定义 二、两种社会责任观 三、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四、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 本章实践教学及作业要求: 学生在课堂或书面至少完成一个案例分析
思考题: 1.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提高员工道德素质? 3.每种社会责任观的内容与区别,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理由 各是什么? 第三章信息获取 教学目的 了解信息的定义,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有用信息的特征,为了获得信 息,管理者可以借助的各种信息技术。掌握信息获取的成本一一收益分析,有用 信息的各个特征的具体含义,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开发信息系统的五个步骤,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含义。学会利用信息系统和其他 信息技术来收集、处理、储存和传送信息,进而辅助各个层次的管理工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用信息的特征:各种信息技术 难点: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建议学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息概述 一、信息的定义 二、对信息的评估 三、有用信息的特征 第二节信息系统 一、概述 二、信息系统的要素 三、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 第三节信息化管理(本节内容简单介绍)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思考题 5
5 思考题: 1.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提高员工道德素质? 3.每种社会责任观的内容与区别,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理由 各是什么? 第三章 信息获取 教学目的 了解信息的定义,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有用信息的特征,为了获得信 息,管理者可以借助的各种信息技术。掌握信息获取的成本——收益分析,有用 信息的各个特征的具体含义,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开发信息系统的五个步骤,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含义。学会利用信息系统和其他 信息技术来收集、处理、储存和传送信息,进而辅助各个层次的管理工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用信息的特征;各种信息技术 难点: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建议学时 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概述 一、信息的定义 二、对信息的评估 三、有用信息的特征 第二节 信息系统 一、概述 二、信息系统的要素 三、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 第三节 信息化管理(本节内容简单介绍)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思考题:
1.试分析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2。有用信息应具备哪些特征? 3.为了获得信息,管理者可以借助哪些信息技术? 4.阐述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篇决策与计划 第四章决策 教学目的 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按各种不同的标准对决策所进行的分类,决 策过程通常所包括的几个步骤,常用的决策方法:掌握满意原则与最优原则的区 别,有关决策的各种理论及每种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决策过程每个步骤 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各种决策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学会按照决 策过程的步骤进行决策,学会用所学的各种决策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决策问题做出 决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用的决策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 难点:常用的决策方法的应用 建议学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一、决策的定义 二、决策的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 四、决策的类型 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4.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5.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6.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五、决策的理论 6
6 1. 试分析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2. 有用信息应具备哪些特征? 3. 为了获得信息,管理者可以借助哪些信息技术? 4. 阐述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篇 决策与计划 第四章 决 策 教学目的 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按各种不同的标准对决策所进行的分类,决 策过程通常所包括的几个步骤,常用的决策方法;掌握满意原则与最优原则的区 别,有关决策的各种理论及每种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决策过程每个步骤 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各种决策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学会按照决 策过程的步骤进行决策,学会用所学的各种决策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决策问题做出 决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用的决策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 难点:常用的决策方法的应用 建议学时 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一、决策的定义 二、决策的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 四、决策的类型 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4.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5.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6.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五、决策的理论
1.古典决策理论 2.行为决策理论 3.当代决策理论 第二节决策的过程 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二、识别目标 三、拟定备选方案 四、评估备选方案 五、做出决定 六、选择实施战略 七、监督和评估 第三节决策的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 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菲技术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2.政策指导矩阵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 2.风险型决策方法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本章实践教学及作业要求: 1.学生在课堂或书面至少完成一个案例分析 2.课堂作业:决策的方法 思考题: 1.什么是决策?决策的原则是什么? 2.决策的过程包括那些步骤? 3.什么是风险型决策?其特点是什么?
7 1.古典决策理论 2.行为决策理论 3.当代决策理论 第二节 决策的过程 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二、识别目标 三、拟定备选方案 四、评估备选方案 五、做出决定 六、选择实施战略 七、监督和评估 第三节 决策的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 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菲技术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2.政策指导矩阵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 2.风险型决策方法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本章实践教学及作业要求: 1.学生在课堂或书面至少完成一个案例分析 2.课堂作业:决策的方法 思考题: 1. 什么是决策?决策的原则是什么? 2.决策的过程包括那些步骤? 3.什么是风险型决策?其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