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经济法》重点内容导读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打印 本书概述 2005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与以往年度的考试有所不同,由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 办公室编写公布的《经济法》考试大纲,往年仅是教材目录的模式,今年较为详尽地提出了本 课程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2005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科目考试大纲的要求,本年度《经济法》科目的考 试仍然是十二章内容。这十二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包括 第一部分:经济法理论: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第二部分:市场经济主体组织法部分:(包括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外商投资 企业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第三部分:行为规则法:票据证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 第四部分:税收法律制度(包括税收法律制度基础、流转税法律制度、所得税法律制度、财产 行为和资源税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学习时的几点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答题的技巧,客观题作为重点;对于主观题的思路,首先找出主体,再次看一下主体的设 的资格,考虑一下主体的资格与行为是否一致。主体在经营的过程中是否有违法为约行为, 最后是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在作题时要举一反三 4、40%的时间作题,60%的时间看书。 注意:对具体考试内容考试大纲作了相应的调整。例如:新增了有关上市公司的法律规定、破 产财产和破产债权的具体确定、承揽合同等三类合同的规定、车辆购置税法等:删除了全民所
2005 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中级经济法》重点内容导读 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 打印 本书概述: 2005 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与以往年度的考试有所不同,由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 办公室编写公布的《经济法》考试大纲,往年仅是教材目录的模式,今年较为详尽地提出了本 课程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 2005 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科目考试大纲的要求,本年度《经济法》科目的考 试仍然是十二章内容。这十二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包括: 第一部分:经济法理论: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 第二部分:市场经济主体组织法部分:(包括企业法律制度 、公司法律制度、外商投资 企业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第三部分:行为规则法:票据证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 第四部分:税收法律制度(包括税收法律制度基础、流转税法律制度、所得税法律制度、财产 行为和资源税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学习时的几点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答题的技巧,客观题作为重点;对于主观题的思路,首先找出主体,再次看一下主体的设 立的资格,考虑一下主体的资格与行为是否一致。主体在经营的过程中是否有违法为约行为, 最后是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在作题时要举一反三; 4、40%的时间作题,60%的时间看书。 注意:对具体考试内容考试大纲作了相应的调整。例如:新增了有关上市公司的法律规定、破 产财产和破产债权的具体确定、承揽合同等三类合同的规定、车辆购置税法等;删除了全民所
有制工业企业法律制度、破产救济与破产责任、金融法概述、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等内容。 、本章概述: 2005年辅导教材对本章进行了小幅调整,主要变化是 (1)在“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中,将原“智力成果”更改为“非物质财富”(P8) (2)在“行政复议范围”中,新增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得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 (P18)。 本章大纲: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基本要求] (一)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二)掌握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三)熟悉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的渊源 (四)熟悉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五)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考试内容]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的渊源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有制工业企业法律制度、破产救济与破产责任、金融法概述、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等内容。 一、本章概述: 2005 年辅导教材对本章进行了小幅调整,主要变化是: (1)在“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中,将原“智力成果”更改为“非物质财富”(P8); (2)在“行政复议范围”中,新增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得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 (P18)。 二、本章大纲: 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 [基本要求] (一)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二)掌握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三)熟悉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的渊源 (四)熟悉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五)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考试内容]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概念 二、经济法的渊源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第三节经济法的实施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仲裁 (二)行政复议 (三)诉讼 2005年大纲和2004年的大纲相比,本章基本没有变化。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是对经济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做了简要介绍。 本章基本内容有 经济法糖述经济法积念 经济法渊源 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 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主体 经济法总论 客体 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 法律责任 经济法实施经济纠纷解决途径 仲裁 行政复议 诉讼 诉讼时效 普通时效 特别时效 本章的重点内容: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确认和范围、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分类、仲裁的基本原 则、《仲裁法》的适用范围、诉讼的管辖、诉讼时效。 本章的难点内容: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确认和范围、法律事实的分类、仲裁的自愿原则和一裁 终局原则、行政复议与诉讼的关系、地域管辖、诉讼时效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第三节 经济法的实施 一、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二、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仲裁 (二)行政复议 (三)诉讼 2005 年大纲和 2004 年的大纲相比,本章基本没有变化。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是对经济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做了简要介绍。 本章基本内容有: 本章的重点内容: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确认和范围、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分类、仲裁的基本原 则、《仲裁法》的适用范围、诉讼的管辖、诉讼时效。 本章的难点内容: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确认和范围、法律事实的分类、仲裁的自愿原则和一裁 终局原则、行政复议与诉讼的关系、地域管辖、诉讼时效
经济法的渊源 制定机关 〔1)宪法 「全国人大 最高效力,基本渊源 〔2)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次于宪法,主要渊源 行政法规 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 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市、经济 〔3〕法规 特区所在地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次于宪法和法律,重要渊源 部门规章 侈务院各部委 4)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省级人民政府 〔5〕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6)国际条约、协定 我国缔结和参加和国际条约协定 经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资格 法定取得 「法人和社会组织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是统一的,自然 授权取得 人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 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在某些情况下, 主 ①国家机关 国家也可作为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②企业和其他社会組织。 「③企业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④个体工商户、农户、公民。 ①所有权 具有四项权能: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所 有权是最充分的物权。 经济权利:自己为和 ②法人财产权。 具有四项权能:古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不为、要求他人为和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是权力也是义务,不得转 内方一定行为的资③经济职权。 让或放弃 容 ④债权 请求权 ⑤知只产权,商标权、专利枳、著作权等。 经济义务:必须为和 不为一定行为的责 含货币和有价证券 体 经济管理行为、提供劳务行为、完成工作行为。 非物质财富 包括智力成果和道德产品
法律责任的种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冫消除危险冫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冫修理、重作、更换冫赔偿损 民事责任 法 失冫支付违约金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冫责令停产、停业;暂扣 行政责任行政处罚 责 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冫法律、行政法规规 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的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留用察看:开除等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类刑事责任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单独适用,对犯罪的外 附加刑 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仲裁、诉讼、行政复议比较表 诉讼 行政复议 机构 仲裁委员会 民法院 行政机关 法律适用仲裁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复议法 受案范围合同纠纷、财产纠纷 种行政纠纷 效力一裁终局两审终审 法律文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一审判决、裁定分别在15|-经送达即生效 生效时间 日、10日后生效。二审裁 决和裁定是终审的 四、历年试题 题型 分值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合计 年份 200年 203年 分 分分 2004年 1分 2分 1分 4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事件的是()。(2002年) A、发行股票 、签订合同 C、发生地震 D、承兑汇票
仲裁、诉讼、行政复议比较表 四、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事件的是( )。(2002 年) A、发行股票 B、签订合同 C、发生地震 D、承兑汇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