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5015届高三1月检测语文试题(理科)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揣摩/模样糕点/闭门羹咀嚼/咬文嚼字 B.点缀/啜泣谛听/并蒂莲演绎/寅吃卯粮 C.颤动/颤栗淳朴/胆固醇赡养/瞻前顾后 D.奇葩/扒手奖杯/一抔土供需/觥筹交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案牍挂倒挡绵里藏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B.昏溃钉书机纷至沓来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C.嬗变敲边鼓绿草如茵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D.帐篷哈蜜瓜在所不惜从普如登,从恶如崩 3.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了财权,管好了政府的“钱包”,诸如约束三公消费 节俭行政开支、遏制奢侈浪费之类的难题,将随之迎刃而解 B.院内有雕龙画凤,也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园天井,曲径回廊贯串各处, 处处表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 C.雾霾天气与工业污染、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休戚相关,但现实中,淘汰落 后产能、改变能源结构等措施的落实步履维艰。 D.前段时间,旨在关注“渐冻人”的“冰桶行动”在整个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 大批名人明星 身体力行,支持善举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场名为“相约文博会爱心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 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此引导“爱心文化 B.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 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 C.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 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 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 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曲《为梦想领跑》吟唱出歌手心中对梦想的坚定向往,传递岀积极向上的 作用,鼓舞着每一个仍在追梦的人。 B.2014年中国APEC峰会最大亮点是各方就反腐达成共识,亚太地区的反腐网 络将真正形成,腐败分子的“天堂之门”将被关上。 C.英文版《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一经问世,当年销售就突破百万,以后又 译成118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 D.目前,在多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埃博拉疫情的蔓延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 是许多民众仍处于恐慌之中,甚至不敢出门
山东省沂水县 5015 届高三 1 月检测语文试题(理科)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 I 卷 (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揣摩/模样 糕点/闭门羹 咀嚼/咬文嚼字 B.点缀/啜泣 谛听/并蒂莲 演绎/寅吃卯粮 C.颤动/颤栗 淳朴/胆固醇 赡养/瞻前顾后 D.奇葩/扒手 奖杯/一抔土 供需/觥筹交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案牍 挂倒挡 绵里藏针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B.昏溃 钉书机 纷至沓来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C.嬗变 敲边鼓 绿草如茵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D.帐篷 哈蜜瓜 在所不惜 从普如登,从恶如崩 3.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了财权,管好了政府的“钱包”,诸如约束三公消费、 节俭行政开支、遏制奢侈浪费之类的难题,将随之迎刃而解。 B.院内有雕龙画凤,也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园天井,曲径回廊贯串各处, 处处表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 C.雾霾天气与工业污染、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休戚相关,但现实中,淘汰落 后产能、改变能源结构等措施的落实步履维艰。 D.前段时间,旨在关注“渐冻人”的“冰桶行动”在整个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 大批名人明星 身体力行,支持善举。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一场名为“相约文博会 爱心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 一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此引导“爱心文化。” B.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 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 C.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 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 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 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曲《为梦想领跑》吟唱出歌手心中对梦想的坚定向往,传递出积极向上的 作用,鼓舞着每一个仍在追梦的人。 B.2014 年中国 APEC 峰会最大亮点是各方就反腐达成共识,亚太地区的反腐网 络将真正形成,腐败分子的“天堂之门”将被关上。 C.英文版《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一经问世,当年销售就突破百万,以后又 译成 118 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 D.目前,在多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埃博拉疫情的蔓延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 是许多民众仍处于恐慌之中,甚至不敢出门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 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 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 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 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 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 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 生产技艺,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 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 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 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 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读书无用” 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 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形成了以皇 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 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的家庭教育。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延续和发展到清末 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 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 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 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 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 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所 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 《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 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 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 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 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 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 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6.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积极推行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在家庭教育方面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B.因为汉朝的家庭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所以汉朝的家庭教育注重以三纲五常 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C.进入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的只有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 艺及生产技艺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 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 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 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 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 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 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 生产技艺,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 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 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 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 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读书无用” 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 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 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形成了以皇 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 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的家庭教育。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延续和发展到清末, 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 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 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 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 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 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所 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 《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 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 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 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 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 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 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6.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积极推行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在家庭教育方面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B.因为汉朝的家庭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所以汉朝的家庭教育注重以三纲五常 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C.进入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的只有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 艺及生产技艺
D.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 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虽现由衰转盛的趋向,但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 日益明显。 B.在汉魏六朝时期,形成了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和平民家庭教育三类 家庭教育 C.汉魏六朝时的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 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D.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延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 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能够培养德才学识以满足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汉朝经 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 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 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 D.除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 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与孙司封书 曾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 怒诋之曰:“司户狂邪?”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 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 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 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 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日言不废,则邕州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 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 赠南兵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此非所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 为上客”邪? 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 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 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 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 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 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蔽,令与罪人同罚,则 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东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 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
D.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 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虽现由衰转盛的趋向,但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 日益明显。 B.在汉魏六朝时期,形成了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和平民家庭教育三类 家庭教育。 C.汉魏六朝时的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 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D.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延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 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能够培养德才学识以满足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汉朝经 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 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 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 D.除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 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与孙司封书 曾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 怒诋之曰:“司户狂邪?”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 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 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 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 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州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 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 赠南兵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此非所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 为上客”邪? 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 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 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 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 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 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蔽,令与罪人同罚,则 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东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 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
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 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 惊动当世耶? (选自《与孙司封书》,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策:预计 B.即载其家走桂州走:逃跑 C.久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旌:表彰 D.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忽:忽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书告其将陈珙作师说以贻之 B.宗旦乃独不与六国与秦皆诸侯 C.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现宗旦“直言不讳、勇于为国献身”的高贵品质的一 组是: ①宗旦言不已②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③即载其家走桂州④但贼至而能死不去 ⑤事急矣,不可以不戒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 A.①②⑥B.①④⑤C.③⑤⑥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髙攻破邕州城后,俘获了宗旦,并想要任用宗旦,但被宗旦婉言拒绝了。 B.作者认为朝廷应该着重奖励像宗旦那样“曲突徙薪”的臣子,而不是只奖励 救火时烧得焦头烂额的那些“上客” C.作者认为治国者应该惩恶扬善,而且还要力开言路防止尚未来临的祸患。 D.关于智高必反的事,宗旦不仅多次报告陈拱,对于当时在广东、广西两路的 朝廷使者,宗旦也都一一告知了。但他们当时都未采纳宗旦的意见,最终造成了 灾祸 山东省沂水县第二中学1月检测语文试题 (理科语文)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州之祸必不发。(3分) (2)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4 分) (3)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 戏为塞外绝句之六) 清]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睛雪共难消。 【注】①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被革职,谪戍伊犁。这首七绝作于赴戍新疆伊 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所执的狭长的手板。③琼瑶:美玉
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 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 惊动当世耶? (选自《与孙司封书》,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 策:预计 B.即载其家走桂州 走:逃跑 C.久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 旌:表彰 D.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 忽:忽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书告其将陈珙 作师说以贻之 B.宗旦乃独不与 六国与秦皆诸侯 C.但贼至而能死不去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现宗旦“直言不讳、勇于为国献身”的高贵品质的一 组是: ①宗旦言不已 ②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③即载其家走桂州 ④但贼至而能死不去 ⑤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高攻破邕州城后,俘获了宗旦,并想要任用宗旦,但被宗旦婉言拒绝了。 B.作者认为朝廷应该着重奖励像宗旦那样“曲突徙薪”的臣子,而不是只奖励 救火时烧得焦头烂额的那些“上客”。 C.作者认为治国者应该惩恶扬善,而且还要力开言路防止尚未来临的祸患。 D.关于智高必反的事,宗旦不仅多次报告陈拱,对于当时在广东、广西两路的 朝廷使者,宗旦也都一一告知了。但他们当时都未采纳宗旦的意见,最终造成了 灾祸。 山东省沂水县第二中学 1 月检测语文试题 (理科语文) 第 II 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州之祸必不发。(3 分) (2)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4 分) (3)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 分) 戏为塞外绝句(之六) ① [清]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③,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睛雪共难消。 【注】①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被革职,谪戍伊犁。这首七绝作于赴戍新疆伊 犁途中。 ②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所执的狭长的手板。③琼瑶:美玉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作具体分析。(4分) 15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论 语》) (2)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贾谊《过秦论》) 玉户帘中卷不去,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三岁为妇,靡室老矣 靡有朝矣。(《诗经·氓》 五、语言运用(12分) 16.将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整句。(4分) 张祚琼是湖北省巴东县道路养护工,今年45岁。在28年的养护生涯中,她清扫 过的路面面积达50余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把整个湖北省清扫了近三遍 在过往司机眼里,她是热心助人的“张大姐”:“她是一个‘非常靠谱’的工作 搭档”,她的工友都这样评价她:在领导眼里,她是工作 她我放心”的劳 动模范:她的丈夫称她是“干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娘”。而在张祚琼自己眼 里,既然做了一名养路工,她就要把这份工作做“出彩”一把路养好,让行人车 辆都能平安通过。 17.中学生李阳写了一首诗,想向一位久已慕名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 家,就给王编辑写了个便条。便条中有几处不得体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4 分) 王编辑 您好 我到寒舍拜访您,您不在。我把拙作《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本人有吟 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 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此致 编安! 李阳 2014.12.9 18.下面是网络微博中的一段文字,请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 (4分) 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冷静,莫让得意冲昏头脑。 当你失意时, 当你快乐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快乐淹没理性。 当你痛苦时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黄花渡 黄大刚 黄花渡是一个渡口,也是一座桥的名字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 分)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作具体分析。(4 分) 15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传不习乎?” (《论 语》)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 ____。 (《离骚》)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 。 (贾谊《过秦论》) 玉户帘中卷不去,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___ 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三岁为妇,靡室老矣;___ __,靡有朝矣。 (《诗经·氓》) 五、语言运用(12 分)。 16.将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整句。(4 分) 张祚琼是湖北省巴东县道路养护工,今年 45 岁。在 28 年的养护生涯中,她清扫 过的路面面积达 50 余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把整个湖北省清扫了近三遍。 在过往司机眼里,她是热心助人的“张大姐”;“她是一个‘非常靠谱’的工作 搭档”,她的工友都这样评价她;在领导眼里,她是工作“交给她我放心”的劳 动模范;她的丈夫称她是“干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娘”。而在张祚琼自己眼 里,既然做了一名养路工,她就要把这份工作做“出彩”—把路养好,让行人车 辆都能平安通过。 17.中学生李阳写了一首诗,想向一位久已慕名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 家,就给王编辑写了个便条。便条中有几处不得体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4 分) 王编辑: 您好! 我到寒舍拜访您,您不在。我把拙作《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本人有吟 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 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此致 编安! 李阳 2014.12.9 18.下面是网络微博中的一段文字,请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 (4 分) 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冷静,莫让得意冲昏头脑。 当你失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你快乐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快乐淹没理性。 当你痛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黄花渡 黄大刚 黄花渡是一个渡口,也是一座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