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2014-2015学年高二4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2015.4 第I卷(选择题共39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崔嵬/桌帏砥砺/抵消唯利是图/萎靡不振 B.上乘/乘势裙裾/倨傲鼎铛玉石/瞠目结舌 C.妃嫔/颦蹙火钵/剥啄所向披靡/无法消弭 D.羞赧/呢喃布衾/倾倒纡尊降贵/长吁短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们对日本近期策动的“购岛”闹剧同感愤概,坚决反对,绝不接受。两岸 同胞是一家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维护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是两岸同胞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B.时间就是这样一个魔术师,它可以使苦难变得甘甜,可以使荒唐变成正常, 它可以抚平伤痕,深化仇恨,磨损心态,消蚀良知,甚至使真实消失无痕,使幻 影坚如磬石。 C.花儿睁开纯洁的眼睛,打量这个它期盼已久的世界,用温柔的眼神凝视这个 残酷的世界,然后一一在生命最美丽的时刻,香消玉殒,震撼人心。 D.蜂踊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 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这么一个规律,在所有第三世界发展国家中,工业和农业是互相 互相支援的两大国民经济部门。 ②你别看他穿得挺邋遢的,和他交往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他是个蛮有 的人。 ③过年了,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到“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家里去 真是快乐得很。 A.依赖品味作客B.依赖品位做客 C.依靠品位作客D.依靠品味做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罗姆尼在美国媒体评出的20个最愚蠢人榜单中名列第二,理由是他出尔反尔, 几乎在每个竞选议题上都没有一家之言。 B.引导社会力量办教育是普通百姓难以作壁上观的事,它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 多元化的配置,也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C.借《江南 style》走红的韩国明星鸟叔为昔日反美道歉的举动,获得了美国 民众的肯定,但也招来其他网民的风言风语。 D.净天映月潭如碧,真山真水真感情一一在这大地冰雪消融、春风化雨的时候,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热切期待您的到来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本次写作大赛以《真我风采》为主题,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参赛作品应真 实反映社会生活、校园生活或丰富的内心世界 B.一些人因见义勇为而致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牺牲后,其本人或家庭 的生活往往会陷入困境。人们普遍关心这种情况由谁来管?怎么管?
山东省泰安 2014-2015 学年高二 4 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语 文 试 题 2015.4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39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崔嵬/桌帏 砥砺/抵消 唯利是图/萎靡不振 B.上乘/乘势 裙裾/倨傲 鼎铛玉石/瞠目结舌 C.妃嫔/颦蹙 火钵/剥啄 所向披靡/无法消弭 D.羞赧/呢喃 布衾/倾倒 纡尊降贵/长吁短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我们对日本近期策动的“购岛”闹剧同感愤概,坚决反对,绝不接受。两岸 同胞是一家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维护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是两岸同胞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B.时间就是这样一个魔术师,它可以使苦难变得甘甜,可以使荒唐变成正常, 它可以抚平伤痕,深化仇恨,磨损心态,消蚀良知,甚至使真实消失无痕,使幻 影坚如磬石。 C.花儿睁开纯洁的眼睛,打量这个它期盼已久的世界,用温柔的眼神凝视这个 残酷的世界,然后——在生命最美丽的时刻,香消玉殒,震撼人心。 D.蜂踊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 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这么一个规律,在所有第三世界发展国家中,工业和农业是互相________、 互相支援的两大国民经济部门。 ②你别看他穿得挺邋遢的,和他交往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他是个蛮有_______ 的人。 ③过年了,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到“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家里去 ________, 真是快乐得很。 A.依赖 品味 作客 B.依赖 品位 做客 C.依靠 品位 作客 D.依靠 品味 做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罗姆尼在美国媒体评出的 20 个最愚蠢人榜单中名列第二,理由是他出尔反尔, 几乎在每个竞选议题上都没有一家之言。 B.引导社会力量办教育是普通百姓难以作壁上观的事,它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 多元化的配置,也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C.借《江南 style》走红的韩国明星鸟叔为昔日反美道歉的举动,获得了美国 民众的肯定,但也招来其他网民的风言风语。 D.净天映月潭如碧,真山真水真感情——在这大地冰雪消融、春风化雨的时候,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热切期待您的到来!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本次写作大赛以《真我风采》为主题,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参赛作品应真 实反映社会生活、校园生活或丰富的内心世界。 B.一些人因见义勇为而致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牺牲后,其本人或家庭 的生活往往会陷入困境。人们普遍关心这种情况由谁来管?怎么管?
C.诗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沦落到曲高和寡的境地,除了自己圈内人那几 声喝彩外,很难享受到“掌声响起来”的惬意。这里用得上两句歌词来形容,叫 “昨天的事情已经被人遗忘,挥挥手眼睛只看前方” D.县科技局积极为民办实事,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 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餐具毒性问题,由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 合相关国家标准。 B.雾霾天气不仅造成空气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还影响了交通运输。河 北、江苏等多地医院呼吸科、儿科患者急剧増加,呼吸道疾病患者比平常増加 到四成,儿科就诊人数增加更为明显 C.郭明义被誉为“当代活雷锋”,是因为长期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 把奉献看成人生最大的快乐。 D.我国已成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 成绩是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化安全:最有力的维护是创新 艾斐 在文化全球性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文化主体之间的实力不均衡、信息不对称 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抗冲击能力的不同,很容易使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 文化面临安全风险,文化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创造力受到 压制与削弱,甚至还会招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维护文化安全成为各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防范不仅是重要的, 而且是必要的,但防范决非封闭自囿。最有效的防范,永远都是自强自律;警 惕对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把群众文化看做“下里巴人”的态度,更警惕 味崇洋媚外,紧紧盯着国外的领奖台,把文化创造的着眼点一股脑儿放在对奖 项的拼争上。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自律自强还要求我们警惕在文化建设与文化 创造中的趋利、媚俗、浅薄、浮躁、恶搞、收视率为王、“娛乐至死”等现象 切实回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上来。而最有力的维护,则始终都是开拓创 新。因为,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威胁的,除了诸多外部因素,内部开拓创新不 足也是重要原因。 相较于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积累与文脉延亘,只有200多年建国史的美国为什 么能拥有文化强势并称霸全球?关键就在于其始终坚持开拓创新。他们在文化 创造中不仅将从欧洲带去的骑士精神、绅士精神和现代科技发挥到极致,还从 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中“猎取”要件和元素。花木兰、孙悟空、熊猫、 武术,以及《道德经》《论语》《庄子》《易经》《孙子兵法》和四大名著等, 就常常成为其开发新项目和创造新产品的素材来源。不独美国,日本、韩国和 欧洲一些国家,在其文化产业的生产链上也少不了中国文化元素。 面对安全威胁若单纯防堵与抵挡,效力不大。只有不断加大我们自身的开拓创 新力度,充分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创造出足以征服人心的文化产品,才能从根 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文化与其他一切“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只有从被吸引 认同、接受、欣赏、消化与感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生命并产生价值
C.诗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沦落到曲高和寡的境地,除了自己圈内人那几 声喝彩外,很难享受到“掌声响起来”的惬意。这里用得上两句歌词来形容,叫 “昨天的事情已经被人遗忘,挥挥手眼睛只看前方”。 D.县科技局积极为民办实事,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 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餐具毒性问题,由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 合相关国家标准。 B.雾霾天气不仅造成空气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还影响了交通运输。河 北、江苏等多地医院呼吸科、儿科患者急剧增加,呼吸道疾病患者比平常增加一 到四成,儿科就诊人数增加更为明显。 C.郭明义被誉为“当代活雷锋”,是因为长期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 把奉献看成人生最大的快乐。 D.我国已成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 一成绩是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化安全:最有力的维护是创新 艾 斐 在文化全球性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文化主体之间的实力不均衡、信息不对称 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抗冲击能力的不同,很容易使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 文化面临安全风险,文化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创造力受到 压制与削弱,甚至还会招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维护文化安全成为各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防范不仅是重要的, 而且是必要的,但防范决非封闭自囿。最有效的防范,永远都是自强自律;警 惕对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把群众文化看做“下里巴人”的态度,更警惕一 味崇洋媚外,紧紧盯着国外的领奖台,把文化创造的着眼点一股脑儿放在对奖 项的拼争上。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自律自强还要求我们警惕在文化建设与文化 创造中的趋利、媚俗、浅薄、浮躁、恶搞、收视率为王、“娱乐至死”等现象, 切实回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上来。而最有力的维护,则始终都是开拓创 新。因为,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威胁的,除了诸多外部因素,内部开拓创新不 足也是重要原因。 相较于中国 5000 多年的文化积累与文脉延亘,只有 200 多年建国史的美国为什 么能拥有文化强势并称霸全球?关键就在于其始终坚持开拓创新。他们在文化 创造中不仅将从欧洲带去的骑士精神、绅士精神和现代科技发挥到极致,还从 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中“猎取”要件和元素。花木兰、孙悟空、熊猫、 武术,以及《道德经》《论语》《庄子》《易经》《孙子兵法》和四大名著等, 就常常成为其开发新项目和创造新产品的素材来源。不独美国,日本、韩国和 欧洲一些国家,在其文化产业的生产链上也少不了中国文化元素。 面对安全威胁若单纯防堵与抵挡,效力不大。只有不断加大我们自身的开拓创 新力度,充分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创造出足以征服人心的文化产品,才能从根 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文化与其他一切“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只有从被吸引、 认同、接受、欣赏、消化与感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生命并产生价值
有效的文化安全屏障要在主动进取中而不是被动圈地中筑起,这是由文化的本 质特性决定的。 文化有活力有魅力,是传播、影响和发挥功能的前提,也是维护自身阵地的基 础。只有开拓创新,才能把文化资源化成精品佳作;只有精品佳作形成阵势 才能产生文化魅力;文化有魅力、有召唤力,才能在全球化交流中实现自身的 壮大与发展,维护文化安全的信心与能力才会不断增强。文化的特性以及文化 交流的形势提醒我们,维护文化安全,需要我们有效防范,更需要我们开拓创 新,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 文化安全是民族传承、国家稳定、人民得享文明之光的重要保障,坚决而持久 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势在必行。在文化创造、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的全过程 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包容性的吸纳, 进行开放式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赢得主动权,保持中华 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3月15日24版) 7.下列有关“文化安全”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安全问题是指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创造力受到压制 与削弱,甚至招致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而带来的风险问题。 B.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往往缘于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主体之间的实力不均衡、 信息不对称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抗冲击能力的不同。 C.防范文化安全风险,须靠自强自律,发展民族文化,抵御外来文化,警惕各 种不良文化现象,让创作导向真正围绕人民这个中 D.防范文化安全风险,除了要解决许多外部因素之外,还要立足于内部,实现 文化创造、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开拓创新 8.以下对文化“开拓创新”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开拓创新,不仅仅是让民族文化得到充分发展,还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从中获取创造新产品的素材 B.开拓创新,要靠充分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创造出足以征服人心的文化产品, 而不是靠单纯的防堵与抵挡。 C.开拓创新,要吸收消化有价值的外来文化以发展壮大中国文化,但不能无选 择性地全部吸纳而丧失自我 开拓创新,是保持我国文化在世界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并进一步增强抗冲击 能力,始终不受非本土文化影响的关键。 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维护文化安全,最有效的防范是自强自律,最有力的维护是开拓创新。防范 是针对外部因素而言,维护则是针对内部因素而说。 B.只有200多年建国史的美国能称霸全球,原因在于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而强 势的文化,这种文化既有欧洲因素,也不乏中国元素。 C.文化有活力有魅力,是传播、影响和发挥功能的前提,也是维护自身阵地的 基础,还是增强维护文化安全的信心和能力的重要条件。 D.只要始终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包容性的吸纳, 进行开放式的发展,就能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赢得主动权。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有效的文化安全屏障要在主动进取中而不是被动圈地中筑起,这是由文化的本 质特性决定的。 文化有活力有魅力,是传播、影响和发挥功能的前提,也是维护自身阵地的基 础。只有开拓创新,才能把文化资源化成精品佳作;只有精品佳作形成阵势, 才能产生文化魅力;文化有魅力、有召唤力,才能在全球化交流中实现自身的 壮大与发展,维护文化安全的信心与能力才会不断增强。文化的特性以及文化 交流的形势提醒我们,维护文化安全,需要我们有效防范,更需要我们开拓创 新,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 文化安全是民族传承、国家稳定、人民得享文明之光的重要保障,坚决而持久 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势在必行。在文化创造、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的全过程 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包容性的吸纳, 进行开放式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赢得主动权,保持中华 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选自《人民日报》2013 年 3 月 15 日 24 版) 7.下列有关“文化安全”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安全问题是指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创造力受到压制 与削弱,甚至招致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而带来的风险问题。 B.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往往缘于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主体之间的实力不均衡、 信息不对称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抗冲击能力的不同。 C.防范文化安全风险,须靠自强自律,发展民族文化,抵御外来文化,警惕各 种不良文化现象,让创作导向真正围绕人民这个中心。 D.防范文化安全风险,除了要解决许多外部因素之外,还要立足于内部,实现 文化创造、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开拓创新。 8.以下对文化“开拓创新”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开拓创新,不仅仅是让民族文化得到充分发展,还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从中获取创造新产品的素材。 B.开拓创新,要靠充分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创造出足以征服人心的文化产品, 而不是靠单纯的防堵与抵挡。 C.开拓创新,要吸收消化有价值的外来文化以发展壮大中国文化,但不能无选 择性地全部吸纳而丧失自我。 D.开拓创新,是保持我国文化在世界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并进一步增强抗冲击 能力,始终不受非本土文化影响的关键。 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维护文化安全,最有效的防范是自强自律,最有力的维护是开拓创新。防范 是针对外部因素而言,维护则是针对内部因素而说。 B. 只有 200 多年建国史的美国能称霸全球,原因在于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而强 势的文化,这种文化既有欧洲因素,也不乏中国元素。 C. 文化有活力有魅力,是传播、影响和发挥功能的前提,也是维护自身阵地的 基础,还是增强维护文化安全的信心和能力的重要条件。 D.只要始终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包容性的吸纳, 进行开放式的发展,就能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赢得主动权。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 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 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 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 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 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 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 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 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 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 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以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 见楚使者曰:“予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表六里。”使者想,还报楚王。楚 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之以一名都, 与之并力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 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句帅师伐秦 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春,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匀及列侯、执珪七十余 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 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曰: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 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正道,得志则以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诚能中臣诚:的确 B.群臣皆贺,陈轸独吊吊:悼念死者。 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绝:超过。 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来:使……到来。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①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 ①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①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 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 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 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 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 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 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 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 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 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 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以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 见楚使者曰:“予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想,还报楚王。楚 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之以一名都, 与之并力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 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 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春,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 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 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曰: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 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正道,得志则以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王诚能中臣 诚:的确 B.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悼念死者。 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绝:超过。 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 来:使……到来。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①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 ①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①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 () ①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②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 ①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②齐王大怒,折节以事秦,齐、秦之交合 C. ①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②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①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②楚王不听,使屈勻帅师伐秦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 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面 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孟子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 利实现了分裂齐、楚两国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D.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却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 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一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1分) 四、(20分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5分 译文: (2)攻之不如因赂之以一名都,与之并力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5分) 译文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 要分析。(2分)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 ( ) A. ①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②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 ①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②齐王大怒,折节以事秦,齐、秦之交合 C. ①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②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D. ①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②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 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面 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孟子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 利实现了分裂齐、楚两国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D.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却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 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一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11 分) 四、(20 分)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攻之不如因赂之以一名都,与之并力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 要分析。(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