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执拗(ni)盛筵(yan)排忧解难(nan)忧心忡忡( chong) B.募捐(m)文档(dang)便宜从事(bian)游弋(yi) C.别扭(bie)隽永(jn)供认不讳(gong)挈妇将雏(qie) D.刹那(sha)装帧(zhen)孜孜不倦(zi)穿凿附会(za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变形金刚3》吸引大部分观众的,是影片中变形金刚的打斗和变 形,很多观众表示剧情显得过于拖泥带水。 B 在这个信息大社会,我们所需求的决不是局限于课堂的咬文嚼字的 小语文课,而是与社会休戚相关的大语文课。 C. 他在国学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与人谈论起《论语》《孟子》,他总 是滔滔不绝,振振有词,神采飞扬间,尽显激情和魅力。 D.朱光潜幼年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一次被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 堂入室,他成了父亲最年幼的学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直径约2米的圆桌上,一男一女两位演员风姿绰约,接连做出高难度的花样 滑冰动作,赢得了台下阵阵喝彩声。 B.虽然四川盆地没有受到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已是路人皆知,但各地仍然出现了 “抢盐潮”,这种现象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灾难 C.阆中山西会馆天花板上的描金彩画形成时间为清朝乾隆元年,绘画惟妙惟肖, 淋漓尽致,蔚为大观。 D.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业内人士翘首以盼的全国美术作品展终于在多方协调 运作下成功地拉开了帷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广大观众认为,央视春节晚会推出的四川的“感恩·奋进”歌曲《因为有你》 有振奋人心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 B.江苏拟立法禁止其他亲属或者子女不得以无业或其他事情,骗取、克扣或者 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C.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的申雪、赵宏博首次获得花样滑冰第一枚冬奥会金牌, 实现了中国花滑队在冬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D.为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尽量避免高分落榜和高校志愿断档,我 市将在第一批本科试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考生可填报6个第一志愿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 柔风细雨, 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 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山东省汶上一中 2012 届高三 12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执拗(niù)盛筵(yán)排忧 解难(nán)忧心忡忡(chōng) B.募捐(mù)文档(dàng)便宜从事(biàn)游弋(yì) C.别扭(biè)隽永(jùn)供认不讳(gòng)挈妇将雏(qiè) D.刹那(shà)装帧(zhēn)孜孜不倦(zī)穿凿附会(zá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变形金刚 3》吸引大部分观众的,是影片中变形金刚的打斗和变 形,很多观众表示剧情显得过于拖泥带水。 B. 在这个信息大社会,我们所需求的决不是局限于课堂的咬文嚼字的 小语文课,而是与社会休戚相关的大语文课。 C. 他在国学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与人谈论起《论语》《孟子》,他总 是滔滔不绝,振振有词,神采飞扬间,尽显激情和魅力。 D.朱光潜幼年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一次被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 堂入室,他成了父亲最年幼的学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直径约 2 米的圆桌上,一男一女两位演员风姿绰约,接连做出高难度的花样 滑 冰动作,赢得了台下阵阵喝彩声。 B.虽然四川盆地没有受到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已是路人皆知,但各地仍然出现了 “抢盐潮”,这种现象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灾难。 C.阆中山西会馆天花板上的描金彩画形成时间为清朝乾隆元年,绘画惟妙惟肖, 淋漓尽致,蔚为大观。 D.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业内人士翘首以盼的全国美术作品展终于在多方协调 运作下成功地拉开了帷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广大观众认为,央视春节晚会推出的四川的“感恩·奋进”歌曲《因为有你》 有振奋人心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 B.江苏拟立法禁止其他亲属或者子女不得以无业或其他事情,骗取、克扣或者 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C.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的申雪、赵宏博首次获得花样滑冰第一枚冬奥会金牌, 实现了中国花滑队在冬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D.为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尽量避免高分落榜和高校志愿断档,我 市将在第一批本科试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考生可填报 6 个第一志愿。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 。 。 。 。 。 。柔风细雨, 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 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④②⑤①⑥③ B.④⑤③②⑥① C.⑥⑤③②①④ D.②⑤④③①⑥ 古诗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清]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脊之扬州三十里首 尾曲折髙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 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曰: “某园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 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 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忆 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 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 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 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 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凄馨哀 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 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狱°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 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且长寿者 几人欤?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 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 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 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 记》 (文章有删节) 注释:①零甃(zhou)断甓(pⅰ):残墙碎砖。②冶华:美丽繁华③鼯犷(wyωu): 鼯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贽:见面礼,礼物 B.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 爱:变更,更改 C.引为恨 恨:僧恨 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 和:写和诗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④②⑤①⑥③ B.④⑤③②⑥① C.⑥⑤③②①④ D.②⑤④③①⑥ 二、古诗文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清]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 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①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 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曰: “某园故址也。” 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 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 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②也。忆 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 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 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 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 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凄馨哀 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 捕余韵,乌睹所谓 “风号雨啸、鼯狖③悲、鬼神泣”者? 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 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且长寿者 几人欤?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 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 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 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 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 记》。 (文章有删节) 注释:①零甃(zhòu)断甓 (pì):残墙碎砖。②冶华:美丽繁华 ③鼯狖(wúyòu): 鼯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 贽:见面礼,礼物 B.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 爰:变更,更改 C.引为恨 恨:憎恨 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 和:写和诗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曩所信宿之西园 卧而思之 B.客有请吊蜀冈者 知有极不然者 C.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 其尚犹丁初秋也 欤? D.有以经义请质难者 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 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 )(3 分)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②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髙秀。 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①③⑥ B.②③⑤C.②④⑤ D.①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见所闻。今日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 说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 观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 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 华”独领江淮,不减当年。 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士风世情, 作者虽已发现今昔之别,但也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并未发现如《芜城赋》 所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 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 虽未败残,但已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 10.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 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3分) ②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6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曩所信宿之西园 卧而思之 B. 客有请吊蜀冈者 知有极不然者 C. 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 其尚犹丁初秋也 欤? D. 有以经义请质难者 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 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 )(3 分)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②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 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见所闻。今日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 说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 观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 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 华”独领江淮,不减当年。 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士风世情, 作者虽已发现今昔之别,但也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并未发现如《芜城赋》 所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 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 虽未败残,但已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 10.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 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 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 (3 分) ②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3 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6 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做简要概括。(4分) 答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 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请做简要分析。(4分) 答: 12.名篇名句默写(8分)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 去 (《定风波》 (2)楚天千里清 秋 。(《水 龙吟》) ,到黄昏、 点点滴滴。(《声声慢》) (4) ,孤舟一系故 园寥 (《秋兴八首》) (5)岩扉松径长寂 。(《夜归鹿 门歌》) ,使我不得开心 《梦游天姥吟留别》)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 之乎?(《游褒禅山记》) (8)五更鼓角声悲 壮 《阁夜》)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3分) 生命本无名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⑴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做简要概括。(4 分) 答: ⑵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 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请做简要分析。(4 分) 答: 12.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 去, 。(《定风波》) (2)楚天千里清 秋, 。 (《水 龙吟》) (3) ,到黄昏、 点点滴滴。 (《声声慢》) (4) ,孤舟一系故 园心。 (《秋兴 八首》) (5)岩扉松径长寂 寥, 。(《夜归鹿 门歌》) (6) ,使我不得开心 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7)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 之乎?(《游褒禅山记》) (8)五更鼓角声悲 壮, 。 (《阁夜》)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23 分) 生命本无名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 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 温暖的感动中战栗了。 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一 “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每一种尝试都令自己沮丧,所以就冒昧地开口了,实 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对生命的亲切温暖的敬意。” “记住你的名字大约是在七年前,那一年翻看一本《父母必读》,上面有一篇写 孩子的或者是写给孩子的文章,是印刷体却另有一种纤柔之感,觉得您这个男人 的面孔很别样 “后来慢慢长大了,读您的文章便多了,常推荐给周围的人去读,从不多聒噪什 么,觉得您的文章和人似乎是很需要我们安静的,因为什么,却并不深究下去 了 “这回读您的《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乡村,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 阳光。我是一个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愿意静静地听这个生命说:‘我愿 意静静地听您说话……’我从不愿把您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会为此 生气吧 “也许再过好多年之后,我已经老了,那时候,我相信为了年轻时读过的您的那 些话语,我要用心说一声:谢谢您! 信尾没有落款,只有这一行字:“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我这才 想到查看信封,发现那上面也没有寄信人的地址,作为替代的是“时光村落”四 个字。我注意了邮戳,寄自河北怀来 从信的口气看,我相信写信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个生活在穷城 僻镇的女孩。我不曾给《父母必读》寄过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 也许是这个杂志转载的,也许是她记错了刊载的地方,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令我 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 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所以,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 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一一这话说得多么好!我们降生到世上,有谁是带着名字来 的?又有谁是带着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 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我们彼此 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联,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 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无论对己对人,生命的感觉都日趋麻痹。 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作为一个称谓活在世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 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 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 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仔细想想,我们是 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 是的一一我是,你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 无姓,却到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 完全可能不降生,却毕竟降生了,然后又将必然地离去。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 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 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 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 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你说你爱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 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 温暖的感动中战栗了。 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 “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每一种尝试都 令自己沮丧,所以就冒昧地开口了,实 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对生命的亲切温暖的敬意。” “记住你的名字大约是在七年前,那一年翻看一本《父母必读》,上面有一篇写 孩子的或者是写给孩子的文章,是印刷体却另有一种纤柔之感,觉得您这个男人 的面孔很别样。” “后来慢慢长大了,读您的文章便多了,常推荐给周围的人去读,从不多聒噪什 么,觉得您的文章和人似乎是很需要我们安静的,因为什么,却并不深究下去 了。” “这回读您的《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乡村,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 阳光。我是一个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愿意静静地听这个生命说:‘我愿 意静静地听您说话……’我从不愿把您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会为此 生气吧。” “也许再过好多年之后,我已经老了,那时候,我相信为了年轻时读过的您的那 些话语,我要用心说一声:谢谢您!” 信尾没有落款,只有这一行字:“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我这才 想到查看信封,发现那上面也没有寄信人的地址,作为替代的是“时光村落”四 个字。我注意了邮戳,寄自河北怀来。 从信的口气看,我相信写信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个生活在穷城 僻镇的女孩。我不曾给《父母必读》寄过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 也许是这个杂志转载的,也许是她记错了刊载的地方,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令我 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 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所以,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 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话说得多么好!我们降生到世上,有谁是带着名字来 的?又有谁是带着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 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我们彼此 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联,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 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无论对己对人,生命的感觉都日趋麻痹。 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作为一个称谓活在世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 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 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 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仔细想想,我们是 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 是的——我是,你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 无姓,却到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 完全可能不降生,却毕竟降生了,然后又将必然地离去。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 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 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 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 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你说你爱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