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物象”象征义的约定俗」 绵长无尽“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 水一去不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 沟通连接 今夕到湘中 陈与义《临江仙》 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和暗示性的语言,因为长期的使用,这 些敏感形象和语言一旦在诗歌中出现,就会唤起相对稳定的联 想,成为一个代名词,变成一种符号、一种概念。因为它所包 含的这个联想,已经被大家所熟悉了、习惯了
水 古代诗词“物象”象征义的约定俗 成 绵长无尽 一去不返 沟通连接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陈与义《临江仙》 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和暗示性的语言,因为长期的使用,这 些敏感形象和语言一旦在诗歌中出现,就会唤起相对稳定的联 想,成为一个代名词,变成一种符号、一种概念。因为它所包 含的这个联想,已经被大家所熟悉了、习惯了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三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 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声声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所有的物都是写人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 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 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 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所有的物都是写人
范例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 朱颜改。问君館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夯实基础,多方勾连 对艺术技巧的判 各种艺术手法掌握′ 以水喻愁,用设问和比喻 往是综合运用的 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 术技巧方面的命制, 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 碎手法,也可以是表现手温人内心无尽的哀伤
范例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 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夯实基础,多方勾连 对艺术技巧的判定和欣赏是建立在对 各种艺术手法掌握的基础上的,因为它往 往是综合运用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关于艺 术技巧方面的命制,可以是表达方式,修 辞手法,也可以是表现手法。 以水喻愁,用设问和比喻 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 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 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
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 由低到高(字词—句子一段落篇章),分别是 形式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 (语言、 表现手法、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 艺术风格 等)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 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形 式 一般认为, “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 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 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 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语言、 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等)
揣摩整合提高效率 2002年以前的诗歌鉴赏是以四选一的选择题形式命制的 多揣摩这类诗歌鉴赏题的选择项对诗歌的分析和判断,通过对 那些选择肢的理解,来体味答题的思略,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漫成一首杜甫 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 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 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 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 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 安宁生活的向往。 (1999年全国卷试题)
揣摩整合 提高效率 2002年以前的诗歌鉴赏是以四选一的选择题形式命制的, 多揣摩这类诗歌鉴赏题的选择项对诗歌的分析和判断,通过对 那些选择肢的理解,来体味答题的思路,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 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 “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 安宁生活的向往。 (1999年全国卷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