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江永一中文甲生 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 昋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 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 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 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 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 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 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泂庭》)气魄宏大,气势 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 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 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①《大风歌》一一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②垓下歌( gai xia ge)秦末汉初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③《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④《出塞》王之涣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⑤临洞庭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⑥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豪放(奔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 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 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吞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
1 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 江永一中 文甲生 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 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 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 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 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 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 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 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 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 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 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①《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②垓下歌(gāi xià gē) 秦末汉初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③《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④《出塞》 王之涣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⑤临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⑥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豪放(奔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 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 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
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 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 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 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 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宋词中的豪放派 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 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 怀古》是代表作。“大江东去”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 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乱石穿空”数句, 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 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 大汉,执铁板”而唱。 ①李白《将进酒》 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李白的古风(其三十九)原文: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译文】我登上高处,望向四周,但见天地间茫茫无际一片,万物被严霜覆盖着,荒野 里吹来一阵阵西风。我感慨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就像那一江东流水,无情的流逝;人间的诸 事都像江水波澜起伏不过在一瞬间。天上的浮云飘浮不定,掩蔽了太阳,掩盖了它的光辉。 普通的燕子和麻雀竞然在珍贵/罕见的梧桐树上筑巢,反而高贵的鸳鸯栖息在多刺的枳棘里。 我还是离开这里,回去隐逸吧!我边走边弹剑边高歌《行路难》。 【赏析一】朱熹说:“李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者。”(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本篇即一“雍容和缓”之作,属于李白的五十九首《古风》之三十九。《古风》并非同期所 写,但多具批判精神,“其间指示深切,言情笃挚,缠绵往复,每多言外之旨”《唐宋诗醇》 此诗亦然 ④李白——《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鞠報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2 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 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 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 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 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宋词中的豪放派, 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 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 怀古》是代表作。“大江东去”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 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乱石穿空”数句, 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 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 大汉,执铁板”而唱。 ①李白《将进酒》 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李白的古风(其三十九)原文: 登 高 望 四 海。天 地 何 漫 漫。 霜 被 群 物 秋。风 飘 大 荒 寒。 荣 华 东 流 水。万 事 皆 波 澜。 白 日 掩 徂 辉。浮 云 无 定 端。 梧 桐 巢 燕 雀。枳 棘 栖 鸳 鸾。 且 复 归 去 来。剑 歌 行 路 难。 【译文】我登上高处,望向四周,但见天地间茫茫无际一片,万物被严霜覆盖着,荒野 里吹来一阵阵西风。我感慨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就像那一江东流水,无情的流逝;人间的诸 事都像江水波澜起伏不过在一瞬间。天上的浮云飘浮不定,掩蔽了太阳,掩盖了它的光辉。 普通的燕子和麻雀竟然在珍贵/罕见的梧桐树上筑巢,反而高贵的鸳鸯栖息在多刺的枳棘里。 我还是离开这里,回去隐逸吧!我边走边弹剑边高歌《行路难》。 【赏析一】朱熹说:“李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者。”(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本篇即一“雍容和缓”之作,属于李白的五十九首《古风》之三十九。《古风》并非同期所 写,但多具批判精神,“其间指示深切,言情笃挚,缠绵往复,每多言外之旨”《唐宋诗醇》 此诗亦然。 ④李白——《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王琦注:“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拟之 而作。”(《李太白全集》)李白的乐府诗,不满足因袭模仿,而能大胆创造,别出新意,被誉 为“擅奇古今”(胡应麟《诗薮》)。他的近一百五十首乐府诗,或“不与本辞为异”(胡震亨 《李诗通》),但在艺术上高出前人;或对原作提炼、深化,熔铸出新的、寓意深刻的主题 《北风行》就属于这后一类。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 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 意义。 这诗一起先照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这正是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这样的开头 有时甚至与主题无关,只是作为起兴。但这首《北风行》还略有不同,它对北风雨雪的着力 渲染,倒不只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⑤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 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如,北宋刘攽的诗清幽深静,清新自然, ①【江南田家】刘攽(北宋) 种田江南岸,六月才树秧。借问一何晏,再为霖雨伤。 官家不爱农,农贫弥自忙。尽力泥水间,肤甲皆疥疮。 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不如逐商贾,游闲事车航。 朝廷虽多贤,正许赀为郎 ②【新晴】刘攽(北宋)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③【雨后池上】刘攽(北宋) ˉ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④【城南行】刘攽(北宋) 八月江湖秋水髙,大堤夜坼声嘈嘈。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 蛟龙婉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凄恻。 4.绚丽(工丽、华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 的诗。如杜甫的《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如温庭筠的词 ①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杜甫 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 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 虽对连山好,贪看绝岛孤。 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3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王琦注:“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拟之 而作。”(《李太白全集》)李白的乐府诗,不满足因袭模仿,而能大胆创造,别出新意,被誉 为“擅奇古今”(胡应麟《诗薮》)。他的近一百五十首乐府诗,或“不与本辞为异”(胡震亨 《李诗通》),但在艺术上高出前人;或对原作提炼、深化,熔铸出新的、寓意深刻的主题。 《北风行》就属于这后一类。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 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 意义。 这诗一起先照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这正是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这样的开头 有时甚至与主题无关,只是作为起兴。但这首《北风行》还略有不同,它对北风雨雪的着力 渲染,倒不只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⑤秋浦歌 (唐)李 白 白 发 三 千 丈, 缘 愁 似 个 长。 不 知 明 镜 里, 何 处 得 秋 霜? 3.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 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如,北宋刘攽的诗清幽深静,清新自然。 ①【江南田家】刘攽(北宋) 种田江南岸,六月才树秧。借问一何晏,再为霖雨伤。 官家不爱农,农贫弥自忙。尽力泥水间,肤甲皆疥疮。 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不如逐商贾,游闲事车航。 朝廷虽多贤,正许赀为郎。 ②【新晴】刘攽(北宋)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③【雨后池上】刘攽(北宋)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④【城南行】刘攽(北宋) 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 蛟龙婉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凄恻。 4.绚丽(工丽、华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 的诗。如杜甫的《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如温庭筠的词。 ①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 杜甫 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 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 虽对连山好,贪看绝岛孤。 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 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浮查并坐得,仙老暂相将。 ②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pin)洲。 ③菩萨蛮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④杨柳枝温庭筠 御柳如丝映九重,风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5.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 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 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 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 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山 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十年 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的秀而不冶,艳而不妖,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①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②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6.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 如,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 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 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
4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 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浮查并坐得,仙老暂相将。 ②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pín)洲。 ③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④杨柳枝 温庭筠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5.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 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 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 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 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山 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十年一 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的秀而不冶,艳而不妖,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①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②江南春绝句 (唐)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6.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 如,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 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 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
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 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 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诗人笔下的大自 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至。不过, 冲淡不是幻灭、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它是诗人把活跃的生命转化为凝固的生命的结果, 生命力由流动而转为静谧 又如,陶渊明的田园诗 7.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轼的词 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 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 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苏轼有时是尽力摆脱自我,把自己融化 到大自然中,让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 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 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 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上阕才以不能“乘风归去”为憾,马上又以“何 似在人间”自解;下阕才以“人有悲欢离合”为憾,马上又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与启迪,摆脱了人生苦恼。苏轼有时又极力地充实自我,使 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从而抵御外界的一切侵扰,达到超脱。有时还以淡泊 明志、向往归隐、洁身自好,甚至是痛饮纵欢、谈禅论道、自我麻醉的手段,求得对痛苦人 生、黑暗现实、龌龊官场的心理超脱。 8.简洁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 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①杜陵叟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注释 (1)叟:年老的男人。薄田:贫瘠的田地。(2)考课:古代指考查政绩 (3)帛:丝织品。粟:小米,也泛指谷类。 (4)恻隐: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弊:衰落:疲惫。 (5)京畿(j):国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辖地区 (6)里胥:古代指地方上的一里之长,负责管理事务。方:才,刚刚。牒(die):文 书。(7)蠲(juan):除去,免除
5 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 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 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诗人笔下的大自 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这种消融, 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至。不过, 冲淡不是幻灭、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它是诗人把活跃的生命转化为凝固的生命的结果, 生命力由流动而转为静谧。 又如,陶渊明的田园诗。 7.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轼的词 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 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 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苏轼有时是尽力摆脱自我,把自己融化 到大自然中,让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 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 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 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上阕才以不能“乘风归去”为憾,马上又以“何 似在人间”自解;下阕才以“人有悲欢离合”为憾,马上又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与启迪,摆脱了人生苦恼。苏轼有时又极力地充实自我,使 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从而抵御外界的一切侵扰,达到超脱。有时还以淡泊 明志、向往归隐、洁身自好,甚至是痛饮纵欢、谈禅论道、自我麻醉的手段,求得对痛苦人 生、黑暗现实、龌龊官场的心理超脱。 8.简洁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 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①杜陵叟 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注释 (1)叟:年老的男人。薄田:贫瘠的田地。(2)考课:古代指考查政绩。 (3)帛:丝织品。粟:小米,也泛指谷类。 (4)恻隐: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弊:衰落;疲惫。 (5)京畿(jī):国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辖地区。 (6)里胥:古代指地方上的一里之长,负责管理事务。方:才,刚刚。牒(dié):文 书。(7)蠲(juān):除去,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