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 山水团园诗导学 制作:惜书楼主byd@63com
古代诗歌鉴赏之二山水田园诗导学 制作:惜书楼主bycld@163.com
山水田园诗简介 、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 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 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 表现内容的诗歌。 主要情感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 的深情厚意。 5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制作:惜书楼主byd@63com
二、主要情感。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 的深情厚意。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山水田园诗简介 一、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 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 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 表现内容的诗歌。 制作:惜书楼主bycld@163.com
、常用意象 ①松竹:代表人的顽强精神和高洁品质; 0月喻诗天商活的人格 ④清泉(山泉):象征着明净的心灵,清清泉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可以绘出隐 士的高尚情操; ⑤菊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象征 ⑥炊烟:田园生活的象征,是最古朴生活写照; ⑦桑麻:以对“桑麻”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⑧白云:象征一个人纯洁的心灵,表现为高洁渺远、闲淡孤高两个特点; ⑨狗吠、鸡鸣:是一种和平富庶社会的象征符号,用农人饲养的家禽借代田园生 活,以此来描绘田园的平安宁静。这既是诗人理想的栖息之地,也是对理想社会 的向往。 画面意境一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一 四、表达技巧 1写景:衬托(动静明暗虚实点面、正侧)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拟 2、扦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人 作:惜书楼主byod@163c0m
三、 常用意象 松竹:代表人的顽强精神和高洁品质; 清风:常喻品性的高洁; 明月:以喻诗人高洁的人格; 清泉(山泉):象征着明净的心灵,清清泉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可以绘出隐 士的高尚情操; 菊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象征; 炊烟:田园生活的象征,是最古朴生活写照; 桑麻:以对“桑麻”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⑧白云:象征一个人纯洁的心灵,表现为高洁渺远、闲淡孤高两个特点; ⑨狗吠、鸡鸣:是一种和平富庶社会的象征符号,用农人饲养的家禽借代田园生 活,以此来描绘田园的平安宁静。这既是诗人理想的栖息之地,也是对理想社会 的向往。 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 四、表达技巧 1、写景:衬托(动静 明暗 虚实 点面、正侧)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拟 人 2、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制作:惜书楼主bycld@163.com
导学之、 夜归鹿门歌 3朦 唐]孟浩然 若规同出首人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2、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 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击 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他 4、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釜含》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 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 制作:惜书楼主byd@63com 邈已远”的诗句
导学之一、 夜归鹿门歌 [ 唐 ]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1、 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 2、 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 什么? 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 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4 、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 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 4、明确:这“幽人”, 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 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 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 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 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 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 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 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 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 寥的生活。 1、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 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 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 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 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 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 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 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 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 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 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 世的比照。 2、明确:前句承“渔梁” 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 家;后句承“山寺”诗意, 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 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 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 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 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 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 利的淡泊情怀。 3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 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 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 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 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 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 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 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 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 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 汉书•逸民传》载 :“庞公者 , 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 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 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 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 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 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 制作:惜书楼主bycld@163.com 邈已远”的诗句
之三、《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少2、①指懂神越自鹭,阴阴夏 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婆时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该字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鸡何事更相疑。 托了 反 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积雨辋川庄作》 自事 这首诗中哪些诗句具有“诗中 际烟装是糖体 有画”的特点?是怎样体现的?含颜蓬鳞南持与村 (画的特点:色彩、层次、空 闲散 间)之 按素精 烟球 3、颈联中几个意象有什么含“鞋 农 义?多 蔚坳像厌恶,淡泊名利 4、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的情怀。之 表达什么含义?
之二、《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 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积雨辋川庄作》 这首诗中哪些诗句具有“诗中 有画”的特点?是怎样体现的? (画的特点:色彩、层次、空 间) 3、颈联中几个意象有什么含 义? 4、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什么含义? 1、提示:答题步骤: ①指出该词在句中的意思。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点拨: ①“迟”字用得最好,在诗中是“迟 缓”之意。 ②久雨不停。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 烟袅袅升起。 ③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 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 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 安逸的情怀。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 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 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农 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 木啭黄鹂”一联,白鹭雪白, 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 鹭飞翔,黄鹂啼鸣,一取其动 态,一取其声音。在背景上, “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 际,苍茫一片;“阴阴”,描 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 自近而远,富有立体感;这样, 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 相衬,高低和谐,极具层次感; 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 可谓“诗中有画”,给人以画 意盎然的印象。 3、朝槿, 落叶 灌木,喻事物短 暂;松,四季常 青喻高洁的人品; 露葵,一种经历 风霜的野菜,喻 经历风霜的自己。 4、用典,这两个充满老庄 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 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 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 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 静”的结果。说明诗人与村 夫野老打成一片了,过着与 乡人没隔膜、与世无争、清 心寡欲的生活。委婉地表达 作者对纷纷扰扰、尔虞我诈 的名利场的厌恶,淡泊名利 的情怀。 制作:惜书楼主bycl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