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辞手法 2表现手法 技)3表达方式 4结构技巧
表达技巧 1 修辞手法 2 表现手法 3 表达方式 4 结构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之 修辞手法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之 修辞手法鉴赏
的诗1、地喻;2、比教 修歌3、借代;4、夸张; 辞中5、对偶;7、谩问; 手常8.反问;9、双关 法用10、互文;11反复;
诗 歌 中 常 用 的 修 辞 手 法 1、比喻;2、比拟; 3、借代;4、夸张; 5、对偶;7、设问; 8、反问;9、双关 10、互文;11、反复;
双关: 利用近音字或同音字使某个词语既有 表层含义又有深层含义的修辞方法; 如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干。 此句中的“丝”既指“蚕丝”,又跟 “思”是同音,因而又指“思念
• 双关: • 利用近音字或同音字使某个词语既有 表层含义又有深层含义的修辞方法; •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干。 • 此句中的“丝”既指“蚕丝”,又跟 “思”是同音,因而又指“思念
互文: 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或两个语句看似在 说两件事,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前后 互为补充,而且前后有些词语可互换位置;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 ·此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应这样理解: 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再一起上船。 ·再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两个语句使用了互文,应这样理解:不 以物和己为喜,也不以物和己为悲
• 互文: • 一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或两个语句看似在 说两件事,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前后 互为补充,而且前后有些词语可互换位置; •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 • 此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应这样理解: 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再一起上船。 • 再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这两个语句使用了互文,应这样理解:不 以物和己为喜,也不以物和己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