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时间:120分钟分值:100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怎样读中国书 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 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展,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 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 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 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辨证》的 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 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 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 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 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还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 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適。稍稍 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 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 “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 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 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 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 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 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
2019 年下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时间:120 分钟 分值:100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怎样读中国书 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 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 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 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 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 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 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 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 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 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 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 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 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 “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 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 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 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 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 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
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 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 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 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 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 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 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 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 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 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 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 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顺 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选自《悦读》,2013年第9期,有删节) 1.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专精”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 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达到“熟”的程度。 B.“博览”是在“专精”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 范围,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 C.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不会有“先入 之见”,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D.作者认为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逊”的态度,不 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 批判 2.“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下列说法完全属于朱熹观点的一 项是() A.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
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 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 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 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 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 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 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 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 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 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 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 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 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选自《悦读》,2013 年第 9 期,有删节) 1.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专精”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 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达到“熟”的程度。 B.“博览”是在“专精”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 范围,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 C.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不会有“先入 之见”,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D.作者认为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逊”的态度,不 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 批判。 2.“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下列说法完全属于朱熹观点的一 项是( ) A.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
省力,也越来越快,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B.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已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 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块开,不是浑沦底物, 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反复读多遍一定 是不可少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读书的典范,他对十三经,除了“疏”不尽记得外,经文与 “注”全都能够背诵下来,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 B.作者认为,“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 强调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而不是急于横加“批判”。 C.鲁迅的话是反封建思想的激愤之词,作者在此引用并不是非议鲁迅,矛头指向的是那些 禁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的人 D.发现古书的漏洞,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境界,在没有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切不可不尊重 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硬去看”;或者“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二、文言文阅读(12分,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遑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 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 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懂;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 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湦,岂敢盘 桓,有所希翼!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省力,也越来越快,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B.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 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 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反复读多遍一定 是不可少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读书的典范,他对十三经,除了“疏”不尽记得外,经文与 “注”全都能够背诵下来,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 B.作者认为,“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 强调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而不是急于横加“批判”。 C.鲁迅的话是反封建思想的激愤之词,作者在此引用并不是非议鲁迅,矛头指向的是那些 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的人。 D.发现古书的漏洞,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境界,在没有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切不可不尊重 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硬去看”;或者“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选择题 8 分,每小题 2 分;翻译题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2 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 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 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 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 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 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 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形影相吊(慰问) B.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B.夙婴疾病(经常) D.则刘病日笃(沉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具以表闻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欲苟顺私情 苟非吾之所有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6.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泰山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哀的 表文。 B.本文开篇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表明孝 比忠重要明确表示不愿应诏,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 感 D.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8.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臣以险衅,夙遑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三、古诗文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0分) 9默写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 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 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形影相吊.(慰问) B.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B. 夙婴.疾病(经常) D. 则刘病日笃.(沉重)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臣具以.表闻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 欲苟.顺私情 苟.非吾之所有 D.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6. 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泰山 7.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 表文。 B. 本文开篇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表明孝 比忠重要,明确表示不愿应诏,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 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 感。 D. 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8. 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三、古诗文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0 分) 9.默写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 1 分,共 6 分)
(1)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2)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3)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重送裘郎中贬吉州①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裘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 這贬谪。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情感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会上楼的牛仔裤 刘永飞 十年前初来这个城市工作,为了省钱,我在市郊租了一套六楼一居室的老式工房。因 公司每天加班,我终日早出晚归,快半年了还没真正认识一个邻居。 说心里话,我对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城市毫无好感可言,我觉得它冷漠,排外,以为 自己叽里咕噜的方言十分优越,视所有的外地人均为乡下人
(1)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2)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3) 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 。” (4)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4 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 遭贬谪。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情感。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8 题。 会上楼的牛仔裤 刘永飞 十年前初来这个城市工作,为了省钱,我在市郊租了一套六楼一居室的老式工房。因 公司每天加班,我终日早出晚归,快半年了还没真正认识一个邻居。 说心里话,我对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城市毫无好感可言,我觉得它冷漠,排外,以为 自己叽里咕噜的方言十分优越,视所有的外地人均为乡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