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201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 考试范围:高考全部;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彭关保张家凤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 填写在答题卡上 现代文阅读 1、论述类文本阅读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 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 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 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 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 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识 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 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 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岀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 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实现人生 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 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 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 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 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 “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 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 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 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 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 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 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 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髙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 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髙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 2018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 考试范围:高考全部;考试时间:150 分钟;命题人:彭关保 张家凤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 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 现代文阅读 1、论述类文本阅读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 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 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 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 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 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 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识 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 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 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 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实现人生 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 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 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 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 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 “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 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 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 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 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 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 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 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 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髙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
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 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 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 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 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髙级境界的人所极 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对 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 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髙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 他三种境界。 答案 解析 2、文学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桃园杂记 李广田 我的故乡在黄河与清河两流之间。县名齐东,济南府属。土质为白沙壤,宜 种五谷与棉及落花生等。无山,多树,凡道旁田畔间均广植榆柳。县西境方圆数十 里一带,则盛产桃。间有杏,不过于桃树行里添插些隙空而已。世之人只知有“肥 桃”而不知尚有“齐东桃”,这应当说是见闻不广的过失。我这样说话,意在使自 家人多卖些铜钱过日子,实在是因为年头不好,连家乡的桃树也遭了末运,现在是 年年地逐渐减少了。 故乡的桃李,是有着很好的景色的。计算时间,从三月花开时起,至八月拔园 时止,差不多占去了半年日子。所谓拔园,就是把最后的桃子也都摘掉。最多也只 剩着一种既不美观也少甘美的秋桃,这时候园里的篱笆也已除去,表示已不必再 昼夜看守了。最好的时候大概还是春天吧,遍野红花,又恰好有绿柳相衬,早晚烟 霞中,罩一片锦绣画图,一些用低矮土屋所组成的小村庄,这时候是恰如其分地显 得好看了。到了夏天,有的桃实已届成熟,走在桃园路边,也许于茂密的秀长桃叶 间,看见有刚刚点了一滴红唇的桃子,桃的香气,是无论走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闻到 的,尤其当早夜,或雨后。说起雨后,这使我想起布谷,这时候种谷的日子已过:是 锄谷的时候了,布谷改声,鸣如“荒谷早锄”,我的故乡人却呼作“光光多锄 这种鸟以午夜至清晨之间叫得最勤,再就是雨霁天晴的时候了。叫的时候又仿佛 另有一个作吱吱鸣声在远方呼应,说这是雌雄唱和,也许是真实的事情。这种鸟也
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 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 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 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 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 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对 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 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 他三种境界。 答 案 解 析 2、文学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桃园杂记 李广田 我的故乡在黄河与清河两流之间。县名齐东,济南府属。土质为白沙壤,宜 种五谷与棉及落花生等。无山,多树,凡道旁田畔间均广植榆柳。县西境方圆数十 里一带,则盛产桃。间有杏,不过于桃树行里添插些隙空而已。世之人只知有“肥 桃”而不知尚有“齐东桃”,这应当说是见闻不广的过失。我这样说话,意在使自 家人多卖些铜钱过日子,实在是因为年头不好,连家乡的桃树也遭了末运,现在是 一年年地逐渐减少了。 故乡的桃李,是有着很好的景色的。计算时间,从三月花开时起,至八月拔园 时止,差不多占去了半年日子。所谓拔园,就是把最后的桃子也都摘掉。最多也只 剩着一种既不美观也少甘美的秋桃,这时候园里的篱笆也已除去,表示已不必再 昼夜看守了。最好的时候大概还是春天吧,遍野红花,又恰好有绿柳相衬,早晚烟 霞中,罩一片锦绣画图,一些用低矮土屋所组成的小村庄,这时候是恰如其分地显 得好看了。到了夏天,有的桃实已届成熟,走在桃园路边,也许于茂密的秀长桃叶 间,看见有刚刚点了一滴红唇的桃子,桃的香气,是无论走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闻到 的,尤其当早夜,或雨后。说起雨后,这使我想起布谷,这时候种谷的日子已过:是 锄谷的时候了,布谷改声,鸣如“荒谷早锄”,我的故乡人却呼作“光光多锄”。 这种鸟以午夜至清晨之间叫得最勤,再就是雨霁天晴的时候了。叫的时候又仿佛 另有一个作吱吱鸣声在远方呼应,说这是雌雄唱和,也许是真实的事情。这种鸟也
好像并无一定的宿处,只常见它们往来于桃树柳树间,忽地飞起,又且飞且鸣罢 了。我永不能忘记的,是这时候的雨后天气,天空也许半阴半睛,有片片灰云在头 上移动,禾田上冒着轻轻水汽,桃树柳树上还带着如烟的湿雾,停了工作的农人又 继续着,看守挑园的也不再躲在园屋里。一一这时候的每个桃园都已建起了一座 临时的小屋,有的用土作为墙壁而以树枝之类作为顶篷,有的则只用芦席做成。守 园人则多半是老人或年轻姑娘。他们看桃园,同时又做着种种事情,如织麻或纺线 之类。落雨的时候便躲在那座小屋内,雨晴之后则出来各处走走,到别家园里找人 闲话。孩子们呢,这时候都穿了最简单的衣服在泥道上跑来跑去,唱着歌,和“光 光多锄”互相答应。 在大城市里,是不常听到这种鸟声的,但偶一听到,我就立刻被带到了故乡 的桃园去,而且这极简单却又最能表现出孩子的快乐的歌唱,也同时很清脆地响 在我的耳里。我听不到这种唱答已经有七八年之久了。 今次偶然回到家乡,是多少年唯一能看到桃花的一次,然而使我惊讶的,却 是桃花已不再那么多了,有许多桃园都已变成了平坦的农田,这原因我不大明白, 问乡里人,则只说这里的土地都已衰老,不能再生新的桃树了。当自己年幼时候, 记得桃的种类是颇多的,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名目,现在仅存的也不过三五种罢了。 有些种类是我从未见过的,有些名目也已经被我忘却。大体说来,则应当分秋桃与 接桃两种,秋桃之中没有多大异同,接桃则又可分出许多不同的名色。 秋桃是桃核直接生长起来的桃树,开花最早,而果实成熟则最晚,有的等到 秋末天凉时才能上市,这时候其他桃子都已净树,人们都在惋惜着今年不曾再有 好的桃子可吃了,于是这种小而多毛且颇有点酸苦味道的秋桃也成了稀罕东西。 接桃则是由生长过两三年的秋桃所接成的。有一种叫作“枝接”,是颇有趣的 种接法:把秋桃枝梢的外皮剥除,再以接桃枝端上拧下来的哨子套在被剥的枝上, 用树皮之类把接合处严密捆缚就行了,但必须保留桃枝上的原有的芽码,不然,是 不会有新的幼芽出生的。因此,一棵秋桃上可以接出许多种接桃,当桃子成熟时, 就有各色各样的桃实了。也有人把柳树接作桃树的,据说所生桃实大可如人首, 但吃起来则毫无滋味,说者谓如嚼木梨 桃是我们家乡的重要土产,有些人家是借桃园来辅助一家生活之所需的。这 土产的推销有两种方法:一是靠了外乡小贩的运贩,他们每到桃季便肩扛挑子 在各处桃园里来往;另一种方法,就是靠着流过地方的那两条河水了。当“大易 生”和“胭脂雪”这两种接桃成熟的时候,附近两河的码头上停泊了许多帆船, 从水路再转上铁路,我们的桃于是被送到其他城市人的口上去了。我很担心,今后 的桃园会变得更冷落,恐怕不会再有那么多吆吆喝喝的肩挑贩,河上的白帆也将 更见得稀疏了吧。 (选自《李广田全集》,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桃园杂记》是一篇描写故乡风物的散文,以介绍故乡的方位开篇,继而介绍故 乡的土质、特产,自然引出本文描写的主要对象桃园,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B.作者在描写夏天的桃园时注重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如用“红唇”比喻桃子成熟 的颜色,用比拟的手法表现布谷鸣叫和谐等。 C.文章第二段没有按照桃树开花、结果、收获、拔园的顺序写,而是先写拔园, 然后写开花、结果和收获等,主要是通过对比突出故乡桃园的荒凉破败的景象。 D.第四段介绍了作者在家乡的见闻,着重表述家乡桃园大多变成农田的现实,通
好像并无一定的宿处,只常见它们往来于桃树柳树间,忽地飞起,又且飞且鸣罢 了。我永不能忘记的,是这时候的雨后天气,天空也许半阴半睛,有片片灰云在头 上移动,禾田上冒着轻轻水汽,桃树柳树上还带着如烟的湿雾,停了工作的农人又 继续着,看守挑园的也不再躲在园屋里。——这时候的每个桃园都已建起了一座 临时的小屋,有的用土作为墙壁而以树枝之类作为顶篷,有的则只用芦席做成。守 园人则多半是老人或年轻姑娘。他们看桃园,同时又做着种种事情,如织麻或纺线 之类。落雨的时候便躲在那座小屋内,雨晴之后则出来各处走走,到别家园里找人 闲话。孩子们呢,这时候都穿了最简单的衣服在泥道上跑来跑去,唱着歌,和“光 光多锄”互相答应。 在大城市里,是不常听到这种鸟声的,但偶一听到,我就立刻被带到了故乡 的桃园去,而且这极简单却又最能表现出孩子的快乐的歌唱,也同时很清脆地响 在我的耳里。我听不到这种唱答已经有七八年之久了。 今次偶然回到家乡,是多少年唯一能看到桃花的一次,然而使我惊讶的,却 是桃花已不再那么多了,有许多桃园都已变成了平坦的农田,这原因我不大明白, 问乡里人,则只说这里的土地都已衰老,不能再生新的桃树了。当自己年幼时候, 记得桃的种类是颇多的,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名目,现在仅存的也不过三五种罢了。 有些种类是我从未见过的,有些名目也已经被我忘却。大体说来,则应当分秋桃与 接桃两种,秋桃之中没有多大异同,接桃则又可分出许多不同的名色。 秋桃是桃核直接生长起来的桃树,开花最早,而果实成熟则最晚,有的等到 秋末天凉时才能上市,这时候其他桃子都已净树,人们都在惋惜着今年不曾再有 好的桃子可吃了,于是这种小而多毛且颇有点酸苦味道的秋桃也成了稀罕东西。 接桃则是由生长过两三年的秋桃所接成的。有一种叫作“枝接”,是颇有趣的一 种接法:把秋桃枝梢的外皮剥除,再以接桃枝端上拧下来的哨子套在被剥的枝上, 用树皮之类把接合处严密捆缚就行了,但必须保留桃枝上的原有的芽码,不然,是 不会有新的幼芽出生的。因此,一棵秋桃上可以接出许多种接桃,当桃子成熟时, 就有各色各样的桃实了。也有人把柳树接作桃树的,据说所生桃实大可如人首, 但吃起来则毫无滋味,说者谓如嚼木梨。 桃是我们家乡的重要土产,有些人家是借桃园来辅助一家生活之所需的。这 宗土产的推销有两种方法:一是靠了外乡小贩的运贩,他们每到桃季便肩扛挑子 在各处桃园里来往;另一种方法,就是靠着流过地方的那两条河水了。当“大易 生”和“胭脂雪”这两种接桃成熟的时候,附近两河的码头上停泊了许多帆船, 从水路再转上铁路,我们的桃于是被送到其他城市人的口上去了。我很担心,今后 的桃园会变得更冷落,恐怕不会再有那么多吆吆喝喝的肩挑贩,河上的白帆也将 更见得稀疏了吧。 (选自《李广田全集》,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桃园杂记》是一篇描写故乡风物的散文,以介绍故乡的方位开篇,继而介绍故 乡的土质、特产,自然引出本文描写的主要对象桃园,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B.作者在描写夏天的桃园时注重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如用“红唇”比喻桃子成熟 的颜色,用比拟的手法表现布谷鸣叫和谐等。 C.文章第二段没有按照桃树开花、结果、收获、拔园的顺序写,而是先写拔园, 然后写开花、结果和收获等,主要是通过对比突出故乡桃园的荒凉破败的景象。 D.第四段介绍了作者在家乡的见闻,着重表述家乡桃园大多变成农田的现实,通
过今昔景色描写和桃园盛况不再表达了对家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E.作者在介绍枝接时注重动词的使用,如用“剥除”“套”“捆缚”等词清晰地 交代了枝接的流程,表现了作者对家乡桃园的熟悉,突出了标题“桃园杂记”的 内容。 2.文章的第三段有何具体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故乡的桃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 的看法。 答案 解析 3、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 明,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 这个一直在全国排名前5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22名”,并借势声讨 “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 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黑产业 链”各个环节都是“共谋”的事实。据调查,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 集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以全国排行前20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13000集电视 剧计,全年有40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 节选自2016年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 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 中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 的评价标准。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 为,之后愈演愈烈。 (节选自2016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但收效甚微,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 本着“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 自律承诺书》中说: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 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 府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经营制作资质。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 率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任向法务委员会提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与会的 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了字。 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查的 大数据系统,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 能一门心思地提髙电视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量说话!” (节选自2017年1月4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过今昔景色描写和桃园盛况不再表达了对家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E.作者在介绍枝接时注重动词的使用,如用“剥除”“套”“捆缚”等词清晰地 交代了枝接的流程,表现了作者对家乡桃园的熟悉,突出了标题“桃园杂记”的 内容。 2.文章的第三段有何具体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故乡的桃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 的看法。 答 案 解 析 3、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 明,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 这个一直在全国排名前 5 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 22 名”,并借势声讨 “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 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黑产业 链”各个环节都是“共谋”的事实。据调查,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 集 30 万至 50 万元人民币。以全国排行前 20 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 13000 集电视 剧计,全年有 40 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 (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13 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 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 中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 的评价标准。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 为,之后愈演愈烈。 (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19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但收效甚微,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 本着“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 自律承诺书》中说: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 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 府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经营制作资质。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 率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任向法务委员会提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与会的 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了字。 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查的 大数据系统,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 能一门心思地提高电视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量说话!”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4 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 道、看了多长时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 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高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 杂,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众是“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其实 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 收视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定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 劣的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 制,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打破 垄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 者的态度。电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 化、审美价值取向低俗等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与其饮鸩止 渴,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行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 视率造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情 况下开拓综艺节目、电影和网络剧等新空间,提高好剧、好节目的收看效率。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绍了中制协发表声明的内容,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揭示收视 率造假这种″黑产业链"给黑势力带来的丰厚利润等 B.材料二揭示了有些电视台的广告部为了争夺广告资源而愈演愈烈进行收视率 造假这一现象,并表明了中制协将对收视率造假行为实施打击的态度 C.材料三介绍了中制协倡导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的部分 内容,同时要求中制协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抵制与杜绝收视率造假 D.材料四介绍了收视率的相关问题,分析了收视率造假的危害,希望业界建设科 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并点明电视从业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 A.材料一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让 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的严重性。 B.材料一使用了“黑手”“黑产业链”“黑势力”等词语,“黑”字明确指出了 收视率造假行为的性质以及中制协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的决心。 C.材料一、二介绍了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 买虚假收视率行为以及中制协营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的决心 D.材料三用“打铁先要自身硬”的俗语说明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 书”做法的重要性,也侧面反映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蔓延之势 E.材料四是时评类文章,分析了涉及收视率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第二段就从 行业的角度分析片面追求收视率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伤害 3.为什么收视率调査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 看法。 答案 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 道、看了多长时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 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高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 杂,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众是“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其实, 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 收视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定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 劣的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 制,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打破 垄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 者的态度。电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 化、审美价值取向低俗等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与其饮鸩止 渴,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行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 视率造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情 况下开拓综艺节目、电影和网络剧等新空间,提高好剧、好节目的收看效率。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25 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了中制协发表声明的内容,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揭示收视 率造假这种"黑产业链"给黑势力带来的丰厚利润等。 B.材料二揭示了有些电视台的广告部为了争夺广告资源而愈演愈烈进行收视率 造假这一现象,并表明了中制协将对收视率造假行为实施打击的态度。 C.材料三介绍了中制协倡导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的部分 内容,同时要求中制协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抵制与杜绝收视率造假。 D.材料四介绍了收视率的相关问题,分析了收视率造假的危害,希望业界建设科 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并点明电视从业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 ( )( ) A.材料一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让 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的严重性。 B.材料一使用了“黑手”“黑产业链”“黑势力”等词语,“黑”字明确指出了 收视率造假行为的性质以及中制协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的决心。 C.材料一、二介绍了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 买虚假收视率行为以及中制协营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的决心。 D.材料三用“打铁先要自身硬”的俗语说明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 书”做法的重要性,也侧面反映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蔓延之势。 E.材料四是时评类文章,分析了涉及收视率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第二段就从 行业的角度分析片面追求收视率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伤害。 3.为什么收视率调查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 看法。 答 案 解 析 二、 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