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平等条约。其中可能没有完全体现平等 于会谈中提到的问题,双方进一步交换意见或 的原则,苏联准备就此问题与中国同志一起讨 作出答复。笔者还注意到,中苏两党之间联系 论解决。对此,中共领导人表示,苏军立即撤 的方式在此时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只有捷列宾 离旅顺港,认为这样会“给美国提供可乘之 作为联络员转交来往电报,而现在科瓦廖夫则作 机”,这个问题应该留待中国“可以管理自己” 为苏共中央的代表,直接与中共领导人讨论各项 的时候再去研究。不过,毛泽东提出,“在确定 工作,这无疑更促进和便利了双方的沟通、理解。 中长铁路的财产归属问题上还有些小问题”,这 为了配合中共在西柏坡会谈中提出的有关 可以让高岗和科瓦廖夫去研究,然后向中共和 对外政策的一系列措施,2月16日斯大林电告 苏共报告。后来事情的发展表明,在这里,中 毛泽东:“鉴于我们与中国解放区的民主政权机 苏双方都没有完全讲出心里话,也可能中共领 构没有建立外交和领事关系,鉴于解放区民主 导人当时还没有完全了解东北问题的复杂性。 政权机关要求所有外国领事馆在建立正常的外 总体说来,米高扬的访问促进了中苏两党 交和领事关系之前停止活动”,苏联政府已指示 领导人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并大大推进了苏联 其在中国各地的领事:“在中国解放区停止一切 与中共政权关系的发展。 正式的领事活动”:与当地民主政权机构保持 米高扬走后,毛泽东更加明确了中共必须 “非正式关系的联系”,且必须在中方提出请求之 向苏联靠拢的方针,并且多次在党内指出这一 后:在中国各解放区的苏联刊物交由经过领事挑 点。2月16日,中共中央指示华北局和东北局: 选的中国公民办理,并应妥善办理登记手续,但 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是优先考虑苏联及东欧各 实际的出版工作仍由苏联公民负责:塔斯社和苏 新民主国家的需要,“只有苏联及新民主因家不 联新闻局应停止向中国解放区的出版社、报刊 需要及不能供给的货物.我们才向各资本主义 和广播电台发送信息和文章,来自莫斯科的苏 因家出口或进口”。2月26日中共中央又指示 联消息均要转交给当地民主政权的相关机构, 北方局、天津和北平市委,为增加对苏联的出 并由他们分送给中国的报社、出版社和广播电 口,当地政府要特别注意棉花、大豆、煤、盐、 台;在中国解放区的苏联新闻记者应该停止自 花生、烟草、丝绸、猪鬃、毛皮和手工艺品的 己的日常活动,而只能根据莫斯科与民主政权 生产④。为了让全党重视与苏联的关系,3月13 达成的非正式协议写一些文章和通讯报道。: 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报告中指出: 中共进一步向莫斯科通报与西方特别是美 “没有国际援助,任何国家的革命都不可能取得 国的关系,并征询苏共的意见。3月12日,陈 胜利”。“没有各国无产阶级,首先是苏联的援 云向科瓦廖夫询问,中国能否与香港资本家进 助”,中国革命胜利以后的巩固也是不可能的。 行贸易,以出口5万吨粮食换取必需的商品。 “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我们和苏联应该 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侧看到“中苏关系 1992年,第136~137页。 今后会更加发展”,5月7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局,“为了以后关系更密切,工作更合拍,误会 1987年,第560~563页。 四《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 更少”,需要对过去三年以来的中苏关系进行认 262页。 真总结,并编成书面材料于5月底派专人送到 “中共中央致高岗、李富春电(1949年5月7日)。凡 中央“。毛泽东本人则进一步向斯大林表示了敬 未注明出处的档案,均为笔者个人收藏的民间史料。 佩之意和感激之情,他在5月12日会见科瓦廖 %科瓦廖夫给斯大林的报告(1949年5月17日), ,u.45Ⅲ.1L331发50-5L,MM- 夫时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应该归功于国际革 A女1AAE11c128~132 命运动,首先是苏联”,“归功于我们的老大哥 %斯大林致捷列宾电(1949年2月16日), 联共(布),归功于联共(布)的缔造者列宁 45Ⅲ.1真330%129-130AAM-1 和斯大林”“。 Ⅲo山功5c99.2月26日,西方记者称,苏联驻 北平的总领馆停止了自己的活动。媒体注意到,苏联 档案文献显示,从1949年2月起,中共与 驻北平总领事齐赫文斯基没有参加预定的外国领事 苏联政府和苏共中央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 会议。AA4°A五1AAE化5e541。 20012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cnki.n
不是不平等条约。其中可能没有完全体现平等 的原则, 苏联准备就此问题与中国同志一起讨 论解决。对此, 中共领导人表 示, 苏军立即撤 离旅顺 港, 认 为这 样 会 / 给美 国 提供 可 乘之 机 0, 这个问题应该留待中国 / 可以管理自己 0 的时候再去研究。不过, 毛泽东提出, /在确定 中长铁路的财产归属问题上还有些小问题 0, 这 可以让高岗和科瓦廖夫去研究, 然后向中共和 苏共报告。后来 事情的发展表 明, 在这里, 中 苏双方都没有完全讲出心里话, 也可能中共领 导人当时还没有完全了解东北问题的复杂性。 总体说来, 米高扬的访问促 进了中苏两党 领导人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并大大推进了苏联 与中共政权关系的发展。 米高扬走后, 毛泽东更加明 确了中共必须 向苏联靠拢的方针, 并且多次在党内指出这一 点。 2月 16日, 中共中央指示华北局和东北局: 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是优先考虑苏联及东欧各 新民主国家的需要, /只有苏联及新民主国家不 需要及不能供给的货物, 我们才向各资本主义 国家出口或进口 0¹ 。 2月 26日中共中央又指示 北方局、天津和北平市委, 为增加对苏联的出 口, 当地政府要特别注意棉花、大豆、煤、盐、 花生、烟草、丝 绸、猪鬃、毛皮和手工艺品的 生产º。为了让全党重视与苏联的关系, 3月 13 日毛泽东在 七届二 中全会的 总结报告 中指出: / 没有国际援助, 任何国家的革命都不可能取得 胜利 0。 /没有各国无产阶级, 首先是苏联的援 助 0, 中国革命胜利以后的巩固也是不可能的。 / 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 我们和苏联应该 站在一条战线上, 是盟友, 只要一有机会就要 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 0。» 看到 / 中苏关系 今后会更加发展 0, 5月 7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 局, /为了以后关系更密切, 工作更合拍, 误会 更少 0, 需要对过去三年以来的中苏关系进行认 真总结, 并编成书面材料于 5月底派专人送到 中央¼ 。毛泽东本人则进一步向斯大林表示了敬 佩之意和感激之情, 他在 5月 12日会见科瓦廖 夫时说, 中国革命的胜利 / 应该归功于国际革 命运动, 首先是苏联 0, /归功于我们的老大哥 联共 (布 ), 归功于 联共 ( 布 ) 的缔 造者列宁 和斯大林 0½ 。 档案文献显示, 从 1949年 2月起, 中共与 苏联政府和苏共中央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 于会谈中提到的问题, 双方进一步交换意见或 作出答复。笔者还注意到, 中苏两党之间联系 的方式在此时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只有捷列宾 作为联络员转交来往电报, 而现在科瓦廖夫则作 为苏共中央的代表, 直接与中共领导人讨论各项 工作, 这无疑更促进和便利了双方的沟通、理解。 为了配合中共在西柏坡会谈中提出的有关 对外政策的一系列措施, 2月 16日斯大林电告 毛泽东: /鉴于我们与中国解放区的民主政权机 构没有建立外交和领事关系, 鉴于解放区民主 政权机关要求所有外国领事馆在建立正常的外 交和领事关系之前停止活动 0, 苏联政府已指示 其在中国各地的领事: /在中国解放区停止一切 正式的领 事活动 0; 与当 地民 主政权 机构保 持 /非正式关系的联系 0, 且必须在中方提出请求之 后; 在中国各解放区的苏联刊物交由经过领事挑 选的中国公民办理, 并应妥善办理登记手续, 但 实际的出版工作仍由苏联公民负责; 塔斯社和苏 联新闻局应停止向中国解放区的出版社、报刊 和广播电台发送信息和文章, 来自莫斯科的苏 联消息均要 转交给当 地民主政 权的相 关机构, 并由他们分送给中国的报社、出版社和广播电 台; 在中国解放区的苏联新闻记者应该停止自 己的日常活动, 而只能根据莫斯科与民主政权 达成的非正式协议写一些文章和通讯报道。¾ 中共进一步向莫斯科通报与西方特别是美 国的关系, 并征询苏共的意见。 3月 12日, 陈 云向科瓦廖夫询问, 中国能否与香港资本家进 行贸易, 以出口 5 万吨粮 食换取 必需的 商品。 2009年第 4期 # 19# ¹ º » ¼ ½ ¾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6 第 18册,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2年, 第 136 ~ 137页。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6 第 14册,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7年, 第 560 ~ 563页。 5毛泽东文集6 第 5卷, 人民出版社, 1999年, 第 262页。 中共中央致高岗、李富春电 ( 19 49年 5月 7日 )。凡 未注明出处的档案, 均为笔者个人收藏的民间史料。 科瓦廖夫 给斯大林的 报告 ( 1949年 5 月 17 日 ), , Æ. 45, À . 1, µ. 331, ½. 50 - 51, ÅÃüÀ- ¼ºÄ±» üº¶ ÀÄ¿ ÀÊ ¶¿º¶, c. 12 8~ 132. 斯大林致捷列宾电 ( 1949年 2月 16日 ), , Æ. 45, À . 1, µ. 330, ½. 129 - 130, ÅÃüÀ-¼ºÄ±»Ã¼º¶ À ¿À ¶¿º¶, c. 99。2月 26日, 西方记者称, 苏联驻 北平的总领馆停止了自己的活动。媒体注意到, 苏联 驻北平总领事齐赫文斯基没有参加预定的外国领事 会议。 ÅÃüÀ-¼ºÄ±» üº¶ À Ä¿À Ê ¶¿ º¶, c. 541
陈云补充说:向香港出售粮食不会减少协议规 美国就将撤走陆军和海军。不过.为了保护美 定的给苏联的粮食供应量,而在香港采购的都 国人在上海的2亿美元财产,美国政府考虑要 是苏联不供应的商品。科瓦廖夫在报告中表示 在上海保留一些军舰和部队。谈到未来的联合 对此持反对意见。'4月13日,科瓦廖夫又报 政府,司徒雷登希望尽量广泛地吸收民主人士 告,毛泽东告知,最近美国政府想通过花旗银 的代表参加。司徒雷登说:联合政府成立并得 行给中共政权贷款1至3亿美元,还有10个美 到全因人民的支持后,会有许多国家与之建立 国商业公司发来电报,希望同中国进行贸易谈 外交关系。毛泽东对科瓦廖夫说:他不相信司 判。对此,中共均不予理睬。毛泽东还说:从 徒雷登的话,至于美国等因家的大使没有离开 和平谈判的进程看,国民党可能向共产党移交 南京,“我们对此不感兴趣,如果所有资本主义 中央政权,因而中共中央认为应该改变过去一 国家的大使馆都滚出中国,我们才高兴呐”。% 贯采用的与资本主义因家相互关系的观点,即 通过不断地交流和沟通,到5月下旬至6 在中共掌握了中央政权之后,“在个别情况下与 月中旬,中苏之间己经在许多问题上形成了一 他们进行实际联系,但法律上不履行外交关系 致看法,如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领导核心 手续”。毛泽东声明,这还不是最后的决定。④ 和机制,加强海关和边防军建设,暂不削减军 在4月19日和26日电报中,斯大林以十 队人数,建立沿海防御阵地以防敌人在后方登 分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回答了上述问题:“我们认 陆,与苏联建交前不大规模宣传苏中友谊,加 为,中国民主政府不必拒绝与某些资本主义国 快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步伐,暂不成立东方共 家,包括美国建立正式的关系,只要这些因家 产党情报局,南下的部队不越出国境并暂不要 在军事上、经济上和政治上正式停止援助蒋介 求收回香港和九龙等等%。 石和国民党政府”。斯大林强调,“这个条件非 西柏坡会谈后,苏联加快了向中共提供援 常重要”。此外,只要贷款和贸易的条件不会限 助的步伐和力度。2月6日苏联部长会议作出决 制中国的主权和损害中国的民族工业,苏共中 议,责成有关部门在10天之内将中长铁路所需 央认为“不宜拒绝外因贷款及与资本主义国家 要的汽车、汽车配件和器材以贷款供货的方式 进行贸易活动”。至于同香港的贸易,斯大林请 发送到中国;责成财政部从1949年度苏联部长 科瓦廖夫转告陈云,苏共“希望中共不要排斥 会议准备金中给交通部拨付在东北的苏联工程 民族资产阶级”,而应“鼓励民族资产阶级在国 技术人员所需经费578万卢布,其中4125万 内外的贸易活动”。不过,买卖什么货物应该由 卢布用于购买装备。同时,允许对外贸易部和 中共来决定。网鉴于科瓦廖夫在19日的电报中 说,中共领导人对渡江和南下作战持过于乐观 科瓦廖夫致莫洛托夫电(1949年3月13日), 的态度,斯大林在另一封长电中提醒中共,要 ,u.45皿.1,433L%1-2AMM- 公A虫1AAE1c104 警惕帝国主义采取从经济封锁到武力干涉的任 ④科瓦廖夫致斯大林的报告(1949年4月13日). 何措施,特别是英美军队在后方登陆的危险性 ,u.45Ⅲ.11331发15-21.AiA- 明显增加。因此,斯大林提出了三项建议:(1) A五1AAE1乙54116~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要匆忙南下及进军边境地区, m斯大林致科瓦廖夫电(1949年4月19日、26日), ,μ.45Ⅲ.14331%24-25、3 而要做认真准备。(2)从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 AM%A-AbAw1 AALAE化°Ic120~121、126 军主力中抽出两支精锐部队,调往各口岸,补 A..e蝴A出元±AA%11 充那里的军队,以防备敌军的行动。(3)目前 AA2⅓1μ出1TA3Am%±199L,%686-87. 不要裁减中国人民解放军。“ %科瓦廖夫致斯大林电(1949年5月23日), u.45Ⅲ.1133L,片66-69AM-A五1 此后,毛泽东还向科瓦廖夫通报了5月初 Ⅲo▣珍5c132~134. 中共代表和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会谈的情 %科瓦廖夫致斯大林电(1949年5月17日、23日), 况。毛泽东说:司徒雷登表示,美国人现在己 斯大林致科瓦廖夫电(1949年5月26日),科瓦廖 经不再支持国民党政权了,以他为首的美国大 夫致斯大林电(1949年6月14日), ·u45 Ⅲ.11331.%50-51、66-6973-75101- 使馆仍留在南京就是证明。关于在华的美国军 111Ai%A-R1AM乙AE1c128~132、 队,只要人民解放军部队进入了青岛、上海, 132~134136~138141w147。 0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恭党史研究nki.n
陈云补充说: 向香港出售粮食不会减少协议规 定的给苏联的粮食供应量, 而在香港采购的都 是苏联不供应的商品。科瓦廖夫在报告中表示 对此持 反对意见。¹ 4月 13日, 科瓦廖夫又报 告, 毛泽东告知, 最近美国政府想通过花旗银 行给中共政权贷款 1至 3亿美元, 还有 10个美 国商业公司发来电报, 希望同中国进行贸易谈 判。对此, 中共 均不予理睬。毛泽东还说: 从 和平谈判的进程看, 国民党可能向共产党移交 中央政权, 因而中共中央认为应该改变过去一 贯采用的与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关系的观点, 即 在中共掌握了中央政权之后, / 在个别情况下与 他们进行实际联系, 但法律上不履行外交关系 手续 0。毛泽东声明, 这还不是最后的决定。º 在 4月 19 日和 26日电报 中, 斯大林以十 分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回答了上述问题: /我们认 为, 中国民主政府不必拒绝与某些资本主义国 家, 包括美国建立正式的关系, 只要这些国家 在军事上、经济上和政治上正式停止援助蒋介 石和国民党政府 0。斯大林强调, / 这个条件非 常重要 0。此外, 只要贷款和贸易的条件不会限 制中国的主权和损害中国的民族工业, 苏共中 央认为 /不宜拒绝外国贷款及与资本主义国家 进行贸易活动 0。至于同香港的贸易, 斯大林请 科瓦廖夫转告陈云, 苏共 / 希望中共不要排斥 民族资产阶级 0, 而应 /鼓励民族资产阶级在国 内外的贸易活动 0。不过, 买卖什么货物应该由 中共来决定。» 鉴于科瓦廖夫在 19 日的电报中 说, 中共领导人对渡江和南下作战持过于乐观 的态度, 斯大林在另一封长电中提醒中共, 要 警惕帝国主义采取从经济封锁到武力干涉的任 何措施, 特别是英美军队在后方登陆的危险性 明显增加。因此, 斯大林提出了三项建议: ( 1) 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要匆忙南下及进军边境地区, 而要做认真准备。 ( 2) 从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 军主力中抽出两支精锐部队, 调往各口岸, 补 充那里的军队, 以防备敌军的行动。 ( 3) 目前 不要裁减中国人民解放军。¼ 此后, 毛泽东还向科瓦廖夫通报了 5月初 中共代表和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会谈的情 况。毛泽东说: 司徒雷登表示, 美国人现在已 经不再支持国民党政权了, 以他为首的美国大 使馆仍留在南京就是证明。关于在华的美国军 队, 只要人 民解 放军 部队进 入了 青岛、上海, 美国就将撤走陆军和海军。不过, 为了保护美 国人在上海的 2亿美元财产, 美国政府考虑要 在上海保留一些军舰和部队。谈到未来的联合 政府, 司徒雷登希望尽量广泛地吸收民主人士 的代表参加。司徒雷登说: 联合政府成立并得 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后, 会有许多国家与之建立 外交关系。毛泽东对科瓦廖夫说: 他不相信司 徒雷登的话, 至于美国等国家的大使没有离开 南京, /我们对此不感兴趣, 如果所有资本主义 国家的大使馆都滚出中国, 我们才高兴呐 0。½ 通过不断地交 流和沟 通, 到 5 月下旬 至 6 月中旬, 中苏之间已经在许多问题上形成了一 致看法, 如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领导核心 和机制, 加强海关和边防军建设, 暂不削减军 队人数, 建立沿海防御阵地以防敌人在后方登 陆, 与苏联建交前不大规模宣传苏中友谊, 加 快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步伐, 暂不成立东方共 产党情报局, 南下的部队不越出国境并暂不要 求收回香港和九龙等等¾ 。 西柏坡会谈后, 苏联加快了 向中共提供援 助的步伐和力度。 2月 6日苏联部长会议作出决 议, 责成有关部门在 10天之内将中长铁路所需 要的汽车、汽车配件和器材以贷款供货的方式 发送到中国; 责成财政部从 1949年度苏联部长 会议准备金中给交通部拨付在东北的苏联工程 技术人员所需经费 578万卢布, 其中 412. 5万 卢布用于购买装备。同时, 允许对外贸易部和 # 20# 中共党史研究 ¹ º » ¼ ½ ¾ 科瓦 廖夫 致 莫洛 托 夫电 ( 1949 年 3 月 13 日 ), , Æ. 45, À . 1, µ. 331, ½. 1 - 2, ÅÃüÀ- ¼ºÄ±» üº¶ ÀÄ¿ ÀÊ ¶¿º¶, c. 10 4。 科瓦廖夫 致斯大林的 报告 ( 1949年 4 月 13 日 ), , Æ. 45, À . 1, µ. 331, ½. 15 - 21, ÅÃüÀ- ¼ºÄ±» üº¶ ÀÄ¿ ÀÊ ¶¿º¶, Ã. 116 ~ 119。 斯大林致科瓦廖夫电 ( 19 49年 4月 19日、26日 ), , Æ. 45, À . 1, µ. 3 31, ½. 24 - 25、 3, ÅÃüÀ-¼ºÄ±»Ã¼º¶ ÀÄ¿ÀÊ ¶¿º ¶, c. 120 ~ 121、 126。 À³±½¶³ . . º±½À´ ı½º¿±Ã ±À ¹ÏµÅ¿À¾ / / ÂÀ²½¶¾ Í µ±½Î¿ ¶´À ³ÀÃÄÀ ¼±, 1991, l 6, 86- 87. 科瓦廖夫致斯大林电 ( 194 9年 5月 23日 ), , Æ. 45, À . 1, µ. 331, ½. 66 - 69, ÅÃüÀ-¼ºÄ±» üº¶ À ¿À ¶¿º¶, c. 132 ~ 134。 科瓦廖夫致斯大林电 ( 19 49年 5月 17日、23日 ), 斯大林致科瓦廖夫电 ( 1949年 5月 26日 ), 科瓦廖 夫致斯大林电 ( 19 49年 6月 14日 ), , Æ. 45, À . 1, µ. 331, ½. 50 - 51、 66 - 6 9、 73 - 75、 101 - 111, ÅÃüÀ-¼º ı»Ã¼º ¶ ÀÄ¿ÀÊ ¶¿ º¶, c. 128 ~ 132、 132~ 134、136 ~ 138、 141 ~ 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