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越秀区第三次模拟 语文试题 2010.05.24 本试卷共六大体,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 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 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 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 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媲美包庇回溯/塑料花圈/圈养大阪版依 B.感喟/慰藉盘桓/城垣模样/模仿悲恸/恫吓
2010 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越秀区第三次模拟 语文试题 2010.05.24 本试卷共六大体,包括六个部分 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 确;之后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 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 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 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 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媲美/包庇 回溯/塑料 花圈/圈养 大阪/皈依 B.感喟/慰藉 盘桓/城垣 模样/模仿 悲恸/恫吓
C.纨绔/跨越市侩污秽强迫/倔强粳米/菁华 D.痉挛/靓妆噱头/戏谑开拓/拓本档案/当铺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0年5月1日至8月31日,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市举行。经过各国工人三年来紧锣密鼓 地施工,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英国的:蒲公英”、日本的“紫蚕宝宝”、西班 牙的“藤条篮子”设计都极具创意,让人叹为观止。主办机构预计,整个世博会期间,将吸引 世界各地7000多万人次的参观者。为了庆祝世博会的开幕,上海市政府决定,全市放假五 天,并为每户派发一张世博会的门票。听到这个好消息,上海市民纷纷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A.紧锣密鼓B.美轮美奂C.叹为观止D.弹冠相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 生,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B、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历时8年组织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 表》决定自2009年8月12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C、当我们谴责“戒网”机构的暴虐、反思教育制度的缺失时,当务之急是尽快规范“网瘾”的 界定标准,加强对“戒网”市场的统一监管 D、中央财政已紧急下拨救灾资金2亿元,用于青海地震灾区的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 置和生活救助、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4、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句是 ①好的风气所至,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坏的风气所至,如污泥浊水,不堪收拾
C.纨绔/跨越 市侩/污秽 强迫/倔强 粳米/菁华 D.痉挛/靓妆 噱头/戏谑 开拓/拓本 档案/当铺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10 年 5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市举行。经过各国工人三年来紧锣密鼓 地施工,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英国的“蒲公英”、日本的“紫蚕宝宝”、西班 牙的“藤条篮子”设计都极具创意,让人叹为观止。主办机构预计,整个世博会期间,将吸引 世界各地 7000 多万人次的参观者。为了庆祝世博会的开幕,上海市政府决定,全市放假五 天,并为每户派发一张世博会的门票。听到这个好消息,上海市民纷纷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A.紧锣密鼓 B.美轮美奂 C.叹为观止 D.弹冠相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 生,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B、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历时 8 年组织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 表》决定自 2009 年 8 月 12 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C、当我们谴责“戒网”机构的暴虐、反思教育制度的缺失时,当务之急是尽快规范“网瘾”的 界定标准,加强对“戒网”市场的统一监管。 D、中央财政已紧急下拨救灾资金 2 亿元,用于青海地震灾区的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 置和生活救助、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4、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句是 ①好的风气所至,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坏的风气所至,如污泥浊水,不堪收拾
②风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对社会而言,风气一旦形成会产生正面效应,也会出现负面效 ③一般来说,良好的风气、向上的风气、循循善诱使人心理健康的风气、洁净自好懂得礼义 廉耻的风气都是腿短的,很难推广,更难实行 ④于是,成为潮流便是不胫而走的消极现象;成为时尚,便是祸祟社会的歪风邪气。 ⑤相反,若是庸俗的风气、浮躁的风气、低级趣味的风气,甚至是哗众取宠、无知泛滥的风气, 只要蛊惑起来煽动起来,前面有人带头,有人鼓噪,后边就会有人起哄架秧,有人推波助澜。 A、①②③⑤④B、②①③⑤④C、②③⑤④①D、①②④③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张仪诳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 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 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 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 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 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晩也。”王曰“愿陈子闭口, 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 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 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 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 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勻帅师 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②风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对社会而言,风气一旦形成,会产生正面效应,也会出现负面效 果。 ③一般来说,良好的风气、向上的风气、循循善诱使人心理健康的风气、洁净自好懂得礼义 廉耻的风气,都是腿短的,很难推广,更难实行。 ④于是,成为潮流,便是不胫而走的消极现象;成为时尚,便是祸祟社会的歪风邪气。 ⑤相反,若是庸俗的风气、浮躁的风气、低级趣味的风气,甚至是哗众取宠、无知泛滥的风气, 只要蛊惑起来,煽动起来,前面有人带头,有人鼓噪,后边就会有人起哄架秧,有人推波助澜。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②③⑤④① D、①②④③⑤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张仪诳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 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 “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 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 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 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 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 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 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 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 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 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 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勻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 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 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诚:的确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悼念死者 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绝:超过 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来:使到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7.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3分) 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 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 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诚:的确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悼念死者 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绝:超过 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 来:使……到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7.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 )(3 分) 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不听,使屈勻帅师伐秦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 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宣,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 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孟子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 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D.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却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 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P”为下面文段断句。(4分)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3分)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3分) 10.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问题。(7分) 八月六日过灞桥°口占清樊增祥 残柳黄于陌上尘,秋来长是翠痕颦。一弯月更黄于柳,愁煞桥南系马人 燕山春暮明张羽
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 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 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孟子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 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D.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却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 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为下面文段断句。(4 分)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3 分)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3 分) 10.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问题。(7 分) 八月六日过灞桥①口占 清·樊增祥 残柳黄于陌上尘,秋来长是翠痕颦。一弯月更黄于柳,愁煞桥南系马人。 燕山春暮 明·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