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南川巴县三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怅惘( chang)斡旋(wb)家眷(quan)戛然而止(jia) B.狩猎(shou)缄默(jian)两栖(xi)风雪载途(zai) C.追溯(sh)眼眶( kuang)湖畔(ban)一丝不苟(gou) 归省(xing)冗杂(rong)撺掇(cuan)销声匿迹(ni)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窑洞竹蒿忌惮严竣 B.燎原怠慢战粟辐射 C.迁徙震撼帷幕渺远 D.燥热山涯次弟思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去破解 B.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C.生活在这个人烟稀少、偏僻幽静的小山村里,鸡犬相闻是最寻常不过了。 D.他俩是铁哥们,为他们的友谊发誓,即使海枯石烂也永不变心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每一天的早晨我们还是需要,即使在睁眼的刹那,心底一百个不情愿地挣扎着起床,可是我们 还是得用飞一般的速度解决洗脸刷牙,过着打仗般节奏的生活状态。在连续没有休息的时候,拖着 疲惫的身躯,眼皮在打架,慵懒的精神在无声的,我只是一具行走的躯壳。而一旦,获得充足的休 息,让身体和心灵得到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年轻的心又迅速地恢复弹性,一扫消极的,再次投入到 风风火火的生活中 A.坚强抗议情绪 B.坚韧抗议情绪 C.坚韧抗争情绪 D.坚强抗争思绪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
1 重庆綦江南川巴县三校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怅.惘(chàng) 斡.旋(wò) 家眷.(quàn) 戛.然而止(jiá) B. 狩.猎(shǒu) 缄.默(jiān) 两栖.(xī) 风雪载.途(zǎi) C. 追溯.(shù) 眼眶.(kuāng) 湖畔.(bàn) 一丝不苟.(gǒu) D. 归省.(xǐng) 冗.杂(rǒng) 撺.掇(cuān) 销声匿.迹(nì)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窑洞 竹蒿忌惮严竣 B. 燎原 怠慢 战粟 辐射 C. 迁徙 震撼 帷幕渺远 D. 燥热 山涯次弟思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令 人叹为观止 ....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去破解。 B.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 ....,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C.生活在这个人烟稀少、偏僻幽静的小山村里,鸡犬相闻 ....是最寻常不过了。 D.他俩是铁哥们,为他们的友谊发誓,即使海枯石烂 ....也永不变心。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每一天的早晨我们还是需要,即使在睁眼的刹那,心底一百个不情愿地挣扎着起床,可是我们 还是得用飞一般的速度解决洗脸刷牙,过着打仗般节奏的生活状态。在连续没有休息的时候,拖着 疲惫的身躯,眼皮在打架,慵懒的精神在无声的,我只是一具行走的躯壳。而一旦,获得充足的休 息,让身体和心灵得到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年轻的心又迅速地恢复弹性,一扫消极的,再次投入到 风风火火的生活中。 A. 坚强抗议情绪 B.坚韧抗议情绪 C. 坚韧抗争情绪 D.坚强抗争思绪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衔接最为恰当 ....的一项是( )(3 分)
不知从何时起,先人们来到这里,依山而建城,沿水筑码头。两江的滔滔洪浪,不时吞没船 与渡客,在水波之上,撒一片久久不散的哭泣。哭泣后,人们便渴望水波之上有桥。桥,随春而绿, 逢秋而枯,不知几百年;,随风而逝,却总飘不出重庆人的视线;,推得人们“吱嘎吱嘎”地呻吟 忽然有一天,有人喊:“看桥去,桥要建好了!”其时正是春天,田野上阡陌纵横,一片翠绿,小 溪潺潺,流水淙淙,鸟鸣如歌,野花起舞 ①如片片落叶②如沉重的石磨③成了重庆人的梦 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6.名著阅读。(4分)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谈起来还是没有那天 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 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本段文字选自《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书”指的是。(2分)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2分) 7、综合性学习。(11分) 活动一:“唇枪舌战”,辩论很精彩。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汉 字正面临危机。请你就“电子产品是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辩题,代表反方发表观点,并 陈述理由。(3分)
2 不知从何时起,先人们来到这里,依山而建城,沿水筑码头。两江的滔滔洪浪,不时吞没船只 与渡客,在水波之上,撒一片久久不散的哭泣。哭泣后,人们便渴望水波之上有桥。桥,随春而绿, 逢秋而枯,不知几百年;,随风而逝,却总飘不出重庆人的视线;,推得人们“吱嘎吱嘎”地呻吟。 忽然有一天,有人喊:“看桥去,桥要建好了!”其时正是春天,田野上阡陌纵横,一片翠绿,小 溪潺潺,流水淙淙,鸟鸣如歌,野花起舞。 ①如片片落叶②如沉重的石磨③成了重庆人的梦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6. 名著阅读。(4 分)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谈起来还是没有那天 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 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本段文字选自《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书”指的是。(2 分)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2 分) 7、综合性学习。(11 分) 活动一:“唇枪舌战”,辩论很精彩。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汉 字正面临危机。请你就“电子产品是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辩题,代表反方发表观点,并 陈述理由。(3 分)
正方:我方观点是电子产品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在没有键盘输入的时代,用笔写字可以强 化人们的记忆,而如今键盘输入则让人们可以在多个候选的编码中选择所需的字,削弱了人们的书 写能力,以致出现“提笔忘字”现象 反方 活动二:某中学对该校八年级的学生就《焦点访谈》和《奔跑吧兄弟》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 计结果如下 焦点访谈 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 28% 72% 85% 15% 概括地说,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2分) 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分 活动三:阅读情景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有一次,俞敏洪回答大学生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时,他说:“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 有钱,一个是值钱。……有钱不一定值钱,值钱的人早晚有钱。”他又说:“同学们不要把自己变 成‘储钱罐’,因为没有人能够靠储钱变富: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需要钱的时候可以 随时靠能力去取。但要想使自己值钱,只有不断吃苦、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有可能。你越值钱, 你的价值就会越大,你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多。”刚说完,台下掌声雷动 请解释俞敏洪先生讲话中“储钱罐”和“印钞机”的含义。(4分) 储钱罐: 印钞机: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3 正方:我方观点是电子产品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在没有键盘输入的时代,用笔写字可以强 化人们的记忆,而如今键盘输入则让人们可以在多个候选的编码中选择所需的字,削弱了人们的书 写能力,以致出现“提笔忘字”现象。 反方: 活动二:某中学对该校八年级的学生就《焦点访谈》和《奔跑吧兄弟》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 计结果如下: 焦点访谈 奔 跑 吧 兄 弟 [ 来 源:gkstk.Com] 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 28% 72% 85% 15% 概括地说,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2 分) 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 分) 活动三:阅读情景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有一次,俞敏洪回答大学生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时,他说:“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 有钱,一个是值钱。……有钱不一定值钱,值钱的人早晚有钱。”他又 说:“同学们不要把自己变 成‘储钱罐’,因为没有人能够靠储钱变富;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需要钱的时候可以 随时靠能力去取。但要想使自己值钱,只有不断吃苦、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有可能。你越值钱, 你的价值就会越大,你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多。”刚说完,台下掌声雷动。 请解释俞敏洪先生讲话中“储钱罐”和“印钞机”的含义。(4 分) 储钱罐: 印钞机: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2),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3),悠悠我思。(《诗经·子衿) (4)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凄神寒骨,。(柳宗元《小石潭记》) (⑦)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诗 经·关睢》) (8)如果有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 不妨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便要还家()(4)不足为外人道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4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10 分,每空 1 分) (1),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2),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3),悠悠我思。(《诗经·子衿) (4)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凄神寒骨,。(柳宗元《小石潭记》) (7)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诗 经·关睢》) (8)如果有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 不妨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 -12 题。(15 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便要.还家()(4)不足为.外人道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 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 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的感慨。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 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 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 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一17题。(20分) 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9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 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我接过汤碗时, 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 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虽然走进胡同时,黑 暗和恐惧使我的心怦怦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
5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 形象体现。 B.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 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的感慨。 C. 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 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 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 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4 分)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一 17 题。(20 分) 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来源:gkstk.Com]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 9 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 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我接过汤碗时, 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 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虽然走进胡同时,黑 暗和恐惧使我的心怦怦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