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睿智,集中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主体人格意识下的积极入 世、主体价值追求下的批判自省、主客体和谐关系下的大同情怀等哲学性格,深 刻地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精神魂魄所系,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 传统哲学对主体的尊重和认知,深刻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实现 上。主体的人格性,必然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主动追问,对主体功能发 挥的自觉追求。比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合一”等 等,都是这种主体人格的集中体现。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人 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模型。这种理想状态或许很难达致,却可以不断追求。这种 追求,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主体人格意识的不断觉醒的过程,体现在实践中则是进 取精神在积极入世中高扬的过程,进而最终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 断发展。 传统哲学的认知意识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孔 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 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 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 觉。传统文化致力于对社会文明进程中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致力于对生活世界 进步而意义世界蜕变的批判,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大哲 学终极命题,不断批判“小我”,成就“大我”;不断批判“自我”,成就“本 我”;探求实现“本我”“真我”“大我”之终极路径。 主体与客体在认知上的和谐、在相处中的交融,则是中国传统哲学孜孜以求的目 标。主体与客体不是尖锐对立的两极,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存在,而是一种“和” 的“存在”和“存续”。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流淌着和平、包容、尊 重、和谐的文化血液,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 性。这种“和”,从微观的个体层面而言,是一种“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 的修身立德志向,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国与国之间,是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 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情怀 (摘编自黄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圣人与我同类”体现一种主体人格,追求自身存在意义、主体功能的自觉 发挥 B.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在实践中体现为积极进取和动态完善,虽不能至,心神 往之 C.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旨在批判“小我”“自我”,努力实现“本我”“真 我”“大我 D.“和”是高度的哲学本体性理念,反映出中华文明和平、包容、尊重、和谐 的特点
深圳市南山区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睿智,集中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主体人格意识下的积极入 世、主体价值追求下的批判自省、主客体和谐关系下的大同情怀等哲学性格,深 刻地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精神魂魄所系,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 传统哲学对主体的尊重和认知,深刻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实现 上。主体的人格性,必然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主动追问,对主体功能发 挥的自觉追求。比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合一”等 等,都是这种主体人格的集中体现。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人 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模型。这种理想状态或许很难达致,却可以不断追求。这种 追求,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主体人格意识的不断觉醒的过程,体现在实践中则是进 取精神在积极入世中高扬的过程,进而最终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 断发展。 传统哲学的认知意识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孔 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 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 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 觉。传统文化致力于对社会文明进程中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致力于对生活世界 进步而意义世界蜕变的批判,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大哲 学终极命题,不断批判“小我”,成就“大我”;不断批判“自我”,成就“本 我”;探求实现“本我”“真我”“大我”之终极路径。 主体与客体在认知上的和谐、在相处中的交融,则是中国传统哲学孜孜以求的目 标。主体与客体不是尖锐对立的两极,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存在,而是一种“和” 的“存在”和“存续”。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流淌着和平、包容、尊 重、和谐的文化血液,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 性。这种“和”,从微观的个体层面而言,是一种“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 的修身立德志向,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国与国之间,是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 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情怀。 (摘编自黄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圣人与我同类”体现一种主体人格,追求自身存在意义、主体功能的自觉 发挥。 B.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在实践中体现为积极进取和动态完善,虽不能至,心神 往之。 C.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旨在批判“小我”“自我”,努力实现“本我”“真 我”“大我”。 D.“和”是高度的哲学本体性理念,反映出中华文明和平、包容、尊重、和谐 的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总分结构,分析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主体人格意识下的 哲学性格。 B.文章以各家言论为依据,来论证入世、批判、和谐这三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哲 学性格。 C.文章在论证分析中华文化的哲学性格,彰显出这种哲学性格对个人和社会发 展的意义。 D.关于“和”的哲学理念,文章最后一段强调了个人修身立德和国与国之间的 大同情怀。 3.对于“中华民族哲学性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积极入世、批判自省、“和”等民族 哲学性格 B.主体人格特质可以有效激发主体的经世致用精神,让人们为当下和时代更好 地服务。 C.批判自省性格可以有助于培育出成就“本我”的自省认知和成就“大我”的 道德律令。 D.先积极入世进而批判自省,先完善自身进而和谐处世,这是中华哲学性格的 修行之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相思 贾平凹 ①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 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 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凝视着,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结 成一层水珠。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样的昆虫,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浑身金黄, 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于是,你不自觉地就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 评弹调游丝一般的,铮铮飘远。 ②唉,你是个粗糙的人,那额角,那鼻头,那方方的下巴颏子,使人想象着是用 斧子砍出来的,除了两个眼镜片子,你身上还有闪亮的物件吗?头发总是乱的, 胡子剪得七长八短,你应该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角色,竟偏偏玩这种玩意儿?! ③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 ④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 生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 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 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 是熊“夜半到客船”吗?妻子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 的一颗爱的心。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 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 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 却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窸窸窣窣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用总分结构,分析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主体人格意识下的 哲学性格。 B.文章以各家言论为依据,来论证入世、批判、和谐这三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哲 学性格。 C.文章在论证分析中华文化的哲学性格,彰显出这种哲学性格对个人和社会发 展的意义。 D.关于“和”的哲学理念,文章最后一段强调了个人修身立德和国与国之间的 大同情怀。 3.对于“中华民族哲学性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积极入世、批判自省、“和”等民族 哲学性格。 B.主体人格特质可以有效激发主体的经世致用精神,让人们为当下和时代更好 地服务。 C.批判自省性格可以有助于培育出成就“本我”的自省认知和成就“大我”的 道德律令。 D.先积极入世进而批判自省,先完善自身进而和谐处世,这是中华哲学性格的 修行之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相 思 贾平凹 ①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 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 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凝视着,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结 成一层水珠。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样的昆虫,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浑身金黄, 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于是,你不自觉地就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 评弹调游丝一般的,铮铮飘远。 ②唉,你是个粗糙的人,那额角,那鼻头,那方方的下巴颏子,使人想象着是用 斧子砍出来的,除了两个眼镜片子,你身上还有闪亮的物件吗?头发总是乱的, 胡子剪得七长八短,你应该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角色,竟偏偏玩这种玩意儿?! ③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 ④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 生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 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 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 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 的一颗爱的心。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 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 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 却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窸窸窣窣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
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 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 ⑤你拥抱着你的妻儿,求他们宽恕你,但你还是又一次走了,你说:“祖国需要 金子,大西北的沙漠里是有金子的,等十个金矿找到,我就回来了!” ⑥一个竹子做成的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黄蛉,便和你从苏州出发,八千里路 云和月,你们一起生活在了大西北。 ⑦你或许冷了不知道添衣,热了不知道减衣,但你却明明白白提醒自己:黄蛉的 生存是要有一定的温度的。这黄蛉盒子你不装在贴身的衣兜里,担心热坏它,你 又不肯装在大衣的外兜,害怕冻坏它,你花费了三个钟头,拙手拙脚地在大衣内 侧缝了一个小口袋。夜里,一盏孤灯伴着你,画图纸,鉴定矿石,常常忘了吃饭, 但你忘不了给黄蛉喂食,它只吃苹果,这苹果却同你的仪器、书籍一样重要,你 是专意让人从内地带买来的。 ⑧现在,北斗星已经斜了,银河里风平浪静,你要睡下了,你便要将黄蛉盒子轻 轻放在枕边,放在你的脖子下。你,听见了黄蛉的“蛐蛐”声,那是世界上最微 弱的声音,也是最清脆的音乐,是金石之响,是心律之韵。你于是就入了梦里。 ⑨啊,你是梦见了你的妻子吗?梦见了你的儿子吗?在这深夜里,月光静泻,风 儿没有起,狗儿没有咬,你的妻子打着灯笼正站在竹园边上,你的儿子,蹑手蹑 脚进了竹园,竹叶上的露珠滑下来,落在他的头上,他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往 竹丛里走。立即,无数的黑点溅满了他的全身,他快活地大叫,你的妻子跑来, 用一只玻璃杯子,对着那白衣上的黑点一罩,黑点便弹进去,一只黄蛉就捉在土 瓷罐里了。 ⑩他们捉了好多好多的黄蛉,母子围着土瓷罐,就听着那“蛐蛐”的生命之歌。 ①妻子说:“这歌子是唱给你爸爸的,这歌子在召唤着你的爸爸。” ⑩于是,在你的脖子下,在你的耳膜下,窸窸窣窣的声音叫得更响了,更清了, 你听见了这爱情的召唤,这家庭的召唤。 3第二天早上,你爬起来,背起帆布做成的偌大的地质包,你又去找金子了。你 依稀还记得夜里的梦,说:“是的,我是要回去的,要回去就得加紧我的工作!”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开头细致描写了精致的盒子与金黄色的黄蛉,暗示着主人公在粗糙的外表之 下有着感性细腻的情感世界 B.将帐蓬比作“一叶小舟”,既表现主人公在沙海中的孤独感,也巧妙地引出 主人公对苏州妻儿的思念。 C.往昔与现在,苏州与沙漠,不同时空交错糅合,既使文笔变化灵动,也更好 地表现情意之深挚、绵长。 D.全文讲述主人公为祖国的勘探事业而远离家人故事,目的是宣扬公而忘私、 牺牲“小我”的奉献精神。 5.文中“黄蛉”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5分) 6.本文运用第二人称来指称主人公,请赏析其表达效果。(6分)
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 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 ⑤你拥抱着你的妻儿,求他们宽恕你,但你还是又一次走了,你说:“祖国需要 金子,大西北的沙漠里是有金子的,等十个金矿找到,我就回来了!” ⑥一个竹子做成的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黄蛉,便和你从苏州出发,八千里路 云和月,你们一起生活在了大西北。 ⑦你或许冷了不知道添衣,热了不知道减衣,但你却明明白白提醒自己:黄蛉的 生存是要有一定的温度的。这黄蛉盒子你不装在贴身的衣兜里,担心热坏它,你 又不肯装在大衣的外兜,害怕冻坏它,你花费了三个钟头,拙手拙脚地在大衣内 侧缝了一个小口袋。夜里,一盏孤灯伴着你,画图纸,鉴定矿石,常常忘了吃饭, 但你忘不了给黄蛉喂食,它只吃苹果,这苹果却同你的仪器、书籍一样重要,你 是专意让人从内地带买来的。 ⑧现在,北斗星已经斜了,银河里风平浪静,你要睡下了,你便要将黄蛉盒子轻 轻放在枕边,放在你的脖子下。你,听见了黄蛉的“蛐蛐”声,那是世界上最微 弱的声音,也是最清脆的音乐,是金石之响,是心律之韵。你于是就入了梦里。 ⑨啊,你是梦见了你的妻子吗?梦见了你的儿子吗?在这深夜里,月光静泻,风 儿没有起,狗儿没有咬,你的妻子打着灯笼正站在竹园边上,你的儿子,蹑手蹑 脚进了竹园,竹叶上的露珠滑下来,落在他的头上,他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往 竹丛里走。立即,无数的黑点溅满了他的全身,他快活地大叫,你的妻子跑来, 用一只玻璃杯子,对着那白衣上的黑点一罩,黑点便弹进去,一只黄蛉就捉在土 瓷罐里了。 ⑩他们捉了好多好多的黄蛉,母子围着土瓷罐,就听着那“蛐蛐”的生命之歌。 ⑾妻子说:“这歌子是唱给你爸爸的,这歌子在召唤着你的爸爸。” ⑿于是,在你的脖子下,在你的耳膜下,窸窸窣窣的声音叫得更响了,更清了, 你听见了这爱情的召唤,这家庭的召唤。 ⒀第二天早上,你爬起来,背起帆布做成的偌大的地质包,你又去找金子了。你 依稀还记得夜里的梦,说:“是的,我是要回去的,要回去就得加紧我的工作!”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细致描写了精致的盒子与金黄色的黄蛉,暗示着主人公在粗糙的外表之 下有着感性细腻的情感世界。 B.将帐蓬比作“一叶小舟”,既表现主人公在沙海中的孤独感,也巧妙地引出 主人公对苏州妻儿的思念。 C.往昔与现在,苏州与沙漠,不同时空交错糅合,既使文笔变化灵动,也更好 地表现情意之深挚、绵长。 D.全文讲述主人公为祖国的勘探事业而远离家人故事,目的是宣扬公而忘私、 牺牲“小我”的奉献精神。 5.文中“黄蛉”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5 分) 6.本文运用第二人称来指称主人公,请赏析其表达效果。(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短短十余年,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BDS)从无到有,进而投入产业化运营。“北 斗之父”孙家栋强调,时间、空间信息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中国需 要在北斗导航系统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探索和其他卫星系统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 作,以提高定位精度与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地面应用的发展。 从2017年8月初开始,中国和俄罗斯专家进行了两国导航卫星的联合在轨试验, 以测试北斗和格洛纳斯两个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控问题。卫星的兼容,涉及频谱、 轨道的协调,目前协调难度还不是很大;但互相操作显得有些复杂,与独立自主 有一定冲突,不太容易协调。(摘编自《“北斗之父”孙家栋:中国发展北斗导 航不排斥GPS》)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诺达咨询) 材料三 在全球卫星导航服务领域,BDS仅占9%的份额,而GPS在中国市场占95%的份 额。美国己把GPS做到了极致,BS布局全球很难再走美国的老路。BDS如果紧 跟美国,即使最后成功了,也可能会在很多方面难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撑。中国 的“北斗”正面临重大的转折,要想做到跨越式发展,就要提出一套新的体系 主推“服务”被认为是一大出路。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继宏指出,我们要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以泛在高精度的融合应用为抓手,在 “源、端、云、服务”等方面打造位置生态链。只有把BDS的服务做到无缝泛在, 做到精准和融合,才可能走出一条特色道路。(摘编自李惠钰《北斗布局全球应 抓住“牛鼻子”》) 材料四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几个系统相比,具有短报通信功能,这使得用户 在沙漠、海洋等正常通讯无法覆盖的区域可以实现位置信息的回传,从而达到报 警和救援的目的。再就是,卫星新增自主运行管理能力,即可不依赖地面控制系 统,而靠空间运行卫星的星间链路构成管理新体系,这可以减少对地面测控站的 依赖,有效降低系统运动管理成本和减少地面测控站发生灾难时对卫星的影响 当然,北斗系统也面临来自美国GPS和欧洲伽利略的竞争。美国GPS目前也正在 升级换代,预计到2020年实现GPS3,也就是第三代的布局。GPS3与以前的GPS 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精度大大提高,甚至可以实现室内定位,而中国的北斗 要在2020年实现室内定位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GPS3卫星彻底实现了军码和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短短十余年,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BDS)从无到有,进而投入产业化运营。“北 斗之父”孙家栋强调,时间、空间信息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中国需 要在北斗导航系统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探索和其他卫星系统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 作,以提高定位精度与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地面应用的发展。 从 2017 年 8 月初开始,中国和俄罗斯专家进行了两国导航卫星的联合在轨试验, 以测试北斗和格洛纳斯两个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控问题。卫星的兼容,涉及频谱、 轨道的协调,目前协调难度还不是很大;但互相操作显得有些复杂,与独立自主 有一定冲突,不太容易协调。(摘编自《“北斗之父”孙家栋:中国发展北斗导 航不排斥 GPS》)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诺达咨询) 材料三: 在全球卫星导航服务领域,BDS 仅占 9%的份额,而 GPS 在中国市场占 95%的份 额。美国已把 GPS 做到了极致,BDS 布局全球很难再走美国的老路。BDS 如果紧 跟美国,即使最后成功了,也可能会在很多方面难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撑。中国 的“北斗”正面临重大的转折,要想做到跨越式发展,就要提出一套新的体系。 主推“服务”被认为是一大出路。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继宏指出,我们要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以泛在高精度的融合应用为抓手,在 “源、端、云、服务”等方面打造位置生态链。只有把 BDS 的服务做到无缝泛在, 做到精准和融合,才可能走出一条特色道路。(摘编自李惠钰《北斗布局全球应 抓住“牛鼻子”》) 材料四: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几个系统相比,具有短报通信功能,这使得用户 在沙漠、海洋等正常通讯无法覆盖的区域可以实现位置信息的回传,从而达到报 警和救援的目的。再就是,卫星新增自主运行管理能力,即可不依赖地面控制系 统,而靠空间运行卫星的星间链路构成管理新体系,这可以减少对地面测控站的 依赖,有效降低系统运动管理成本和减少地面测控站发生灾难时对卫星的影响 等。 当然,北斗系统也面临来自美国 GPS 和欧洲伽利略的竞争。美国 GPS 目前也正在 升级换代,预计到 2020 年实现 GPS3,也就是第三代的布局。GPS3 与以前的 GPS 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精度大大提高,甚至可以实现室内定位,而中国的北斗 要在 2020 年实现室内定位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GPS3 卫星彻底实现了军码和
民码的分离,为屏蔽民码打开方便之门,这意味着战时那些利用GPS民码制导的 武器将可能被直接掐断定位信号。和欧洲伽利略系统的竞争,主要是系统建成并 提供全球导航定位服务的先后之争,谁先布置完毕,谁先获取应用市场和经济利 益 随着北斗特色服务水平和“北斗+”融合应用水平的提高,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给 大众生活带来更多、更显著的便利,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摘编自《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前景广阔》) 7.下列对“北斗导航系统(BDS)”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需要探索和其他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作来提髙定位精度和提升服务质量,但 是,这些和独立自主有冲突。 B.如果按照GPS的做法布局全球,即使BDS布局成功也可能遇到知识产权问题, 不易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撑。 C.具有GPS不具备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发挥报警和救援的作用,在正常通讯无法 覆盖的区域表现出独特优势。 D.和GPS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技术上的竞争;和欧洲伽利略系统的竞争重在优 先建成系统以及提供服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北斗导航系统市场规模及市场规模增长率均稳步上升,但面对占中国市场 95%份额的美国GPS系统仍有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B.北斗导航系统的业务在2016年才在国内民用行业、大众消费领域开始规模应 用,但市场占有率比军用低得多,亟需着力。 C.北斗导航系统国内市场通信和车辆导航两项占有率的现状,反映了北斗导航 系统存在可改进的需要和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面临GPS的市场压力,北斗导航系统如果能以服务为抓手,在服务上做到无 縫泛在,做到精准和融合,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E.升级版GPS3实现军码民码的分离将对军事更为有利,它的技术可以在战时把 利用GPS民码制导的武器定位信号直接掐断。 9.如何确保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请根据材料加以简要概括。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 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 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 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 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 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髙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
民码的分离,为屏蔽民码打开方便之门,这意味着战时那些利用 GPS 民码制导的 武器将可能被直接掐断定位信号。和欧洲伽利略系统的竞争,主要是系统建成并 提供全球导航定位服务的先后之争,谁先布置完毕,谁先获取应用市场和经济利 益。 随着北斗特色服务水平和“北斗+”融合应用水平的提高,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给 大众生活带来更多、更显著的便利,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摘编自《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前景广阔》) 7.下列对“北斗导航系统(BDS)”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需要探索和其他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作来提高定位精度和提升服务质量,但 是,这些和独立自主有冲突。 B.如果按照 GPS 的做法布局全球,即使 BDS 布局成功也可能遇到知识产权问题, 不易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撑。 C.具有 GPS 不具备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发挥报警和救援的作用,在正常通讯无法 覆盖的区域表现出独特优势。 D.和 GPS 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技术上的竞争;和欧洲伽利略系统的竞争重在优 先建成系统以及提供服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北斗导航系统市场规模及市场规模增长率均稳步上升,但面对占中国市场 95%份额的美国 GPS 系统仍有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B.北斗导航系统的业务在 2016 年才在国内民用行业、大众消费领域开始规模应 用,但市场占有率比军用低得多,亟需着力。 C.北斗导航系统国内市场通信和车辆导航两项占有率的现状,反映了北斗导航 系统存在可改进的需要和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面临 GPS 的市场压力,北斗导航系统如果能以服务为抓手,在服务上做到无 缝泛在,做到精准和融合,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E.升级版 GPS3 实现军码民码的分离将对军事更为有利,它的技术可以在战时把 利用 GPS 民码制导的武器定位信号直接掐断。 9.如何确保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请根据材料加以简要概括。 (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 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 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 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 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 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