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分绩计算方法的修订历史 学校对学分绩计算办法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学分绩 计算办法修订历史 1.1995~2002年 用百分制考核的课程 0 80-8970-7960-69 60 用五级分制考核的课程优 良 中 及格不及格 绩点系数 4.0 3.0 2.0 1.0 补考、重修后的课程考试成绩在及格及以上的绩 点系数为1.0
(二) 学分绩计算方法的修订历史 学校对学分绩计算办法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学分绩 计算办法修订历史: 1. 1995~2002年 用百分制考核的课程 ≥90 80-89 70-79 60-69 〈60 用五级分制考核的课程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绩 点 系 数 4.0 3.0 2.0 1.0 0 补考、重修后的课程考试成绩在及格及以上的绩 点系数为1.0
(二)学分绩计算方法的修订历史 2002~2006年 用百分制考核的课程|≥9085-80-75-70-65-60 〈60 898479746964 用五级分制考核的课优 程 良良中中及格及格不及格 绩点系数4.03.53.02.52.01.51.00 补考、重修后的课程考试成绩在及格及以上的绩点系10
2. 2002~2006年 用百分制考核的课程 ≥90 85- 89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60 用五级分制考核的课 程 优 良 良 中 中 及格 及格 不及格 绩 点 系 数 4.0 3.5 3.0 2.5 2.0 1.5 1.0 0 补考、重修后的课程考试成绩在及格及以上的绩点系1.0。 (二) 学分绩计算方法的修订历史
(二)学分绩计算方法的修订历史 3.2006年~绩点系数=(课程成绩-50)/10 用百分制考核的课程|≥9080-8970-7960-69(60 用五级分制考核的课 程 优良 中 及格不及格 绩点系数 (课程成绩-50)/10,课程成 绩为百分制成绩 用五级分制考核的课程,绩点系数计算公式中课程成绩 对应为:优=95,良=85,中=75,及格=65。 凡因不及格补考后的课程,考试成绩在及格或及格以上 的绩点系数为10。重修后的课程绩点系数计算按照绩点系 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最高绩点系数为25
3. 2006年~绩点系数=(课程成绩-50)/10 用百分制考核的课程 ≥90 80-89 70-79 60-69 〈60 用五级分制考核的课 程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绩 点 系 数 (课程成绩-50)/10, 课程成 绩为百分制成绩 0 用五级分制考核的课程,绩点系数计算公式中课程成绩 对应为:优=95,良=85,中=75,及格=65。 凡因不及格补考后的课程,考试成绩在及格或及格以上 的绩点系数为1.0。重修后的课程绩点系数计算按照绩点系 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最高绩点系数为2.5。 (二) 学分绩计算方法的修订历史
(三)学分与学时的关系 (1)理论教学16学时折合1学分。 (2)实验教学32学时折合1学分。 (3)体育教学32学时折合1学分。 (4)实践环节原则上每周计1学分
(三)学分与学时的关系 ◼ (1)理论教学16学时折合1学分。 ◼ (2)实验教学32学时折合1学分。 ◼ (3)体育教学32学时折合1学分。 ◼ (4)实践环节原则上每周计1学分
(四)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学分 设置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学分是为了提高大学生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鼓励、倡导大学生个性发展, 激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 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学科竞赛与科技 创新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 践动手能力
(四)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学分 ◼ ◼ 设置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学分是为了提高大学生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鼓励、倡导大学生个性发展, 激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 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学科竞赛与科技 创新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 践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