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是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两条核酸 单链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退火形成异 质双链的过程,即来源不同的两条单链核酸分子通过 碱基互补可形成异源双螺旋,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hybridization)o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主要用于特异DNA或RNA的定性、定量检测
第七章 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是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两条核酸 单链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退火形成异 质双链的过程, 即来源不同的两条单链核酸分子通过 碱基互补可形成异源双螺旋,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hybridization)。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主要用于特异DNA或RNA的定性、定量检测
第一节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核酸探针 第三节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第一节 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核酸探针 •第三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第一节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DNA和DNA链、RNA与DNA链或两条RNA链之间 只要具有一定的互补序列均可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杂 交。常用已知的DNA或RNA的片段作为探针,包括 特异的DNA序列,或转录的RNA序列或cDNA序列, 或人王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 根据支持物的不同,分为固相杂交和液相杂交。 固相杂交又包括膜上印迹杂交和细胞原位杂交两种。 膜上印迹杂交即将核酸从细胞中分离纯化后,在体外 与探针杂交,细胞原位杂交是在细胞内进行的交
第一节 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DNA和DNA链、RNA与DNA链或两条RNA链之间, 只要具有一定的互补序列均可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杂 交。常用已知的DNA或RNA的片段作为探针,包括 特异的DNA序列,或转录的RNA序列或cDNA序列, 或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 根据支持物的不同,分为固相杂交和液相杂交。 固相杂交又包括膜上印迹杂交和细胞原位杂交两种。 膜上印迹杂交即将核酸从细胞中分离纯化后,在体外 与探针杂交,细胞原位杂交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杂交
杂交的稳定性(表7 Tm是核酸双链解链成单链过程中,其克原子消光 系数e(P)值的增加达到最高值一半时的温度。不同 杂交双链其Tm值不同,影响因素有: (1)杂交链GC含量愈高的杂交双链其Tm值愈高。 (2)杂交链愈长其Tm值愈高。 (3)杂交双链的碱基错配程度。 (4)溶液的离子强度越大,Tm值愈高。 变性剂可影响碱基堆积力和氢键的形成,可降低 Tm值,常用甲酰胺、脲及二甲基亚砜等。用50%的 甲酰胺大约可使杂交双链的Tm值降低30℃
一、杂交的稳定性(表7-1) Tm是核酸双链解链成单链过程中,其克原子消光 系数 (P)值的增加达到最高值一半时的温度。不同 杂交双链其Tm值不同,影响因素有: (1) 杂交链GC含量愈高的杂交双链其Tm值愈高。 (2) 杂交链愈长其Tm值愈高。 (3) 杂交双链的碱基错配程度。 (4) 溶液的离子强度越大,Tm值愈高。 变性剂可影响碱基堆积力和氢键的形成,可降低 Tm值,常用甲酰胺、脲及二甲基亚砜等。用50%的 甲酰胺大约可使杂交双链的Tm值降低30℃
表71常数A、B、C值 双链种类 常数 DNA/DNA RNA/DNA RNA/RNA 81.5 78 ABc 0.4l1 0.80 0.70 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