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七年制学生,前期完成《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 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基础。对本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已有了初步掌握,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 了基础。但学生还多数处于记忆性的知识储存阶段,缺乏系统连贯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中的升华,所以教 学中应予以结合临床实际以及与现代药理学方法联系,使学生新旧知识很好的衔接,并在融会贯通中掌 握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教学设计根据本科院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联系中医学七年制专业特点,“以学 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的教学与引导、合作、探究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临床思维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课程部分章节使用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法”,采取“启发式教 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对药理学问题的思考及探究,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根据药理学授 课章节知识点,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临床案例如何合理使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应症、 禁忌证及可能不良反应,临床案例与药理学知识点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要点,培养学生分析探索 问题。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药理学方法与中医药结合,培养学生中医药研究药理学思路和与方法,促 进和发展中医药现代化。 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改革。在随堂测试中,以作业、小测验及小组 讨论等,计入平时成绩。课程考核形式为笔试,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药理学、药物、药动学、药效学的概念。 2.深刻领会药理学内容、药理学任务。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及作用机理(药效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2.学习药理学任务。 3.药物是指用于防治、诊断疾病或某些特殊用途的化学物质。 【教学方法】 PPT授课、教师讲授。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药效学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药物作用基本规律的知识。 2.深刻领会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药物作用的类型。 2.药物的基本作用。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量效关系(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最小中毒量、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 半数有效量、效价、效能等)、时效关系。 4.药物作用得两重性(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等)。 5.药物作用机制:特异性药物与非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受体亲和力和 -34-
- 34 - (二)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七年制学生,前期完成《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 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基础。对本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已有了初步掌握,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 了基础。但学生还多数处于记忆性的知识储存阶段,缺乏系统连贯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中的升华,所以教 学中应予以结合临床实际以及与现代药理学方法联系,使学生新旧知识很好的衔接,并在融会贯通中掌 握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教学设计根据本科院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联系中医学七年制专业特点,“以学 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的教学与引导、合作、探究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临床思维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课程部分章节使用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法”,采取“启发式教 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对药理学问题的思考及探究,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根据药理学授 课章节知识点,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临床案例如何合理使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应症、 禁忌证及可能不良反应,临床案例与药理学知识点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要点,培养学生分析探索 问题。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药理学方法与中医药结合,培养学生中医药研究药理学思路和与方法,促 进和发展中医药现代化。 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改革。在随堂测试中,以作业、小测验及小组 讨论等,计入平时成绩。课程考核形式为笔试,其中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占 70%。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药理学、药物、药动学、药效学的概念。 2.深刻领会药理学内容、药理学任务。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及作用机理(药效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2.学习药理学任务。 3.药物是指用于防治、诊断疾病或某些特殊用途的化学物质。 【教学方法】 PPT 授课、教师讲授。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效学 【目的要求】 1. 熟知并能运用药物作用基本规律的知识。 2. 深刻领会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药物作用的类型。 2.药物的基本作用。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量效关系(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最小中毒量、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 半数有效量、效价、效能等)、时效关系。 4.药物作用得两重性(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等)。 5.药物作用机制 :特异性药物与非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 :受体亲和力和
内在活性、受体激动剂、部分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的概念。 【教学方法】 PPT授课、教师讲授。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药动学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药物的转运方式、药动学、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2.熟知并能运用影响体内过程因素的知识。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药动学研究的是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转化、排泄)和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药物 转运的方式:①被动转运的概念、影响被动转运的因素(药物的浓度、分子大小、脂溶性、极性、解离度、 体液的PH值)。②主动转运(特殊转运)的概念。 1.吸收的定义,吸收途径,各种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2.分布的定义,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体液的PH值、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药物与组织成份的结合、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 3.药物转化(代谢)的主要部位(肝),转化的结果,影响转化的因素。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的概念。 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对药物转化的影响,临床意义。 4.药物排泄的主要部位一肾,其他排泄途经,影响排泄的因素。 5.药动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生物利用度、消除类型、半衰期、坪值、表观分布容积、房室模型。 影响半衰期的因素。 【教学方法】 PPT授课、教师讲授。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目的要求】 1.知道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等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药物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耐受性、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熟悉其他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 物的剂量、剂型、给药途径)。 2.机体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年龄、性别、个体差异(高敏性)、心理因素、病理因素、遗传因素等。 3.其他因素:时间、营养、嗜好和环境。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传出神经的分类、递质、受体及生理效应的知识。 2.知道传出神经药物分类和作用方式。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传出神经的分类。 2.传出神经的化学递质及其药动学。 3.传出神经所支配的受体及其生理效应:胆碱受体(M、N1、N2),肾上腺素受体(a,B1, B2),多巴胺受体及其生理效应。 -35-
- 35 - 内在活性、受体激动剂、部分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的概念。 【教学方法】 PPT 授课、教师讲授。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 药动学 【目的要求】 1. 熟知并能运用药物的转运方式、药动学、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2. 熟知并能运用影响体内过程因素的知识。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药动学研究的是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转化、排泄)和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药物 转运的方式:①被动转运的概念、影响被动转运的因素(药物的浓度、分子大小、脂溶性、极性、解离度、 体液的 PH 值)。②主动转运(特殊转运)的概念。 1.吸收的定义,吸收途径,各种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2.分布的定义,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体液的 PH 值、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药物与组织成份的结合、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 3.药物转化(代谢)的主要部位(肝),转化的结果,影响转化的因素。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的概念。 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对药物转化的影响,临床意义。 4.药物排泄的主要部位—肾,其他排泄途经,影响排泄的因素。 5.药动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生物利用度、消除类型、半衰期、坪值、表观分布容积、房室模型。 影响半衰期的因素。 【教学方法】 PPT 授课、教师讲授。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目的要求】 1. 知道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等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药物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耐受性、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熟悉其他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 物的剂量、剂型、给药途径)。 2.机体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年龄、性别、个体差异(高敏性)、心理因素、病理因素、遗传因素等。 3.其他因素 :时间、营养、嗜好和环境。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目的要求】 1. 熟知并能运用传出神经的分类、递质、受体及生理效应的知识。 2. 知道传出神经药物分类和作用方式。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传出神经的分类。 2.传出神经的化学递质及其药动学。 3.传出神经所支配的受体及其生理效应 :胆碱受体(M、N 1、N 2),肾上腺素受体(α,β1, β2),多巴胺受体及其生理效应
4.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方式。 【教学方法】 PPT授课、教师讲授。 第六章拟胆碱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拟胆碱药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的知识、 2.熟知并能运用拟胆碱药分类、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药理作用及用途的知识。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M受体兴奋药如毛果芸香碱对眼、腺体的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2.新斯的明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3.有机磷中毒机制及解救原则。 【教学方法】 PPT授课、教师讲授、自学 第七章有机磷酸酯类及胆碱酯酶复活药 【目的要求】 1.深刻领会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阿托品以及氯解磷定解毒机制。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 2.阿托品以及氯解磷定解毒机制。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八章抗胆碱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的知识。 2.深刻领会阿托品的不良反应及解救、禁忌证、其他M受体阻断药。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抗胆碱药的概念、基本作用。 2.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平滑肌、腺体、眼、心血管、中枢等)及不良反应。 3.其他M受体阻断药: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4.后马托品、普鲁本辛、胃复康的主要作用、用途。 【教学方法】 PPT授课、教师讲授。 第九章拟肾上腺素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肾上腺素、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的知识: 2.深刻领会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3.深刻领会间羟胺、麻黄碱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拟肾上腺素药的概念。 -36-
- 36 - 4.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方式。 【教学方法】 PPT 授课、教师讲授。 第六章 拟胆碱药 【目的要求】 1. 熟知并能运用拟胆碱药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的知识、 2. 熟知并能运用拟胆碱药分类、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药理作用及用途的知识。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M受体兴奋药如毛果芸香碱对眼、腺体的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2.新斯的明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3.有机磷中毒机制及解救原则。 【教学方法】 PPT 授课、教师讲授、自学 第七章 有机磷酸酯类及胆碱酯酶复活药 【目的要求】 1. 深刻领会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阿托品以及氯解磷定解毒机制。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 2.阿托品以及氯解磷定解毒机制。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八章 抗胆碱药 【目的要求】 1. 熟知并能运用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的知识。 2. 深刻领会阿托品的不良反应及解救、禁忌证、其他M受体阻断药。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抗胆碱药的概念、基本作用。 2.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平滑肌、腺体、眼、心血管、中枢等)及不良反应。 3.其他M受体阻断药 :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4.后马托品、普鲁本辛、胃复康的主要作用、用途。 【教学方法】 PPT 授课、教师讲授。 第九章 拟肾上腺素药 【目的要求】 1. 熟知并能运用肾上腺素、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的知识 ; 2. 深刻领会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3. 深刻领会间羟胺、麻黄碱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拟肾上腺素药的概念
2.兴奋ā、B受体药:肾上腺素的作用(心脏、血管、血压、支气管等)、用途(心脏骤停、过 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与局麻药合用),不良反应,禁忌证。 3.兴奋α受体药: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心血管等)、用途(休克、上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禁忌证。 4.兴奋B受体药: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心血管、支气管)、用途(心脏骤停、休克、支气管哮喘、 房室传导阻滞),不良反应、禁忌证。 5.间羟胺、多巴胺的作用、用途。 6.麻黄碱的作用特点、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教学方法】 PPT授课、教师讲授。 第十章抗肾上腺素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普萘洛尔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禁忌证的知识 2.深刻领会美托洛尔作用特点、吲哚洛尔的作用特点, 3.知道ā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ā受体阻断药的分类、作用,酚妥拉明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2.B受体阻断药的分类、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常用药物。 3.普萘洛尔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4.美托洛尔的特点(选择性阻断B1受体)、用途。 5.吲哚洛尔的特点(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用途。 【教学方法】 PPT授课、教师讲授。 第十一章局部麻醉药 (不作要求) 第十二章全身麻醉药 (不作要求) 第十三章镇静催眠药 【目的要求】 1.深刻领会常用镇静催眠药的分类: 2.熟知并能运用苯二氮草类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知识。 3.深刻领会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以及中毒的解救原则。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镇静催眠药的定义及其分类。 2.苯二氮草类:代表药物(安定)的药动学、作用(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中枢性肌松等)、 作用机理、用途、不良反应。(讲授) 3.巴比妥类药物的药动学过程和分类、作用(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等)、用途、不良反应。 急性中毒的表现及其解救。(自学) 【教学方法】 -37-
- 37 - 2.兴奋 α、β 受体药 :肾上腺素的作用(心脏、血管、血压、支气管等)、用途(心脏骤停、过 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与局麻药合用),不良反应,禁忌证。 3.兴奋 α 受体药: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心血管等)、用途(休克、上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禁忌证。 4.兴奋 β 受体药: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心血管、支气管)、用途(心脏骤停、休克、支气管哮喘、 房室传导阻滞),不良反应、禁忌证。 5.间羟胺、多巴胺的作用、用途。 6.麻黄碱的作用特点、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教学方法】 PPT 授课、教师讲授。 第十章 抗肾上腺素药 【目的要求】 1. 熟知并能运用普萘洛尔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禁忌证的知识 2. 深刻领会美托洛尔作用特点、吲哚洛尔的作用特点, 3. 知道 α 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α 受体阻断药的分类、作用,酚妥拉明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2.β 受体阻断药的分类、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常用药物。 3.普萘洛尔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4.美托洛尔的特点(选择性阻断 β 1受体)、用途。 5.吲哚洛尔的特点(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用途。 【教学方法】 PPT 授课、教师讲授。 第十一章 局部麻醉药 (不作要求) 第十二章 全身麻醉药 (不作要求) 第十三章 镇静催眠药 【目的要求】 1. 深刻领会常用镇静催眠药的分类 ; 2. 熟知并能运用苯二氮 类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知识。 3. 深刻领会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以及中毒的解救原则。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镇静催眠药的定义及其分类。 2.苯二氮 类 :代表药物(安定)的药动学、作用(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中枢性肌松等)、 作用机理、用途、不良反应。(讲授) 3.巴比妥类药物的药动学过程和分类、作用(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等)、用途、不良反应。 急性中毒的表现及其解救。(自学) 【教学方法】
PPT授课、教师讲授、自学。 第十四章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不作要求) 第十五章抗精神失常药 【目的要求】 1.深刻领会常用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 2.熟知并能运用氯丙嗪的作用、作用机理、用途以及主要不良反应的知识。 3.深刻领会氟哌啶醇、氯氮平、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特点。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抗精神失常药的定义及其分类。 2.吩噻嗪类:氯丙嗪的药动学、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作用机理、用途(精 神失常、躁狂症、神经官能症、呕吐、人工冬眠)、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过敏反应、 内分泌障碍)。 3.氟哌啶醇、氯氮平的作用。 4.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特点。 【教学方法】 PPT授课、教师讲授。 第十六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目的要求】 1.知道左旋多巴、苯海索、金刚烷胺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抗帕金森病药的定义及其分类。 2.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七章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作用机理的知识。 2.熟知并能运用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的知识。 3.知道其它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 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定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与前列腺素的关系。 2.水杨酸类:阿司匹林的药动学、作用、用途(钝痛、发热、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阿司匹林哮喘)、阿司匹林与其它药物的 相互作用。 3.其它解热镇痛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等药物的作用特点。 4.常用复方解热镇痛药的组成。 【教学方法】 自学 -38-
- 38 - PPT 授课、教师讲授、自学。 第十四章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不作要求) 第十五章 抗精神失常药 【目的要求】 1. 深刻领会常用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 ; 2. 熟知并能运用氯丙嗪的作用、作用机理、用途以及主要不良反应的知识。 3. 深刻领会氟哌啶醇、氯氮平、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特点。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抗精神失常药的定义及其分类。 2.吩噻嗪类:氯丙嗪的药动学、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作用机理、用途(精 神失常、躁狂症、神经官能症、呕吐、人工冬眠)、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过敏反应、 内分泌障碍)。 3.氟哌啶醇、氯氮平的作用。 4.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特点。 【教学方法】 PPT 授课、教师讲授。 第十六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目的要求】 1. 知道左旋多巴、苯海索、金刚烷胺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抗帕金森病药的定义及其分类。 2.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七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目的要求】 1. 熟知并能运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作用机理的知识。 2. 熟知并能运用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的知识。 3. 知道其它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 知识要点】 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定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与前列腺素的关系。 2.水杨酸类:阿司匹林的药动学、作用、用途(钝痛、发热、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阿司匹林哮喘)、阿司匹林与其它药物的 相互作用。 3.其它解热镇痛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等药物的作用特点。 4.常用复方解热镇痛药的组成。 【教学方法】 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