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动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13.3.1 课程名称:药代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开课(二级)学院:中药学院 课程性质:限选专业课 学分:1.5学分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21学时,课堂讲授21学时。 前期课程:药理学、高等数学、统计学 授课对象:中药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其中期未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主要通过作业进行评定,平时成 绩占总成绩的3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介绍药代动力学的概念、药物体内过程及其定量规律、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和用药 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Pharmacokinetics is a subject which studies the kinetic process of absorption,distribution, metabolism,and excretion(ADME)of drugs in the body.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pharmacokinetics,disposition of drugs and its quantitative regulations,data analysis methods, design and adjustment of therapeutic regimen.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药代动力学是运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 规律,用数学方法定量描述体内药物时-量关系的一门学科。药代动力学的知识在新药及新 制剂研制和制定及优化临床给药方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药代动力学的理论教学,使 同学在掌握药代动力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 将来从事新药研发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
·1· 《药代动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13.3.1 课程名称:药代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开课(二级)学院:中药学院 课程性质:限选专业课 学分:1.5 学分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 21 学时,课堂讲授 21 学时。 前期课程:药理学、高等数学、统计学 授课对象:中药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其中期未考试占总成绩的 70%,平时成绩主要通过作业进行评定,平时成 绩占总成绩的 3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介绍药代动力学的概念、药物体内过程及其定量规律、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和用药 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Pharmacokinetics is a subject which studies the kinetic process of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ADME) of drugs in the body.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pharmacokinetics, disposition of drugs and its quantitative regulations, data analysis methods, design and adjustment of therapeutic regimen.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药代动力学是运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 规律,用数学方法定量描述体内药物时-量关系的一门学科。药代动力学的知识在新药及新 制剂研制和制定及优化临床给药方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药代动力学的理论教学,使 同学在掌握药代动力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 将来从事新药研发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一室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分析、计算方法和多次用药的规律。熟悉 二室模型的计算方法和给药方案的设计。了解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的特点、统计矩计算方法 和给药方案的调整。 本课程总学时为21学时,均为课堂讲授。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药代动力学概述 【目的要求】 了解药代动力学概念、研究及学习意义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药代动力学概念。 2.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学习的意义。 3.药代动力学新进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章药物的体内过程 【目的要求】 1.掌握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2.熟悉消除、转运的概念。 【教学内容】 1.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概念。 2.吸收途径、分布特点、代谢酶和排泄途径。 3.处置、消除和转运的概念。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三章体内过程定量规律 【目的要求】 1.掌握浓度-时间曲线,了解体内过程的速率规律、房室模型概念。 2.熟悉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与C-T曲线的关系。 3.掌握生物利用度、分布容积和半衰期的概念及意义,熟悉其他参数。 【教学内容】 1.吸收过程定量规律:吸收与C-T曲线、速度规律、参数。 2.分布过程定量规律:分布与C-T曲线、房室模型、参数。 ·2
·2·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一室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分析、计算方法和多次用药的规律。熟悉 二室模型的计算方法和给药方案的设计。了解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的特点、统计矩计算方法 和给药方案的调整。 本课程总学时为 21 学时,均为课堂讲授。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 药代动力学概述 【目的要求】 了解药代动力学概念、研究及学习意义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药代动力学概念。 2.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学习的意义。 3.药代动力学新进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章 药物的体内过程 【目的要求】 1.掌握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2.熟悉消除、转运的概念。 【教学内容】 1.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概念。 2.吸收途径、分布特点、代谢酶和排泄途径。 3.处置、消除和转运的概念。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三章 体内过程定量规律 【目的要求】 1.掌握浓度-时间曲线,了解体内过程的速率规律、房室模型概念。 2.熟悉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与C-T曲线的关系。 3.掌握生物利用度、分布容积和半衰期的概念及意义,熟悉其他参数。 【教学内容】 1.吸收过程定量规律:吸收与C-T曲线、速度规律、参数。 2.分布过程定量规律:分布与C-T曲线、房室模型、参数
3.消除过程定量规律:消除与C-T曲线、速度规律、参数。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练习 第四章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一室模型分析方法。 2.熟悉二室模型的意义和血药浓度的计算。 3.了解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的概念和非房室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 4.掌握稳态的概念,坪值的概念、特点、计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内容】 1.血管外及血管内一室模型分析方法及参数计算。 2.二室模型特点、参数的意义和血药浓度的计算。 3.非线性药代动力学过程的概念、特点及判别。 4.非房室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统计矩的概念、MRT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5.多次用药C-T曲线变化。 6.坪值参数。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五章用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目的要求】 1.熟悉负荷量与维持量的计算方法。 2.了解给药方案调整的方法。 【教学内容】 1.药代动力学与给药方案的设计。 2.给药方案的调整。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3
·3· 3.消除过程定量规律:消除与C-T曲线、速度规律、参数。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练习 第四章 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一室模型分析方法。 2.熟悉二室模型的意义和血药浓度的计算。 3.了解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的概念和非房室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 4.掌握稳态的概念,坪值的概念、特点、计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内容】 1.血管外及血管内一室模型分析方法及参数计算。 2.二室模型特点、参数的意义和血药浓度的计算。 3.非线性药代动力学过程的概念、特点及判别。 4.非房室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统计矩的概念、MRT 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5.多次用药 C-T 曲线变化。 6.坪值参数。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五章 用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目的要求】 1.熟悉负荷量与维持量的计算方法。 2.了解给药方案调整的方法。 【教学内容】 1.药代动力学与给药方案的设计。 2.给药方案的调整。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三、课时分配 章节 教学纳容 讲授时数 1 药代动力学概述 1.5 2 药物的体内过程 1.5 3 体内过程定量规律 3 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 1 一室模型分析方法 4 2 二室模型分析方法 4 4 3 非线性动力学 1.5 A 统计矩法 1 5 多次用药分析方法 2.5 5 用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2 合计 21 四、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供中药学专业学生限选专业课使用。 2.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适当调整,但 不得影响课程的基本体系。 3.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药代动力学的知识,每一知识点均应配合相关的练习题, 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并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主要参考书目 《药物动力学及题解》,魏树礼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实用药物动力学》,刘昌孝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 ·40
·4· 三、课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讲授时数 1 药代动力学概述 1.5 2 药物的体内过程 1.5 3 体内过程定量规律 3 4 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 1 一室模型分析方法 4 2 二室模型分析方法 4 3 非线性动力学 1.5 4 统计矩法 1 5 多次用药分析方法 2.5 5 用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2 合计 21 四、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供中药学专业学生限选专业课使用。 2.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适当调整,但 不得影响课程的基本体系。 3.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药代动力学的知识,每一知识点均应配合相关的练习题, 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并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主要参考书目 《药物动力学及题解》,魏树礼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年; 《实用药物动力学》,刘昌孝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年
《药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22.0.1 课程名称:药理学 Pharmacology 开课学院:中药学院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4学分 总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4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 前期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 授课对象: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骨伤科学方向、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港、澳、台学 生五年制,医院管理方向七年制)、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护理学专业(四 年制)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70%)和平时成绩评定(占30%,其中平时测验和作业成绩占15%,实 验成绩占15%)。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是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 药代动力学。总论部分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药物的作用规律,各论部分介绍作用于外 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脏系统以及自体活性物质、激素类、抗病原微生物等药物 的药理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防治作用和防止不良反 应提供理论依据。 Basic pharmacology is a science which studi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rugs and organisms,mainly about 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netics.The introduction part deals with the basic concept and mechanisms of the drugs.The specialized part introduce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intracorporal process,pharmacological action,effect and adverse effect of the drugs that act on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s,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visceral System.Included are also some other drugs,such as autoallergic active compound,hormones, anti-pathogens,anti parasitic diseases,anti-carcinoma and so on.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通过《药理学》课程的讲 。5✉
·5· 《药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22.0.1 课程名称:药理学 Pharmacology 开课学院:中药学院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4 学分 总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 56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44 学时,实验教学 12 学时。 前期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 授课对象: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骨伤科学方向、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港、澳、台学 生五年制,医院管理方向七年制)、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护理学专业(四 年制)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70%)和平时成绩评定(占30%,其中平时测验和作业成绩占15%,实 验成绩占 15%)。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是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 药代动力学。总论部分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药物的作用规律,各论部分介绍作用于外 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脏系统以及自体活性物质、激素类、抗病原微生物等药物 的药理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防治作用和防止不良反 应提供理论依据。 Basic pharmacology is a science which studi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rugs and organisms,mainly about 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The introduction part deals with the basic concept and mechanisms of the drugs. The specialized part introduce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intracorporal proces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effect and adverse effect of the drugs that act on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visceral System. Included are also some other drugs, such as autoallergic active compound, hormones, anti-pathogens, anti parasitic diseases, anti-carcinoma and so on.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通过《药理学》课程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