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离子通道理论及钙通道阻滞药 离子通道(ion channels) 是细胞膜中的跨膜蛋白质分子,对某些离子能选择通透,其功能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基础。 离子通道按激活方式分两类: 电压门挖离子通道(voltage-ated chaes)和化学门控离子通道(ligand gated channels)。 (一)钠通道(sodium channels):是选择性允许钠离子跨膜通过的离子通道。 均为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膜的兴奋性及其传导。 根据对钠通道阻滞剂TTX和μ一CTX的敏感性不同分三类: 1、神经类钠通道:对TTX敏感性高,而对μ一CTX敏感性低。 2、骨骼肌类钠通道:对TTX和μ一CTX敏感性均高。 3、心肌类钠通道:对TTX和μ一CTX敏感性均低。 钠通道的特征: 1、电压依赖性。 2、激活和失活速度快。 3、有特异激活剂和阻滞剂: 激活剂:树蛙毒素(batrachotoxin,BTX)、木藜芦毒素(grayanotoxin,GTX)。 阻滞剂: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蛤蚌毒素(saxitoxin,STX)。 (二)钾通道(potassium channels):是选择性允许钾离子跨膜通过的离子通道。 是目前发现的亚型最多、作用最复杂的一类离子通道。广泛分布于骨骼肌、神经、心脏、血管 气管、胃肠道、血液及腺体等细胞。钾通道在调节细胞膜电位和兴奋性以及平滑肌舒缩活动中起重 要作用。 钾通道按其电生理特征不同分三类: l、电压依赖性钾通道(voltage-dependent K+channels):其活性受膜电位变化的调控。 (I)延迟整流钾通道(delayed rectifier K+channels):其电流为Lk,与膜的复极化有关。 在心肌细胞存在两种主要的延迟整流钾通道: 1)慢激活整流钾电流-1k 2)快激活整流钾电流一k 二者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3期的主要离子流。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选择阻滞k蜘,延长APD
第二十一章 离子通道理论及钙通道阻滞药 离子通道(ion channels) 是细胞膜中的跨膜蛋白质分子,对某些离子能选择通透,其功能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基础。 离子通道按激活方式分两类: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s)和化学门控离子通道(ligand gated channels)。 (一)钠通道(sodium channels):是选择性允许钠离子跨膜通过的离子通道。 均为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膜的兴奋性及其传导。 根据对钠通道阻滞剂TTX和μ-CTX的敏感性不同分三类: 1、神经类钠通道:对TTX敏感性高,而对μ-CTX敏感性低。 2、骨骼肌类钠通道:对TTX和μ-CTX敏感性均高。 3、心肌类钠通道:对TTX和μ-CTX敏感性均低。 钠通道的特征: 1、电压依赖性。 2、激活和失活速度快。 3、有特异激活剂和阻滞剂: 激活剂:树蛙毒素(batrachotoxin,BTX)、木藜芦毒素(grayanotoxin,GTX)。 阻滞剂: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蛤蚌毒素(saxitoxin,STX)。 (二)钾通道(potassium channels):是选择性允许钾离子跨膜通过的离子通道。 是目前发现的亚型最多、作用最复杂的一类离子通道。广泛分布于骨骼肌、神经、心脏、血管、 气管、胃肠道、血液及腺体等细胞。钾通道在调节细胞膜电位和兴奋性以及平滑肌舒缩活动中起重 要作用。 钾通道按其电生理特征不同分三类: 1、电压依赖性钾通道(voltage-dependent K+ channels):其活性受膜电位变化的调控。 (1)延迟整流钾通道(delayed rectifier K+ channels):其电流为Ik,与膜的复极化有关。 在心肌细胞存在两种主要的延迟整流钾通道: 1)慢激活整流钾电流—Iks 2)快激活整流钾电流—Ikr 二者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3期的主要离子流。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选择阻滞Ikr,延长APD
在人心房肌细胞存在异种超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kr,外向电流,在调控心房复极中有重要作 用。 (2)瞬时外向钾通道(transient outward K+channels):其电流为lo,参与动作电位1期复极过程。 (3)起搏电流(pacemaker channels,Ir):为超极化激活时间依赖性内向整流电流,是窦房结、房室 结、希浦系统起搏电流之一。 2、钙依赖性钾通道(Ca2+-dependent K+channels):其电流为k(Ca),是一类具有电压和Ca2+依 赖钾通道。 在血管平滑肌,它为调节其肌源性张力的主要离子通道之一。 3、内向整流钾通道(inward rectifier K+channels) (I)内向整流钾通道(inward rectifier K+channels):其电流为lu。 心房肌、心室肌和普肯耶细胞均有此通道,窦房结则无。主要维持4相静息电位 (2)ATP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Kchannels):其电流为:k(ATP) 为代谢调节K+外流通道。骨骼肌、心脏血管平滑肌、胰腺B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肾上腺 皮质细胞均有分布,对机体细胞的功能有重要的调节意义。 开放剂:克罗卡林(cromakalim)、二氮嗪(diazoxide)、阿普卡林(aprikalim)、吡那地尔 (pinacidil)。 临床应用: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中枢性镇咳等。 阻滞剂: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索他洛尔(sotalol)。 临床应用:2型糖尿病、抗心律失常。 (3)乙酰胆碱及获的钾通道(acetylcholine-.activated K+channels):其电流为k(Ach) 具有内向整流性,存在于窦房结、房室结和心房肌细胞。 (三)氯通道(chloride channels) 氯离子是机体细胞最富于生理意义的离子,他在细胞内外的转运,除了Cr一HCO、Na+一K十一 2CI和K十一C共同转运外,还可通过氯离子通道进行转运。氯离子通道的生理作用是:在兴奋性细 胞为稳定膜电位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在肥大细胞等非兴奋细胞维持其负的膜电位,为膜外 C+进入细胞内提供驱动力。该通道还在调节细胞体积、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 1、电压敏感性氯通道,分三型:
在人心房肌细胞存在异种超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外向电流,在调控心房复极中有重要作 用。 (2)瞬时外向钾通道(transient outward K+ channels):其电流为I to,参与动作电位1期复极过程。 (3)起搏电流(pacemaker channels, If):为超极化激活时间依赖性内向整流电流,是窦房结、房室 结、希浦系统起搏电流之一。 2、钙依赖性钾通道(Ca2+ -dependent K+ channels):其电流为Ik(Ca),是一类具有电压和Ca2+依 赖钾通道。 在血管平滑肌,它为调节其肌源性张力的主要离子通道之一。 3、内向整流钾通道(inward rectifier K+ channels) (1)内向整流钾通道(inward rectifier K+ channels):其电流为Ikl 。 心房肌、心室肌和普肯耶细胞均有此通道,窦房结则无。主要维持4相静息电位。 (2)ATP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K+ channels):其电流为:Ik(ATP) 为代谢调节K +外流通道。骨骼肌、心脏血管平滑肌、胰腺B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肾上腺 皮质细胞均有分布,对机体细胞的功能有重要的调节意义。 开放剂:克罗卡林(cromakalim)、二氮嗪(diazoxide)、阿普卡林(aprikalim)、吡那地尔 (pinacidil)。 临床应用: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中枢性镇咳等。 阻滞剂: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索他洛尓(sotalol)。 临床应用:2型糖尿病、抗心律失常。 (3)乙酰胆碱及获的钾通道(acetylcholine-activated K+ channels):其电流为Ik(Ach) 具有内向整流性,存在于窦房结、房室结和心房肌细胞。 (三)氯通道(chloride channels) 氯离子是机体细胞最富于生理意义的离子,他在细胞内外的转运,除了Cl--HCO3 -、Na+-K+- 2Cl-和K+-Cl-共同转运外,还可通过氯离子通道进行转运。氯离子通道的生理作用是:在兴奋性细 胞为稳定膜电位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在肥大细胞等非兴奋细胞维持其负的膜电位,为膜外 Ca2+进入细胞内提供驱动力。该通道还在调节细胞体积、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 1、电压敏感性氯通道,分三型:
(1)1一型通道(CIC-1):骨骼肌氯通道。激活产生内相整流电流,在复极化和稳定膜电位中起作 用。 (2)2一型通道(C1C-2):细胞肿胀和胞外酸中毒时激活,产生内相整流电流。 (3)3一型通道(C1C-3):为外向整流和无时间依赖性电流。主要分布在肾脏。 2、囊性纤维跨膜电导调节体(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 该通道是一种cAMP调节通道,具有轻度外向整流特性,cAMP通过PKA、cGMP、PKC调节。分 布在上皮细胞,与水盐的分泌和重吸收有关。心肌细胞CAMP增加时CFTR开放,APD缩短。 3、GABA受体氯通道:详见地西泮的作用机制。 (四)钙通道(calcium channels 1、电压门控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2+channels) (1)L-型(long-lasting):细胞兴奋钙内流的主要途径,二氢吡啶类可选择阻断 (2)T型(transient type):多见心脏传导组织,调节心脏自律性。 (3)N-型(neuronal type):主要存在中枢神经系统。 (4)P.型(pukinje type):主要存在于大脑。 (5)Q型:存在小颗粒细胞、海马三角细胞和脊髓中间神经元。 (6)R-型:存在于神经细胞。 特征: (1)电压依赖性:去极化通道开放所需电压各类型不一样。 (2)激活速度缓慢 (3)对离子的选择性低:钠离子也可通过。 2、受体门控性钙通道(reepor-operaeda2+channels):是储钙进入胞浆的主要途径。 一、钙通道阻滞药分类: 1、1987WH0根据药物对钙通道的选择性分类: 1)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类:维拉帕米:类:硝苯地平:Ⅲ类:地尔硫卓。 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IV类:氟桂利嗪:V类:普尼拉明:V类:其他。 2、1992国际药理学联合会(UPHAR)根据电压依赖性钙通道(L、T、N、P、R、Q)分类: I类:选择性作用于L型钙通道药物
(1)1—型通道(ClC-1):骨骼肌氯通道。激活产生内相整流电流,在复极化和稳定膜电位中起作 用。 (2)2—型通道(ClC-2):细胞肿胀和胞外酸中毒时激活,产生内相整流电流。 (3)3—型通道(ClC-3):为外向整流和无时间依赖性电流。主要分布在肾脏。 2、囊性纤维跨膜电导调节体(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 该通道是一种cAMP调节通道,具有轻度外向整流特性,cAMP通过PKA、cGMP、PKC调节。分 布在上皮细胞,与水盐的分泌和重吸收有关。心肌细胞CAMP增加时CFTR开放,APD缩短。 3、GABA受体氯通道:详见地西泮的作用机制。 (四)钙通道(calcium channels) 1、电压门控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2+ channels) (1)L-型(long-lasting):细胞兴奋钙内流的主要途径,二氢吡啶类可选择阻断。 (2)T-型(transient type):多见心脏传导组织,调节心脏自律性。 (3)N-型(neuronal type):主要存在中枢神经系统。 (4)P-型(pukinje type):主要存在于大脑。 (5)Q-型:存在小颗粒细胞、海马三角细胞和脊髓中间神经元。 (6)R-型:存在于神经细胞。 特征: (1)电压依赖性:去极化通道开放所需电压各类型不一样。 (2)激活速度缓慢 (3)对离子的选择性低:钠离子也可通过。 2、受体门控性钙通道(receptor-operated Ca2+ channels):是储钙进入胞浆的主要途径。 一、钙通道阻滞药分类: 1、1987WHO根据药物对钙通道的选择性分类: 1)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Ⅰ类:维拉帕米;Ⅱ类:硝苯地平;Ⅲ类:地尔硫卓。 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Ⅳ类:氟桂利嗪;Ⅴ类:普尼拉明;Ⅵ类:其他。 2、1992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根据电压依赖性钙通道(L、T、N、P、R、Q)分类: Ⅰ类:选择性作用于L型钙通道药物
la: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nifedipine)、尼卡地平(nicardipine)、尼群地平(nitrendipine)、氨 氯地平(amlodipine)、尼莫地平(nimodipine) Ib:地尔硫卓类:地尔硫卓(diltiazem)、克仑硫卓(clentiazem)、二氯呋利(diclofurine) lc:苯烷胺类:维拉帕米(verapamil)、加洛帕米(gallopamil)、噻帕米(tiapamil) ld:粉防己碱(tetrandrine) Ⅱ类:选择性作用于其他钙通道的药物 l)T型钙通道:米贝地尔(mibefraclil)、苯妥英(phenytoin) 2)N型钙通道:conotoxin 3)P型钙通道:某些蜘蛛毒素。 Ⅲ类:非选择性钙通道调节药:普尼拉明(prenylamine)、苄普地尔(bepridil)、卡罗维林 (carover-ine)、氟桂利嗪(flunarizine) 3、按应用时间先后分类: 1)第一代: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2)第二代:非洛地平(felodipine)、尼莫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等 3)第三代:普尼地平、氨氯地平、苄普地尔等。 【药理作用】 1、对心肌的作用 1)负性肌力作用2)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 1)血管平滑肌2)其他平滑肌 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1)减少钙内流,减轻钙超载动脉壁损害。 2)抑制平滑肌增殖和动脉基质蛋白质合成,增加血管顺应性。 3)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 4)硝苯地平可因增加细胞内CAMP,促进胆固醇水解, 4、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1)保护红细胞的稳定。2)抑制血小板活化。 5、对肾功能的影响一排钠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Ⅰa: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nifedipine)、尼卡地平(nicardipine)、尼群地平(nitrendipine)、氨 氯地平(amlodipine)、尼莫地平(nimodipine) Ⅰb:地尔硫卓类:地尔硫卓(diltiazem)、克仑硫卓(clentiazem)、二氯呋利(diclofurine) Ⅰc:苯烷胺类:维拉帕米(verapamil)、加洛帕米(gallopamil)、噻帕米(tiapamil) Ⅰd:粉防己碱(tetrandrine) Ⅱ类:选择性作用于其他钙通道的药物 1)T型钙通道:米贝地尔(mibefraclil)、苯妥英(phenytoin) 2)N型钙通道:conotoxin 3)P型钙通道:某些蜘蛛毒素。 Ⅲ类:非选择性钙通道调节药:普尼拉明(prenylamine)、苄普地尔(bepridil)、卡罗维林 (carover-ine)、氟桂利嗪(flunarizine) 3、按应用时间先后分类: 1)第一代: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2)第二代:非洛地平(felodipine)、尼莫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等。 3)第三代:普尼地平、氨氯地平、苄普地尔等。 【药理作用】 1、对心肌的作用 1)负性肌力作用 2)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 1)血管平滑肌 2)其他平滑肌 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1)减少钙内流,减轻钙超载动脉壁损害。 2)抑制平滑肌增殖和动脉基质蛋白质合成,增加血管顺应性。 3)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 4)硝苯地平可因增加细胞内CAMP,促进胆固醇水解。 4、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1)保护红细胞的稳定。 2)抑制血小板活化。 5、对肾功能的影响—排钠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1、高血压2、心绞痛3、心律失常4、脑血管疾病 5、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偏头痛等。 【不良反应】 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抑制等。 第二十二章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arrhythmia)即心动的节律和频率异常。心律正常时心脏协调而有规律地收缩、舒 张,顺利完成泵血功能。心律失常时心脏泵血功能发生障碍,影响全身器官的供血。某些类型的心 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纠正。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起搏器、电复律、导管消融和手术等)两种。 第一节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1、自律性增高 自律细胞以窦房结自律性最高,当①自律细胞4相自动除极速度增快或②量大舒张电位减小、或 ③國电位负值增达(与静息电位之间的差距缩小),均可致自律性升高,冲动形成增多,发生快速 型心律失常。而当自律性细胞或非自律性细胞的膜电位降低到-60mv或更小时,可产生4相自发除极 而发放冲动,即为异常自律性,后者常发生于心肌缺血、心肌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和强心苷中毒等病 理状态时。 2、后除极(afterdepolarization) 后除极是心肌细胞在一个动作电位后产生一个提前的除极化。其特点是频率高、振幅小,可呈震 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易引起异常冲动的发放,形成触发活动。后除极可分两种: (1)早后除极(EAD):是指在复极化尚未完成时出现的除极,多发生在2、3相中,主要由Ca+内 流增多所致。 (2)迟后除极(DAD):是指在完全复极之后的继发性除极,多发生在第四相中,是细胞内C+过 多而诱发Na+短暂内流所致。 3、折返激动(reentry) 折返激动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形通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 是引起早越、心小动过速、扑动和颤动等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1、高血压 2、心绞痛 3、心律失常 4、脑血管疾病 5、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偏头痛等。 【不良反应】 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抑制等。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arrhythmia)即心动的节律和频率异常。心律正常时心脏协调而有规律地收缩、舒 张,顺利完成泵血功能。心律失常时心脏泵血功能发生障碍,影响全身器官的供血。某些类型的心 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纠正。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起搏器、电复律、导管消融和手术等)两种。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1、自律性增高 自律细胞以窦房结自律性最高,当①自律细胞4相自动除极速度增快或②最大舒张电位减小、或 ③阈电位负值增大(与静息电位之间的差距缩小),均可致自律性升高,冲动形成增多,发生快速 型心律失常。而当自律性细胞或非自律性细胞的膜电位降低到-60mv或更小时,可产生4相自发除极 而发放冲动,即为异常自律性,后者常发生于心肌缺血、心肌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和强心苷中毒等病 理状态时。 2、后除极(afterdepolarization) 后除极是心肌细胞在一个动作电位后产生一个提前的除极化。其特点是频率高、振幅小,可呈震 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易引起异常冲动的发放,形成触发活动。后除极可分两种: (1)早后除极(EAD):是指在复极化尚未完成时出现的除极,多发生在2、3相中,主要由Ca2+内 流增多所致。 (2)迟后除极(DAD):是指在完全复极之后的继发性除极,多发生在第四相中,是细胞内Ca2+过 多而诱发Na+短暂内流所致。 3、折返激动(reentry) 折返激动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形通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 是引起早搏、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等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