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考核大纲制药工程专业 《药理学B》课程考核大纲 课程编号 4301617 二、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编写说明 本大纲根据《药理学B》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它是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 (32学时)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制药工程专业。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识记:(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2)药理学与药物研究。 2.理解:(1)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2)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3.运用(或掌握):(1)掌握药物的体内过程:(2)掌握药物的速率过程;(3) 掌握药物作用机制的受体理论。 第二章外神经系统药理学 1.识记:局部麻醉药。 2.理解:(1)熟悉M胆碱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2)熟悉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3)熟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3.运用(或掌握):(1)掌握传岀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掌握传出神经系统 的递质;(3)掌握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第三章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识记: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2.理解:(1)熟悉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2)熟悉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考核大纲 制药工程专业 94 《药理学 B》课程考核大纲 一、课程编号 4301617 二、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三、编写说明 本大纲根据《药理学 B》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它是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 (32 学时)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制药工程专业。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章 总论 1. 识记:(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2)药理学与药物研究。 2. 理解:(1)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2)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3. 运用(或掌握):(1)掌握药物的体内过程;(2)掌握药物的速率过程;(3) 掌握药物作用机制的受体理论。 第二章 外神经系统药理学 1. 识记:局部麻醉药。 2. 理解:(1)熟悉 M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2)熟悉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3)熟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3. 运用(或掌握):(1)掌握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掌握传出神经系统 的递质;(3)掌握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1. 识记: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2. 理解:(1)熟悉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2)熟悉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考核大纲制药工程专业 机理;(3)熟悉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和药理学基础;。 3.运用(或掌握):(1)掌握抗高血压药作用部位及分类;(2)掌握常用抗髙血压 药:(3)掌握常用抗心绞痛药;(4)掌握常用抗心力衰竭药 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1.识记:镇痛药的应用原则与阿片受体阻断剂 2.理解:(1)熟悉抗精神病药:(2)熟悉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3)熟 悉抗癲痫与惊厥药 3.运用(或掌握):(1)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构成与功能:(2)掌握中枢神经系统 的递质与受体;(3)掌握常用全身麻醉药:(4)掌握常用镇静催眠药:(5)掌握常 用镇痛药。 第五章自体活性物质药理学 1.识记:膜磷脂代谢产物类药物及阻断剂。 2.理解:熟悉组胺和组胺受体阻断药的分类。 3.运用(或掌握):(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2)掌握 常用H1受体阻断药 第六章呼吸与消化系统药理学 1.识记:(1)消化道功能调节药:(2)用于胆道、肝脏疾病的药物。 2.理解:熟悉消化系统药物。 3.运用(或掌握):掌握呼吸系统药物。 第七章内分泌、生殖与代谢化系统药理学 1.识记:(1)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2)垂体激素和下丘脑释放激素 2.理解:(1)熟悉性激素及作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药物;(2)熟悉作用于男性生 殖系统的药物。 3.运用(或掌握):(1)掌握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2)掌握常用胰岛素及降血糖 药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考核大纲 制药工程专业 95 机理;(3)熟悉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和药理学基础;。 3. 运用(或掌握):(1)掌握抗高血压药作用部位及分类;(2)掌握常用抗高血压 药;(3)掌握常用抗心绞痛药;(4)掌握常用抗心力衰竭药。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1. 识记:镇痛药的应用原则与阿片受体阻断剂。 2. 理解:(1)熟悉抗精神病药;(2)熟悉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3)熟 悉抗癫痫与惊厥药。 3. 运用(或掌握):(1)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构成与功能;(2)掌握中枢神经系统 的递质与受体;(3)掌握常用全身麻醉药;(4)掌握常用镇静催眠药;(5)掌握常 用镇痛药。 第五章 自体活性物质药理学 1. 识记:膜磷脂代谢产物类药物及阻断剂。 2. 理解:熟悉组胺和组胺受体阻断药的分类。 3. 运用(或掌握):(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2)掌握 常用 H1 受体阻断药;。 第六章 呼吸与消化系统药理学 1. 识记:(1)消化道功能调节药;(2)用于胆道、肝脏疾病的药物。 2. 理解:熟悉消化系统药物。 3. 运用(或掌握):掌握呼吸系统药物。 第七章 内分泌、生殖与代谢化系统药理学 1. 识记:(1)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2)垂体激素和下丘脑释放激素。 2. 理解:(1)熟悉性激素及作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药物;(2)熟悉作用于男性生 殖系统的药物。 3. 运用(或掌握):(1)掌握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2)掌握常用胰岛素及降血糖 药
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考核大纲制药工程专业 第八章血液与造血化系统药理学 1.识记:(1)造血生长因子;(2)促进血液成分生成的辅助性药物。 2.理解:抗贫血药与生血药 3.运用(或掌握):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第九章病原微生物药理学 1.识记:(1)了解抗结核疾病与抗麻风疾病;(2)了解抗真菌药;(3)了解抗 病毒药;(4)了解抗寄生虫病药。 2.理解:(1)熟悉氨基糖苷类与多粘菌素类抗生素:(2)熟悉大环类脂类及其他 抗生素。 3.运用(或掌握):(1)掌握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2)掌握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 其杋制;(3)掌握常用人工合成抗菌药物;(4)掌握β-内酰胺类和其他作用于细胞壁 的抗生素。 第十章肿瘤与免疫系统药理学 1.识记: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及生物制品。 2.理解:常用抗肿瘤药物。 3.运用(或掌握):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的常见作用机制。 五、课程考核实施要求 1.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2.期末考试命题 (1)本课程考试命题内容覆盖了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约占20%,理解约占40%,运用占 40% (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0%,中等占60%,较难占20% (4)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五种形 式,其中选择题30%、判断题10%、填空题10%、名词解释题20%,问答题30%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考核大纲 制药工程专业 96 第八章 血液与造血化系统药理学 1. 识记:(1)造血生长因子;(2)促进血液成分生成的辅助性药物。 2. 理解:抗贫血药与生血药。 3. 运用(或掌握):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第九章 病原微生物药理学 1. 识记:(1)了解抗结核疾病与抗麻风疾病;(2)了解抗真菌药;(3)了解抗 病毒药;(4)了解抗寄生虫病药。 2. 理解:(1)熟悉氨基糖苷类与多粘菌素类抗生素;(2)熟悉大环类脂类及其他 抗生素。 3. 运用(或掌握):(1)掌握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2)掌握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 其机制;(3)掌握常用人工合成抗菌药物;(4)掌握 β-内酰胺类和其他作用于细胞壁 的抗生素。 第十章 肿瘤与免疫系统药理学 1. 识记: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及生物制品。 2. 理解:常用抗肿瘤药物。 3. 运用(或掌握):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的常见作用机制。 五、课程考核实施要求 1.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2. 期末考试命题 (1)本课程考试命题内容覆盖了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约占 20%,理解约占 40%,运用占 40%; (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 20%,中等占 60%,较难占 20%; (4)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五种形 式,其中选择题 30%、判断题 10%、填空题 10%、名词解释题 20%,问答题 30%
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考核大纲制药工程专业 3.课程考核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本课程为期末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最 终成绩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第二部分: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15% 第三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平时成绩由考勤与课堂提问组成,各占一半。 六、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朱依谆药理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士出版社201l 2.参考书目 []姚明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杨世杰郭青龙李卫东人体解剖生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大纲执笔人:王广成 大纲审核人:肖竹平、李佑稷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考核大纲 制药工程专业 97 3. 课程考核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本课程为期末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最 终成绩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70%; 第二部分: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 15%; 第三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15%,平时成绩由考勤与课堂提问组成,各占一半。 六、教材及参考书 1. 教材 朱依谆.药理学(第七版) [M].北京:人民卫士出版社,2011. 2. 参考书目 [1] 姚明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杨世杰,郭青龙,李卫东.人体解剖生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大纲执笔人:王广成 大纲审核人:肖竹平、李佑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