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核心、辐射区、对流层3个部分;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③太阳的核心区域很小,半径只占太阳半径的1/4,但却是产生核聚变反应之处,是太 阳的能源所在地。 ④太阳内部0.25-0.86个太阳半径区域称为太阳的辐射区。辐射区约占太阳体积的 。太阳核心产生的能量,通过这个区域以辐射的方式向外传输。 ⑤对流层处于辐射区的外面。由于巨大的温度差引起对流,内部的热量以对流的形式从 对流层向太阳表面传输。除了通过对流和辐射传输能量外,对流层的太阳大气湍流还会产生 低频声波动,这种声波将机械能传输到太阳外层大气,从而产生加热和其他作用。 ⑥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层。太阳光球层是一层不透明的气体薄层,厚 度均500千米。它确定了太阳非常清晰的边界,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 ⑦色球层位于光球层之上,厚度约2000千米。由于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 层的1%,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即食既之前几秒钟或生光以后几 秒钟,当光球所发射的明亮光线被月影完全遮掩的短暂时间内,才能看见在日面边緣呈现出 狭窄的玫瑰红色的发光圈层,这就是色球层。 ⑧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温、低密度的等离子体组成。亮度微弱,在白光中的 总亮度比太阳圆面亮度的1%还低,相当于满月的亮度,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展现其光 彩,平时观测则要使用日冕仪。日冕的温度高达百万度,其大小和形状与太阳活动有关,在 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宁静年则呈椭圆形。广义的日冕可包括地 球轨道以内的范围 ⑨从太阳的结构我们了解到,太阳虽然看似一个大火球,实际上它的能量是来源于太阳 核心区域的核聚变反应。随着核聚变反应的不断发生,大阳的燃料也在不断地消耗,太阳究 竟会不会永久存在呢? ⑩其实,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不计其数的恒星之一,它有自己的寿命,最终也会死亡 有数据显示,这个生命期开始于大约46亿年前,还将延续45至55年,之后,它将因耗尽 氢燃料和氦燃料 坍缩成 (新华闻2018-05-27,有改动) 9.对全文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0.对下面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列数字)
阳核心、辐射区、对流层 3 个部分;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③太阳的核心区域很小,半径只占太阳半径的 1/4,但却是产生核聚变反应之处,是太 阳的能源所在地。 ④太阳内部 0.25-0.86 个太阳半径区域称为太阳的辐射区。辐射区约占太阳体积的一 半。太阳核心产生的能量,通过这个区域以辐射的方式向外传输。 ⑤对流层处于辐射区的外面。由于巨大的温度差引起对流,内部的热量以对流的形式从 对流层向太阳表面传输。除了通过对流和辐射传输能量外,对流层的太阳大气湍流还会产生 低频声波动,这种声波将机械能传输到太阳外层大气,从而产生加热和其他作用。 ⑥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层。太阳光球层是一层不透明的气体薄层,厚 度均 500 千米。它确定了太阳非常清晰的边界,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 ⑦色球层位于光球层之上,厚度约 2000 千米。由于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 层的 1%,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即食既之前几秒钟或生光以后几 秒钟,当光球所发射的明亮光线被月影完全遮掩的短暂时间内,才能看见在日面边缘呈现出 狭窄的玫瑰红色的发光圈层,这就是色球层。 ⑧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温、低密度的等离子体组成。亮度微弱,在白光中的 总亮度比太阳圆面亮度的 1%还低,相当于满月的亮度,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展现其光 彩,平时观测则要使用日冕仪。日冕的温度高达百万度,其大小和形状与太阳活动有关,在 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宁静年则呈椭圆形。广义的日冕可包括地 球轨道以内的范围。 ⑨从太阳的结构我们了解到,太阳虽然看似一个大火球,实际上它的能量是来源于太阳 核心区域的核聚变反应。随着核聚变反应的不断发生,大阳的燃料也在不断地消耗,太阳究 竟会不会永久存在呢? ⑩其实,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不计其数的恒星之一,它有自己的寿命,最终也会死亡。 有数据显示,这个生命期开始于大约 46 亿年前,还将延续 45 至 55 年,之后,它将因耗尽 氢 燃 料 和 氦 燃 料 , 坍 缩 成 一 颗 白 矮 星 。 (新华闻 2018-05-27,有改动) 9.对全文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0.对下面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 99.86%。(列数字)
B.太阳的核心区域很小,半径只占太阳半径的1/4。(作比较) C.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层。(下定义) D.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宁静年则呈椭圆形。(摹状貌)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的核心区域 B.太阳是宇宙中众多的恒星之一,也有寿命,现在的太阳正处在“中年”时期 C.日冕的温度很高,但亮度微弱,因此,即使在日全食时也难展现其光彩。 D.“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几乎”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说明 9.B10C11C 广西梧州市 AI是如何做决策的? 吕之品 ①最近一段时间,A(人工智能)被炒得神乎其神,似乎它无所不能。但事实上,据社 交网站“脸谱”披露,要想欺骗A把某个不存在的东西当作真实存在,比你想象的要容易 得多 ②譬如,在一张高清晰度的图片中,随机地降低某些地方的像素。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 变化,人眼根本难以觉察,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A丨却能觉察出来其中的差异,并因 此严重干扰了判断,比如说把图中的猫误认作了狗 ③这个低级错误揭示出当前A的一个重大缺陷:太拘泥于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 林”,让无谓的细节影响了对整体的判断。如果这个弱点被黑客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他 们将能够操纵无人驾駛汽车狂奔,无视红绿灯:或者让犯罪嫌疑人轻易躲过A控制的监控 摄像头。 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先去了解A是如何自我学习,如何做决策的,但 这一直是个难题。因为A在自我学习过程中,经过海量的数据训练之后,会自创一套决策 规则,但它最后创立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这对于A的设计者有时候都是一个谜。这一点其 实跟人也是相似的。譬如,老师在课堂上向你传授知识,但你是如何把这些知识点组织起来 的,他也不见得清楚。 ⑤最近,美国布朗大学的克里斯格林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个系统,有望突破这个困难。 这个系统能够分析,当AⅠ对一个图像做判断时,它是根据图像的哪一部分做出判断的。为 开发这个工具,研究小组用数码噪声依次替换图片的一部分,看看这样替換之后,是否会对 AⅠ的判断产生影响。如果A改变判断,那说明图片的这块区域可能正是影响A|判断的关 键所在。 ⑥格林在给图片分类的一个A丨上測试了他的系统。这个A|被训练把图片分成10个类, 包括飞机、鸟、鹿和马等。格林的系统能够暗中查看,当A对图片进行分类时,什么是它 所倚重的,什么是被它忽略不计的。结果表明,A|先是将图片上的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元素 然后搜索图片中的每一个元素以确定把图片归到哪一类。 ⑦举个例子。当A观察马的图片时,它首先关注的是其腿部,然后,寻找它的头部。 在观察鹿的图片时,它也采用类似的办法,不过在关注了鹿的腿部之后,它接下去搜寻的不
B.太阳的核心区域很小,半径只占太阳半径的 1/4。(作比较) C.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层。(下定义) D.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宁静年则呈椭圆形。(摹状貌)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 分) A.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的核心区域。 B.太阳是宇宙中众多的恒星之一,也有寿命,现在的太阳正处在“中年”时期。 C.日冕的温度很高,但亮度微弱,因此,即使在日全食时也难展现其光彩。 D.“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几乎”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说明。 9.B 10.C 11.C 广西梧州市 AI 是如何做决策的? 吕之品 ①最近一段时间,AI(人工智能)被炒得神乎其神,似乎它无所不能。但事实上,据社 交网站“脸谱”披露,要想欺骗 AI 把某个不存在的东西当作真实存在,比你想象的要容易 得多。 ②譬如,在一张高清晰度的图片中,随机地降低某些地方的像素。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 变化,人眼根本难以觉察,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 AI 却能觉察出来其中的差异,并因 此严重干扰了判断,比如说把图中的猫误认作了狗。 ③这个低级错误揭示出当前 AI 的一个重大缺陷:太拘泥于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 林”,让无谓的细节影响了对整体的判断。如果这个弱点被黑客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他 们将能够操纵无人驾驶汽车狂奔,无视红绿灯;或者让犯罪嫌疑人轻易躲过 AI 控制的监控 摄像头。 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先去了解 AI 是如何自我学习,如何做决策的,但 这一直是个难题。因为 AI 在自我学习过程中,经过海量的数据训练之后,会自创一套决策 规则,但它最后创立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这对于 AI 的设计者有时候都是一个谜。这一点其 实跟人也是相似的。譬如,老师在课堂上向你传授知识,但你是如何把这些知识点组织起来 的,他也不见得清楚。 ⑤最近,美国布朗大学的克里斯•格林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个系统,有望突破这个困难。 这个系统能够分析,当 AI 对一个图像做判断时,它是根据图像的哪一部分做出判断的。为 开发这个工具,研究小组用数码噪声依次替换图片的一部分,看看这样替换之后,是否会对 AI 的判断产生影响。如果 AI 改变判断,那说明图片的这块区域可能正是影响 AI 判断的关 键所在。 ⑥格林在给图片分类的一个 AI 上测试了他的系统。这个 AI 被训练把图片分成 10 个类, 包括飞机、鸟、鹿和马等。格林的系统能够暗中查看,当 AI 对图片进行分类时,什么是它 所倚重的,什么是被它忽略不计的。结果表明,AI 先是将图片上的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元素, 然后搜索图片中的每一个元素以确定把图片归到哪一类。 ⑦举个例子。当 AI 观察马的图片时,它首先关注的是其腿部,然后,寻找它的头部。 在观察鹿的图片时,它也采用类似的办法,不过在关注了鹿的腿部之后,它接下去搜寻的不
是头,而是鹿角,因为鹿角是最能把鹿跟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所以鹿角被置于优先的地位。 至于图片的其他地方,则被A丨完全忽略了。 ⑧从这里我们看出,A做决策的过程迥异于我们人类。我们是不会如此拘泥于局部的 面对一张鹿的图,即使把它的角打上马赛克,我们也还是可以根据分叉的蹄子认出鹿来的 但对于“死板”的A,它很可能就把它认作驴了。 ⑨格林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测试现有的AI,以便确保它们下判断时,关注的是我们认 为重要的东西,这对于改进A有重要的价值。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8.05B,有删改) 8.下列不属于本文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A.AI的重大缺陷 B.AI发展的前景 C.AI决策的过程 D.AI决策的特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Al太拘泥于细节,会一叶障目,影响对整体的判断。 B.除设计者外,AI的决策规则不易被人所知 C.格林软件的出现才让我们认识到AI有重大缺陷。 D.AI在进行决策时,其决策过程是一成不变的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A是如何做决策的。 B.文章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C.第⑤段加点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⑦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分类别。 河北省 漫话石鼓文 ①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 楷书和行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 代表。由于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做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 代学者们的重视
是头,而是鹿角,因为鹿角是最能把鹿跟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所以鹿角被置于优先的地位。 至于图片的其他地方,则被 AI 完全忽略了。 ⑧从这里我们看出,AI 做决策的过程迥异于我们人类。我们是不会如此拘泥于局部的。 面对一张鹿的图,即使把它的角打上马赛克,我们也还是可以根据分叉的蹄子认出鹿来的, 但对于“死板”的 AI,它很可能就把它认作驴了。 ⑨格林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测试现有的 AI,以便确保它们下判断时,关注的是我们认 为重要的东西,这对于改进 AI 有重要的价值。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8.05B,有删改) 8.下列不属于本文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 A.AI 的重大缺陷 B.AI 发展的前景 C.AI 决策的过程 D.AI 决策的特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AI 太拘泥于细节,会一叶障目,影响对整体的判断。 B.除设计者外,AI 的决策规则不易被人所知。 C.格林软件的出现才让我们认识到 AI 有重大缺陷。 D.AI 在进行决策时,其决策过程是一成不变的。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 AI 是如何做决策的。 B.文章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C.第⑤段加点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⑦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分类别。 8.B 9.A 10.D 河北省 漫话石鼓文 ①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 楷书和行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 代表。由于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做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 代学者们的重视
事费 息王 石鼓文 ②什么是石鼓文呢?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 作为国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石鼓上一首,内容为歌颂国 君游猎情况。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宇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 显然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 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③据史籍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后被置于陈仓(今宝鸡市附近) 之野。当时在凤翔做官的郑余庆移至凤翔夫子庙予以保护。经五代战乱,全部散失。入宋 凤翔太守司马池四处寻访,集得九鼓,至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找到另一鼓。北宋末年 移至汴京保存,宋徽宗下令以金涂字,以示贵重。金兵攻占汴京,以为奇物,于天会六年(公 元1128年〕运至燕京(今北京市)。元代又散失于草野之中,后被国子助教成钧发现,由兵 部派车运回国子监,这以后就一直保存在北京。到1933年,被运往南京,埋于地下。解放 后访得,再运回北京。 ④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 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 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刻。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研究汉 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 (选文略有改动)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B.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的情况
石鼓文 ②什么是石鼓文呢?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 作为国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石鼓上一首,内容为歌颂国 君游猎情况。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 显然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 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③据史籍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后被置于陈仓(今宝鸡市附近) 之野。当时在凤翔做官的郑余庆移至凤翔夫子庙予以保护。经五代战乱,全部散失。入宋, 凤翔太守司马池四处寻访,集得九鼓,至皇祐四年(公元 1052 年)找到另一鼓。北宋末年 移至汴京保存,宋徽宗下令以金涂字,以示贵重。金兵攻占汴京,以为奇物,于天会六年(公 元 1128 年)运至燕京(今北京市)。元代又散失于草野之中,后被国子助教成钧发现,由兵 部派车运回国子监,这以后就一直保存在北京。到 1933 年,被运往南京,埋于地下。解放 后访得,再运回北京。 ④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 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 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刻。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研究汉 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 (选文略有改动) 12.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B. 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的情况
C.石鼓文字体不同于金文,也不同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 D.石鼓文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13.请简要概括选文第③段文字说明的内容。 14.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历代学者的考证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答案】12.A13.第③段主要写了石鼓这一文物自唐代出土以后坎坷的流传过程 14.历代学者对于石鼓文的时代的考证体现了求真求实、敢于质疑、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解析】 12.本题考査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分析内容, 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总结归纳说明内容,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说明的顺序,分 析说明的语言,然后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做出回答。根据原文可知,石鼓文“是我国现存的 最早的石刻文字”可知,选项A中“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去掉了修饰词“现存的”, 是错误的。 13.本题考査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概括能力。首先找准说明对象,然后逐段阅读,归纳说明 的内容,最归纳总结来作答。仔细阅读第③段,通过对石鼓这一文物从发掘到流传的过程介 绍可知,这一段主要写了石鼓唐代出土以后坎坷的流传过程 14.本题考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从“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 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 衡以为秦穆公时物……”一段可以看出历代学者对于石鼓文的时代的考证过程,这体现历史 学者求真求实、敢于质疑、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黑龙江省哈尔滨 百合 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 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 味微苦。后人因其鳞苤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妤合”之意命 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 药用的功能。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 素及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綜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 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
C. 石鼓文字体不同于金文,也不同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 D. 石鼓文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13. 请简要概括选文第③段文字说明的内容。 14. 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历代学者的考证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答案】12. A 13. 第③段主要写了石鼓这一文物自唐代出土以后坎坷的流传过程。 14. 历代学者对于石鼓文的时代的考证体现了求真求实、敢于质疑、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解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分析内容, 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总结归纳说明内容,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说明的顺序,分 析说明的语言,然后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做出回答。根据原文可知,石鼓文“是我国现存的 最早的石刻文字”可知,选项 A 中“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去掉了修饰词“现存的”, 是错误的。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概括能力。首先找准说明对象,然后逐段阅读,归纳说明 的内容,最归纳总结来作答。仔细阅读第③段,通过对石鼓这一文物从发掘到流传的过程介 绍可知,这一段主要写了石鼓唐代出土以后坎坷的流传过程。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从“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 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 衡以为秦穆公时物……”一段可以看出历代学者对于石鼓文的时代的考证过程,这体现历史 学者求真求实、敢于质疑、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黑龙江省哈尔滨 百合 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 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 味微苦。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 名。 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在公元 4 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 药用的功能。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 素及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 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