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 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最早的汉字输入 般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命的弱 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1983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25 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 打”。尽管五笔字型输入法有诸多好处,但“难学”这个致命弱点让其难以高度普及。反倒 是拼音输入法,因为操作最为简单,始终没有被抛弃。 21世纪初期,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特别是2005年以后,以搜狗为代表的新 代拼音输入法异军突起。它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自动升级词库等方式,保持词库处 于最新状态;嵌入了网络搜索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随着各种个性化皮肤的涌现,其屏幕 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2016年,搜狗CE0王小川提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将推出智能回复功能。王小川称.未来 输入法不只是一个表达工具.它可以理解你的想法,别人向你提问,输入法会自动代替你回 复。搜狗已经逐步上线这样的功能,目前大概有5%-10%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 研究现代中国的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说,中国在打字技术方面正大踏步前进,而西方 远远落在后面。马拉尼指出,在电脑键盘上打英文,“是使用键盘的最基本方式”,在键盘上 按下“a”键,“a”就会出现在屏幕上,“这不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内存”;但是, 在连接到一台中文电脑的键盘上键入“a”,计算机将会“智慧”地推测你可能会打出的汉字, 键入一个汉字,本质上是键入一组指令来检索一个特定的汉字。最后,马拉尼赞扬道:“使 用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按键,敲击出数万个繁复美丽的汉字,几代华人为此进行了不懈的 努力 (摘编自武锐《中文输入法,智慧的代码》)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字数量惊人,而电脑键盘按键数量有限,要输入汉字,就要替汉字编码。 B.五笔字型输入法推出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它只使用25个英文字母键。 C.搜狗等新一代拼音输入法使用各种个性化的皮肤,屏幕展现形式更丰富 D.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能理解你的想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别人的提问。 16.请简要概括拼爵输入法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6分) 17.文章最后一段是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的评价,其中包含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3分) (四)(12分) 15.(3分)B 16.(6分)①操作最简单,但单字重码率高,输入效率低:②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智能 化程度较高:③初步具备智能回复功能。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7.(3分)肯定中国打字技术发展迅速:强调中文输入法的智慧:称赞几代华人的不懈 努力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福建省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12 分)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 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最早的汉字输入法, 一般认为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命的弱 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1983 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 25 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 打”。尽管五笔字型输入法有诸多好处,但“难学”这个致命弱点让其难以高度普及。反倒 是拼音输入法,因为操作最为简单,始终没有被抛弃。 21 世纪初期,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特别是 2005 年以后,以搜狗为代表的新一 代拼音输入法异军突起。它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自动升级词库等方式,保持词库处 于最新状态;嵌入了网络搜索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随着各种个性化皮肤的涌现,其屏幕 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2016 年,搜狗 CEO 王小川提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将推出智能回复功能。王小川称.未来 输入法不只是一个表达工具.它可以理解你的想法,别人向你提问,输入法会自动代替你回 复。搜狗已经逐步上线这样的功能,目前大概有 5%-10%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 研究现代中国的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说,中国在打字技术方面正大踏步前进,而西方 远远落在后面。马拉尼指出,在电脑键盘上打英文,“是使用键盘的最基本方式”,在键盘上 按下“a”键,“a”就会出现在屏幕上,“这不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内存”;但是, 在连接到一台中文电脑的键盘上键入“a”,计算机将会“智慧”地推测你可能会打出的汉字, 键入一个汉字,本质上是键入一组指令来检索一个特定的汉字。最后,马拉尼赞扬道:“使 用键盘上 26 个英文字母按键,敲击出数万个繁复美丽的汉字,几代华人为此进行了不懈的 努力。” (摘编自武锐《中文输入法,智慧的代码》)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汉字数量惊人,而电脑键盘按键数量有限,要输入汉字,就要替汉字编码。 B.五笔字型输入法推出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它只使用 25 个英文字母键。 C.搜狗等新一代拼音输入法使用各种个性化的皮肤,屏幕展现形式更丰富。 D.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能理解你的想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别人的提问。 16.请简要概括拼爵输入法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6 分) 17.文章最后一段是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的评价,其中包含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3 分) (四)(12 分) 15.(3 分)B 16.(6 分)①操作最简单,但单字重码率高,输入效率低;②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智能 化程度较高;③初步具备智能回复功能。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7.(3 分)肯定中国打字技术发展迅速;强调中文输入法的智慧;称赞几代华人的不懈 努力。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广东省 微塑料—一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 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 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 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 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 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 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 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 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 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 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 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 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λ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 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 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 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 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 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 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 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一—塑料袋 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諴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岀携带 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 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 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 链接 科学家已经在许多视频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胎贝中含有1.8 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有危害 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 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选自《南方日报》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 12.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 流流动
广东省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 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 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 1000 万—2000 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 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 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 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 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 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 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 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 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 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 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 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 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 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 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 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 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 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 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 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 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 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 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4 月 13 日;有删改) 链接: 科学家已经在许多视频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胎贝中含有 1.8 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 1--10 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有危害 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 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选自《南方日报》2018 年 5 月 17 日;有删改) 12.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 流流动
B.微塑料是塱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 产生污染。 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 侵 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 13.下列对短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 面临的困难。 B.选文第2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 染形势严峻 C.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 和水产致病菌 D.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 使用后的新课题。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4分) 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 包装袋碎片等物 12.A 13.C 14.第一种:海鸟胃中的微型塑料使其具有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 第二种:微塑料的毒性,吸附的毒物,导致海鸟死亡。 第三种:海鸟食用了含有微塑料的海洋生物而死。 (说明:答对了一种1分,2种3分,3种4分 广州市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8分) [权威发布]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 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 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2017年我国成 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年份「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 2016年 66.1% 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 然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 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 年份 字化媒介 图书报纸期刊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 2016年20.2113.26.6157.2174.413.9 017年20.412.06.960.780 12.6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 周岁人群占34.6%,30-39周岁人群占26.1%,40-49周岁人群占24.2%。50-59周岁人群 仅占10.6%
B.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 产生污染。 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 侵。 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 13.下列对短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 面临的困难。 B.选文第 2 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 染形势严峻。 C.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 和水产致病菌。 D.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 使用后的新课题。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4 分) 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 1500 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 包装袋碎片等物。 12.A 13.C 14.第一种:海鸟胃中的微型塑料使其具有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 第二种:微塑料的毒性,吸附的毒物,导致海鸟死亡。 第三种:海鸟食用了含有微塑料的海洋生物而死。 (说明:答对了一种 1 分,2 种 3 分,3 种 4 分) 广州市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17 题。(18 分) [权威发布]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 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 的综合阅读率为 80.3%,较 2016 年的 79.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2017 年我国成 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年份 网络在线阅读 手机阅读 电子阅读器阅读 平板电脑阅读 2016 年 55.3% 66.1% 7.8% 10.6% 2017 年 59.7% 71.0% 14.3% 12.8% 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 然 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 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我国成年国民各 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 分钟/每天) 年份 纸质媒介 数字化媒介 图书 报纸 期刊 互联网 手机 平板电脑 电子阅读器 2016 年 20.2 13.2 6.6 57.2 74.4 13. 9 5.5 2017 年 20.4 12.0 6.9 60.7 80.4 12.6 8.1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 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 周岁人群占 34.6%,30-39 周岁人群占 26.1%,40-49 周岁人群占 24.2%。50-59 周岁人群 仅占 10.6%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4日) [广州调查] 《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 达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7.20分钟,远超2016年度全国成年国民71.47 分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9.48分钟,日均数字 阅读时长为38.80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阅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56.27 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2.62分钟。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94.11%,其中成年 人达到95.7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86%),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达到53.41分钟。 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 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89.2%)、杂志(78.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 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 [各抒己见]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 忡。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 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 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 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 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 主要载体一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 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 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 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 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 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人民大学新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 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 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 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 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 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 用型阅读和涵养型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有人 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情,弱化了思维 能力。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 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 式接触率也在提升 B.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 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C.2017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 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 D.2017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 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 下列关于2017年广州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广州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要高于同年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 B.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 年 4 月 24 日) [广州调查] 《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 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 达 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 97.20 分钟,远超 2016 年度全国成年国民 71.47 分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 49.48 分钟,日均数字 阅读时长为 38.80 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阅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 56.27 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 42.62 分钟。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 94.11%,其中成年 人达到 95.7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86%),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达到 53.41 分钟。 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 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89.2%)、杂志(78.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 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 [各抒己见]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 忡。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 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 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 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 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 主要载体一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 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 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 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 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 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人民大学新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 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 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 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 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 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 用型阅读和涵养型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有人 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情,弱化了思维 能力。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 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 式接触率也在提升。 B.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 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C.2017 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 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 D.2017 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 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 14.下列关于 2017 年广州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广州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要高于同年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 B.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
C.广州未成年人日均纸质阅读时长和日均数字阅读时长相当 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 15.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 大可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 B.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 数字化阅读还无法替代纸质书阅读。 C.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 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D.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 阅读的深和浅应由作品内容界定 16.《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4分) 17.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 谈谈你的看法。(5分) 13.【参考答案】C 14.【参考答案】D 15.【参考答案】D 16.【参考答案】 ①阅读有深浅之分,而我们有批评浅阅读的倾向,甚至会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高度; ②我们在进行阅读要求的划分时,忽略了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 异性会越来越明显且逐渐走向两极化。 17.【参考答案一】 我认为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纸质阅读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现 在学校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 质阅读在人群中的占比,纸质书更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这 些都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备的特点 【参考答案二】 我认为纸质阅读运渐会被数字化阅读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如 KINDLE等电子阅读 器,以及各类阅读app,数字化阅读变得越来越普遍,各个年龄层接触数字化阅读的人也在 逐渐增多,数字化阅读的时间也在随之增加。而且数字化阅读的信息容量也在逐渐增大,获 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阅读内容。 广西桂林市 阅读《你了解太阳吗?》一文,完成9-11题。(每小题2分,共6分) ①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 行星、流星、慧星、外海王星夭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 系的中心公转。 天文学家把太阳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大部分。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太
C.广州未成年人日均纸质阅读时长和日均数字阅读时长相当。 D.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 15.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 大可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 B.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 数字化阅读还无法替代纸质书阅读。 C.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 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D.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 阅读的深和浅应由作品内容界定。 16.《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4 分) 17.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 谈谈你的看法。(5 分) 13.【参考答案】C 14.【参考答案】D 15.【参考答案】D 16.【参考答案】 ①阅读有深浅之分,而我们有批评浅阅读的倾向,甚至会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高度; ②我们在进行阅读要求的划分时,忽略了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 异性会越来越明显且逐渐走向两极化。 17.【参考答案一】 我认为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纸质阅读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现 在学校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 质阅读在人群中的占比,纸质书更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这 些都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备的特点。 【参考答案二】 我认为纸质阅读运渐会被数字化阅读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如 KINDLE 等电子阅读 器,以及各类阅读 app,数字化阅读变得越来越普遍,各个年龄层接触数字化阅读的人也在 逐渐增多,数字化阅读的时间也在随之增加。而且数字化阅读的信息容量也在逐渐增大,获 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阅读内容。 广西桂林市 阅读《你了解太阳吗?》一文,完成 9-11 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①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 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 行星、流星、慧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 系的中心公转。 ②天文学家把太阳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大部分。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