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解析) 语文 第卷阅读(共58分) 、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 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 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 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 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 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 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 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 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 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岀“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 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 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 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 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攀枝花市 2018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解析) 语 文 第Ⅰ卷 阅读(共 58 分) 一、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 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 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 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 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 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 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 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 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 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 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 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 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6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 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 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 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 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 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 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 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8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 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有删改)1第2段划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4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答案】C 解析】(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语言。为了议论的更加严密,议论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 根据第四段中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可知作者并不认同阿基米德的故事,如果去掉据说一词,语 气过于肯定,论证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五段中的“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 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 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 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 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 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 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 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 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 608 期 有删改)1 第②段划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 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 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4 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答案】C 【解析】(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语言。为了议论的更加严密,议论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 根据第四段中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可知作者并不认同阿基米德的故事,如果去掉据说一词,语 气过于肯定,论证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五段中的“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
致突破的时刻。“可提炼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 第四段列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真实情况和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的真实情况。第 六段列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爱迪生在大量的试错后才成为发明大王和法拉弟要做大量的试验才能有所发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BD正确。 C.有误,根据第七段中的“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 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可知这是人们的观点,并不是作者观点。 故选C 答案 1)不能,因为作者认为“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去掉“据说"一词,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 (2)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3)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真实情况。 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的真实情况。 爱迪生在大量的试错后才成为发明大王。 法拉弟要做大量的试验才能有所发现 (4)C 这是一篇议论文,前三段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得出来的。然后列举了牛顿发现万有 引力,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爱迪生成为发明大王,法拉弟做大量试验的四个例子对这一观点进行了 证明。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 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古代诗文阅读(30分)
致突破的时刻。“可提炼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 第四段列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真实情况和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的真实情况。第 六段列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爱迪生在大量的试错后才成为发明大王和法拉弟要做大量的试验才能有所发 现。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BD 正确。 C.有误,根据第七段中的“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 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可知这是人们的观点,并不是作者观点。 故选:C 答案: (1)不能,因为作者认为“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去掉“据说“一词,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 (2)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3)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真实情况。 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的真实情况。 爱迪生在大量的试错后才成为发明大王。 法拉弟要做大量的试验才能有所发现。 (4)C 这是一篇议论文,前三段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得出来的。然后列举了牛顿发现万有 引力,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爱迪生成为发明大王,法拉弟做大量试验的四个例子对这一观点进行了 证明。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 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二、古代诗文阅读(30 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每题3分,共12分) 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请退军潼关,返郑侵地,复修前好。世民集将佐议之,皆请避其锋。郭孝 恪曰:“王世充穷蹙,垂将面缚,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 而动,破之必矣。”薛收曰:“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 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若纵之至此, 两寇合从2,转河北之粟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3.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 慎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 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世民善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注释】①垂将面缚:指马上就会成阶下囚。②两寇合从:指 窦建德的军队和王世充的军队合在一起。 ③偃兵无日:指战争不知何时结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遗:送给) 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宜:应当) 但乏粮食耳(但:只,仅仅) D、建德亲帅大众(帅:元帅) 6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B、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C、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D、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以下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皆请避其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锋芒
(一)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5—8 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1. 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请退军潼关,返郑侵地,复修前好。世民集将佐议之,皆请避其锋。郭孝 恪曰:“王世充穷蹙,垂将面缚①,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 而动,破之必矣。”薛收曰:“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 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若纵之至此, 两寇合从②,转河北之粟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③.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 慎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 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世民善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注释】①垂将面缚:指马上就会成阶下囚。②两寇合从:指 窦建德的军队和王世充的军队合在一起。 ③偃兵无日:指战争不知何时结束。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遗:送给) B、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宜:应当) C、但乏粮食耳(但:只,仅仅) D、建德亲帅大众(帅:元帅) 6 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B、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C、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D、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7 以下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皆请避其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锋芒
以是之故,为我所持--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 C、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如果)王世充出兵,一定不要和他交战 D、世民善之-李世民认为他很善良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窦建德希望和李世民重修旧好,并请李世民退兵和归还土地。 郭孝恪建议李世民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 薛收认为如果窦建德的军队跟王世充的军队会合,战争就会持续很久。 D、薛收建议李世民分兵据守,打败窦建德的军队后,再对付王世充的军队 将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答案】D;A;D;B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 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BC.正确 D.句意为:窦建德亲自统帅大军远道赴援。帅:率领; 故选 (2)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 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 等断句。本句意思是: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根据句意断句为 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要注意关键词的理解
B、以是之故,为我所持--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 C、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如果)王世充出兵,一定不要和他交战 D、世民善之--李世民认为他很善良 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窦建德希望和李世民重修旧好,并请李世民退兵和归还土地。 B、郭孝恪建议李世民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 C、薛收认为如果窦建德的军队跟王世充的军队会合,战争就会持续很久。 D、薛收建议李世民分兵据守,打败窦建德的军队后,再对付王世充的军队。 9 将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答案】D;A;D;B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 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BC.正确; D.句意为:窦建德亲自统帅大军远道赴援。帅:率领;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 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 等断句。本句意思是: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根据句意断句为: 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要注意关键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