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网络层的功能与服务 4.1.2.2数据报方式 >数据报服务:没有虚电路建立的过程,每一 个发出的分组(称为一个数据报)都携带了完 整的目的地址信息,因而每一个分组都可以独 立的选择路由。 >分组到达目的节点的顺序有可能与发送顺序 不完全一致,甚至会失去某些分组。 Hs >要求接收方主机具有重新排序、纠正重复或 丢失分组的功能。 (b) C-D >数据报实现 在每个节点同样要有一个路由表,按照每个分组所携带的目的地址查找路由 表来决定应沿哪条链路转发分组
第一节 网络层的功能与服务 4.1.2.2 数据报方式 ➢数据报服务:没有虚电路建立的过程,每一 个发出的分组(称为一个数据报)都携带了完 整的目的地址信息,因而每一个分组都可以独 立的选择路由。 ➢分组到达目的节点的顺序有可能与发送顺序 不完全一致,甚至会失去某些分组。 ➢要求接收方主机具有重新排序、纠正重复或 丢失分组的功能。 ➢数据报实现 在每个节点同样要有一个路由表,按照每个分组所携带的目的地址查找路由 表来决定应沿哪条链路转发分组。 B A D E C H1 H2 H4 H3 H5 A—E A—D C—D (b)
第一节网络层的功能与服务 4.1.2.3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比较 表42 虚电路数据报的对比 特点 虚电路 数据报 建立和释放连接 必须有 不要 目的站地址 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 每个分组都有目的站的全地址 分组的顺序 总是按发送顺序递交主机 到达目的站时可能不按发送顺序 差错处理 由通信子网负责 由主机负责 流量控制 由通信子网负责 由主机负责 网络用户 网络用户 网络用户 网络用户 NSAP+ 4 网絡层 网络层 (a虑申路服英 6)数据报服务
第一节 网络层的功能与服务 4.1.2.3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比较
第二节 路由选择 4.2.1理想的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网络节点在收到一个分组后,决定在那一条输出链路上传送 下去所使用的策略。 >理想的路由算法的一些特点: (1)正确性。必须是信息快速、正确的传输。 (2)简单性。计算简单可以减少时延。另外,路由选择的计算不应使网络的通 信量增加太多的额外开销。 (3)坚固性。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要有自适应性。有时称 这种自适应性为《健壮性”(robustness)。 (4)稳定性。当通信量和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算法应收敛于一个可以接 受的解,而不应产生过多的振荡。 (⑤)公平性。算法应对所有用户(除对少数优先级高的用户)都是平等的。 (6)最佳性。是指以最低的费用来实现路由算法。实际上,所谓“最佳”只能 是相对于某一种特定要求下得出的较为合理的选择而己
第二节 路由选择 4.2.1 理想的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网络节点在收到一个分组后,决定在那一条输出链路上传送 下去所使用的策略。 ➢理想的路由算法的一些特点: (1)正确性。必须是信息快速、正确的传输。 (2)简单性。计算简单可以减少时延。另外,路由选择的计算不应使网络的通 信量增加太多的额外开销。 (3)坚固性。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要有自适应性。有时称 这种自适应性为“健壮性”(robustness)。 (4)稳定性。当通信量和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算法应收敛于一个可以接 受的解,而不应产生过多的振荡。 (5)公平性。算法应对所有用户(除对少数优先级高的用户)都是平等的。 (6)最佳性。是指以最低的费用来实现路由算法。实际上,所谓“最佳”只能 是相对于某一种特定要求下得出的较为合理的选择而已
第二节 路由选择 4.2.2最短通路路由选择 >例:寻找从源节点A到网络中其他各节点的最短通路。 令D(v)为源节点(节点A)到节点v的距离; 令N表示网络节点的集合,初始时令N={A}; 令1(1,)为节点i至节点j之间的距离。 >算法: (1)初始化 D(v)=∫(A,v)若节点v与节点A直接相连 图4-6求最短通路算法的网络举例 oo 若节点v与节点A不直接相连 (2)寻找一个不在N中的节点o,其D(o)值为最小, 把ω加入到N中,然后对所 有不在N中的节点,用D(v)和[D(o)+2(o,v)]中的较小的值去更新原有的 D(v)值,即: D(v)-min[D(v),D(@)+a(o,v)] (3)重复步骤(2),直到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在N中为止
第二节 路由选择 4.2.2 最短通路路由选择 ➢例:寻找从源节点A到网络中其他各节点的最短通路。 令D(ν)为源节点(节点A)到节点ν的距离; 令N表示网络节点的集合,初始时令N={A}; 令l(i,j)为节点i至节点j之间的距离。 ➢算法: (1)初始化 D(ν)= (A , ν) 若节点ν与节点A直接相连 ∞ 若节点ν与节点A不直接相连 (2)寻找一个不在N中的节点ω,其D(ω)值为最小,把ω加入到N中,然后对所 有不在N中的节点,用D(ν)和[D(ω)+λ(ω,ν)]中的较小的值去更新原有的 D(ν)值,即: D(ν)←min[D(ν),D(ω)+λ(ω,ν)] (3)重复步骤(2),直到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在N中为止。 E C A F B D 1 2 1 2 1 2 3 3 5 5 图4-6 求最短通路算法的网络举例
第二节 路由选择 图4-6求最短通路算法的网络举例 骤 W D (B) D (C) DD) D (E) DF) 初始化 (A} 2 5 1 oo 0 1 {A,D} 2 4 ① 2 00 2 {A,D,E卧 2 3 1 ② 4 3 {A,B,D,E卧 ② 1 2 4 4 (A,B,C,D,E} 2 ③ 1 3 4 5 (A,B,C,D,E,F} 2 3 1 2 ④ 5 (3) (4) 目的节点后继节点 3 B B (5) 5 (0) C D D D E D 1(2) F D (1) (a) (b)
第二节 路由选择 E C A F B D 1 2 1 2 1 2 3 3 5 5 图4-6 求最短通路算法的网络举例 步骤 N D (B) D (C) D (D) D (E) D (F) 初始化 {A} 2 5 1 ∞ ∞ 1 {A,D} 2 4 ① 2 ∞ 2 {A,D,E} 2 3 1 ② 4 3 {A,B,D,E} ② 3 1 2 4 4 {A,B,C,D,E} 2 ③ 1 2 4 5 {A,B,C,D,E,F} 2 3 1 2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