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请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 定位置。 2.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答案标号涂黑。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 宣传单 李新 ①移到桥西头的太阳,掉进楼房背面,王可从城区澴水河东岸的机配制造公司下班了。 ②忙碌一天,虽然疲惫,想到妻子可口的饭莱和聪明伶俐的女儿,回家路上,王可不禁 哼唱起了《农民工之歌》,“昨天我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城市的新主人意气风发……” ③回到桥东街道最尽头的住处,进得厨房,王可向妻子递上一个鼓嘟嘟的大红包,得意 地说:“俺的奖金。”(感叹号,表示语气的强烈,体现王可获得先进人物称号后在妻子面前 的得意与自豪)。惊喜不已的妻子,忙端上饭莱,顺手递过一张宣传单。 ④王可瞅了一眼,上面写着“高薪招聘焊接技术工。”展开细看,是一家生产大型风电 设备的国有企业招聘,最基本应聘要求高中文化、5年工作经历、有焊工证、埋弧焊等操作 经验。王可全都符合。 ⑤“你干了这么多年电焊工,一个月才赚3000多元,这是个好机会,试试吧。”妻子说, 用手指着传单的大红字体,“看清楚,这月薪可是90元起呀。” ⑥王可是偏远的大山村里人,读了3年职业高中,学的是机电专业。毕业后在广东打工 时认识同乡的妻子,结婚有了女儿后,便进了县城机配制造公司当电焊技工。收入虽不高 养家糊口还成,工作还算稳定。王可常对在超市打工的妻子说,“咱一个山旮旯的农民当上 工人,也算知足了吧。” ⑦王可所在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按客户订单要求,由车工、钳工、焊工、钣金工等照订单 图纸设计的流程加工和组装。工作尽管辛苦,但王可有一席用武之地,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 员工。上周,王可又获得年度先进人物称号,今天从财务部领回4000元奖金。 ⑧去年初,公司引进最新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从用料到加工、组装、再到装车发货, 所有工序一气呵成,员工需要做的只是在生产线旁进行数控操作 ⑨智能生产线上马后,工作轻松了,也不需要那么多员工。80多人的车间在不到一年 时间里自然减员到19人。王可较幸运,他不懂数控技术,公司上智能生产线时,王可获得 商家培训员工的机会,最终保住了岗位。但商家培训只针对该设备的基础操作,为期仅15 天。说是数控操作,其实只是照本宣科。超出设备之外的,比如最关键的自动化编程,王可 连常识都不懂。这给王可带来了危机感。 ⑩工作虽然保住了,但因为劳动强度下降,工资也跟着降掉了500元,拿到手3500元 加之,家里最近在县城贷欯买房,孩子快上初中了,经济上捉襟见肘,妻子只能敦促他加劲 努力赚钱 ①工资少了,妻子一直耿耿于怀。王可只是告诉她想自费报自动化编程培训班,学费 7500元,每周上课一天半,学习一年半。当初培训工程师说:“如果学会自动化编程,一个
湖北省孝感市 2019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请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 定位置。 2.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选择题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答案标号涂黑。 3.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 宣传单 李新 ①移到桥西头的太阳,掉进楼房背面,王可从城区澴水河东岸的机配制造公司下班了。 ②忙碌一天,虽然疲惫,想到妻子可口的饭菜和聪明伶俐的女儿,回家路上,王可不禁 哼唱起了《农民工之歌》,“昨天我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城市的新主人意气风发……” ③回到桥东街道最尽头的住处,进得厨房,王可向妻子递上一个鼓嘟嘟的大红包,得意 地说:“俺的奖金。”(感叹号,表示语气的强烈,体现王可获得先进人物称号后在妻子面前 的得意与自豪)。惊喜不已的妻子,忙端上饭菜,顺手递过一张宣传单。 ④王可瞅了一眼,上面写着“高薪招聘焊接技术工。”展开细看,是一家生产大型风电 设备的国有企业招聘,最基本应聘要求高中文化、5 年工作经历、有焊工证、埋弧焊等操作 经验。王可全都符合。 ⑤“你干了这么多年电焊工,一个月才赚 3000 多元,这是个好机会,试试吧。”妻子说, 用手指着传单的大红字体,“看清楚,这月薪可是 9000 元起呀。” ⑥王可是偏远的大山村里人,读了 3 年职业高中,学的是机电专业。毕业后在广东打工 时认识同乡的妻子,结婚有了女儿后,便进了县城机配制造公司当电焊技工。收入虽不高, 养家糊口还成,工作还算稳定。王可常对在超市打工的妻子说,“咱一个山旮旯的农民当上 工人,也算知足了吧。” ⑦王可所在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按客户订单要求,由车工、钳工、焊工、钣金工等照订单 图纸设计的流程加工和组装。工作尽管辛苦,但王可有一席用武之地,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 员工。上周,王可又获得年度先进人物称号,今天从财务部领回 4000 元奖金。 ⑧去年初,公司引进最新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从用料到加工、组装、再到装车发货, 所有工序一气呵成,员工需要做的只是在生产线旁进行数控操作。 ⑨智能生产线上马后,工作轻松了,也不需要那么多员工。80 多人的车间在不到一年 时间里自然减员到 19 人。王可较幸运,他不懂数控技术,公司上智能生产线时,王可获得 商家培训员工的机会,最终保住了岗位。但商家培训只针对该设备的基础操作,为期仅 15 天。说是数控操作,其实只是照本宣科。超出设备之外的,比如最关键的自动化编程,王可 连常识都不懂。这给王可带来了危机感。 ⑩工作虽然保住了,但因为劳动强度下降,工资也跟着降掉了 500 元,拿到手 3500 元。 加之,家里最近在县城贷款买房,孩子快上初中了,经济上捉襟见肘,妻子只能敦促他加劲 努力赚钱。 ⑪工资少了,妻子一直耿耿于怀。王可只是告诉她想自费报自动化编程培训班,学费 7500 元,每周上课一天半,学习一年半。当初培训工程师说:“如果学会自动化编程,一个
月拿1万元工资不成问题。”目标很是激励人,但公司不给员工进修提供任何资助。妻子说 又费钱又误工,不同意。 ①2今天,王可盯着宣传单上“9000元起”的数字,对妻子摇头说:“我怕是干不了这个 活。”“你不试一烙铁,又怎晓得呢?”妻子激将着王可。 ③3眼见王可不自信且犹豫的怪样,妻子便直接打开手机免提语音,替王可拨通传单上 电话。对方询问年龄、工作经验后,问道:“机械加工的数控切割编程熟练吗?” ⑩王可迟疑着说:“这个……能看懂,但,不熟。我现在干的都是固定编程的几种部件 对方公司又抱着希望耐心地问:“图形转换编程可以吗?”王可再度结结巴巴,对方随后又问 了几个数控编程方面的问题,终于,失望地挂断电话 ⑤王可把传单递给旁边的妻子,说:“真的不行,丢掉吧。” ⑩妻子这时不再说话,转身进了房间。出来时,拿着3500元连着刚才的红包递给王可 说:“明天就去交自动化编程培训班的学费吧。 ①王可愣着神,妻子把宣传单往桌子上一拍:“吃饭!”王可笑呵呵地看着妻子,也把 桌子一拍:“好!吃饭!” 选自2019年5月7日《孝感日报》,有删改) 1.梳理全文,完成下表。(3分) 情节 到城里工作智能生产线上马 妻子鼓励 匚主可心理(1)感到危机失望不含83) 2.小小宣传单,却在王可和妻子的生活中起到了大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2分) 3.联系上下文,品读第⑥段划线句子,说说妻子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2分) 4.本文在叙述故事时匠心独运,采用了插叙的方式,其中介绍王可“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 员工”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2分) 5.仿照第③段中对感叹号所做的阅读批注,为第④段中的省略号做阅读批注。(2分) 6.你觉得王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文用这个人物表达了什么主题?(3分) 一品紫砂壶 余显斌 ①一个茶人,拿着一把紫砂壶,泡上一壶茶,坐在古柳大树下的青石上,有一口没- 地喝着,简直是山水田园般的生活。这一刻,什么名利,什么得失,都已了无踪迹,心中唯 有茶花如雪,清香细细,唯有蝉鸣声声,山泉溅溅 ②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 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不是山中饮茶,是都市茶寮饮茶。山中饮茶,当用紫砂 壶,与田园生活,与篱笆豆角的山村风光很是吻合。 ③陶渊明诗歌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时,茶饮还不普及,紫砂壶更未出现 否则“归去来兮”的他,捏着一把紫砂壶,在东篱下一边品茶一边观赏着菊花,真有一种“人 淡如菊”的情态。 ④紫砂壶的出现,要晚于许多茶具,譬如邢瓷、青瓷、兔毫盏等。可是紫砂一出,后来 居上,竟然成为一品茶器,也成为文人的喜爱之物。文人,竟然将一把紫砂壶,当作一方宣
月拿 1 万元工资不成问题。”目标很是激励人,但公司不给员工进修提供任何资助。妻子说 又费钱又误工,不同意。 ⑫今天,王可盯着宣传单上“9000 元起”的数字,对妻子摇头说:“我怕是干不了这个 活。”“你不试一烙铁,又怎晓得呢?”妻子激将着王可。 ⑬眼见王可不自信且犹豫的怪样,妻子便直接打开手机免提语音,替王可拨通传单上 电话。对方询问年龄、工作经验后,问道:“机械加工的数控切割编程熟练吗?” ⑭王可迟疑着说:“这个……能看懂,但,不熟。我现在干的都是固定编程的几种部件。” 对方公司又抱着希望耐心地问:“图形转换编程可以吗?”王可再度结结巴巴,对方随后又问 了几个数控编程方面的问题,终于,失望地挂断电话。 ⑮王可把传单递给旁边的妻子,说:“真的不行,丢掉吧。” ⑯妻子这时不再说话,转身进了房间。出来时,拿着 3500 元连着刚才的红包递给王可 说:“明天就去交自动化编程培训班的学费吧。” ⑰王可愣着神,妻子把宣传单往桌子上一拍:“吃饭!”王可笑呵呵地看着妻子,也把 桌子一拍:“好!吃饭!” 选自 2019 年 5 月 7 日《孝感日报》,有删改) 1.梳理全文,完成下表。(3 分) 情节 到城里工作 智能生产线上马 (2) 妻子鼓励 王可心理 (1) 感到危机 失望不舍 (3) 2.小小宣传单,却在王可和妻子的生活中起到了大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2 分) 3.联系上下文,品读第⑥段划线句子,说说妻子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2 分) 4. 本文在叙述故事时匠心独运,采用了插叙的方式,其中介绍王可“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 员工”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2 分) 5.仿照第③段中对感叹号所做的阅读批注,为第⑭段中的省略号做阅读批注。(2 分) 6.你觉得王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文用这个人物表达了什么主题?(3 分) 一品紫砂壶 余显斌 ①一个茶人,拿着一把紫砂壶,泡上一壶茶,坐在古柳大树下的青石上,有一口没一口 地喝着,简直是山水田园般的生活。这一刻,什么名利,什么得失,都已了无踪迹,心中唯 有茶花如雪,清香细细,唯有蝉鸣声声,山泉溅溅。 ②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 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不是山中饮茶,是都市茶寮饮茶。山中饮茶,当用紫砂 壶,与田园生活,与篱笆豆角的山村风光很是吻合。 ③陶渊明诗歌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时,茶饮还不普及,紫砂壶更未出现, 否则“归去来兮”的他,捏着一把紫砂壶,在东篱下一边品茶一边观赏着菊花,真有一种“人 淡如菊”的情态。 ④紫砂壶的出现,要晚于许多茶具,譬如邢瓷、青瓷、兔毫盏等。可是紫砂一出,后来 居上,竟然成为一品茶器,也成为文人的喜爱之物。文人,竟然将一把紫砂壶,当作一方宣
纸世界,作为抒发情感的对象。于是,造壶已经不只是匠人之事,也成为一些文人写诗填词 之余的爱好 ⑤紫砂壶能葆茶香,能提荼味。明末文震亨谈论紫砂壶的妙处时说:“茶壶以砂者为上, 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壶让茶香清新如初,毫无异味,毫无变更。紫砂因荼而兴, 荼也得紫砂而香远益清。 ⑥文人收藏紫砂壶,已不仅仅是为了品茶,更是为了在闲暇之余,在竹影琳琅、绿影映 墙之时,拿在手里细细把玩,修身养性、涵养品德。紫砂壶也因之成为文人梦寐以求的茶具, 甚至千金难求,罕如美玉。紫砂壶名家供春所制紫砂壶,清朝时期成为极品。雍正年间的状 元周澍曾得到一款供春的紫砂壶,绘画著文之余,泡荼独品,清雅非常。此壶价钱,用他的 文字描述:“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年,则值金一笏。” ⑦紫砂壶古朴厚重,如君子的为人;紫砂壶外实内虛,如君子的品徳:紫砂壶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特质,如君子的 文人赞美紫砂壶:“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 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 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 ⑧这说的是紫砂壶,也是中国文化的君子风度。 ⑨一品的紫砂壶,一品的君子人格。 (选自2019年5月1日《中国教师报》,有删改) 7.上文用细腻的笔触分别介绍了紫砂壶的出现时间、特点、 文化内涵等内 容。(2分)(请补全横线上的内容) 8.联系上下文,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两字词语。(1分) 9.细读全文,选出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3分) A.拿着一把紫砂壶,泡上一壶茶,会使人忘却得失,感受田园生活般的宁静 B.紫砂壶的出现晚于许多茶具,但一经出现,立即成为一品茶器,也成为文人的喜爱之物。 C.“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紫砂壶壶形各异,不是方形就是圆形 D.紫砂壶能保持茶的清香如初,又无熟汤气,常常融入文人制作的心血,一把名壶的价值 可以罕如美玉 停下来,做个发现者 张勇 ①李斌先生在文中谈到,大学时的老师来北京出差,邀请三两门生去喝茶。老师亲自沏 荼、斟荼,并传授洗杯、闻杯、品茶的技巧。临走时老师特别叮嘱:“只有学会停顿,才能 发现不同的自己,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给自己留出一点品茶静思的时间。” ②忙是一种节奏,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生活。现在社会,何人不忙?何事不忙?生活 的逼迫,学习的压力,梦想的追求,常常让我们行色勿勿,不肯停下前进的脚步。于是,在 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感到无力,彷徨,孤单 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 如停下来。 ③立陶宛有一种叫做“螺旋树”的松树,这种树在幼年时,长势过快,一味地疯长,顶 端的幼芽就显得柔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每毎当刮风下 些脆弱的幼芽往往是不堪 击,几乎全被毁掉。顶芽被毁后,螺旋树就生长出许多侧芽来顶替,这样一来就渐渐地长成 了弯弯扭扭的螺旋树。 ④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样才能为成功打 下坚实的基础。没有人可以精力无限、奔腾不息,忙碌周期与休憩周期相结合才能让生命充 满精彩。适度的停頓犹如登山过程中的休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激昂迈向激昂的必经阶
纸世界,作为抒发情感的对象。于是,造壶已经不只是匠人之事,也成为一些文人写诗填词 之余的爱好。 ⑤紫砂壶能葆茶香,能提茶味。明末文震亨谈论紫砂壶的妙处时说:“茶壶以砂者为上, 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壶让茶香清新如初,毫无异味,毫无变更。紫砂因茶而兴, 茶也得紫砂而香远益清。 ⑥文人收藏紫砂壶,已不仅仅是为了品茶,更是为了在闲暇之余,在竹影琳琅、绿影映 墙之时,拿在手里细细把玩,修身养性、涵养品德。紫砂壶也因之成为文人梦寐以求的茶具, 甚至千金难求,罕如美玉。紫砂壶名家供春所制紫砂壶,清朝时期成为极品。雍正年间的状 元周澍曾得到一款供春的紫砂壶,绘画著文之余,泡茶独品,清雅非常。此壶价钱,用他的 文字描述:“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年,则值金一笏。” ⑦紫砂壶古朴厚重,如君子的为人;紫砂壶外实内虚,如君子的品德;紫砂壶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特质,如君子的 。文人赞美紫砂壶:“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 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 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 ⑧这说的是紫砂壶,也是中国文化的君子风度。 ⑨一品的紫砂壶,一品的君子人格。 (选自 2019 年 5 月 1 日《中国教师报》,有删改) 7.上文用细腻的笔触分别介绍了紫砂壶的出现时间、特点、 、 、文化内涵等内 容。(2 分)(请补全横线上的内容) 8.联系上下文,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两字词语。(1 分) 9.细读全文,选出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3 分) A.拿着一把紫砂壶,泡上一壶茶,会使人忘却得失,感受田园生活般的宁静。 B.紫砂壶的出现晚于许多茶具,但一经出现,立即成为一品茶器,也成为文人的喜爱之物。 C.“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紫砂壶壶形各异,不是方形就是圆形。 D.紫砂壶能保持茶的清香如初,又无熟汤气,常常融入文人制作的心血,一把名壶的价值 可以罕如美玉。 停下来,做个发现者 张勇 ①李斌先生在文中谈到,大学时的老师来北京出差,邀请三两门生去喝茶。老师亲自沏 茶、斟茶,并传授洗杯、闻杯、品茶的技巧。临走时老师特别叮嘱:“只有学会停顿,才能 发现不同的自己,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给自己留出一点品茶静思的时间。” ②忙是一种节奏,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生活。现在社会,何人不忙?何事不忙?生活 的逼迫,学习的压力,梦想的追求,常常让我们行色勿勿,不肯停下前进的脚步。于是,在 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感到无力,彷徨,孤单......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 如停下来。 ③立陶宛有一种叫做“螺旋树”的松树,这种树在幼年时,长势过快,一味地疯长,顶 端的幼芽就显得柔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每当刮风下雨,这些脆弱的幼芽往往是不堪一 击,几乎全被毁掉。顶芽被毁后,螺旋树就生长出许多侧芽来顶替,这样一来就渐渐地长成 了弯弯扭扭的螺旋树。 ④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样才能为成功打 下坚实的基础。没有人可以精力无限、奔腾不息,忙碌周期与休憩周期相结合才能让生命充 满精彩。适度的停顿犹如登山过程中的休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激昂迈向激昂的必经阶
段。就像电影镜头,长短镜头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缤纷多彩的画面节奏 ⑤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 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走得更快捷。“停” 是为了更好地走,这是中国古人智慧在“亭”中的形象体现。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 细浪淘洗我劳累庯碌之身躯。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面对山之厚重,水之浩淼,难道你就不 会有些许所感所悟么?那些洗净铅华,浮躁的心灵同样可以清丽脱俗,摄人心魂,过去的, 就让他过去吧,现在你,需要整装待发,重新起航。不偶尔停一下,你如何能“直挂云帆 济沧海”呢?不偶尔停一下,你又怎能成为生活的主人,美的发现者、欣赏者。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0.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偶尔停下来”会有哪些收获 11.选出下面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当我们行到水穷处时,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如停下来,坐看云卷云舒 B.举螺旋树的例子是从正面论证人如果急于求成,不懂得适当的停顿就会根基不稳,以承 受生活的重压 C.只有学会劳逸结合,在停中补充体力,才能为今后的行路增添力量。中国的“亭”形象 地诠释了这一智慧。 D.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尽情领略生活的美好。 12.请在第④段横线上补写一个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2分) (二)古诗文 13.按要求默写填空: (1)留连戏蝶时时舞,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家国情 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4)高度决定视野,古代许多诗文包含这样的哲理,请写出上下相连的古诗文名句: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第14、15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虛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 (1分) 15.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6-第20题
段。就像电影镜头,长短镜头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缤纷多彩的画面节奏; 。 ⑤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 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走得更快捷。“停” 是为了更好地走,这是中国古人智慧在“亭”中的形象体现。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 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面对山之厚重,水之浩淼,难道你就不 会有些许所感所悟么?那些洗净铅华,浮躁的心灵同样可以清丽脱俗,摄人心魂,过去的, 就让他过去吧,现在你,需要整装待发,重新起航。不偶尔停一下, 你如何能“直挂云帆 济沧海”呢?不偶尔停一下,你又怎能成为生活的主人,美的发现者、欣赏者。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0.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偶尔停下来”会有哪些收获? 11.选出下面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当我们行到水穷处时,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如停下来,坐看云卷云舒。 B.举螺旋树的例子是从正面论证人如果急于求成,不懂得适当的停顿就会根基不稳,以承 受生活的重压。 C.只有学会劳逸结合,在停中补充体力,才能为今后的行路增添力量。中国的“亭”形象 地诠释了这一智慧。 D.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尽情领略生活的美好。 12.请在第④段横线上补写一个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2 分) (二)古诗文 13.按要求默写填空: (1)留连戏蝶时时舞,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 , 。”(《岳阳楼记》),家国情 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4) 高度决定视野,古代许多诗文包含这样的哲理,请写出上下相连的古诗文名句: , 。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第 14、15 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4.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 。(1 分) 15.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 16--第 20 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 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 兵刃,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 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 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璧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 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良将李牧 司马迁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 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 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 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 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系如故约包奴数发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教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便(bia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 xiang):用酒食招 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⑦百金 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6.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 A.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B.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C.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D.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1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军细柳 上自劳军 B.居无何 常居雁门 C.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他人代将 D.已而之细柳军 赵之良将也 18.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 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 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 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 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 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甲】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 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 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 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 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 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良将李牧 司马迁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 卒费。日击数牛飨③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④,急入收保⑤,有敢捕 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 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⑥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 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⑦五万人,教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ǎng):用酒食招 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⑦百金 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6.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2 分) A.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B.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C.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D.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1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2 分) A.军.细柳 上自劳军. B.居.无何 常居.雁门 C.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他人代将 D.已而之.细柳军 赵之.良将也 18.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3 分) 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 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 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 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 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