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3年春季初中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3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汉 字分 2o)( 1.请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xidn()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 选自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 ②那深入心扉的凉意立刻在古老与幽深里荡开涟漪(),ke()守梦中的那一抹绿。 选自杜怀超《锦翠青苔》 2.请选择两个恰当的音近字填在下列成语的括号里,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2分) A.目光如□意思 B.循规躍□意思 3.在古代,“阴”“阳”常用来表示山水的方位。据此,你能推断出“衡阳市”处在衡山的什么方位 吗?(2分) 4.请根据句子后面的标点提示,解释下边两个“可”的不同含义。(2分) 听说朋友遭遇流言,明丽给朋友发去短信:君心可①晴?朋友随即回复:君心可②晴!相同的汉字, 不同的意思,传达了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 可① 5.汉字中有许多独体字属于“字根”,给这些“字根”加上不同的偏旁往往能组成许多不同意义 的新字。请根据下边句子的意思,给“肖”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分别组成四个不同的新字,填在下边文 段的空格内。(2分) 伴着一串清脆的□声,一群天真活泼女孩子跑来了。她们的发□盯着蝴蝶结,显得格外俊□ 爱。听到她们的笑声,一切烦恼都抛到九□云外去了 阅读g (60分) 动9(
湖北省宜昌市 2013 年春季初中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33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1.请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 xián( )烟斗,用炽( )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 实。 ——选自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 ②那深入心扉的凉意立刻在古老与幽深里荡开涟漪( ),kè( )守梦中的那一抹绿。 ——选自杜怀超《锦翠青苔》 2.请选择两个恰当的音近字填在下列成语的括号里,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2 分) A. 目光如 意思: B. 循规蹈 意思: 3.在古代,“阴”、“阳”常用来表示山水的方位。据此,你能推断出“衡阳市”处在衡山的什么方位 吗?(2 分) 4.请根据句子后面的标点提示,解释下边两个“可”的不同含义。(2 分) 听说朋友遭遇流言,明丽给朋友发去短信:君心可.①晴?朋友随即回复:君心可.②晴!相同的汉字, 不同的意思,传达了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 可①: 可②: 5.汉字中有许多独体字属于“字根”,给这些“字根”加上不同的偏旁往往能组成许多不同意义 的新字。请根据下边句子的意思,给“肖”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分别组成四个不同的新字,填在下边文 段的空格内。(2 分) 伴着一串清脆的 声,一群天真活泼女孩子跑来了。她们的发 打着蝴蝶结,显得格外俊 、 可爱。听到她们的笑声,一切烦恼都抛到九 云外去了…… 汉 字 (10 分) 阅 读 (60 分)
、括水源有德,彰君子行(17分) 活水源记 ◆刘基 灵峰之山,有泉焉,其始出石罅Φ,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溢而西南流,乃伏行 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 基初为渠时深不迿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 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鲫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 蒲。有鸟大如鸛鹆③,黑色而赤觜,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鹃鸰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 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 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既爱水之漬,又爱其之不,而能使群动威来依,有君子之德。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 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注】①罅(xia):裂缝。②潴(zhu):水停聚。③鸛鹆(quy):鸟名,即八哥。④觜(zui): 鸟嘴 ⑤鹃鸰( jiling):一种鸟。⑥属(zh):适逢。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名 7.请用四个“/”号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8.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2分)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 9.文中有两个单音节词在句子中的意思与“松竹花木皆在水底”和“诸水族皆隐不出”两句中的“皆” 意思相同,请找出这两个单音节词。(2分) 10.本文第①段叙述了一眼“活水”逐渐汇聚而最终“入于湖”的过程。请你用文中的三个双音节名 词填空,展现“活水”形态变化的过程。(3分 泉 湖 11.通读全文,请用文中的词句概括说说“白野公”深爱活水源的原因。(2分) 12.积累链接:活水源清澈见底,澄如明镜。在《观书有感(朱熹)》中也有一联描写水很清澈的诗句
一、活水源有德,彰君子懿行 (17 分) 活水源记 ◆刘 基 灵峰之山,有泉焉,其始出石罅①,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溢而西南流,乃伏行 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②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 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 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鲫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 蒲。有鸟大如鸜鹆③,黑色而赤觜④,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鹡鸰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 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 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 水之清 ,又 爱其出 之不穷 ,而能 使群动 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⑥岁旱时,水所 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注】 ①罅(xià):裂缝。 ②潴(zhū):水停聚。 ③鸜鹆(qúyù):鸟名,即八哥。 ④觜(zuǐ): 鸟嘴。 ⑤鹡鸰(jílíng):一种鸟。 ⑥属(zhǔ):适逢。 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逾.( ) 恒.( ) 名.( ) 穴.( ) 7.请用四个“/”号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2 分) 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8.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2 分)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 9.文中有两个单音节词在句子中的意思与“松竹花木皆在水底”和“诸水族皆隐不出”两句中的“皆” 意思相同,请找出这两个单音节词。(2 分) 10.本文第①段叙述了一眼“活水”逐渐汇聚而最终“入于湖”的过程。请你用文中的三个双音节名 词填空,展现“活水”形态变化的过程。(3 分) 泉 溪 湖 11.通读全文,请用文中的词句概括说说“白野公”深爱活水源的原因。(2 分) 12.积累链接:活水源清澈见底,澄如明镜。在《观书有感(朱熹)》中也有一联描写水很清澈的诗句
请写出此联。(2分) 、阴天探原,优生态恶化(12分) PM2.5—阴霾污染 佚名 ①2011年岁末,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翻译软件一一有道词典推出2011十大年度英文词汇。位居第 名的是“PM2.5”,“PM2.5”是什么?它究竟“何德何能”一跃成为十大英文词汇中的“榜眼”? 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 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 的影响。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③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 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④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 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且在大气中的 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 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PM2.5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 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 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 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⑤如何应对PM2.5?专家指出,作为复合型的污染物,PM2.5的控制与其他一次污染物排放不同,必 须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区域联防联控,并且要以科学硏究作为支撑。而除了政府部门采取治理措施之外, 更重要的是公众的参与…… 13.本文依次向我们介绍了关于PM2.5哪些方面的知识?(4分) 14.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能否换成“它的直径很小”,为 什么?(2分) 15.第④段中,“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一句中的“甚至” 使用妥帖。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个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请写出此联。(2 分) , 。 二、阴霾天探源,忧生态恶化 (12 分) PM2.5——阴霾污染 ◆ 佚 名 ①2011 年岁末,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翻译软件——有道词典推出 2011 十大年度英文词汇。位居第 二名的是“PM2.5”,“PM2.5”是什么?它究竟“何德何能”一跃成为十大英文词汇中的“榜眼”? ②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 头发丝粗细的 1/20。虽然 PM2.5 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 的影响。科学家用 PM2.5 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③PM2.5 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 2.5 微米至 10 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 微 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④虽然 PM2.5 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 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且在大气中的 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 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PM2.5 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 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 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 导 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 8.6 个月。而 PM2.5 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⑤如何应对 PM2.5?专家指出,作为复合型的污染物,PM 2.5 的控制与其他一次污染物排放不同,必 须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区域联防联控,并且要以科学研究作为支撑。而除了政府部门采取治理措施之外, 更重要的是公众的参与…… 13.本文依次向我们介绍了关于 PM2.5 哪些方面的知识?(4 分) 14.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 1/20”能否换成“它的直径很小”,为 什么?(2分) 15.第④段中,“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一句中的“甚至” 使用妥帖。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个词语的表达作用。(2 分)
16.在第⑤段中,作者强调了“政府”和“公众”在应对PM2.5污染时有所作为的重要性,请结合你的 思考,列举两条你所想到的具体应对措施。(2分) 17.积累链接:在古代,诗人笔下的蓝天往往是高远美丽、远离灰霾的。请写出《秋词(刘禹锡)》中 表现天空景色美丽、诗人心情豪迈的句子。(2分) 三、汪曾棋风雅,秉陶苏余(10分) 一种快要断绝的传统 ◆黄波 ①我对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 时又无从置答。这回重读汪曾祺的《文与画》和《五味》,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 ②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火腿……都是家常物什。不喜“大 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 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抖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 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 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黄瓜皮在他那 里也是下酒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断,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扦瓜皮极脆,嚼之 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 中细品那一记脆声? ③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 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算稀奇,大体还是传 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 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似不多 ④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即“士大夫的趣味, 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 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诚挚的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这样的文人,既 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 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 的汪曾祺。“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这应该说是中国文人一种不坏的传统,可惜到了汪曾祺这里
16.在第⑤段中,作者强调了“政府”和“公众”在应对 PM2.5 污染时有所作为的重要性,请结合你的 思考,列举两条你所想到的具体应对措施。(2 分) 17. 积累链接:在古代,诗人笔下的蓝天往往是高远美丽、远离灰霾的。请写出《秋词(刘禹锡)》中 表现天空景色美丽、诗人心情豪迈的句子。(2 分) , 。 三、汪曾祺风雅,秉陶苏余韵 (10 分) 一种快要断绝的传统 ◆黄 波 ①我对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 时又无从置答。这回重读汪曾祺的《文与画》和《五味》,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 ②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火腿……都是家常物什。不喜“大 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 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抖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 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 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黄瓜皮在他那 里也是下酒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断,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扦瓜皮极脆,嚼之 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 .... 中细品那一记脆声? ③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 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算稀奇,大体还是传 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 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④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即“士大夫的趣味, 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 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诚挚的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这样的文人,既 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 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 的汪曾祺。“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这应该说是中国文人一种不坏的传统,可惜到了汪曾祺这里
看样子要成绝响了 18.通读全文,说说文题中所说的“快要断绝的传统”是什么?。(2分) 19.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追求“气派”,那么他追求的是什么呢?细读第②段,结合原文中的相关 语句作答。(2分) 20.请你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替换第②段中加点的成语“大快朵颐”。(2分) 21.汪曾祺作画,与“传统文人画的路子”有什么不同?(2分) 22积累链接:请根据提示,默写《五柳先生传》中的相关语句。(2分) 好读书 四、妙姓名藏越,展文字力(10分 姓名之美 ◆刘阳 ①身为一名大学老师,我觉得幸福不单在于永远面对一张张年轻的脸,而是始终有机会品味学生们的 各种美妙名字 ②一个新疆女生名叫“米兰”,细看人物,其嗅如兰。另一个女生叫“水凌波”,我连问了三遍这是不 是笔名。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姓,我们家的水仙花可是要有妒意了。 ③这是形似,还有音似。那种谐音类姓名,常常令我猝不及防,进而蹦出一连串自己都想不到的妙语。 有个小姑娘叫“喻言”一次上课我对她说:“喻言啊,你的幸福在于人生永远是一个它不断预告 着更美好的东西:你的幸福还在于人生永远是一个它总也寄寓着更丰富的内涵。”如此名字,取 的时候也像妙手偶得之,随意俯拾,怎么就被她拾到了呢? ④境界再高一层的姓名,要数那种带点哲理意味的文字组合。“王一多”,这个高大的男生是班长,所 以,我希望他“既拥有‘一’的力量,也拥有‘多’的胸怀”。另一个男生,叫“王弋鲸”,这不能不让我 联想起老杜名句“未掣鲸鱼碧海中”,感觉自在而快意。 ⑤另有四个女同学和一个男同学,依次叫黄珊珊、夏茵茵、曾琦琦、谢芬芬、吴伟伟,叮叮当当,颇 有此起彼伏、回声缭绕的韵味 ⑥想当年,国人姓名很单一,男的多根土财发,女的多珍娟爱花。匆匆如白驹过隙,人在变美,名字 也在变美
看样子要成绝响了。 18.通读全文,说说文题中所说的“快要断绝的传统”是什么?。(2 分) 19. 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追求“气派”,那么他追求的是什么呢?细读第②段,结合原文中的相关 语句作答。(2 分) 20.请你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替换第②段中加点的成语“大快朵颐”。(2 分) 21.汪曾祺作画,与“传统文人画的路子”有什么不同?(2 分) 22.积累链接:请根据提示,默写《五柳先生传》中的相关语句。(2 分) 好读书, , , 。 四、妙姓名藏趣,展文字魅力 (10 分) 姓名之美 ◆刘 阳 ①身为一名大学老师,我觉得幸福不单在于永远面对一张张年轻的脸,而是始终有机会品味学生们的 各种美妙名字。 ②一个新疆女生名叫“米兰”,细看人物,其嗅如兰。另一个女生叫“水凌波”,我连问了三遍这是不 是笔名。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姓,我们家的水仙花可是要有妒意了。 ③这是形似,还有音似。那种谐音类姓名,常常令我猝不及防,进而蹦出一连串自己都想不到的妙语。 有个小姑娘叫“喻言”,一次上课我对她说:“喻言啊,你的幸福在于人生永远是一个 ,它不断预告 着更美好的东西;你的幸福还在于人生永远是一个 ,它总也寄寓着更丰富的内涵。”如此名字,取 的时候也像妙手偶得之,随意俯拾,怎么就被她拾到了呢? ④境界再高一层的姓名,要数那种带点哲理意味的文字组合。“王一多”,这个高大的男生是班长,所 以,我希望他“既拥有‘一.’的力量,也拥有‘多.’的胸怀”。另一个男生,叫“王弋鲸”,这不能不让我 联想起老杜名句“未掣鲸鱼碧海中”,感觉自在而快意。 ⑤另有四个女同学和一个男同学,依次叫黄珊珊、夏茵茵、曾琦琦、谢芬芬、吴伟伟,叮叮当当,颇 有此起彼伏、回声缭绕的韵味。 ⑥想当年,国人姓名很单一,男的多根土财发,女的多珍娟爱花。匆匆如白驹过隙,人在变美,名字 也在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