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私”,一是“修之于身,其德乃 真”,(第54章)以臻于“深根固柢、长生久 视之道”(第59章);二是推而广之,修之于 家、乡、邦,以至于天下,终于“其德乃溥” (第54章),而成就他道化天下、德被众生 的圣人理想。舍此之外,何私之有?
v 圣人之“私” ,一是“修之于身,其德乃 真” ,(第54章)以臻于“深根固柢、长生久 视之道”(第59章);二是推而广之,修之于 家、乡、邦,以至于天下,终于“其德乃溥” (第54章),而成就他道化天下、德被众生 的圣人理想。舍此之外,何私之有?
第八章 ÷【章旨】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柔、处众人所恶、 滋润万物不争功。 ·【经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 人之所恶(2),故几于道(3)。 居善地(4),心善渊(⑤),与善人(6),言善信(7),正 善治(8),事善能(9),动善时(10)。 夫唯不争,故无尤(11)。(5)心善渊: (5)心神善于渊静,即心不外驰,静如渊水 《庄子·在宥》:“其居也。渊而静
第八章 v 【章旨】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柔、处众人所恶、 滋润万物不争功。 v 【经文】上善若水(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 人之所恶(2),故几于道(3)。 v 居善地(4),心善渊(5),与善人(6),言善信(7),正 善治(8),事善能(9),动善时(10)。 v 夫唯不争,故无尤(11)。 (5)心善渊: v (5)心神善于渊静,即心不外驰,静如渊水。 《庄子·在宥》: “其居也。渊而静。
潘基文赠奥巴马书法 水若善上
潘基文赠奥巴马书法
若水如水的典故 冬尚书仆射郑崇听到汉哀帝质问“门庭如市” 的话,不卑不亢地说: 冬“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若水如水的典故 v 尚书仆射郑崇听到汉哀帝质问“门庭如市” 的话,不卑不亢地说: v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第九章 必 【章旨】河上公题本章“运夷”,义同韬光养晦, 以图长久平安 。 经文】持而盈之(1),不若其已(2):,槌(音锤。 锤之古字。见注释3)而锐之,不可长保(3);金玉 满堂,莫之能守4):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遗,音 为。意为招致。见注释5)。 功遂身退(6),天之道也(⑦)。 《荀子宥坐篇》:“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敬器 焉。弟子挹水而注之, 中而正,满而复,虚而鼓。 孔子喟然叹白:吁恶有满(盈) 而不复者哉!
第九章 v 【章旨】河上公题本章“运夷” ,义同韬光养晦, 以图长久平安。 v 【经文】持而盈之(1),不若其已(2);槌(音锤。 锤之古字。见注释3)而锐之,不可长保(3);金玉 满堂,莫之能守(4);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遗,音 为。意为招致。见注释5)。 v 功遂身退(6),天之道也(7)。 v 《荀子·宥坐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敧器 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复,虚而敧。 孔子喟然叹曰:吁!恶有满(盈)而不复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