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思想:仁者爱人 第1课 孔子论孝 第2课兄友弟恭与长幼有序 第3课不食周粟
第七章 思想:仁者爱人 第1课 孔子论孝 第2课 兄友弟恭与长幼有序 第3课 不食周粟
宋朝李唐(约1066一约1150年)《采薇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具何谓禅让制?
宋朝李唐(约1066—约1150年)《采薇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何谓禅让制?
A俸禄 《不食周粟》 A坐大 仲海、姜季江 子、庶人一次子 B取悦于、取信于 遗孀 B杀戮、弑杀 A丘一女 B投奔、投靠 两袖清风 A进谏 A出山一仕、出仕 盟(古代会盟, 生面亚休主角俗) A黄帝-神农-尧-舜-禹
第3课《不食周粟》 C伯夷、叔齐、姜伯淮、姜仲海、姜季江 A俸禄 A坐大 B取悦于、取信于 B杀戮、弑杀 B投奔、投靠 A出山——仕、出仕 A黄帝-神农-尧-舜-禹
因果关系连词 具之所以 具以免 具只要-只有 凤除非
因果关系连词 之所以 以免 只要-只有 除非
课文赏析: 1.《不食周粟》反映的“忠” 具忠君报国、济世安民、马革裹尸、肝脑涂地 具B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具C自古忠孝难两全。 具B忠臣不事二君。 家稱孝子國蹄忠惡
课文赏析: 1.《不食周粟》反映的“忠” 忠君报国、济世安民、 、肝脑涂地 B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C自古忠孝难两全。 B忠臣不事二君。 燕昭王赏识、信任 乐毅,乐毅为燕昭 王合五国之兵攻齐, 下七十余城。齐国 名士王蠋不愿为入 侵的燕军利用,自 杀,留下名言: 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 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明】吴承恩《西游 记》:八戒道: “师 父,你是怎的起哩? 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 家家里哭。不要烦恼! 常言道: ‘君教臣死, 臣不死不忠;父教子 亡,子不亡不孝。’ 他伤的是他的子民, 与你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