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公用工程 给水系统 自来水给水系统 给排水 地下水给水系统 地面水给水系统
第7章 公用工程 给水系统 自来水给水系统 地下水给水系统 地面水给水系统 给 排 水
第7章公用工程 给水处理方法 (1)自然沉淀即用沉淀的方法除去水中较大颗粒的杂 给排水 质,具体方法是使水在沉淀池中停留较长时间,以达到 沉淀澄清的目的。 (2)混凝沉淀在水中加混凝剂,使水中的胶体物质与 细小的、难以沉淀的悬浮物质相互凝聚,形成较大的易 沉绒体后,再在沉淀池和澄清池中沉淀和澄清,使水由 混浊变澄清。常用的混凝剂为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 化铁
第7章 公用工程 给水处理方法 (1)自然沉淀 即用沉淀的方法除去水中较大颗粒的杂 质,具体方法是使水在沉淀池中停留较长时间,以达到 沉淀澄清的目的。 (2)混凝沉淀 在水中加混凝剂,使水中的胶体物质与 细小的、难以沉淀的悬浮物质相互凝聚,形成较大的易 沉绒体后,再在沉淀池和澄清池中沉淀和澄清,使水由 混浊变澄清。常用的混凝剂为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 化铁。 给 排 水
第7章公用工程 (3)过滤将水通过装有滤料的过滤池或过滤器,利用 滤料与水中细微杂质间的吸附、筛滤作用,使水质得到 给排水 澄清。 (4)消毒.就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水中的致病 微生物。通常用到的物理方法有:加热、紫外线、超声 波和放射线等。化学方法有:氯、臭氧、高锰酸钾及重 金属离子等药剂,其中氯消毒法,即在水中加适量的液 氯和漂白粉,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第7章 公用工程 (3)过滤 将水通过装有滤料的过滤池或过滤器,利用 滤料与水中细微杂质间的吸附、筛滤作用,使水质得到 澄清。 (4)消毒 就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水中的致病 微生物。通常用到的物理方法有:加热、紫外线、超声 波和放射线等。化学方法有:氯、臭氧、高锰酸钾及重 金属离子等药剂,其中氯消毒法,即在水中加适量的液 氯和漂白粉,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给 排 水
第7章公用工程 (⑤)软化软化是通过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进而降低 水的硬度的过程。软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加热法将水加热到100℃以上,使水中的Ca2+、Mg2+形成 给排水 CaC03、Mg(OH)2和石膏沉淀而除去。 ②药剂法在水中加石灰和苏打,使Ca2+、Mg2+生成CaC03和 Mg(OH)2而沉淀。 ③离子交换法使水和离子交换剂接触,用交换剂中的Na+或+ 把水中的Ca2+、Mg2+交换出来。 此外,当水中铁、锰等离子含量超过水质标准时,还需要进 行除铁、锰等离子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以上方法并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根据原水的 不同水源和水质及生产对水质的不同要求,联合使用几种不 同的给水处理工艺
第7章 公用工程 (5)软化 软化是通过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进而降低 水的硬度的过程。软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加热法将水加热到100℃以上,使水中的Ca2+、Mg2+形成 CaC03、Mg(OH)2和石膏沉淀而除去。 ②药剂法在水中加石灰和苏打,使Ca2+、Mg2+生成CaC03和 Mg(OH)2而沉淀。 ③离子交换法使水和离子交换剂接触,用交换剂中的Na+或H+ 把水中的Ca2+、Mg2+交换出来。 此外,当水中铁、锰等离子含量超过水质标准时,还需要进 行除铁、锰等离子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以上方法并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根据原水的 不同水源和水质及生产对水质的不同要求,联合使用几种不 同的给水处理工艺。 给 排 水
第7章公用工程 (1)以地面水(如河水、湖水等)作为生活饮用水时,一 般必须经过以下工序的处理: 原水→预沉→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给排水 (2)地下水的水质要优于地面水,所以若以地下水作为 生活饮用水时,一般只经过消毒即可。 (3)为了减少水垢的形成,锅炉用水都必须进行软化处 理,且一般用离子交换法进行软化。 (4)当被用作特殊生产用水时,水质要求较为严格,水 处理工艺也较为复杂: 生活用水→机械过滤→电渗透或反渗透一阳离子交换器 →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紫外线或超滤杀菌 →特种用水
第7章 公用工程 (1)以地面水(如河水、湖水等)作为生活饮用水时,一 般必须经过以下工序的处理: 原水→预沉→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2)地下水的水质要优于地面水,所以若以地下水作为 生活饮用水时,一般只经过消毒即可。 (3)为了减少水垢的形成,锅炉用水都必须进行软化处 理,且一般用离子交换法进行软化。 (4)当被用作特殊生产用水时,水质要求较为严格,水 处理工艺也较为复杂: 生活用水→机械过滤→电渗透或反渗透→阳离子交换器 →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紫外线或超滤杀菌 →特种用水 给 排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