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记叙 首句交代入伍的时间、地点,次句点明出征的去 10、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白描)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称 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 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 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了。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 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16
16 9、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记叙) 首句交代入伍的时间、地点,次句点明出征的去 向。 10、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白描)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称 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 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 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了。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 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1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借景抒情) 阴霾欲雨的天色,四望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 思而久久不寐的人心情不免更加黯淡。而这种 心情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浓度。但自己这样 个旅宿思友、永夜不寐的人,却能因聆听枯 荷秋雨的清韵而略解相思,稍解寂寥,所以反 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听”二字就 了这种不期而遇的意外喜悦
17 1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借景抒情) 阴霾欲雨的天色,四望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 思而久久不寐的人心情不免更加黯淡。而这种 心情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浓度。但自己这样 一个旅宿思友、永夜不寐的人,却能因聆听枯 荷秋雨的清韵而略解相思,稍解寂寥,所以反 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听”二字就蕴含 了这种不期而遇的意外喜悦
12、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议论)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 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 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18
18 12、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议论)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 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 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积暴读诗的一般方法 u""u""""iu ①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 ②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 抓住特点,仔细分析。 """"""" ③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 度思考问题,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④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鉴赏设题 角度,直奔鉴赏中心话题
19 ①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 ②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 抓住特点,仔细分析。 ③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 度思考问题,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 ④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鉴赏设题 角度,直奔鉴赏中心话题
诗歌鉴赏之形象
20 诗歌鉴赏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