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源以无污染的河、湖水为好,这种 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于鱼类生长。因此, 鱼池最好靠近河边或湖边。井水可以作为养鱼 水源,但其水温和溶氧均较低,使用时应将井 水流经较长的渠道或设晒水池,并在进水口下 设接水板,待水落到接水板上溅起后再流入池 塘,以增加水温和溶氧量。工厂和矿山排出的 废水,往往含有对鱼类有害的物质,只有经过 分析和试养,才能作为养鱼用水
池塘水源以无污染的河、湖水为好,这种 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于鱼类生长。因此, 鱼池最好靠近河边或湖边。井水可以作为养鱼 水源,但其水温和溶氧均较低,使用时应将井 水流经较长的渠道或设晒水池,并在进水口下 设接水板,待水落到接水板上溅起后再流入池 塘,以增加水温和溶氧量。工厂和矿山排出的 废水,往往含有对鱼类有害的物质,只有经过 分析和试养,才能作为养鱼用水
3.面积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面积应较大。 面积大,鱼的活动范围广,受风力的作用也较; 风力不仅可增加溶氧,而且还可使池塘上下水 层混合,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此外水体大 水质较稳定,不易突变,因此渔谚有“宽水养 大鱼”的说法。但面积过大,投饵不易均匀, 水质也不易控制,夏季捕鱼时,一网起捕过多, 分拣费时,操作困难,稍一疏忽,容易造成死 鱼事故;
3.面积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面积应较大。 面积大,鱼的活动范围广,受风力的作用也较; 风力不仅可增加溶氧,而且还可使池塘上下水 层混合,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此外水体大 水质较稳定,不易突变,因此渔谚有“宽水养 大鱼”的说法。但面积过大,投饵不易均匀, 水质也不易控制,夏季捕鱼时,一网起捕过多, 分拣费时,操作困难,稍一疏忽,容易造成死 鱼事故;
面积过大,管理也不方便,并且池大,其 受风面也大,容易形成大浪冲坏池埂。因此, 尽管30亩左右的大鱼池也能高产,但采用的不 多。有些面积较小的鱼池(2亩~3亩),也能 取得高产,但毕竟水环境不太稳定,且占用的 堤埂多,相对缩小了水面积。根据目前食用鱼 的饲养管理水平,一般认为池塘面积在10亩左 右较合适
面积过大,管理也不方便,并且池大,其 受风面也大,容易形成大浪冲坏池埂。因此, 尽管30亩左右的大鱼池也能高产,但采用的不 多。有些面积较小的鱼池(2亩~3亩),也能 取得高产,但毕竟水环境不太稳定,且占用的 堤埂多,相对缩小了水面积。根据目前食用鱼 的饲养管理水平,一般认为池塘面积在10亩左 右较合适
4.水深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需要有一定 的水深和蓄水量,以便增加放养量,提高产量。 池水较深,蓄水量较大,水质较稳定,对鱼类 生长有利。因此,渔谚有“一寸水、一寸鱼” 的说法。根据无锡河埒乡不同水深的池塘鱼产 量比较表明(见表2-3-2)。单位面积草鱼、青 鱼、鲢、鳙的放养量和净产量随着水深的增加 均有大幅度增加
4.水深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需要有一定 的水深和蓄水量,以便增加放养量,提高产量。 池水较深,蓄水量较大,水质较稳定,对鱼类 生长有利。因此,渔谚有“一寸水、一寸鱼” 的说法。根据无锡河埒乡不同水深的池塘鱼产 量比较表明(见表2-3-2)。单位面积草鱼、青 鱼、鲢、鳙的放养量和净产量随着水深的增加 均有大幅度增加
平均水深较深(1.7m~2.5m)的池塘,螺、 蚬和水草的投喂量也比面积相似但水较浅 (1.2m ~1.5m)的池塘,分别多51%和56%。 但池塘也不是愈深愈好。如池水过深,下层水 光照条件差,溶氧低,加以有机物分解又消耗 大量氧气,这就容易造成下层水经常缺氧。因 此,池水过深,对鱼类的生存和生长均有很大 影响。实践证明,精养鱼池常年水位应保持在 2.0m~2.5m
平均水深较深(1.7m~2.5m)的池塘,螺、 蚬和水草的投喂量也比面积相似但水较浅 (1.2m ~1.5m)的池塘,分别多51%和56%。 但池塘也不是愈深愈好。如池水过深,下层水 光照条件差,溶氧低,加以有机物分解又消耗 大量氧气,这就容易造成下层水经常缺氧。因 此,池水过深,对鱼类的生存和生长均有很大 影响。实践证明,精养鱼池常年水位应保持在 2.0m~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