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七道大题,22道小题,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分) 积累运用(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陌生(mo) 矗立(chu) 镌刻(juan) 屏气(bing) B.风靡(m1) 颓唐(tui 地窖(jiao)挑衅(xing) 占卜(bu) 汲取(j1 殷勤(yan) 倔强( JIang) 参天(cen)脸颊(jia)颤动(chan)窘迫(ji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嘱目美不盛收 万籁俱寂 人迹罕至 B.烦躁显为人知 相辅相成 络译不绝 C.嘹亮变幻莫测 中西合壁 轩然大波 抉择相得益彰 栩栩如生 金碧辉煌 3.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摩挲(用手抚摩) 不能自己(停止) B.宿儒(年老的,久经其事的)面面相觑(看,瞧) C.殷红(带黑的红色) 异曲同工(工夫) 深邃(深远) 心旷神怡(愉快)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开展“无车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B.经过努力的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出优秀的成绩充满了信心。 C.为了避免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县各中小学加大了校园安全工作力度。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毀坏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 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少年 像可以尽情地抒凊;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 2014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第1页(共8页)
2014 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2014 年春季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20 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七道大题,22 道小题,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2.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24 分) 一、积累运用(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陌.生(mò) 矗.立(chù) 镌.刻(juān) 屏.气(bǐnɡ) B.风靡.(mí) 颓.唐(tuí) 地窖.(jiào) 挑衅.(xìnɡ) C.占卜.(bǔ) 汲.取(jí) 殷.勤(yān) 倔强.(jiànɡ) D.参.天(cēn) 脸颊.(jiá) 颤.动(chàn) 窘.迫(jiǒ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嘱目 美不盛收 万籁俱寂 人迹罕至 B. 烦躁 显为人知 相辅相成 络译不绝 C. 嘹亮 变幻莫测 中西合壁 轩然大波 D. 抉择 相得益彰 栩栩如生 金碧辉煌 3.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摩挲..(用手抚摩) 不能自已.(停止) B.宿.儒(年老的,久经其事的) 面面相觑.(看,瞧) C.殷红..(带黑的红色) 异曲同工.(工夫) D.深邃.(深远) 心旷神怡.(愉快)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开展“无车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B.经过努力的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出优秀的成绩充满了信心。 C.为了避免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县各中小学加大了校园安全工作力度。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 2000 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5.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 ,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少年 像 ,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
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 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②一首浪漫的诗歌③一篇美丽的童话④一部严肃的小说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6.下列文学常识中作品、作者和时代(国别)对应无误的一项是 A.《童年》一一高尔基一一法国 B.《月迹》一—贾平凹一一近代 C.《于园》一一张岱一一宋代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现代 现代文阅读[I](6分)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节选) ①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杄,栏 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杄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 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 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 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 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②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 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 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 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 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7.文中运用了许多数字说明,对于用这些数字说明的目的,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说明材料的珍贵,来之不易 B.为了说明所用材料的大小,修建的困难。 C.为了突出工程的艰巨,花费的巨大 D.为了说明党和国家对建碑的重视,表现了对先烈的深切怀念。 8.对第①段说明顺序的分析,选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后背面。 B.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背面,后正面 C.采用逻辑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由主到次,条理清晰 2014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第2页(共8页)
2014 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 ,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 ②一首浪漫的诗歌 ③一篇美丽的童话 ④一部严肃的小说 A. 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6. 下列文学常识中作品、作者和时代(国别)对应无误的一项是 A.《童年》——高尔基——法国 B.《月迹》——贾平凹——近代 C.《于园》——张岱——宋代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现代 二、现代文阅读[Ⅰ](6 分)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节选) ①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 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 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 60 吨重、14.7 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 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 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 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②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 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 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 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 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7.文中运用了许多数字说明,对于用这些数字说明的目的,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说明材料的珍贵,来之不易。 B. 为了说明所用材料的大小,修建的困难。 C. 为了突出工程的艰巨,花费的巨大。 D. 为了说明党和国家对建碑的重视,表现了对先烈的深切怀念。 8.对第①段说明顺序的分析,选正确的一项是 A. 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后背面。 B. 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背面,后正面。 C. 采用逻辑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由主到次,条理清晰
D.采用时间顺序,先看四周,后看中间;先上台阶,后看碑身:先看背面,后看正面。 9.碑身上的雕饰均有象征意义。请指出装饰花纹“松柏”的象征意义: A.象征先烈的品质纯洁。 B.象征先烈的光辉永照人间 C.象征先烈的精神永存 D.象征先烈的精神永远指导我们前进。 、古诗文阅读(16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于园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岀。葆生叔同知瓜洲, 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 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 四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至于园可无憾矣。 10.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显者刺(名帖) B.奇在磊石(堆砌) C.缘坡植牡丹(沿着) D.主人处处款之(勤招待)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思和“俱以假山显”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幽阴深邃奇 B.遂以名楼 C.可以为师矣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1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于园的修建耗资巨大,这座园子不同寻常,但是主人于五非常好客,只要游人表明自 己的身份,就可以进去参观。 B.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都跟于园一样,是因为建筑的幽远意境而闻名的,而于园便是 诸园中的佼佼者。 C.本文按逻辑顺序很有层次地来写于园。先写前堂的石坡,接着写后厅的池塘,再写卧房 槛外的沟壑,最后写园后,一步步写来,层次井然。 D.本文的语言特色是雅俗兼用,极有表现力。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这一通俗的比喻 很形象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 2014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第3页(共8页)
2014 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D. 采用时间顺序,先看四周,后看中间;先上台阶,后看碑身;先看背面,后看正面。 9.碑身上的雕饰均有象征意义。请指出装饰花纹“松柏”的象征意义: A.象征先烈的品质纯洁。 B.象征先烈的光辉永照人间。 C.象征先烈的精神永存。 D.象征先烈的精神永远指导我们前进。 三、古诗文阅读(1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2 分) 于园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 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 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 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至于园可无憾矣。 10.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非显者刺.(名帖) B. 奇在磊.石(堆砌) C. 缘.坡植牡丹(沿着) D. 主人处处款.之(勤招待)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思和“俱以假山显”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幽阴深邃奇 B. 遂以.名楼 C. 可以.为师矣 D.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1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于园的修建耗资巨大,这座园子不同寻常,但是主人于五非常好客,只要游人表明自 己的身份,就可以进去参观。 B. 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都跟于园一样,是因为建筑的幽远意境而闻名的,而于园便是 诸园中的佼佼者。 C.本文按逻辑顺序很有层次地来写于园。先写前堂的石坡,接着写后厅的池塘,再写卧房 槛外的沟壑,最后写园后,一步步写来,层次井然。 D.本文的语言特色是雅俗兼用,极有表现力。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这一通俗的比喻, 很形象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请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3分) (2)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3分) (二)古诗赏析(4分) 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2分)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四、默写(共10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请用正楷字将要求默写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默写1分,书写1分) 日初出大如车盖,日 (《两小儿辩日》) (2)请把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的句子补充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3)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 (《一面》) (4)及次日临政, (《赵普》) 五、综合性学习(10分) 17教育部发出禁令: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律不准吸烟。为此,某中学开展“无烟校园,清新健康”的禁烟宣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我的健嚎梦无烟校园从我做起
2014 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6 分) 13.请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3 分) (2)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3 分) (二)古诗赏析(4 分)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2 分) 15.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四、默写(共 10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请用正楷字 ...将要求默写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默写 1 分,书写 1 分) 日初出大如车盖, 。(《两小儿辩日》) ⑵请把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的句子补充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 。 , 。 ⑶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 。(《一面》) ⑷及次日临政, 。(《赵普》) 五、综合性学习(10 分) 17.教育部发出禁令: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 律不准吸烟。为此,某中学开展“无烟校园,清新健康”的禁烟宣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图 图2 (1)完成标语。观察图1,请你为图中的空白横幅写一条禁烟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 法)(2分) (2)劝告老师。如果你是图2中的小学生,你打算怎样对老师说?(3分) (3)当小记者。如果你是该校的一名小记者,学校派你采访烟草局局长,请你设计一个采访 问题。(2分) 烟草局局长: (4)修改稿件。有一位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做些修改。(3分) 在学校开展的“无烟校园清新健康”禁烟宣传周活动中,①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隹 备。宣传周活动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②有歌舞、合唱、朗诵、相声、小品等。③此 次禁烟宣传活动的开展不仅増强了全体师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营造了—个健康、清洁的 校园环境,而且还拓展了我校健康教育的内涵 ①句中,词序不当,应调整为“ ②句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 ③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改为 六、现代文阅读[Ⅱ](16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 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 痘了。”父母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揹我 2014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第5页(共8页)
2014 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图 1 图 2 ⑴ 完成标语。观察图 1,请你为图中的空白横幅写一条禁烟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 法)(2 分) ⑵劝告老师。如果你是图 2 中的小学生,你打算怎样对老师说?(3 分) ⑶当小记者。如果你是该校的一名小记者,学校派你采访烟草局局长,请你设计一个采访 问题。(2 分) 烟草局局长: ⑷修改稿件。有一位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做些修改。(3 分) 在学校开展的“无烟校园,清新健康”禁烟宣传周活动中,①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 备。宣传周活动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②有歌舞、合唱、朗诵、相声、小品等。③此 次禁烟宣传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全体师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营造了一个健康、清洁的 校园环境,而且还拓展了我校健康教育的内涵…… ①句中,词序不当,应调整为“ ”。 ②句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 ”。 ③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改为“ ”。 六、现代文阅读[Ⅱ](16 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 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 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