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基础积累与运用(29分)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1)蹊跷 (2)祈 祷(3)募 集 (4)jual 恋(5)故弄(xuan)虚(6)cu然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烽火连三月 (2) ,夜泊秦淮近酒家 (3) ,恨别鸟惊心。 (4)僵卧孤村不自哀 (5)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 (6)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在一起的诗句是 (7)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 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 是 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假期里,我在父母亲的带领下,参观了市博物馆。②进入馆藏区,只 见琳琅满目地陈列着古代的文物珍品。③学识渊博、深受大家令人尊敬的文 物馆馆长为我们介绍说,文物收藏是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的,所以件件 都是珍品。④他还为我们展示了有“镇馆之宝”之誉的《唐代仕女图》,那精 美的图画让我们深深折服。⑤我不禁惊叹于祖国的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历时六个月的第41届上海世博会,定会让世界各地的游客获得一种宾至如 归的感受。 B.这位摄影大师极善于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 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在猝不及防的青海玉树地震灾难面前,我们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 D.受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影响,欧洲多国对此枣手无策,只得取 消航班或关闭领空。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3分)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联系全诗,如何理解“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寒”?(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分) 6.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 名,如“追梦少年”、“诗坛雏燕”、“醉里挑灯看剑”等。它们或寄托理想, 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为自己另行设 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 缘由写在下面。(3分)
1 初中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9 分)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 分) (1)蹊跷. (2)祈. 祷(3)募. 集 (4)juàn 恋(5)故弄(xuán) 虚(6)cù然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分) (1)烽火连三月, (2) ,夜泊秦淮近酒家。 (3) ,恨别鸟惊心。 (4)僵卧孤村不自哀, 。 (5)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 (6)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在一起的诗句是:“ , 。” (7)毛泽东在《七律 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 视 并 战 胜 一 切 困 难 的 高 大 形 象 和 伟 大 气 魄 的 诗 句 是: , 。 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 ①假期里,我在父母亲的带领下,参观了市博物馆。②进入馆藏区,只 见琳琅满目地陈列着古代的文物珍品。③学识渊博、深受大家令人尊敬的文 物馆馆长为我们介绍说,文物收藏是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的,所以件件 都是珍品。④他还为我们展示了有“镇馆之宝”之誉的《唐代仕女图》,那精 美的图画让我们深深折服。⑤我不禁惊叹于祖国的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2 分) A.历时六个月的第 41 届上海世博会,定会让世界各地的游客获得一种宾至如 ... 归.的感受。 B.这位摄影大师极善于捕风捉影 ....,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 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在猝不及防 ....的青海玉树地震灾难面前,我们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 D.受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影响,欧洲多国对此束手无策 ....,只得取 消航班或关闭领空。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3 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联系全诗,如何理解“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寒”?(2 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 分) 6.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 名,如“追梦少年”、“诗坛雏燕”、“醉里挑灯看剑”等。它们或寄托理想, 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 请你为自己另行设 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 缘由写在下面。(3 分)
我的网名: 命名缘由 7.国庆将至,学校准备举行国庆联欢晩会,将要请你主持这台晚会,请你写一段晩 会的开场白。(50字以上)(3分) 二、阅读理解(36) (一)蔷薇几度花(13分)丁立梅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 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 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 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 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 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 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 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 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 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 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 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一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 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一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 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 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 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 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 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aD“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02“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③3“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 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 开了 0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 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 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 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
2 我的网名: 命名缘由: 7.国庆将至,学校准备举行国庆联欢晚会,将要请你主持这台晚会,请你写一段晚 会的开场白。(50 字以上)(3 分) 二、阅读理解(36) (一)蔷薇几度花 (13 分)丁立梅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 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 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 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 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 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 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 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 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 乐。只要 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 烂铁、废纸旧鞋 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 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 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 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 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 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 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 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⑾“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⑿“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⒀“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 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 开了。 ⒁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 “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 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 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
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 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 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8.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性?(3分) 9.第⑥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4分) 记忆 稀奇: 10.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赏析句子: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11.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2分) (二)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12分)苗育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 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衤 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 到那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 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也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 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 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 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 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 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 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 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 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扣两声,停约几秒,再推 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 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 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 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选自《中学生文摘》)
3 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 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 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8.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性?(3 分) 9.第⑥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4 分) 记忆: 稀奇: 10.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 分) (1)赏析句子: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11.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2 分) (二)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12 分)苗青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 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 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 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 到那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 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也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 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 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 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 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 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 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 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 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扣两声,停约几秒,再推 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 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 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 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选自《中学生文摘》)
12.第①段划线语句手法多样,情感丰富,例如“ 这个动词以及 这个比喻就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掩门的轻柔,从中既可以感受 到父亲对孩子的 ,也可以感受到孩子对父亲的 。(4分) 13.第⑤段中说“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请从文中概括出作者所“读”到的 内容。(2分) 14.请联系上文内容,说说你对第⑨段划线语句的理解。(2分) 15.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本文后的人生感悟,请你将它填写完整。(4分) 我从作者对轻声关门的效仿中感悟到父母的心灵是子女的最好课堂,从作者 对人的阅读中感悟到 ,从作者对那 声清响的回味、揣度中感悟到」 。受本 文的启发,我也在生活中发现了各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细节,例如在困 难中同学投以我一个鼓励的眼神,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 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 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 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 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6.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3分) 齐之习辞者也 曰,坐盗 吏二缚一人道王 齐人固善盗乎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译: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译 1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晏子是怎么样巧妙应对楚王的羞辱的?(2分 答: 19.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2 分) 答 三、文采展示 20.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35分:内容30分书写5分) 跋山涉水,风景就在眼前:打开窗扉,春天就在眼前:辛勤耕耘,收获就在 眼前:奋力冲刺,终点就在眼前;翻看相册,鲜活的面容就在眼前;蓦然回首, 美丽的往事就在眼前 请以“快乐就在眼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文章。要求:(1)要 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誊写力求整 洁美观
4 12.第①段划线语句手法多样,情感丰富,例如“ ”这个动词以及 “ ”这个比喻就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掩门的轻柔,从中既可以感受 到父亲对孩子的 ,也可以感受到孩子对父亲的 。(4 分) 13.第⑤段中说“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请从文中概括出作者所“读”到的 内容。(2 分) 14.请联系上文内容,说说你对第⑨段划线语句的理解。(2 分) 15.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本文后的人生感悟,请你将它填写完整。(4 分) 我从作者对轻声关门的效仿中感悟到父母的心灵是子女的最好课堂,从作者 对人的阅读中感悟到 ,从作者对那 声清响的回味、揣度中感悟到 。受本 文的启发,我也在生活中发现了各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细节,例如在困 难中同学投以我一个鼓励的眼神, , 。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 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 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 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 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 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6.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3 分) 齐之习辞者也 曰,坐盗。” 吏二缚一人诣王 齐人固善盗乎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7.翻译下列句子:(4 分)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译: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 1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晏子是怎么样巧妙应对楚王的羞辱的?(2 分) 答: 19.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2 分) 答: 三、文采展示 20.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35 分:内容 30 分书写 5 分) 跋山涉水,风景就在眼前;打开窗扉,春天就在眼前;辛勤耕耘,收获就在 眼前;奋力冲刺,终点就在眼前;翻看相册,鲜活的面容就在眼前;蓦然回首, 美丽的往事就在眼前…… 请以“快乐就在眼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50 字的文章。要求:(1)要 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誊写力求整 洁美观
八年级月考答卷 (6分) (10分) (2分) (2分) 5.(1) (2) (3分) (3分) (3分) 8 (3分) (4分)
5 八年级月考答卷 1. (6 分) 2. (10 分) 3. (2 分) 4. (2 分) 5.(1) (2) (3 分) 6. (3 分) 7. (3 分) 8. (3 分) 9.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