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TheNobelPrizeinChemistry1946显微镜下的胰蛋白酶1929年分离和提纯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疑乳蛋白酶等,和萨姆纳证明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JNorthrop(诺思罗普)用的蛋白质(1891~1987)美国生物化学家
显 微 镜 下 的 胰 蛋 白 酶 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6 J Northrop(诺思罗普) (1891~1987) 美国生物化学家 1929年分离和提纯了胃 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 乳蛋白酶等,和萨姆纳证 明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 用的蛋白质
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19531932年发现了哺乳动物体内尿素合成的途径1937年又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理论.并解释了机体内所需能量的产生过程和糖、脂肪、蛋白质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变机理。TheTCAcycleHansKrebs(1900~1981)德裔英国生物化学家
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 1932年发现了哺乳动物体 内尿素合成的途径. 1937年又提出了三羧酸循 环理论.并解释了机体内所需能 量的产生过程和糖、脂肪、 蛋 白质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变机 理。 Hans Krebs (1900~1981) 德裔英国生物化学家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53
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TheNobelPrize inPhysiologyorMedicine19531945年发现并分离出辅酶A,证明其对生理代谢的重要性CoenzymeAPrecursorsCysteinePantothenateAdenosineFritzLipmann(1899~1986)德裔美国生物化学家
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53 Fritz Lipmann (1899~1986) 德裔美国生物化学家 1945年发现并分 离出辅酶A,证 明其对生理代谢 的重要性
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1951年提出纤维状蛋白质的螺旋结构,及蛋白质是具有多肽链结构的物质打开了通往蛋白质与DNA分子奥秘的大门。ANITYWALKFORHCOMEDISARMAMENLinus Pauling量子化学家(1901-1994)两次荣获诺贝尔奖金(1954年化学奖,1962年和平奖)
Linus Pauling 量子化学家 (1901-1994) 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 1951年提出纤维状蛋白 质的螺旋结构,及蛋白质 是具有多肽链结构的物质, 打开了通往蛋白质与DNA 分子奥秘的大门。 两次荣获诺贝尔奖金(1954年化学奖, 1962年和平奖)
功能生物化学(20世纪中叶以后)1953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标志着遗传学完成了由“经典”向“分子”时代的过渡。1958年提出了“中心法则为分子生物学奠定了基础。FHCCrick(1916-2004)JamesDWatson(1928-)tionMaurice Wilkins7(1916-2004)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1962
功能生物化学(20世纪中叶以后) F H C Crick (1916-2004) James D Watson (1928 - ) 1958年提出了 “中心法则”, 为分子生物学奠 定了基础。 1953年提出DNA双 螺旋结构,标志着 遗传学完成了由 “经典”向“分子” 时代的过渡。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2 Maurice Wilkins (1916-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