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的发展1叙述生物化学时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2动态生物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前半叶)3机能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
生物化学的发展 1 叙述生物化学时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 2 动态生物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前半叶) 3 机能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时期(二十世纪五 十年代以后)
静态生物化学(20世纪之前)1877提出生物化学这个名词霍佩-赛勒(1825-1895)分离出FelixHoppe-Seylernuclein(脱氧德国弗雷德里希·米歇尔(1844-1895核糖核蛋白)FriedrichMiescher
静态生物化学(20世纪之前) 弗雷德里希·米歇尔(1844-1895) Friedrich Miescher 霍佩-赛勒(1825-1895) FelixHoppe-Seyler 德国 1877提出生 物化学这个 名词 分离出 nuclein(脱氧 核糖核蛋白)
静态生物化学(20世纪之前)1897年发现引起发酵的物质是酶,从而把酵母细胞的生命活力与酶的化学作用联系起来,建立了酶化学。EduardBuchner(毕希纳)德国生物化学家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1860-1917)TheNobelPrizeinChemistry1907
1897年发现引起发酵的物质 是酶,从而把酵母细胞的生命 活力与酶的化学作用联系起来, 建立了酶化学。 静态生物化学(20世纪之前) Eduard Buchner(毕希纳) 德国生物化学家 (1860-1917)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7 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TheNobel Prize inPhysiologyorMedicine1922G.EmbdenO.Meverhof和J.K.Parnas阐明了糖酵解,又称这途径为Embden-Meyerhof-Parnas途径,简称EMP途径OttoMeyerhof迈耶霍夫(1884-1951)
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22 Otto Meyerhof 迈耶霍夫 (1884-1951) G.Embden,O.Meyerhof和 J.K.Parnas阐明了糖酵解,又称 这途径为Embden-MeyerhofParnas途径,简称EMP途径
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TheNobelPrizeinChemistry1946中1926年首次得JBSumner(萨姆纳)到脲酶结晶(1887~1955)美国生物化学家
动态生物化学(20世纪初~中叶)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6 J B Sumner (萨姆纳) (1887~1955) 美国生物化学家 1926年首次得 到脲酶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