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彭晓珍审题人:张雅利 本试卷分第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 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 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 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 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 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 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 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 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 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 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 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 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 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 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 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 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 集解》,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 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春秋笔法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 模,成为一种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那就是追求语言的简洁和意蕴的丰富,寓 褒贬于叙事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 差别,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是非和爱憎。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文,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而 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隐瞒,仅是对比较小的事情所作的隐瞒,大事从 简或者曲笔。春秋笔法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晦,婉转的陈述和评论以及有目 的的选择;曲笔是曲折抒笔,这里的“曲”是曲折,并不是歪曲。能够在事实下有 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以教化人民,在笔墨中又流露出更多的事实,让人 看清真相,这是曲笔的最高宗旨和理想。 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 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 协,是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 证增加了难度 1.下列各项中,其手法不属于“春秋笔法”的一项是
湖南省浏阳 2016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量: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命题人:彭晓珍 审题人:张雅利 本试卷分第第I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 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 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 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 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 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 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 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 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 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 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 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 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 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 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 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 “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 集解》,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 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春秋笔法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 模,成为一种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那就是追求语言的简洁和意蕴的丰富,寓 褒贬于叙事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 差别,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是非和爱憎。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文,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而 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隐瞒,仅是对比较小的事情所作的隐瞒,大事从 简或者曲笔。春秋笔法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晦,婉转的陈述和评论以及有目 的的选择;曲笔是曲折抒笔,这里的“曲”是曲折,并不是歪曲。能够在事实下有 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以教化人民,在笔墨中又流露出更多的事实,让人 看清真相,这是曲笔的最高宗旨和理想。 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 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 协,是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 证增加了难度。 1.下列各项中,其手法不属于“春秋笔法”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中,刻画权倾贾府、笑里藏刀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B.《雷雨》中,周朴园对女仆梅侍萍始乱终弃,三十年后面对鲁妈,在回忆当年 时说侍萍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C.《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从鸿门宴上逃走时, 写道:“脱身独骑。”用了一个“独”字,来显示作者的态度 D.《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描写烈士遇害时,写到“从背部入,斜穿心 肺”,又写到“其一是手枪”“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编写《春秋》,行文不直接阐述自己的看法,而用一些特别的手法来委婉 表达,“褒贬惩劝,各有义例”,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B.左丘明最先对“春秋笔法”做了精当的解说,但他对“春秋笔法”的解说还有 些朦胧, 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思考过程。 C.董仲舒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春秋笔法”,使其具有了直观性和可 操作性,但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给它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D.杜预最终完成了“春秋笔法”的普及工作,这种表现技巧得以从经院哲学中解 放出来,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笔法,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 来表达作者的是非爱憎,因而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B.春秋笔法虽用曲笔,但追求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在笔墨中 又流露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所以曲笔并不是歪曲 C.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为标准,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现对历史人物和事 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这使乱臣贼子害怕。 D.春秋笔法除了使用“影射”的手法,还对一些小事做了隐瞒,对大事从简或曲 笔,孔子用曲笔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可见秉笔直书有多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齐襄王闻雎 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 魏齐。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 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岀。后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 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秦相穰侯①车骑从西来。范雎曰:“吾闻穰侯专 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 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即别去。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 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于是范雎下车走。行十余里,果使骑还 索车中,无客,乃已。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卒听范雎 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后二岁,拔邢丘。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 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 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 外,拜范雎为相。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魏使须贾于秦。须贾辞于范雎,范
A.《林黛玉进贾府》中,刻画权倾贾府、笑里藏刀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B.《雷雨》中,周朴园对女仆梅侍萍始乱终弃,三十年后面对鲁妈,在回忆当年 时说侍萍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C.《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从鸿门宴上逃走时, 写道:“脱身独骑。”用了一个“独”字,来显示作者的态度。 D.《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描写烈士遇害时,写到“从背部入,斜穿心 肺”,又写到“其一是手枪”“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编写《春秋》,行文不直接阐述自己的看法,而用一些特别的手法来委婉 表达,“褒贬惩劝,各有义例”,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B.左丘明最先对“春秋笔法”做了精当的解说,但他对“春秋笔法”的解说还有 些朦胧, 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思考过程。 C.董仲舒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春秋笔法”,使其具有了直观性和可 操作性,但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给它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D.杜预最终完成了“春秋笔法”的普及工作,这种表现技巧得以从经院哲学中解 放出来,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笔法,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 来表达作者的是非爱憎,因而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B.春秋笔法虽用曲笔,但追求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在笔墨中 又流露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所以曲笔并不是歪曲。 C.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为标准,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现对历史人物和事 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这使乱臣贼子害怕。 D.春秋笔法除了使用“影射”的手法,还对一些小事做了隐瞒,对大事从简或曲 笔,孔子用曲笔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可见秉笔直书有多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齐襄王闻雎 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 魏齐。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 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后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 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秦相穰侯①车骑从西来。范雎曰:“吾闻穰侯专 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 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即别去。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 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于是范雎下车走。行十余里,果使骑还 索车中,无客,乃已。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卒听范雎 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后二岁,拔邢丘。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 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 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 外,拜范雎为相。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魏使须贾于秦。须贾辞于范雎,范
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蕐⑦豆其前,令两黥 徒夹而马食之。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须 贾归,以告魏齐。魏齐恐,亡走赵。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 能内臣于函谷关。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昭 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 报所尝困皮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其仇。赵孝 成王卒取魏齐头予秦。后五年,昭王用应侯谋,大破赵于长乎。已而与武安君白 起有隙,言而杀之。任郑安平,使击赵。郑安平为赵所围,以兵二万人降赵。应 侯席稟请罪。后二岁,王稽为河东守,与诸侯通,坐法诛。而应侯曰益以不怿。 (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注】①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国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异父同母 的大弟,凭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独揽大权,后来四次任丞相,因食邑在穰(今 河南省邓州市),号为“穰侯”;②莖:cuo,铡碎的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阴事:隐秘的事情,机密。 B.雎详死详死:感觉(自己)快要死了。 C.范雎大供具供具:摆设酒食。 D.与诸侯通,坐法诛坐法:犯法判罪。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 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 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 胸狭窄。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忍辱负重,坚韧顽强。他不因遭受困辱而沮丧,能够激励意志以奋发。 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并不因此而气馁,入秦之后命运有了转机 B.范雎机智过人,行事谨慎。须贾告发,魏齐严刑拷打,他假死逃过一劫;去 秦国的路上,秦相穰侯有所怀疑,他藏起来,后来又下车步行,又逃过一劫 C.范雎能言善辩,谋深虑远。因此信威于强秦,在国内打击外戚势力加强王室 集权,在国外拓疆开土,为秦国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有一定功绩。 D.范雎睚眦必报,任人唯亲。先后逐穰侯,辱须贾,迫魏齐;在白起因与秦王 有隔阂而被杀的情况下,荐王稽任大将,后又荐郑安平任河东守,造成恶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 徒乱人国耳 译文 (2)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莖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 食之 译文 (二)古代诗词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②豆其前,令两黥 徒夹而马食之。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须 贾归,以告魏齐。魏齐恐,亡走赵。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 能内臣于函谷关。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昭 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 报所尝困戹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其仇。赵孝 成王卒取魏齐头予秦。后五年,昭王用应侯谋,大破赵于长乎。已而与武安君白 起有隙,言而杀之。任郑安平,使击赵。郑安平为赵所围,以兵二万人降赵。应 侯席槀请罪。后二岁,王稽为河东守,与诸侯通,坐法诛。而应侯曰益以不怿。 (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注】①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国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异父同母 的大弟,凭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独揽大权,后来四次任丞相,因食邑在穰(今 河南省邓州市),号为“穰侯”;②莝:cuò,铡碎的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阴事:隐秘的事情,机密。 B.雎详死 详死:感觉(自己)快要死了。 C.范雎大供具 供具:摆设酒食。 D.与诸侯通,坐法诛 坐法:犯法判罪。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 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 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 胸狭窄。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 130 篇。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忍辱负重,坚韧顽强。他不因遭受困辱而沮丧,能够激励意志以奋发。 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并不因此而气馁,入秦之后命运有了转机。 B.范雎机智过人,行事谨慎。须贾告发,魏齐严刑拷打,他假死逃过一劫;去 秦国的路上,秦相穰侯有所怀疑,他藏起来,后来又下车步行,又逃过一劫。 C.范雎能言善辩,谋深虑远。因此信威于强秦,在国内打击外戚势力加强王室 集权,在国外拓疆开土,为秦国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有一定功绩。 D.范雎睚眦必报,任人唯亲。先后逐穰侯,辱须贾,迫魏齐;在白起因与秦王 有隔阂而被杀的情况下,荐王稽任大将,后又荐郑安平任河东守,造成恶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 徒乱人国耳。 译文: (2)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 食之。 译文: (二)古代诗词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雨夜读书 陆游 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②仗下:借指朝堂。 8.诗歌首联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要说明。(5分) 9.诗歌里蕴含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原因的句子是“孔 子曰 (2)荀子在《劝学》中说 ,也就是说善于学习的人都善于借助外物的 帮助。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 己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城市人的压力 [英]克瑞斯·罗斯 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 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只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只香蕉, 只是隐约觉得这只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我的事有关。 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 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姨妈,你好。”我对她说,“我们已经有二十多 年没有见面了!”艾丝尔姨妈见到我后并不惊奇。“小心你手中的香蕉!〃她说。 我大笑,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根重要的香蕉,我会小心的。她提出与我同行,这让 我很为难,因为我快要迟到了,必须加快步伐,艾丝尔姨妈走得实在太慢了。 拐了一个弯,一头大象挡在我们面前。大象出现在别的城市大街上也许不算是奇 怪的事,可这是曼彻斯特呀!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并没有感到奇怪。我想的是 “糟糕,大象挡住了去路,我真的要迟到了,艾丝尔姨妈和我在一起,我手里还 有一只重要的香蕉. 我十分着急,然后就醒了。 只是一个梦。"我长舒一口气,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会梦到大象、香 蕉和艾丝尔姨妈呢?收音机还在播放着节目,它每天早晨6点钟自动开启,起到 闹钟的作用。我抬头看了一眼表,已经是7点7分了。我必须加快行动,我洗漱 时听到一则新闻: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大街上,给行人带来了许多麻烦。我恍 然大悟,或许我是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听到了这则新闻的,然后就梦到了大象
雨夜读书 陆游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②仗下:借指朝堂。 8.诗歌首联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要说明。(5 分) 答: 9.诗歌里蕴含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原因的句子是“孔 子曰: , ”。 (2)荀子在《劝学》中说 “ , ”,也就是说善于学习的人都善于借助外物的 帮助。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 己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城市人的压力 [英]克瑞斯·罗斯 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 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只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只香蕉, 只是隐约觉得这只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我的事有关。 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 我已经有 20 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姨妈,你好。”我对她说,“我们已经有二十多 年没有见面了!” 艾丝尔姨妈见到我后并不惊奇。“小心你手中的香蕉!”她说。 我大笑,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根重要的香蕉,我会小心的。她提出与我同行,这让 我很为难,因为我快要迟到了,必须加快步伐,艾丝尔姨妈走得实在太慢了。 拐了一个弯,一头大象挡在我们面前。大象出现在别的城市大街上也许不算是奇 怪的事,可这是曼彻斯特呀!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并没有感到奇怪。我想的是: “糟糕,大象挡住了去路,我真的要迟到了,艾丝尔姨妈和我在一起,我手里还 有一只重要的香蕉……” 我十分着急,然后就醒了。 “只是一个梦。”我长舒一口气,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会梦到大象、香 蕉和艾丝尔姨妈呢?收音机还在播放着节目,它每天早晨 6 点钟自动开启,起到 闹钟的作用。我抬头看了一眼表,已经是 7 点 7 分了。我必须加快行动,我洗漱 时听到一则新闻: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大街上,给行人带来了许多麻烦。我恍 然大悟,或许我是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听到了这则新闻的,然后就梦到了大象
我吃完早饭,准备去上班。我在一家电影公司上班,负责策划、创意、写剧本 我突然想,如果有一部关于大象出现在曼彻斯特大街上的电影,效果肯定会不错。 我拿包的时候,发现包旁边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是我妻子的笔迹:“下班回家时, 不要忘了顺路买一些香蕉!"我忽然明白梦中的香蕉为什么是重要的东西,因为 我妻子最近在减肥,好几次让我买香蕉回家,而我每次都忘了。我想,我今天肯 定会把香蕉买回家的。 在我刚出门时,手机响了。是我母亲的电话。“有一个坏消息,”母亲说,“你还 记得你的艾丝尔姨妈吗?〃记得。”我说,“不过,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 了。〃是的,她昨天晚上去世的。她两周前就病得卧床不起,我对你说过的。 奇怪的梦终于得到了解释。 我匆匆赶路,但是发现我越是想走快,却走得越慢。我看了看手表,又发现了 个奇怪的事,手表的指针往逆时针方向旋转。“这很有意思。”我想,“如果手表 是逆时针旋转,这说明我上班就不会迟到了……”然后,我又醒了。这太奇怪了 我拧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很疼,确定这一次不是在梦境里,而是真的醒了。时间 是五点半,收音机还没有自动开启呢。我不会迟到。 我看到了妻子,就问她:“你今天还需要买香蕉吗?〃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她 显得很诧异。“我以为你要减肥呢?″减肥?"她说,“我胖吗?〃哦,不……那么, 你听说过大象的事吗?”我问。“大象?”“对,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出来了。 “曼彻斯特没有马戏团,更没有大象。你怎么了?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也许你 需要在家里休息一下。〃妻子说。“不过,我先要给母亲打一个电话。”我说。“现 在才五点半,你为什么要去打搅母亲呢?”妻子不明白我的意思。“嗯,确实不是 什么重要的事情。”我说。“好了,放松一点,行吗?”妻子说完就出去了 我立即给母亲打了电话。“妈妈。”哦,亲爱的,这么早打电话有什么事呀?”“你 还记得艾丝尔姨妈吗?〃当然,不过,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她 还好吗?”我打断母亲。“我不知道,你怎么突然关心起她了?〃哦,没什么,再 见 放下电话,我想,也许妻子说的对,我需要好好休息一天,于是我拨通了老板的 电话。“是这样的。”我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可能是这几天策划剧本过于劳 累了。”“你病的真不是时候,”老板说,“我们刚刚有了一个很好的创意,我本想 今天和你好好谈论的。这是一个动作片,故事情节也非常有意思。我简单说给你 听一听: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了一个大城市,它吃了一只被恐怖分子注射了具 有放射性物质的香蕉后,变得焦虑暴躁……”“我的艾丝尔姨妈什么时候在这部片 中出现?〃姨妈?什么姨妈?〃老板很生气。我挂断了电话。希望这一切不过是 个城市人生活压力太大的症状。 (选自《小说中的小说》,译林出版社) (1)下列对小说的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梦境中,我遇到了二十多年没有见过的艾丝尔姨妈,却因害怕以致而对与 她同行感到为难,这折射了城市人因紧张忙碌而无暇顾及亲情的现实。 B.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因为老是忘记给妻子买香蕉这件事情而心怀愧 疚,所以才会在梦中觉得这是件重要的事,并提醒自己一定要把香蕉买回家 C.在梦中,我拿着香蕉匆匆赶路,偶遇艾丝尔姨妈,又被一头大象挡住扶持路, 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在后来的梦境中有了解释,并最终在现实中得到了证实 D.当发现被大象挡住去路的状况并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后,我长舒了一口气, 因为这样自己就不会因为上班迟到而被暴躁的老板训斥了
我吃完早饭,准备去上班。我在一家电影公司上班,负责策划、创意、写剧本。 我突然想,如果有一部关于大象出现在曼彻斯特大街上的电影,效果肯定会不错。 我拿包的时候,发现包旁边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是我妻子的笔迹:“下班回家时, 不要忘了顺路买一些香蕉!”我忽然明白梦中的香蕉为什么是重要的东西,因为 我妻子最近在减肥,好几次让我买香蕉回家,而我每次都忘了。我想,我今天肯 定会把香蕉买回家的。 在我刚出门时,手机响了。是我母亲的电话。“有一个坏消息,”母亲说,“你还 记得你的艾丝尔姨妈吗?”“记得。”我说,“不过,我已经有 20 多年没有见过她 了。”“是的,她昨天晚上去世的。她两周前就病得卧床不起,我对你说过的。” 奇怪的梦终于得到了解释。 我匆匆赶路,但是发现我越是想走快,却走得越慢。我看了看手表,又发现了一 个奇怪的事,手表的指针往逆时针方向旋转。“这很有意思。”我想,“如果手表 是逆时针旋转,这说明我上班就不会迟到了……”然后,我又醒了。这太奇怪了。 我拧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很疼,确定这一次不是在梦境里,而是真的醒了。时间 是五点半,收音机还没有自动开启呢。我不会迟到。 我看到了妻子,就问她:“你今天还需要买香蕉吗?”“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她 显得很诧异。“我以为你要减肥呢?”“减肥?”她说,“我胖吗?”“哦,不……那么, 你听说过大象的事吗?”我问。“大象?”“对,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出来了。” “曼彻斯特没有马戏团,更没有大象。你怎么了?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也许你 需要在家里休息一下。”妻子说。“不过,我先要给母亲打一个电话。”我说。“现 在才五点半,你为什么要去打搅母亲呢?”妻子不明白我的意思。“嗯,确实不是 什么重要的事情。”我说。“好了,放松一点,行吗?”妻子说完就出去了。 我立即给母亲打了电话。“妈妈。”“哦,亲爱的,这么早打电话有什么事呀?”“你 还记得艾丝尔姨妈吗?”“当然,不过,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她了……” “她 还好吗?”我打断母亲。“我不知道,你怎么突然关心起她了?”“哦,没什么,再 见!” 放下电话,我想,也许妻子说的对,我需要好好休息一天,于是我拨通了老板的 电话。“是这样的。”我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可能是这几天策划剧本过于劳 累了。”“你病的真不是时候,”老板说,“我们刚刚有了一个很好的创意,我本想 今天和你好好谈论的。这是一个动作片,故事情节也非常有意思。我简单说给你 听一听: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了一个大城市,它吃了一只被恐怖分子注射了具 有放射性物质的香蕉后,变得焦虑暴躁……” “我的艾丝尔姨妈什么时候在这部片 中出现?”“姨妈?什么姨妈?”老板很生气。我挂断了电话。希望这一切不过是 一个城市人生活压力太大的症状。 (选自《小说中的小说》,译林出版社) (1)下列对小说的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在梦境中,我遇到了二十多年没有见过的艾丝尔姨妈,却因害怕以致而对与 她同行感到为难,这折射了城市人因紧张忙碌而无暇顾及亲情的现实。 B.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因为老是忘记给妻子买香蕉这件事情而心怀愧 疚,所以才会在梦中觉得这是件重要的事,并提醒自己一定要把香蕉买回家。 C.在梦中,我拿着香蕉匆匆赶路,偶遇艾丝尔姨妈,又被一头大象挡住扶持路, 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在后来的梦境中有了解释,并最终在现实中得到了证实 D.当发现被大象挡住去路的状况并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后,我长舒了一口气, 因为这样自己就不会因为上班迟到而被暴躁的老板训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