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醴陵、攸县三校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命题:醴陵一中高三备课组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人们常把人生看成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因此多有唯利是 图、贪得无厌的行径。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 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 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从呱呱坠地开始,人们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但是,“人有旦夕祸福” 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否则很容易在遭到重大 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为了习惯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失去一—一布施。正如佛家的一副对联所说:“身心 放下于当下,名利超然即泰然”。佛教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意欲把人从 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这实 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是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 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实在是刮目相看。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暂时(zan)B.呱呱坠地(gu)C.一副D.敛财致富 2.文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贪得无厌B.过眼烟云C.一蹶不振D.刮目相看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 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B.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 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C.许多水果具有药用功效,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柠檬中间就含有柠檬酸、柠檬 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都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他的电影曾带给中国人深刻的集体记忆,既有不一般的故事,也有深挚的人 文关怀,更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式现代派小说”包括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宗璞等的荒诞小说和刘索拉等 的“观念”意义上的现代派小说。,。,,。它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流派中最普遍的时间形式,并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时间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①这些小说中,事件与人物性格的展开均无固定的时空顺序及因果逻辑 ②而王蒙等进行的小说变革,则从结构技巧、思维变换和展现风格等视角,改变 了以往的小说形式 ③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意识流”小说 ④文本结构是按照人物的心理及“意识”流程演绎故事的跌宕起伏和人物的悲 欢离合 ⑤从传统意乂上说,中国小说长于通过描写外部现实世界,即描摹人与人之间的 故事关系表现人物性格及其命运 A.⑤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⑤C.⑤②①④③D.②⑤①④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5-9题。(5-8题,每小题3分;第9题10 分
湖南省浏阳、醴陵、攸县三校 2015 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命题:醴陵一中高三备课组 本试题卷共 7 道大题,22 道小题,共 8 页。 总分:1 5 0 分 时量:1 5 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人们常把人生看成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因此多有唯利是 图、贪得无厌的行径。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 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 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从呱呱坠地开始,人们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但是,“人有旦夕祸福”, 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否则很容易在遭到重大 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为了习惯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失去——布施。正如佛家的一副对联所说:“身心 放下于当下,名利超然即泰然”。佛教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意欲把人从 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这实 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是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 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实在是刮目相看。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暂时(zàn) B.呱呱坠地(guā) C.一副 D. 敛财致富 2.文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贪得无厌 B. 过眼烟云 C.一蹶不振 D.刮目相看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 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B.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 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C.许多水果具有药用功效,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柠檬中间就含有柠檬酸、柠檬 多酚及维生素 C 等成分就都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 他的电影曾带给中国人深刻的集体记忆,既有不一般的故事,也有深挚的人 文关怀,更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式现代派小说”包括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宗璞等的荒诞小说和刘索拉等 的“观念”意义上的现代派小说。 , 。 , , 。它成为 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流派中最普遍的时间形式,并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时间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①这些小说中,事件与人物性格的展开均无固定的时空顺序及因果逻辑 ②而王蒙等进行的小说变革,则从结构技巧、思维变换和展现风格等视角,改变 了以往的小说形式 ③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意识流”小说 ④文本结构是按照人物的心理及“意识”流程演绎故事的跌宕起伏和人物的悲 欢离合 ⑤从传统意义上说,中国小说长于通过描写外部现实世界,即描摹人与人之间的 故事关系表现人物性格及其命运 A.⑤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⑤ C.⑤②①④③ D.②⑤①④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5—9 题。(5-8 题,每小题 3 分;第 9 题 10 分)
文章繁简[清]顾炎武 韩文公作《樊宗师墓铭》曰:“维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 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此极中今人之病。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而又失 之者也。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 失之矣。子曰:“辞达而已矣。”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 文亡矣。《史记》之繁处必胜于《汉书》之简处。《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 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此不须重见而意已明。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 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 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瞤良人之所之也 “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 产使校人①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②焉,少则洋洋③焉, 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 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此必须重叠而情事乃尽,此孟子文章之妙。使入《新唐书》,于齐人则必曰:“其 妻疑而瞤之”,于子产则必曰:“校人出而笑之”,两言而已矣。是故辞主乎达, 不主乎简。 刘器之曰:“《新唐书》叙事好简略其辞,故其事多郁而不明,此作史之病也。” 且文章岂有繁简邪?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自然,() 有意于繁简,()失之矣。当日《进〈新唐书〉表》云:“其事则增于前,其 文则省于旧④。”《新唐书》所以不及古人者,其病正在此两句上。” 注: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吏。②圉圉,受困无力。③洋洋,欢乐。④前 旧,均指《旧唐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惩时人之失而又失之者也惩:劝戒制止 B.有馈生鱼于郑子产馈:赠送 C.校人烹之,反命曰反:反而 D.故其事多郁而不明,此作史之病也郁:晦涩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若不出()自然,()有意于繁简,()失之矣 A.于而则B.而于则 C.因之而D.乎则者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 失之矣 B.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 失之矣 C.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 之矣 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 失之矣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头段提出了全文的观点,并例举了《史记》《新唐书》等来证明
文章繁简 [清] 顾炎武 韩文公作《樊宗师墓铭》曰:“维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 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此极中今人之病。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而又失 之者也。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 失之矣。子曰:“辞达而已矣。”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 文亡矣。《史记》之繁处必胜于《汉书》之简处。《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 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此不须重见而意已明。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 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 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 产使校人①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②焉,少则洋洋③焉, 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 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此必须重叠而情事乃尽,此孟子文章之妙。使入《新唐书》,于齐人则必曰:“其 妻疑而瞷之”,于子产则必曰:“校人出而笑之”,两言而已矣。是故辞主乎达, 不主乎简。 刘器之曰:“《新唐书》叙事好简略其辞,故其事多郁而不明,此作史之病也。” 且文章岂有繁简邪?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 )自然,( ) 有意于繁简,( )失之矣。当日《进〈新唐书〉表》云:“其事则增于前,其 文则省于旧④。”《新唐书》所以不及古人者,其病正在此两句上。” 注: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吏。 ②圉圉,受困无力。 ③洋洋,欢乐。 ④前, 旧,均指《旧唐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则惩时人之失而又失之者也 惩:劝戒制止 B. 有馈生鱼于郑子产 馈:赠送 C. 校人烹之,反命曰 反:反而 D. 故其事多郁而不明,此作史之病也 郁:晦涩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若不出( )自然,( )有意于繁简,( )失之矣。 A. 于 而 则 B. 而 于 则 C. 因 之 而 D. 乎 则 者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 失之矣 B.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 失之矣 C.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 之矣 D. 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 失之矣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开头段提出了全文的观点,并例举了《史记》《新唐书》等来证明
B.作者认为言辞以达意为主,没有必要空泛地讨论语言的繁与简的问题,否则, 好文章就不会出现了。 C.文章在第三段中以齐人妻与校人的话为例,将《孟子》与《新唐书》的写法 作了对比,意在提倡写作时使用繁笔。 D.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指出《新唐书》所谓的“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其 实不是优点而恰恰是缺点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4分) 译文: (2)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3分) 译文: (3)必须重叠而情事乃尽,此孟子文章之妙。(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满江红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 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 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1)词中的“此花”是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等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 (2分)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2),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微电影”大有可为娄雪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 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 “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 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手机。 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 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 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 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 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
B.作者认为言辞以达意为主,没有必要空泛地讨论语言的繁与简的问题,否则, 好文章就不会出现了。 C.文章在第三段中以齐人妻与校人的话为例,将《孟子》与《新唐书》的写法 作了对比,意在提倡写作时使用繁笔。 D.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指出《新唐书》所谓的“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其 实不是优点而恰恰是缺点。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4 分) 译文: (2)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3 分) 译文: (3) 必须重叠而情事乃尽,此孟子文章之妙。(3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满江红 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 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 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1)词中的“此花”是 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 等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 (2 分)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6 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2) ,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填空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微电影”大有可为 娄雪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 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 “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 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 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 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 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 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 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
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 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 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 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 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 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 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 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 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 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 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 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 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 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 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光明日报》,2012年12月3日,有增删) 12.、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是微电影的显著特征,但它的内容丰富,可单 独成片,也可。 13.下列解说不是用来说明微电影“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的一项是() A.《大雨》融入纪实风格,在短小篇幅中展现了深刻的内涵,创作上有新意。 B.《天堂忘记了》展现了自闭症少年的心灵世界,启示人们应该关爱少年自闭 症患者。 C.《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要求把自己卖掉换钱给妈妈治病, 让观众为之动容。 D.《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社会要持续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1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微电影只能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一般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 B.专业团队加入微电影的制作,不仅大大地增加了微电影的数量,也极大地提 高了其质量。 C.微电影篇幅小的特点有助于其实现主题的立意深远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 考 D.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定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 发行体系。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看麦熟刘成章 ①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走到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 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 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 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 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
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 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一 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 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 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 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 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 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 1800 块钱给妈妈治病”,让 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 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 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 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 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 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 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 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光明日报》,2012 年 12 月 3 日,有增删) 12. 、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是微电影的显著特征,但它的内容丰富,可单 独成片, 也可。 13.下列解说不是用来说明微电影“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的一项是( ) A.《大雨》融入纪实风格,在短小篇幅中展现了深刻的内涵,创作上有新意。 B.《天堂忘记了》展现了自闭症少年的心灵世界,启示人们应该关爱少年自闭 症患者。 C.《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要求把自己卖掉换钱给妈妈治病, 让观众为之动容。 D.《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 2012”,呼吁社会要持续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1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微电影只能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一般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 B.专业团队加入微电影的制作,不仅大大地增加了微电影的数量,也极大地提 高了其质量。 C.微电影篇幅小的特点有助于其实现主题的立意深远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 考。 D.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定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 发行体系。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8 题。 看麦熟 刘成章 ①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走到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 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 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 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 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
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 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②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作两半一一一半在婆家,一半 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③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 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 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 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麦梢黄,女看娘”呀!这种风俗辈辈沿袭。她们小 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一一家家屋 中大体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 ④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 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的细嫩,有的如秋白菜 般的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 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 块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是被馨香浸透。 ⑤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 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所燃 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在那原色中,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 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 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 的心坎了。 ⑥奔着爹,她们在走。奔着娘,她们在走。她们粘着轻尘的布鞋、皮鞋、胶鞋 踩下的脚印,千姿百态,南来北往地撒布在旷野,一如总也开不败的夏的花朵。 ⑦一片胜似一片的麦子,常常逗引得她们停下脚来。她们被关中大丰收的景象撩 拨得晕晕乎乎,竟至忘了此刻身在何处,以为自己嗅到的已是娘家麦子的芳香, 等恍然大悟—一这哪是娘家的麦地呢,便独个儿笑了起来,如歌似地灿烂。但绝 不吝惜泼出去的情意,娘家爹和丈夫不都常说么,人不能太自私了,天下农民是 ·家。是的,也应该为别人喜欢喜欢。何况,娘家地土好,人又勤,麦子一定不 会比这儿差,也应该提前为之开怀一乐了。 ⑧满怀的麦香,满心的快活,满鬓角的汘珠,满眼睫的光。她们的身姿是大小雁 塔上的风铃。正干农活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去的,都为她们而感到自豪 和充实。婆娘们喜滋滋地迈开脚步。现在,娘正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早站在村口 的老椿树下等我了?爹又在做着什么?一定是风风火火地联系收割机去了,但他 这两天会早早地赶回家的。爹娘都上了一把年纪了,女儿多么想这回多住上几天, 好给他们凑一把力,把麦子颗粒不剩地收到囤子里头。这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帮爹 娘干一些事情,比如缝缝补补呀,比如领着患老年病的爷爷上医院诊治呀。可是, 爹又会厉声吼叫:“哪有这种情理?”娘也会柔声相劝:“听你爹的话,回去吧 麦忙天,谁家不是等着人手用哩?”而她们自己也放心不下婆家的事啊!婆娘, 婆娘,婆娘的心里有多少牵挂啊! ⑨脚下的这条路,已经走过百遍千遍了,却愈走愈亲切,愈走愈爱走。而且总是 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悄悄呼唤:娘啊娘啊,我回来了!无边麦田的金黄的底色,她 们的脚步编织着一幅既古老又鲜活的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她们望着麦子,她们也 是麦子,装饰着田野。她们急匆匆地前行,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辐射出最 亮丽最动人的光彩
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 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②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作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 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③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 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 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 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麦梢黄,女看娘”呀!这种风俗辈辈沿袭。她们小 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 中大体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 ④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 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的细嫩,有的如秋白菜 般的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 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 块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是被馨香浸透。 ⑤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 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所燃 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在那原色中,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 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 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 的心坎了。 ⑥奔着爹,她们在走。奔着娘,她们在走。她们粘着轻尘的布鞋、皮鞋、胶鞋, 踩下的脚印,千姿百态,南来北往地撒布在旷野,一如总也开不败的夏的花朵。 ⑦一片胜似一片的麦子,常常逗引得她们停下脚来。她们被关中大丰收的景象撩 拨得晕晕乎乎,竟至忘了此刻身在何处,以为自己嗅到的已是娘家麦子的芳香, 等恍然大悟——这哪是娘家的麦地呢,便独个儿笑了起来,如歌似地灿烂。但绝 不吝惜泼出去的情意,娘家爹和丈夫不都常说么,人不能太自私了,天下农民是 一家。是的,也应该为别人喜欢喜欢。何况,娘家地土好,人又勤,麦子一定不 会比这儿差,也应该提前为之开怀一乐了。 ⑧满怀的麦香,满心的快活,满鬓角的汗珠,满眼睫的光。她们的身姿是大小雁 塔上的风铃。正干农活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去的,都为她们而感到自豪 和充实。婆娘们喜滋滋地迈开脚步。现在,娘正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早站在村口 的老椿树下等我了?爹又在做着什么?一定是风风火火地联系收割机去了,但他 这两天会早早地赶回家的。爹娘都上了一把年纪了,女儿多么想这回多住上几天, 好给他们凑一把力,把麦子颗粒不剩地收到囤子里头。这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帮爹 娘干一些事情,比如缝缝补补呀,比如领着患老年病的爷爷上医院诊治呀。可是, 爹又会厉声吼叫:“哪有这种情理?”娘也会柔声相劝:“听你爹的话,回去吧。 麦忙天,谁家不是等着人手用哩?”而她们自己也放心不下婆家的事啊!婆娘, 婆娘,婆娘的心里有多少牵挂啊! ⑨脚下的这条路,已经走过百遍千遍了,却愈走愈亲切,愈走愈爱走。而且总是 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悄悄呼唤:娘啊娘啊,我回来了!无边麦田的金黄的底色,她 们的脚步编织着一幅既古老又鲜活的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她们望着麦子,她们也 是麦子,装饰着田野。她们急匆匆地前行,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辐射出最 亮丽最动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