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中名校2015届髙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七道大题,21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文字运用。(3×4=12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轻佻(tiao)鲨泥(nian)剔除(ti)大雨滂沱(pang) B.拘泥(ni)穴居(xue)聒噪(guo)一蹴而就(cu) C.渐染(jian)趿拉(ta)凫水(fu)汗流浃背(jia) D.马厩(ji)精髓(sui)隽永(jn)不假思索(ji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端详干躁淋漓尽致望文生意 B.蕴藏杜撰臭名昭著矫揉造作 C.嘻戏辐射谈笑风声感恩带德 D.怪嗔告磬鬼鬼崇崇言简意赅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肖复兴认为,如今少数网络作品的走红,依然掩盖不了整体网络文学创作水准 和思想含量不髙,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网络作品的火热现象。 B.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带来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 后来因水土不服,许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等症状。 C.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 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D.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美国财长的表态很难不被外界当作窥探奥巴马政府政策的 窗口,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除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外,并没有更多信息 透露给外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珍珠滩的美,是静与动的结合而产生的美 ①便在这宽大的钙化滩上舒展靓丽的胴体 ②激荡成朵朵水花,滚动成颗颗珍珠 ③把九寨沟的美幻化成另一种表达倾诉给人们 ④忽聚忽散,忽疾忽缓 ⑤一湖丽水,经过丛林的精湛修饰 ⑥簇拥着,飘然而来,拂袖而去 A.⑤④⑥②①③B.⑤②④①③⑥ C.⑤④③⑥①②D.⑤①④②⑥③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 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 乃调兵部主事 倭躏江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为南京兵部主事。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 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寻命往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之上 策,当截之于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 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 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 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
湖南省湘中名校 2015 届高三 11 月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七道大题,21 小题,共 8 页。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3×4=12 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轻佻(tiāo) 黏泥(nián) 剔除(tī) 大雨滂沱 (pānɡ) B.拘泥(nì) 穴居(xuè) 聒噪(ɡuō) 一蹴而就(cù) C.渐染(jiān) 趿拉(tā) 凫水(fú) 汗流浃背(jiá) D.马厩(jiù) 精髓(suǐ) 隽永(jùn) 不假思索(ji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端详 干躁 淋漓尽致 望文生意 B.蕴藏 杜撰 臭名昭著 矫揉造作 C.嘻戏 辐射 谈笑风声 感恩带德 D.怪嗔 告磬 鬼鬼崇崇 言简意赅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肖复兴认为,如今少数网络作品的走红,依然掩盖不了整体网络文学创作水准 和思想含量不高,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网络作品的火热现象。 B.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带来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 后来因水土不服,许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等症状。 C.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 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D.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美国财长的表态很难不被外界当作窥探奥巴马政府政策的 窗口,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除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外,并没有更多信息 透露给外界。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珍珠滩的美,是静与动的结合而产生的美。 , , , , , 。 ①便在这宽大的钙化滩上舒展靓丽的胴体 ②激荡成朵朵水花,滚动成颗颗珍珠 ③把九寨沟的美幻化成另一种表达倾诉给人们 ④忽聚忽散,忽疾忽缓 ⑤一湖丽水,经过丛林的精湛修饰 ⑥簇拥着,飘然而来,拂袖而去 A.⑤④⑥②①③ B. ⑤②④①③⑥ C. ⑤④③⑥①② D. ⑤①④②⑥③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 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 乃调兵部主事。 倭躏江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为南京兵部主事。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 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寻命往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之上 策,当截之于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 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 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 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
遂大破于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久围困之,顺之 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孢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 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以望官军,见顺之军整, 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镗、显惧失利,固 请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大不适,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 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事棘,犹不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 顺之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 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 期月忘寝,多有所得。为文,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 不饰祸褥 (选自《明史?唐顺之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纵:放任 B.贼窘,退巢庙湾巢:驻扎 C.顺之疾甚疾:痛恨 D.辍扉为床,不饰祸褥辍:拆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为南京兵部主事②贼己为遂等所灭。 B.①顺之以御贼之上策②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 C.①当截之于海外②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 D.①贼构高楼以望官军②以兵事棘,犹不鸹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顺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 ,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歼 灭,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 C.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 都御史,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 D.唐顺之向王畿学习良知学说,他关起门来,专心致志,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 忘记睡觉,获得不少心得 8.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B.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C.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D.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①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4分) ②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3分) ③顺之疾甚,以兵事棘,犹不辞。(3分)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的问题。(8分)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乔吉
遂大破于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久围困之,顺之 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孢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 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以望官军,见顺之军整, 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镗、显惧失利,固 请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大不适,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 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事棘,犹不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 顺之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 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 期月忘寝,多有所得。为文,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 不饰祸褥。 (选自《明史?唐顺之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 纵:放任 B.贼窘,退巢庙湾 巢:驻扎 C.顺之疾甚 疾:痛恨 D.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辍:拆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①为南京兵部主事 ②贼己为遂等所灭。 B.①顺之以御贼之上策 ②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 C.①当截之于海外 ②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 D.①贼构高楼以望官军 ②以兵事棘,犹不辞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顺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 一,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歼 灭,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 C.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 都御史,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 D.唐顺之向王畿学习良知学说,他关起门来,专心致志,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 忘记睡觉,获得不少心得。 8.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B.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C.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D.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9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 分) ①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4 分) ②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3 分) ③顺之疾甚,以兵事棘,犹不辞。(3 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的问题。(8 分)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乔 吉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 痛,坐羊皮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①青云兴:做官的兴头。②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 (1)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4分) 答 (2)结合全曲,简述渔父的形象特点。(4分) 答: 11、名句名片默写(5分) ①舞幽壑之潜蛟,。(苏轼《赤壁赋》) ②,而后人哀之;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③,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王勃《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王府井新华书店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与之相邻的多是时尚餐厅、高档百货店和 鳞次栉比的写字楼。书店进门显眼位置的展台上,摆着近期的畅销书。其中励志 书占据了半壁江山——《正能量》、《本能》、《洗脑术》、《自控术》、《我 就是教你混社会》……醒目的标题吸引着路过的年轻白领。 充满感染力的书名、振奋人心的个案、切实可行的方法,励志书像一剂诱人的毒 药,在人人渴望成功的现代社会诱惑着年轻读者。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在经历了 10余年热销之后,励志书是否真的能给读者和出版社都带来成功? 张立辉是一名教师,工作之余爱看励志书。“《把信送给加西亚》、《人性的弱 点》、《穷爸爸富爸爸》、《细节决定成败》……”张立辉如数家珍。只是他看 了之后总觉得名不副实,颇感失望。张立辉说:“所有的励志书都想通过各种各 样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自己身上蕴藏着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大到可以改变自己、 改变世界。你看了书以后充满自信,想要马上行动,这就是励志书的价值。”但 是随着年龄增长,张立辉渐渐放弃了励志书:“想获得励志书中暗示的那种成 功非常困难。因为成功之岸绝不是看一本书、简单按照书中方法去做就可以抵达 的 中信出版社资深策划编辑陶鹏将励志书分为“软”和“硬”两种。像《谁动了我 的奶酪》那样的“软”书,以208年的《秘密》为界,之后就很难再卖出好记 录。《秘密》的作者之后又写了《力量》,但销量也不过尔尔。“硬”书越来越 多引入心理学、行为科学、神经科学等研究成果。“励志不再是喊话,而是切实 可行的科学” 去年,陶鹏经手的一本“硬”励志书《意志力》,教人如何提高效率和自控力 佐以大量心理学试验结果,并介绍了一系列增强意志力的方法。该书在豆瓣网评 分8分(满分10分),书的销量也相当不错。 “硬”励志书多从西方引进。国内出版社在引进图书时除了审度其品质,还需考 虑该书酝酿和出笼的国情基础。去年横扫美国各大排行榜的《安静》一书,经中 信出版社引进后却是籍籍无名。原来,美国人以内向性格为病,这本书要解决的 正是这个问题。但内向性格在中国人中却是主流,所以该书因针对性不强而在国 内市场败北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①,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 痛,坐羊皮②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 ①青云兴:做官的兴头。②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 (1)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曲,简述渔父的形象特点。(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名句名片默写(5 分) ①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②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③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填空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王府井新华书店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与之相邻的多是时尚餐厅、高档百货店和 鳞次栉比的写字楼。书店进门显眼位置的展台上,摆着近期的畅销书。其中励志 书占据了半壁江山——《正能量》、《本能》、《洗脑术》、《自控术》、《我 就是教你混社会》……醒目的标题吸引着路过的年轻白领。 充满感染力的书名、振奋人心的个案、切实可行的方法,励志书像一剂诱人的毒 药,在人人渴望成功的现代社会诱惑着年轻读者。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在经历了 10 余年热销之后,励志书是否真的能给读者和出版社都带来成功? 张立辉是一名教师,工作之余爱看励志书。“《把信送给加西亚》、《人性的弱 点》、《穷爸爸富爸爸》、《细节决定成败》……”张立辉如数家珍。只是他看 了之后总觉得名不副实,颇感失望。张立辉说:“所有的励志书都想通过各种各 样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自己身上蕴藏着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大到可以改变自己、 改变世界。你看了书以后充满自信,想要马上行动,这就是励志书的价值。”但 是随着年龄增长,张立辉渐渐放弃了励志书:“ 想获得励志书中暗示的那种成 功非常困难。因为成功之岸绝不是看一本书、简单按照书中方法去做就可以抵达 的。” 中信出版社资深策划编辑陶鹏将励志书分为“软”和“硬”两种。像《谁动了我 的奶酪》那样的“软”书,以 2008 年的《秘密》为界,之后就很难再卖出好记 录。《秘密》的作者之后又写了《力量》,但销量也不过尔尔。“硬”书越来越 多引入心理学、行为科学、神经科学等研究成果。“励志不再是喊话,而是切实 可行的科学”。 去年,陶鹏经手的一本“硬”励志书《意志力》,教人如何提高效率和自控力, 佐以大量心理学试验结果,并介绍了一系列增强意志力的方法。该书在豆瓣网评 分 8 分(满分 10 分),书的销量也相当不错。 “硬”励志书多从西方引进。国内出版社在引进图书时除了审度其品质,还需考 虑该书酝酿和出笼的国情基础。去年横扫美国各大排行榜的《安静》一书,经中 信出版社引进后却是籍籍无名。原来,美国人以内向性格为病,这本书要解决的 正是这个问题。但内向性格在中国人中却是主流,所以该书因针对性不强而在国 内市场败北
在当当网最近的图书排行榜上,励志书依然风头强劲,占据了畅销前10名的三 分之一。英国作者的《正能量》排名第二,另有引自韩国的《因为痛,所以叫青 春》,台湾地区的《遇见未知的自己》。 事实上,十几年来,励志书始终毁誉参半。据中国新闻网最近一则消息:杭州一 家书店把图书论斤卖,按照书籍种类标价,最便宜的就是励志书,只要11元 斤。磨铁图书第一编辑中心总经理李耀辉介绍,最近两三年,磨铁图书出版的励 志书并不多,但创造的效益可观。“目前卖得最好的《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 强大》,已经销售了近50万册。”陶鹏透露,中信近几年一直不看好励志书。 “此类图书的选题只占出版计划的10%,甚至更低。”陶鹏说,“书业中有严重 的跟风症。哪个概念火了,跟风的人一定会把这个概念玩到死为止。比如旅游书, 前段时间大热了一阵,但今年基本全线室息 当前,励志书市场从最初几年的“只要励志就有人买”,到经过几番洗牌后被读 者越来越看重图书品质,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的漫长过程。虽然跟风书层出不穷, 但读者也不是傻子,李鬼还是李逵总能分辨。目前,弘一法师的《淡定》卖得不 错。而自上世纪90年代就被引入中国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经过 多次重印,现在仍不时出现在图书排行榜上 总之,励志书热潮日趋平稳,图书品质和实用性将成为其立身之本。励志书市场 不再是“人傻钱多速来”的宝地,将渐渐和其他图书一样,进入常态发展 (根据原文删改) 12.对文中关于“硬”的励志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励志书中的“硬”书,是指那些纸张条件特别好,包装特别精美,刊印质量 特别过硬的图书。 B.《意志力》之所以能成其为一本“硬”的励志书并销量不错,主要是由于它 在教人如何提高效率和自控力上,使用了大量心理学试验结果,并介绍了一系列 增强意志力的方法,从而让我们对真正的意志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C.由于“硬”励志书深受读者青睐,因此,它占尽了最近图书排行榜上的强劲 风头。 D.我们的图书市场上,励志类图书质量参差不一,其中“软”的励志书都是国 产书籍,而“硬”的励志书则多数进口于西方。 13.以下所有选项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力量》与《秘密》两部书,尽管出自于同一位作家之手,但由于它们都是 “软”励志书,因此前后销售的情况都不过尔尔 B.想获得励志书中暗示的那种成功非常不容易,因此,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渴望成 功的年轻人最好不要去看那些所谓的励志书。 C.不管励志类图书的作者写作和市场销售如何玩花样,越来越多的读者在挑选励 志书时都更重视图书的品质和实用性。 D.书业中严重的跟风症现象,致使旅游类图书的销售先热后冷,而这也是励志 类图书销售发展轨迹变化的根本原因。 14.根据原文并结合自己的成长思考,谈谈你对励志类图书的看法。(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一18题 秋韵写意 孙守名
在当当网最近的图书排行榜上,励志书依然风头强劲,占据了畅销前 10 名的三 分之一。英国作者的《正能量》排名第二,另有引自韩国的《因为痛,所以叫青 春》,台湾地区的《遇见未知的自己》。 事实上,十几年来,励志书始终毁誉参半。据中国新闻网最近一则消息:杭州一 家书店把图书论斤卖,按照书籍种类标价,最便宜的就是励志书,只要 11 元一 斤。磨铁图书第一编辑中心总经理李耀辉介绍,最近两三年,磨铁图书出版的励 志书并不多,但创造的效益可观。“目前卖得最好的《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 强大》,已经销售了近 50 万册。”陶鹏透露,中信近几年一直不看好励志书。 “此类图书的选题只占出版计划的 10%,甚至更低。”陶鹏说,“书业中有严重 的跟风症。哪个概念火了,跟风的人一定会把这个概念玩到死为止。比如旅游书, 前段时间大热了一阵,但今年基本全线窒息。” 当前,励志书市场从最初几年的“只要励志就有人买”,到经过几番洗牌后被读 者越来越看重图书品质,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的漫长过程。虽然跟风书层出不穷, 但读者也不是傻子,李鬼还是李逵总能分辨。目前,弘一法师的《淡定》卖得不 错。而自上世纪 90 年代就被引入中国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经过 多次重印,现在仍不时出现在图书排行榜上。 总之,励志书热潮日趋平稳,图书品质和实用性将成为其立身之本。励志书市场 不再是“人傻钱多速来”的宝地,将渐渐和其他图书一样,进入常态发展。 (根据原文删改) 12.对文中关于“硬”的励志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励志书中的“硬”书,是指那些纸张条件特别好,包装特别精美,刊印质量 特别过硬的图书。 B.《意志力》之所以能成其为一本“硬”的励志书并销量不错,主要是由于它 在教人如何提高效率和自控力上,使用了大量心理学试验结果,并介绍了一系列 增强意志力的方法,从而让我们对真正的意志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C. 由于“硬”励志书深受读者青睐,因此,它占尽了最近图书排行榜上的强劲 风头。 D.我们的图书市场上,励志类图书质量参差不一,其中“软”的励志书都是国 产书籍,而“硬”的励志书则多数进口于西方。 13.以下所有选项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力量》与《秘密》两部书,尽管出自于同一位作家之手,但由于它们都是 “软”励志书,因此前后销售的情况都不过尔尔。 B.想获得励志书中暗示的那种成功非常不容易,因此,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渴望成 功的年轻人最好不要去看那些所谓的励志书。 C.不管励志类图书的作者写作和市场销售如何玩花样,越来越多的读者在挑选励 志书时都更重视图书的品质和实用性。 D.书业中严重的跟风症现象,致使旅游类图书的销售先热后冷,而这也是励志 类图书销售发展轨迹变化的根本原因。 14.根据原文并结合自己的成长思考,谈谈你对励志类图书的看法。(4 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2l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一 18 题。 秋 韵 写 意 孙守名
再过半个月.深秋的背影便会渐渐淡褪。看窗外的秋与往年并无二致,还是不紧 不慢地将各种树木的枝叶由绿变淡、变黄、变枯。天空显得愈发高远,没有飞鸽 的哨音。阳光静静地,缓缓地.划过阔远的髙空,不留一丝痕迹。北方的秋,大 概就是这个样子。 赏秋,在城市不如乡村。城中的秋色,多藏匿在游人杂杳的公园或斜仄的小巷, 那窒闷的场景会让你对秋生出一丝怨尤。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齐整方正的盒子楼, 把秋的韵致切割成一丝一缕的淡淡的忧伤和绝望,那些被逼迫得失去了性情的红 枫绿杨也在落叶飘散中尝到了无人赏玩的失落和悲伤 乡村的秋意却让人赏玩到十足。走在原野中,扑面而来的全是深秋的气息,满地 的枯草,脚踏上去软软的,那种酥麻的感觉从脚跟渐渐浸入肢体.然后沁入心脾, 裸露的土地,现出自然的色泽,让人感到回归母体的本真。透过稀疏的树林.会 看到那条静静斜躺着的小河.河畔少有人走,河水也已变得瘦削,清澈得像极了 淡远的天空,一阵阵秋风吹过,凉意袭上心头,是那种清爽的感觉。 秋的恬淡、疏远,非要在清冷的夜晚才能感觉得深透。凉风袭人,秋雨时至,找 处破旧的陋室,点一碗油灯,饮酒少许,微醺更佳,静对一卷古书,想万千心 事,这种情韵实在是把玩秋意的最佳境界。夜半时分,秋雨点点滴滴,一任惆怅 的心情浸润在浓重的秋意中。这时.睡意全无,穿起夹衣,走出屋门.站在廊下, 听那深秋的天籁之音,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实,品味秋的滋味必须人到中年。那时,秋已不单单是纯粹的秋色秋意,还有 种种对人生的感悟在里面。人生苦短,经历如曲折深幽的小径.那些流泪的日子 时常伴随身边,悲欢离合,伤心痛楚,屈辱惆怅,无所不有。时光愈长.感受愈 深。个人感悟,家国情怀,往往交织在我们的情感深处。一旦遇到令人伤感的秋 意袭来,积久的情怀意蕴必然会如冲决堤岸的江河,瞬急填满胸怀,令人情不自 禁,感慨系之,涕泪交流。 古人悲秋,大多也是在经历过坎坷、挫折、悲苦或苦难之后,那种悲苦的况味不 是有着同样磨折的人是品玩不到的。游子思乡,是被诗家写得烂熟的主题,有些 也恰恰正是他们的亲身历程。出仕为官,突遭变故,被贬岭南,正是秋意方浓, 友人相送,自有一番愁苦心情。岭南僻远,相知无几.三年五载,必有相思之苦 南国的秋,和北方的相比.个中况味,诗家自知。 秋天是个诗意的季节。赏秋.需独自一人。清早出门,在无人的小巷中静静地走.什 么都不要想,脚步要放缓,让秋的凉意穿透心怀,抬头眺望淡远的天空,那真是 一种惬意。当阳光初升,便信步朝回走,脚下的片片树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小 心翼翼地迈步.不要惊动那些失意的生命,这是一种悲悯情怀。走回家中,坐在 桌前,一杯牛奶,一张早报,看透过玻璃的秋光入室,静静地洒落在放于桌椅旁 的书页上,让心情随着秋色秋意开始一天美好的时光。 秋意最美是在傍晚。远飞的鸿雁早已无影无踪,惨淡的阳光落入山后,暮色渐 起.群山隐退,大地间一片沉静。坐在小院内,捧一杯清茶,将自己隐沉在夜色 中,只是静静地坐着,享受秋的静谧,秋的清幽.秋的诸多况味。其实,秋的味 道是苦涩的,只有那些饮过苦药的病人才能真正感知秋的深层意蕴。由春至夏再 到秋.也正如人的艰辛一生.已过中年将至老年,那是最令人怅惘而心悸的。 年轻时节,不要总是想着品读秋意,那会让你过早地消磨掉意志和诸多情趣。秋 的意味就像一杯醇酒,只有等到所有的苦痛都经历一香之后,才可去慢慢品润。 品尝秋色,不宜急迫,要淡定,要恬然.轻轻入唇.让丝丝秋韵渐渐润泽舌尖, 轻轻地嚷饮,最后再渐渐进入佳境
再过半个月.深秋的背影便会渐渐淡褪。看窗外的秋与往年并无二致,还是不紧 不慢地将各种树木的枝叶由绿变淡、变黄、变枯。天空显得愈发高远,没有飞鸽 的哨音。阳光静静地,缓缓地.划过阔远的高空,不留一丝痕迹。北方的秋,大 概就是这个样子。 赏秋,在城市不如乡村。城中的秋色,多藏匿在游人杂杳的公园或斜仄的小巷, 那窒闷的场景会让你对秋生出一丝怨尤。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齐整方正的盒子楼, 把秋的韵致切割成一丝一缕的淡淡的忧伤和绝望,那些被逼迫得失去了性情的红 枫绿杨也在落叶飘散中尝到了无人赏玩的失落和悲伤。 乡村的秋意却让人赏玩到十足。走在原野中,扑面而来的全是深秋的气息,满地 的枯草,脚踏上去软软的,那种酥麻的感觉从脚跟渐渐浸入肢体.然后沁入心脾。 裸露的土地,现出自然的色泽,让人感到回归母体的本真。透过稀疏的树林.会 看到那条静静斜躺着的小河.河畔少有人走,河水也已变得瘦削,清澈得像极了 淡远的天空,一阵阵秋风吹过,凉意袭上心头,是那种清爽的感觉。 秋的恬淡、疏远,非要在清冷的夜晚才能感觉得深透。凉风袭人,秋雨时至,找 一处破旧的陋室,点一碗油灯,饮酒少许,微醺更佳,静对一卷古书,想万千心 事,这种情韵实在是把玩秋意的最佳境界。夜半时分,秋雨点点滴滴,一任惆怅 的心情浸润在浓重的秋意中。这时.睡意全无,穿起夹衣,走出屋门.站在廊下, 听那深秋的天籁之音,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实,品味秋的滋味必须人到中年。那时,秋已不单单是纯粹的秋色秋意,还有 种种对人生的感悟在里面。人生苦短,经历如曲折深幽的小径.那些流泪的日子 时常伴随身边,悲欢离合,伤心痛楚,屈辱惆怅,无所不有。时光愈长.感受愈 深。个人感悟,家国情怀,往往交织在我们的情感深处。一旦遇到令人伤感的秋 意袭来,积久的情怀意蕴必然会如冲决堤岸的江河,瞬急填满胸怀,令人情不自 禁,感慨系之,涕泪交流。 古人悲秋,大多也是在经历过坎坷、挫折、悲苦或苦难之后,那种悲苦的况味不 是有着同样磨折的人是品玩不到的。游子思乡,是被诗家写得烂熟的主题,有些 也恰恰正是他们的亲身历程。出仕为官,突遭变故,被贬岭南,正是秋意方浓, 友人相送,自有一番愁苦心情。岭南僻远,相知无几.三年五载,必有相思之苦。 南国的秋,和北方的相比.个中况味,诗家自知。 秋天是个诗意的季节。赏秋.需独自一人。清早出门,在无人的小巷中静静地走.什 么都不要想,脚步要放缓,让秋的凉意穿透心怀,抬头眺望淡远的天空,那真是 一种惬意。当阳光初升,便信步朝回走,脚下的片片树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小 心翼翼地迈步.不要惊动那些失意的生命,这是一种悲悯情怀。走回家中,坐在 桌前,一杯牛奶,一张早报,看透过玻璃的秋光入室,静静地洒落在放于桌椅旁 的书页上,让心情随着秋色秋意开始一天美好的时光。 秋意最美是在傍晚。远飞的鸿雁早已无影无踪,惨淡的阳光落入山后,暮色渐 起.群山隐退,大地间一片沉静。坐在小院内,捧一杯清茶,将自己隐沉在夜色 中,只是静静地坐着,享受秋的静谧,秋的清幽.秋的诸多况味。其实,秋的味 道是苦涩的,只有那些饮过苦药的病人才能真正感知秋的深层意蕴。由春至夏再 到秋.也正如人的艰辛一生.已过中年将至老年,那是最令人怅惘而心悸的。 年轻时节,不要总是想着品读秋意,那会让你过早地消磨掉意志和诸多情趣。秋 的意味就像一杯醇酒,只有等到所有的苦痛都经历一香之后,才可去慢慢品润。 品尝秋色,不宜急迫,要淡定,要恬然.轻轻入唇.让丝丝秋韵渐渐润泽舌尖, 轻轻地嚷饮,最后再渐渐进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