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东六校2018年下期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教师版)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 钟 考试时间:2018年12月7日由醴陵一 中·浏阳一中·攸县一中·株洲市八中·株洲市四中·株洲市二中联合命题 姓名号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文宗教”。新儒家认为, 儒家传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 神,有耶稣、安拉等外在权威。它不需要外在的权威,它有一种具有内在超越性 的信仰。内在超越性,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儒家传统的这 特质,若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 “人文信仰”在儒释道中都有,儒家比较典型,儒家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 功德”,在世俗社会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一是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 正心、修身;另外就是建功立业,即把“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人生追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具有经济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属 性。但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 信仰体系当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决肉体的存在问题,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 家是重义轻利的。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这也是治国 理政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如孔子所说“富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 之”;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 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 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主要内涵。 儒学是仁学,但一般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关于“爱他人”,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将“爱他”或“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实 际上,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就彰明了儒学仁学的首要内涵就是“为己之 学”。“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这和现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 的。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 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说过:“知者自知, 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义”在孟子这里发挥得比较到位。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 价值的阐发。儒学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认为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更高 的原则,并借此来引领、驾驭功利。这也是对道义上的担当精神的高扬。 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了“礼法”范畴。他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 成内规矩和外规矩。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 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 和谐。因此,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 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 (选自2017年4月1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删改)
湖南省湘东六校 2018 年下期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教师版) 总分:150 分 时量:150 分 钟 考试时间:2018 年 12 月 7 日由醴陵一 中·浏阳一中·攸县一中·株洲市八中·株洲市四中·株洲市二中联合命题 姓 名 考 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文宗教”。新儒家认为, 儒家传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 神,有耶稣、安拉等外在权威。它不需要外在的权威,它有一种具有内在超越性 的信仰。内在超越性,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儒家传统的这 一特质,若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 “人文信仰”在儒释道中都有,儒家比较典型,儒家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 功德”,在世俗社会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一是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 正心、修身;另外就是建功立业,即把“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人生追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具有经济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属 性。但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 信仰体系当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决肉体的存在问题,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 家是重义轻利的。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这也是治国 理政者须关注的重 中之重。如孔子所说“富之”“ 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 之”;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 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 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主要内涵。 儒学是仁学,但一般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关于“爱他人”,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将“爱他”或 “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实 际上,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就彰明了儒学仁学的首要内涵就是“为己之 学”。“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这和现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 的。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 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说过: “知者自知, 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义”在孟子这里发挥得比较到位。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 价值的阐发。儒学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认为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更高 的原则,并借此来引领、驾驭功利。这也是对道义上的担当精神的高扬。 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了“礼法”范畴。他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 成内规矩和外规矩。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 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 和谐。因此,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 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 (选自 2017 年 4 月 1 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东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权威。内在超越性, 亦即道德心,是儒家传统的一个特质。 B.儒释道中均有“人文信仰”,但儒家比较典型。它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 的功德”,它要完成在世俗社会中人之为人的使命。C.政治属性、经济属性 和道德文化属性都是人类所具有的属性。但其中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 和最高本质。D.一般人认为儒家重义轻利。实际上,儒家也看重对人的物质生 活的安顿,认为治政者必须关注“利民”“富民”“裕民”,这体现了儒家的生 命大智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儒家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要“义利并重, 以义驭利”。荀子则把“仁义”转化成内外规矩,此即儒家所讲的“礼”。而 “礼”是用来协调义利关系的。B.“人文信仰”这一说法是受现代学者“人文 宗教”的启发而得来的。儒家的“人文信仰”就是要完成健全个体生命和建功 立业的使命。C.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关于“利民”“富民”“裕民”的 言论,是为了证明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D.儒学即仁学。 仁学不仅仅讲爱他人,也讲爱自己。不论是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还是孔子的“为己之学”,都应该是儒学仁学的重要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言“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也是孔 子“仁政”思想的体现,而这对当代治政者来说,也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 B.孟子的“亲亲”“仁民”“爱物”,从家庭、社会到宇宙万物,层层深入地 阐发了“仁”的内涵,树立了儒家仁者形象。C.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 阐释者,儒学由此向政治儒学转化。后世很多儒学家的治政思想为当时统治者所 用就是明证。D.“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蕴含了欲为“大丈夫”必先为“士” 的道理。一个人首先要成就自己,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 下 【解析 1.D.试题分析:D项,“儒家也看重对人的物质生活的安顿”分析不当。原 文是指在“利民”“富民”“裕民”的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 这才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内涵。故选D 2.A.试题分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 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 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分析可知,礼是德与法的统一,它可以约束人们的 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并非专“用来协调义利关系”。故选A。 3.C.试题分析:C项,原文是说“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 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并非“由此向政治儒学转 化”。故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东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权威。内在超越性, 亦即道德心,是儒家传统的一个特质。 B.儒释道中均有“人文信仰”,但儒家比较典型。它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 的功德 ”, 它要完成在世俗社会中人之为人的使命。 C.政治属性、经济属性 和道德文化属性都是人类所具有的属性。但其中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 和最高本质。 D.一般人认为儒家重义轻利。实际上,儒家也看重对人的物质生 活的安顿,认为治政者必须关注“利民”“富民”“裕民”,这体现了儒家的生 命大智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儒家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要“义利并重, 以义驭利”。荀子则把“仁义”转化成内外规矩,此即儒家所讲的“礼”。而 “礼”是用来协调义利关系的。 B.“人文信仰”这一说法是受现代学者“人文 宗教”的启发而得来的。儒家的“人文信仰” 就是要完成健全个体生命和建功 立业的使命。 C.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关于“利民”“富民”“裕民”的 言论,是为了证明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 D.儒学即仁学。 仁学不仅仅讲爱他人,也讲爱自己。不论是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还是孔子的“为己之学”,都应该是儒学仁学的重要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孔子言“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也是孔 子“仁政”思想的体现,而这对当代治政者来 说,也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 B.孟子的“亲亲”“仁民”“爱物”,从家庭、社会到宇宙万物,层层深入地 阐发了“仁” 的内涵,树立了儒家仁者形象。 C.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 阐释者,儒学由此向政治儒学转化。后世很多儒学家的治政思想为当时统治者所 用就是明证。 D.“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蕴含了欲为“大丈夫”必先为“士” 的道理。一个人首先要成就自己,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 下。 【解析】 1.D.试题分析: D 项,“儒家也看重对人的物质生活的安顿”分析不当。原 文是指在“利民”“富民” “裕民”的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 这才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内涵。故选 D。 2.A.试题分析: A 项,结合文本内容“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 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 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分析可知,礼是德与法的统一,它可以约束人们的 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并非专“用来协调义利关系”。故选 A。 3.C.试题分析: C 项,原文是说“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 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 转型的重要中介”,并非“由此向政治儒学转 化”。故选 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绝代勇将张自忠 张秋铧 1940年5月23日,10万军民聚集在湖北宜昌城内外,为一位殉国的将军送 行。就在前一天,将军的灵柩被抢运到宜昌,本想用汽车将将军的灵柩运到长江 码头,然后乘船溯江前往重庆安葬,但宜昌的军民不肯,坚持要用十里长街相送 人工抬棺材的方式,送将军走完这抗日战场上的最后一程。 这是一位连最残酷的敌手、凶暴成性的日军,都为之脱帽致敬的绝代勇将:在湖 北战场上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上将张自忠将军一一二战时期,盟 军军衔最高的阵亡将领 战火仍在延续,日军的飞机反复在宜昌城上空盘旋,随时有轰炸人群的可能,但 10万军民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哀送将军。日军似乎也很配合,尽管战机几次低 空盘旋,但他们并未轰炸送葬的队伍 那是1929年,张自忠升任西北军第六师师长,有一次一个营长侵吞士兵存款, 张自忠査实后,立即集合全师干部,当众责打了这个营长200军棍,并撤职镣 押。张自忠经常在深夜巡视士兵寝室,帮士兵盖被子,每逢星期天,他还经常拿 钱和吃喝的物品,给军队里受伤的士兵。平日里,他和士兵们穿着一样的军服, 吃着一样的大锅饭。为了磨练官兵意志,他在冰天雪地里自己带头脱掉大衣,要 士兵们跟着他一起进行雪地行军训练。由此,张自忠的部队以“将不畏死,兵不 惜命”而著称。 1937年,在卢沟桥抗战后,二十九军决定战略转移离开北平,军长宋哲元在撤 退之际,要求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留下担任北平市长与日军进行周旋。外界并 不知张自忠奉了密令留下,当时国内的报纸,纷纷责骂张自忠是无耻汉奸,将其 称为“张逆自忠”;为了洗刷这个罪名,张自忠秘密潜逃离开日军监控,南下向 蒋介石汇报北平战守经过。 1938年返回部队后,张自忠面对部队官兵痛哭失声:“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 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 1940年,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退守重庆,日军为了进攻重庆,连续 进攻襄阳、鄂西一带。 5月1日,张自忠亲笔给三十三集团军的各部队和将领写信昭告:“国家到了 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 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5月16日,日军获悉国军有高级将领正在南瓜店一带指挥作战,随即调集飞机 和重兵,猛烈轰炸我方阵地,三十三集团军属下的七十四师主力弹药将尽,部队 电话询问张自忠可否先行退却,张自忠回答道:“现在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正是 军人杀敌报国之时,子弹打完了,要用刺刀杀,刺刀断了,要用拳头打,用牙齿 咬 上午11时许,三十三集团军的警卫团阵地被日军突破,激战到中午时,张自忠 手下的 2000多官兵几乎全部战亡,他身边仅剩下几十名警卫人员,将士们也仍然誓死 保卫着他,并一面高喊:“司令快走,司令快走!” 张自忠的副官马孝堂,向来救援的国军讲述着:“总司令猛然前扑,旋又立起, 右肩后流血了!很显然是被炮弹碎片炸伤了。到了十里长山,还在指挥,接着左
绝代勇将张自忠 张秋铧 1940 年 5 月 23 日,10 万军民聚集在湖北宜昌城内外,为一位殉国的将军送 行。就在前一天,将军的灵柩被抢运到宜昌,本想用汽车将将军的灵柩运到长江 码头,然后乘船溯江前往重庆安葬,但宜昌的军民不肯,坚持要用十里长街相送、 人工抬棺材的方式,送将军走完这抗日战场上的最后一程。 这是一位连最残酷的敌手、凶暴成性的日军,都为之脱帽致敬的绝代勇将:在湖 北战场上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上将张自忠将军——二战时期,盟 军军衔最高的阵亡 将领。 战火仍在延续,日军的飞机反复在宜昌城上空盘旋,随时有轰炸人群的可能,但 10 万军民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哀送将军。日军似乎也很配合,尽管战机几次低 空盘旋,但他们并 未轰炸送葬的队伍。 那是 1929 年,张自忠升任西北军第六师师长,有一次一个营长侵吞士兵存款, 张自忠 查实后,立即集合全师干部,当众责打了这个营长 200 军棍,并撤职镣 押。张自忠经常在深夜巡视士兵寝室,帮士兵盖被子,每逢星期天,他还经常拿 钱和吃喝的物品,给军队里受伤的士兵。平日里,他和士兵们穿着一样的军服, 吃着一样的大锅饭。为了磨练官兵意志,他在冰天雪地里自己带头脱掉大衣,要 士兵们跟着他一起进行雪地行军训练。由此,张自忠的部队以“将不畏死,兵不 惜命”而著称。 1937 年,在卢沟桥抗战后,二十九军决定战略转移离开北平,军长宋哲元在撤 退之际,要求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留下担任北平市长与日军进行周旋。外界并 不知张自忠奉了密令留下,当时国内的报纸,纷纷责骂张自忠是无耻汉奸,将其 称为“张逆自忠”;为了洗刷这个罪名,张自忠秘密潜逃离开日军监控,南下向 蒋介石汇报北平战守经过。 1938 年返回部队后,张自忠面对部队官兵痛哭失声:“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 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 1940 年,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退守重庆,日军为了进攻重庆,连续 进攻襄阳、鄂西一带。 5 月 1 日,张自忠亲笔给三十三集团军的各部队和将领写信昭告:“国家到了 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 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5 月 16 日,日军获悉国军有高级将领正在南瓜店一带指挥作战,随即调集飞机 和重兵,猛烈轰炸我方阵地,三十三集团军属下的七十四师主力弹药将尽,部队 电话询问张自忠可否先行退却,张自忠回答道:“现在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正是 军人杀敌报国之时,子弹打完了,要用刺刀杀,刺刀断了,要用拳头打,用牙齿 咬。” 上午 11 时许,三十三集团军的警卫团阵地被日军突破,激战到中午时,张自忠 手下的 2000 多官兵几乎全部战亡,他身边仅剩下几十名警卫人员,将士们也仍然誓死 保卫着他,并一面高喊:“司令快走,司令快走!” 张自忠的副官马孝堂,向来救援的国军讲述着:“总司令猛然前扑,旋又立起, 右肩后流血了!很显然是被炮弹碎片炸伤了。到了十里长山,还在指挥,接着左
臂也在流血!但是总司令仍然站在那里,怒目圆睁,大声呼喊着,指挥着。”“他 的腿上也流了血,血湿透了袜脚。我见总司令突然向后一歪,右胸就往外喷血, 总司令脱了上衣军装,让我给他裹伤,血如泉涌。我刚包扎完,敌人就一窝蜂上 来了!” 对于张自忠将军的阵亡过程,侵华日军在《231联队史》中也有记载:“第四分 队的藤冈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 中猛站起来,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 时,藤冈从他射出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 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 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此时,藤冈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 心起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这个高大身躯再也支 持不住了,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噩耗传开后,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张自忠将军的尸体,最终经增援的 38师官兵浴血奋战,张自忠的遗体被抢运回后方,因此也就有了宜昌十万市民 为将军送行的感人场面。 “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 毛泽东为张自忠题词:“尽忠报国” (节选自《捍疆卫士张自忠》,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小说开头部分写宜昌军民十里哀送张自忠将军的场面,渲染了一种悲恸 的气氛,表达了抗战军民对这位爱国将领的崇敬之情。B.小说在构思上按照时 间顺序展开,先写张自忠将军战死疆场,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再写主人公在战 争中为国捐躯的故事。C.“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 所!”,这句话表达了张自忠将军誓死报国,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决心。D.国 共两党的领导人都对张自忠将军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蒋介石着重于称颂其战 绩,而毛泽东则着重于褒扬其爱国主义精神 5.请结合文章分析张自忠将军的形象特点。(6分) 6.小说中,对张自忠将军阵亡过程的叙述,既有其副官的叙述,又有日军的记 载,二者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4.B(“时间顺序”错) 5.①治军严明。如惩治侵吞士兵存款的营长。②关爱士兵。如深夜给士兵盖被 子,常拿钱和物品给受伤的士兵。③忍辱负重。如留守北平,背负汉奸骂名。④ 英勇无畏。如指挥军队抗日,视死如归。⑤爱国抗敌。心系国难,多次表达杀敌 报国的愿望和决心。(一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言之成理可适当计分) 6.不同:①叙述角度不同。张自忠将军的副官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而日军是 以第三人称叙述的。②侧重点不同。副官马孝堂的叙述着重于张自忠将军流血牺 牲的具体过程,而日军的叙述着重于表现张自忠将军临死前的威严眼光和高大 身躯。(4分,一点2分。答其它方面,合理的可酌情给分)作用:①增强作 品的真实性。敌我两方叙述同一情节,增加故事的可信度。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臂也在流血!但是总司令仍然站在那里,怒目圆睁,大声呼喊着,指挥着。”“他 的腿上也流了血,血湿透了袜脚。我见总司令突然向后一歪,右胸就往外喷血, 总司令脱了上衣军装,让我给他裹伤,血如泉涌。我刚包扎完,敌人就一窝蜂上 来了!” 对于张自忠将军的阵亡过程,侵华日军在《231 联队史》中也有记载:“第四分 队的藤冈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 中猛站起来,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 时,藤冈从他射出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 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 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此时,藤冈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 心起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这个高大身躯再也支 持不住了,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噩耗传开后,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张自忠将军的尸体,最终经增援的 38 师官兵浴血奋战,张自忠的遗体被抢运回后方,因此也就有了宜昌十万市民 为将军送行的感人场面。 “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 毛泽东为张自忠题词:“尽忠报国”。 (节选自《捍疆卫士张自忠》,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部分写宜昌军民十里哀送张自忠将军的场面,渲染了一种悲恸 的气氛,表达了抗战军民对这位爱国将领的崇敬之情。 B.小说在构思上按照时 间顺序展开,先写张自忠将军战死疆场,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再写主人公在战 争中为国捐躯的故事。 C.“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 所!”,这句话表达了张自忠将军誓死报国,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决心。 D.国 共两党的领导人都对张自忠将军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蒋介石着重于称颂其战 绩,而毛泽东则着重于褒扬其爱国主义精神。 5.请结合文章分析张自忠将军的形象特点。(6 分) 6.小说中,对张自忠将军阵亡过程的叙述,既有其副官的叙述,又有日军的记 载,二者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4.B(“时间顺序”错) 5.①治军严明。如惩治侵吞士兵存款的营长。②关爱士兵。如深夜给士兵盖被 子,常拿钱和物品给受伤的士兵。③忍辱负重。如留守北平,背负汉奸骂名。④ 英勇无畏。如指挥军队抗日,视死如归。⑤爱国抗敌。心系国难,多次表达杀敌 报国的愿望和决心。(一点 2 分,答对三点得 6 分,言之成理可适当计分) 6.不同:①叙述角度不同。张自忠将军的副官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而日军是 以第三人称叙述的。②侧重点不同。副官马孝堂的叙述着重于张自忠将军流血牺 牲的具体过程,而日军的叙述着重于表现张自忠将军 临死前的威严眼光和高大 身躯。(4 分,一点 2 分。答其它方面,合理的可酌情给分)作用:①增强作 品的真实性。敌我两方叙述同一情节,增加故事的可信度。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敌我两方的叙述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2分,一点1分。答 其它作用,合理的可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T9题。 材料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 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 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 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浄空很髙、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 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髙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 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 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 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 穷,仅专利就达 400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 材料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日本《每日新闻》23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 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 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 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 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 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 英国广播公司23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 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一一逾千亿港 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23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 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 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 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 大大缩短香港、珠
敌我两方的叙述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 2 分,一点 1 分。答 其它作用,合理的可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 55 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 15 年,是中国第一例集 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 主航道,该航道目前 达到 10 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 30 万吨油轮可以通行。 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 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 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 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 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 穷,仅专利就达 400 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 材料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0 月 24 日) 日本《每日新闻》23 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 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23 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 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 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 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 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 英国广播公司 23 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 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 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 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 23 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 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 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 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 年 10 月 24 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 大大缩短香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