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10月情调硏测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2017.10)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希望越来越多的建筑能像这所希望小学一样,多一些“民心工程”、“民安工 程”,多一些有良心的承建商,让百姓多一些心安,让国家多一些 的建 筑 (2)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一次一次地示范朗读,一个一个地 发 音,直到所有的同学全部掌握了为止 (3)“中国式放生”已经将人们误导进入一个形式的过程,这种乱象已经越演越烈 了,基本上可以说,放生行为与放生者所谋求的善是 A.固若金汤 矫正 南辕北辙 B.坚如磐石 矫正 截然不同 C.固若金汤 校正 截然不同 D.坚如磐石 校正 南辕北辙 2.对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髙不见章台路 B.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 光临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 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4.下列是一段散文,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是(3分)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集 序》, 光是那么一点, 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甲、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乙、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丙、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丁、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戊、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风声 A.丁乙甲戊丙B.丁戊甲丙乙 C.戊乙甲丙丁 D.戊丁乙 内甲 5.与下文意旨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 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像。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 走歌。 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江苏省盐城市 2018 届高三 10 月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2017.10)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分值:16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⑴希望越来越多的建筑能像这所希望小学一样,多一些“民心工程”、“民安工 程”,多一些有良心的承建商,让百姓多一些心安,让国家多一些________的建 筑。 ⑵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一次一次地示范朗读,一个一个地_______发 音,直到所有的同学全部掌握了为止。 ⑶“中国式放生”已经将人们误导进入一个形式的过程,这种乱象已经越演越烈 了,基本上可以说,放生行为与放生者所谋求的善是________。 A. 固若金汤 矫正 南辕北辙 B. 坚如磐石 矫正 截然不同 C. 固若金汤 校正 截然不同 D. 坚如磐石 校正 南辕北辙 2.对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 分) A.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B.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 光临。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 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4.下列是一段散文,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是(3 分)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集 序》 , ┅┅光是那么一点, 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甲、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乙、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丙、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丁、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戊、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风声 A.丁乙甲戊丙 B.丁戊甲丙乙 C.戊乙甲丙丁 D.戊丁乙 丙甲 5.与下文意旨最接近的一项是(3 分)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 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像。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 走歌。 A.笔落惊 风雨,诗成泣鬼神
B.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C.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D.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 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 髙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 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 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 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 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 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①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②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 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 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 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 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 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 书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节) 注:①高牙大纛:指旗杆上装饰象牙的大将牙旗,亦代指高位者的仪仗。②桓圭 衮冕: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玉制礼器。衮冕,古代帝王及诸侯大夫的礼服和礼 帽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易:轻率 B.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令:美好 C.已擢高科、登显仕 擢:选拔 D.勒之金石,播之声诗 勒:雕刻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富贵而归故乡/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B.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C.以耀后世而垂无穷/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 D.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可谓社稷之臣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3分) (2)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3分)
B.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C.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D.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 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 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 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 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 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 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 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①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②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 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 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 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 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 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 书。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节) 注:①高牙大纛:指旗杆上装饰象牙的大将牙旗,亦代指高位者的仪仗。②桓圭 衮冕: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玉制礼器。衮冕,古代帝王及诸侯大夫的礼服和礼 帽。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易:轻率 B. 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令:美好 C. 已擢高科、登显仕 擢:选拔 D. 勒之金石,播之声诗 勒:雕刻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富贵而归故乡/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B.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C. 以耀后世而垂无穷/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 D.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可谓社稷之臣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3 分) (2) 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3 分)
(3)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4 分) 9.作者认为魏国公并非“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 简要概括。(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唐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源中丞当时被贬岳阳 (1)首联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 (2)颔联描写景色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运用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蜀道难》)
(3) 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4 分) 9.作者认为魏国公并 非“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 简要概括。(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唐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源中丞当时被贬岳阳。 (1)首联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2 分) (2)颔联描写景色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 分) (3)尾联运用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 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蜀道难》)
(2)定乎内外之分, ,斯己矣。(《逍遥游》)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4)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郁郁青青。(《岳 阳楼记》)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出师表》) (7)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 (8)志士仁人, 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陶虎臣 汪曾祺 每到天气晴朗,上午十来点钟,在这条街上,就听到从阴城方向传来爆裂的巨响: “砰一一磅!”大家就知道,这是陶虎臣在试炝仗了。 阴城是一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陶瓶, 当地人说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 么时候起叫做“阴城”。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 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人走过,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 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 不但外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 地的桃花瓣子。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 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串得不对,会 轰隆一声,烧成一团火。弄不好,还会出事。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 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 出太大的破相。他依然随时是和颜悦色的,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 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 仗店就生意兴隆。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 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 有好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两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 陶家独家承做了十四套。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地点: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天皓月。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 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 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晴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 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 陶虎城点着焰火了 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 然后,一声炮响,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 州”两个字。城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最有趣的是“芦 蜂边瘌子”,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泥头的纸人,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
(2)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逍遥游》)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4)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郁郁青青。(《岳 阳楼记》)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出师表》) (7)不畏浮云遮望眼, 。 (《登飞来峰》) (8)志士仁人, ,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陶虎臣 汪曾祺 每到天气晴朗,上午十来点钟,在这条街上,就听到从阴城方向传来爆裂的巨响: “砰一一磅!”大家就知道,这是陶虎臣在试炝仗了。 阴城是一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陶瓶, 当地人说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 么时候起叫做“阴城”。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 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人走过,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 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 不但外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 一地的桃花瓣子。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 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串得不对,会 轰隆一声,烧成一团火。弄不好,还会出事。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 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 出太大的破相。他依然随时是和颜悦色的,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 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 仗店就生意兴隆。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 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 有好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两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 陶家独家承做了十四套。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地点: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天皓月。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 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 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晴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 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 ——陶虎城点着焰火了! 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 然后,一声炮响,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 州”两个字。城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最有趣的是“芦 蜂边瘌子”,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泥头的纸人,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
时飞来许多马蜂一一火花,纷纷扑向他,他四面躲闪,扇不停地挥舞。看到这里, 满场大笑。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难得这样开怀一笑的呀。最后一套是火 花之后,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 年头还是不好。头一年,四乡闹土匪,县政府出了布告:“冬防期间,严禁燃放 鞭炮。”明年,蒋介石搞“新生活”,取缔了鞭炮。陶虎臣别无产业,只好做 点“黄烟子”和蚊烟混日子。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铺门上了锁,再也打不开了。 陶家的锅,也揭不开了。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陶虎臣无路可走,他到阴城去上吊。刚把腰带拴在一棵树 上,把头伸进去,一个人拦腰把他抱住。这人是住在财神庙的那个侉子。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12.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3.赏析画线的文字在语言表达方而的特色。(4分) 14.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放焰火”的情景?(6分) 15.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文艺与观众,另一场相爱相杀 聂昱冰 ①关于中国戏剧和西方戏剧的区别,钱穆先生有一个观点:西方戏剧力求真实 百分之百还原生活。而中国戏剧的要求则是始终和生活隔着一层,它通过各种艺 术方式,告诉大家,这是在演戏,不是生活 ②所以,在西方,是“戏如人生”,而在中国,是“人生如戏” ③由此联想到,中西方小说也是存在着这样的差异。西方小说是在不遗余力地追 求细节和逻辑上的真实,力求还原生活,再进一步凝练出生活中的秩序和道理
时飞来许多马蜂——火花,纷纷扑向他,他四面躲闪,扇不停地挥舞。看到这里, 满场大笑。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难得这样开怀一笑的呀。最后一套是火 花之后,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 年头还是不好。头一年,四乡闹土匪,县政府出了布告:“冬防期间,严禁燃放 鞭炮。”明年,蒋介石搞“新生活”,取缔了鞭炮。陶虎臣别无产业,只好做一 点“黄烟子”和蚊烟混日子。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铺门上了锁,再也打不开了。 陶家的锅,也揭不开了。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陶虎臣无路可走,他到阴城去上吊。刚把腰带拴在一棵树 上,把头伸进去,一个人拦腰把他抱住。这人是住在财神庙的那个侉子。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12. 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13.赏析画线的文字在语言表达方而的特色。(4 分) 14.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放焰火”的情景?(6 分) 15.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 文艺与观众,另一场相爱相杀 聂昱冰 ①关于中国戏剧和西方戏剧的区别,钱穆先生有一个观点:西方戏剧力求真实、 百分之百还原生活。而中国戏剧的要求则是始终和生活隔着一层,它通过各种艺 术方式,告诉大家,这是在演戏,不是生活。 ②所以,在西方,是“戏如人生”,而在中国,是“人生如戏”。 ③由此联想到,中西方小说也是存在着这样的差异。西方小说是在不遗余力地追 求细节和逻辑上的真实,力求还原生活,再进一步凝练出生活中的秩序和道理